为保障明年春耕用水,作为重庆市永川区重要的粮食产区的来苏镇抢抓有利天气,积极组织力量通过维修、新建灌溉设施、改造高标准农田等有力举措,全力保障农田灌溉用水。近日,在来苏镇关门山村新修提灌站施工现场,挖掘机轰隆作响,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关门山村今年正在新建两个提灌站,从正式开始施工起,工人们就加班加点地施工,两个项目总体推进有序,已经完成了工程的'70%了,在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两个提灌站修建好后,有效灌溉面积可达20__余亩,可以推动明年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来苏镇关门山村第一书记粟本林告诉记者。
关门山村新建的两处提灌站,装机分别是16千瓦和24千瓦,有效灌溉面积可达20__余亩。“修建了这个提灌站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干旱气候了。”来苏镇关门山村村民刘大姐表示,“有了水利保障,明年我准备种点经济效益好的果树品种。”
来苏镇除了对硬件设施进行维修、新建外,来苏镇还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灌区向群众讲授灌溉技术,为基层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做好水资源合理调配等方式,确保春耕灌溉用水充足。
为了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今年以来,来苏镇改造了高标准农田3.3万亩,提高了土地宜机化水平,实现土地和粮油种植面积增长,提升了土地产出率。同时,投入资金180余万元,在关门山村新建2个提灌站,维修了山坪塘和电力提灌站,着力做好辖区保水抗旱工作,有效保证了全镇4.2万亩基本农田的灌溉。
来苏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姚生莲表示,水利工程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渠道是百姓的“生命线”。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快农业项目的施工进度,巩固水利基础设施,确保渠道畅通和农田灌溉用水,为来年春耕春灌用水提供坚实保障。
活动期间,民警结合乡村疫情防控实际,向群众讲解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法律政策、个人责任及自我防护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宣讲增强了群众疫情防控法治意识,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了基础。
开展防疫情、助春耕活动,是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夯实了监狱文明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础,也为酒泉市市域治理贡献了监狱力量。
去年以来,我市的.有效降雨量持续偏少,辖区内农田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旱情影响。当前是春耕生产及早造水稻种植的关键节点,水利系统各基层单位围绕市水利局党组工作安排,结合党史教育,强化沟通、及早部署、迅速行动、多措并举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开启抗旱保生产工作模式,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冬春抗旱灌溉是关系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大事,为提高抗旱灌溉能力,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未雨绸缪,及早部署,掀起蓄水保灌热潮。
20__年12月15日,记者在梅山灌区南干渠武庙集镇张新店村段看到,为保障明年春耕灌溉用水,固始县水利局正组织人力机械紧张施工,对渠道护坡进行抢修。
"我们把冬春抗旱灌溉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面落实责任,组织技术力量到一线,服务到田间地头,帮助灌区群众解决冬春抗旱灌溉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科学合理搞好水资源和水量调配,不断提高抗旱能力。"固始县梅山灌区南干水管所五支段段长姚国中说。
20__年以来,固始县境内持续高温少雨,沟塘堰坝水库蓄水锐减,大部分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旱情来年有继续发展趋势。为保障春耕用水,固始县水利局早谋划、早部署,开启辖区内渠、库、沟、塘、堰、坝等水源设施,蓄积过境河水,确保水源设施灌满水。同时加快灌溉进度,为各类冬季作物普遍浇一次越冬水,确保年后早春保持较好的土壤墒情。水利部门还结合冬春水利建设,抓紧农业灌溉设施的'整修配套和改造,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并组织群众建设和整修小型抗旱水源工程,提高抗旱水源保障能力。
"我们将用足用好径流水,用好现有过境水量,确保水源设施灌满水,确保年后早春水源充足。同时结合冬春水利建设,抓紧农业灌溉设施的整修配套和改造,提高抗旱水源保障能力,为明年春耕做好充分准备。"固始县梅山灌区南干水管所支部书记、所长濮约东说。
各类智慧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农资经营门店内购买化肥、种子的农户络绎不绝……眼下,崇仁县春耕生产正如火如荼。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该县通过完善农资筹备、落实奖补政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全程农业机械化等措施,帮助农企、农户抢抓农时,保障春耕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农资齐备、补贴到位,生产需求有保障。该县全面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补贴政策,以及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政策,安排280万元用于支持发展早稻生产,农户可获得每亩80元的补助。同时,对购买早稻机、早稻工厂化硬盘等进行补助。为满足春耕生产需要,该县提前部署,积极引导农资经营服务企业与生产厂家沟通,千方百计加大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货源筹备,并为农户提供使用指导。
崇仁县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五年规划,20xx年对5.2万亩农田实施了高标准建设,今年计划对5万亩农田实施高标准建设。通过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的集聚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和土地入股、托管等模式的促进作用,逐步推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目前,该县流转土地20.65万亩,占农地确权面积的'52%。崇仁县还从耕田到播种、插秧、收割、烘干、装袋等,全部实现机械化,全程农业机械化生产综合率达84.92%。同时,引进水稻大钵体机械化插秧新技术,有效解决了缓苗期过长的困扰,此举能让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
5月2日,县委常委、副县长贺建强主持召开春耕备耕工作推进会,会议宣读了《中共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切实加强抗旱保面积保春播防撂荒的`紧急通知》,安排部署了当前春耕备耕重点工作和20__年粮食生产工作。
