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好疫情防控战下半场,杭州超过4万家小餐饮店,营业率已达95.3%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3月9日下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三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浙江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3月8日24时,浙江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例),现有重症病例2例(其中危重1例),累计出院1182例,累计死亡1例。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2220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7人,尚有880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浙江自3月2日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以来,除境外输入病例外,一周无新增本地病例。全省本地病例“零增长”记录已连续保持16天,至今未有因复工复产导致的病例。疫情“五色图”已连续8天都是绿色低风险的“一色图”。从治愈情况看,全省累计出院人数已连续19天超过住院人数,出院患者占全部确诊患者的比例达96.3%,仍在院治疗的确诊患者数减少至44人。

一是

强化“点穴式”精密智控

据初步统计,近两周从省外进入浙江的旅客每天都在百万人以上。在“三返”大背景下,因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加大。尤其是境外疫情快速蔓延更成为浙江防控工作的最大风险点。浙江是侨务大省,经济外向度高,与许多国家人文经贸往来密切,防疫情“倒灌”的新一波风险考验也首当其冲。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组建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专班,紧扣多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一整套机制。在当前,“外防输入、内防集聚”都丝毫不可松劲,必须进一步扎紧织牢精密智控网,确保防控工作更精准高效。而大数据始终是浙江精密智控的法宝。浙江坚持关口前移,加强入境入浙人员信息研判,对于经大数据排查出的重点人员,即时列入清单,实时共享信息。凡从省外或境外来浙的,落实首站负责制予以精准查控,并快速摸排密切接触者。

鉴于疫情防控的新情况,浙江对本地或来自省外、境外的重点人员一视同仁,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分类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观察措施。同时,在操作层面尽可能周全,体现柔性和温情。因为管控是针对“风险”,而不针对特定“人”。但在二级应急响应的情况下,管控仍然是必要手段,是避免疫情扩散的必选项。即使居家健康观察,亲友之间也必须严加注意、严格督促。这看似增添了麻烦,却是对彼此最大的保护,也是对包括归侨和外籍人士在内的所有朋友健康和安全负责。从近来不少国家疫情爆发的教训看,科学合理的管控符合最大公共利益。

科学管控、精密智控不仅需要大数据,更离不开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虽然浙江疫情总体上趋稳,仍必须切实把好各类“小门”。从乡村社区到厂区商区服务区,以及各种公共交通运输工具,都要加强卫生防疫管理,坚持“健康码+体温检测”受控准入。截至今天12时,全省累计发放健康码6964.6万张。为适应防境外输入的工作要求,浙江加快完善“健康码”机制,优化境外人员赋码规则,并建立海外侨胞回国健康信息预申报平台,加强省际联检部门协同,为“智网恢恢、疏而不漏”提供技术、管理和服务支撑。

二是

以多轮驱动复工复产

进入3月份以来,浙江复工复产工作将强化多轮驱动,更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更广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政府的职责是营造环境,进一步狠抓政策补缺和政策落地。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实施政银企协同“五减”共克时艰行动。

通过减税,落实落细中央和省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全年计划为企业降本减负2700亿元;

通过减费,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对中小微企业免征5个月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的单位缴费;

通过减息,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通过减支,确保今年全省各级财政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10%,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和“三公”经费压减幅度均不低于5%,将合计压减政府开支230亿元,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和稳企业稳发展等方面支出。

三是

促进经济循环全面畅通

复工复产只是经济恢复正常运行的第一步,假如没有整个动态循环系统的打通,复工复产也难以持续。有的企业主之所以复工了更睡不着,很大因素在于订单缺乏保障。所以,需求“三驾马车”十分重要,这是经济循环的源头活水。浙江坚持内需外需双向发力,将着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生态链全面畅通。

在外需方面,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力争“生产早恢复、订单不流失、产业链不转移”。现在,不少外贸企业反映订单履约难、码头出货难、市场拓展难。为此,浙江以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贸龙头企业为重点,全力抓好关联企业复工复产,支持企业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以龙头企业复产带动全产业链复产。

在内需方面,一手抓有效投资,一手抓扩大消费。大力推进已开工重大项目续建复建,谋划实施一批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领域。同时,启动实施消费新政,大力发展数字生活新服务,积极拓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网上家政”“网上培训”等新业态,在主要城市构建“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服务圈。

为促进经济循环全面畅通,浙江进一步完善精密智控指数,将原先的畅通指数调整为恢复指数。新指数分管控指数、恢复指数两部分。其中,恢复指数设惠企政策落地、企业员工返岗、产业链协同、社会秩序恢复4个二级指标。精密智控指数的迭代,意味着政府工作重心的转换。变“畅通”为“恢复”,标志着指数在宏观导向上又继续拓展了广度和深度。我们有理由相信,量大面广的浙商都会重新“忙碌”起来,浙江的经济循环不仅会回归常态,还将在抵御危机、战胜危机的过程中实现新跨越。

杭州市副市长柯吉欣就杭州在数字赋能企业复工复产中做的创新突破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企业复工申报办理“不见面”

创新开发“企业复工申报备案”数字平台,线上受理、线下核查、线上反馈,简化申报备案流程,采取承诺制,备案“不见面”。目前,24万余家企业、300万余名员工在平台注册,除极少数影剧院、网吧等负面清单行业外,其他企业都已完成复工。

健康码应用“全覆盖”

首创推出“杭州健康码”,全市一码通,目前杭州健康码申领数超过1200万、日访问量最高达1500万。帮助企业精准管控人员健康,实现既严格防控又有序复工。

亲清在线“一键通”

固化升级复工申报数字平台成果,“亲清在线”数字平台3月2日正式上线,实现诉求在线直达、政策在线兑付、服务在线落地、绩效在线评价、“许可”在线实现五大功能。杭州“1+12”惠企政策在“亲清在线”兑现,首批已有3.1万多家商贸服务企业、36.7万多人申领到补贴,共兑付金额2.99亿多元。“亲清在线”作为新型政商服务平台,变政企交流从“上门收集”为“在线呼应”、政务服务从“坐店等客”为“互动平等”、政策制定从“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政策兑现从“层层拨付”为“瞬间兑付”,政策效果从“绩效后评”为“实时可测”。

涉企业务“云上办”

杭州市在畅通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不动产审批、商事登记等常规审批服务事项线上办理的基础上,推出云招聘、云签约、云供地、云招商。2月26日,“杭向未来”高层次人才“云聘会”正式启动,1300余家名企名校名院推出28000多个岗位,“云聘会”将持续一个月。杭州在全国率先对工业用地全面推行“云上供地”模式,“云上读地、网上交易、线上签约”,已有4宗99亩土地完成云上读地签约工作;3月2日,推出4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云上招商,总投资559.1亿元的55个项目“线上签约”成功。

提问:复工复产让物流人流商流活起来、通起来,其中很关键的是一些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微小企业要尽快恢复运营。请问杭州市对此有什么扶持措施?针对沿街小餐饮店开放有什么特殊保障?

为了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硬、两战赢”,杭州市委提出“树信心、鼓干劲、战疫情、促发展”,聚焦“破六难”(返岗用工难、物流运输难、资金周转难、外贸出口难、物资保障难、政策落地难),紧盯年度发展目标,精准施策,精准服务,以“头雁”标准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实。

从杭州的情况看,小微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是下一步复工复产的重点、难点。杭州小微企业约有31.5万家,员工人数占全部企业的约35%,增加值占全部企业的20%左右。目前,99%以上的小微企业已经复工,员工到岗率超过94%,产能恢复率70%-75%。下一步,杭州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精准服务

深化“走亲连心三服