会议要求,要严格落实面积管控、耕地用途管控、种植结构管控,不折不扣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坚决保证粮食生产种植任务的完成。要落实撂荒地复垦改造奖补,坚决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技术服务,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要认真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深化粮食生产托管奖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生产。要切实抓好一产统计上报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反映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抓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抓紧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要突出工作重点,精准施策,确保各项工作做出成效。要系统推进、统筹兼顾,要强化部门配合,强化粮食生产督查指导,确保农资充足稳价供应,加大农机服务力度。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推动全县春耕备耕工作和粮食生产工作全面、稳步、有序开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稳定粮食生产,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3月4日上午,古田镇召开20__年春耕备耕工作部署会。镇全体班子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各包村工作队队长,镇农技站干部参加会议。
会上,分管领导罗国森详细解读了《古田镇关于20__年发展粮食生产实施意见的通知》,并对各村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要求各村坚决守住粮食播种面积底线,加强水稻生产功能区的保护和利用,加快推进高标农田、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要鼓励群众守好田、种好粮、避免抛荒撂荒。
镇长梁尚荣强调: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各村要按照粮食生产目标分解的任务进行落实,动员村里会种粮的人把好种的田管理起来,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
镇党委书记华娟就如何做好春耕备耕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细化任务,精准施策。认真制定补助政策,实施“三改三促”保障粮食安全;二是要精准摸排,完成任务。各村要摸清底数,了解本村耕地面积、基本农田面积、一般耕地面积和抛荒面积等耕地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粮促粮措施;三是要多级联动,加强宣传。从中央到省、市、县出台许多强农惠农补助政策,要加以整合,制定“明白卡”“明白纸”,并加以宣传;四是要加强指导,科学备耕。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要全力指导农户春耕生产,对可种粮之地要提早谋划。
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完善奖补机制,在省、市、县的惠农补助政策上进行叠加,给予广大农民朋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__年,湖北省发生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气象水文干旱。水利部门发挥技术支撑和水利工程支撑保障作用,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城乡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和河湖水生态安全。
20__年7月中旬以来,长江流域降雨、来水异常偏少,江湖水位持续走低,出现了汛期反枯现象。8个县市区均依江而立,主要水源为长江干支流的荆州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全面告急,部分地方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湖北省水利厅充分发挥重大引调水工程抗旱骨干作用,跨区域、跨流域调水补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之一、中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工程,担负起从长江引水,向荆州市重要水源长湖、东荆河补水的'重任。
抗旱期间,湖北省水利厅发出11份调度令,精细调度引江济汉工程分别向汉江、长湖补水15亿立方米、5.53亿立方米,有效抬高汉江兴隆以下江段水位,解决汉江下游取水难题。
引江济汉工程首次在日常运行中引水流量超过400立方米每秒、首次运用拾桥河下游泄洪闸8孔闸门全部开启不限流向长湖应急补水,经受住了超常规运行下种种考验。
此外,20__年1月进入初期运行阶段的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在大旱之年全线发力,效益初显。湖北省水利厅调度鄂北一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向襄阳、随州、孝感3市5县补水2.1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77.5万群众生活用水和92.1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需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月,正是适合开地播种的时节,开锄,意味着一年劳动的伊始。浙师大附幼在遵循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结合“一米园”,以班本活动形式开展了“春耕之行自然之约”开锄节系列活动,让幼儿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植物生长的历程,体悟劳动的真趣,让疫情下的春天更为生动。
一、满园春色寻春景
二、绘制春物识春耕
结合“一米园”,幼儿以前期的播种经验和对植物瓜果的认知,手绘植物立牌,以“小主播”的口吻向小伙伴介绍种植的花卉和果蔬,并细心的将养护知识娓娓道来。亲子共同绘制“自然笔记”,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介绍种植名称、养护守则和生活用途。孩子们还将春日里收集到的树叶、花朵等自然物,制作滴胶植物标本和拓印帆布包。活动中,孩子们亲身实践,体验植物世界的奇妙,唤醒幼儿对土地和对劳动尊重。
三、翻地开挖踏春行
新开垦的园地里,错落有致地插上了孩子们设计的植物班牌,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勃勃的样子。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带着劳动工具来到小菜园,带着期盼,小心翼翼地开挖、播种,在幼儿园种下属于自己的春天。他们还特意制作了种子心愿卡,栽种在泥土里,许下了对春的希望,一串串劳作的足迹、一阵阵劳动的笑声,留在了一米园的每个角落里。
春之伊始,万木生发。“开锄节”,是一年中喜迎劳动、开地播种的节日,饱含了人们对土地的敬畏,对大自然的亲近以及对丰收的期盼。相信在附幼娃娃们的悉心照料下,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我们将会迎来一片生机盎然,收获满满丰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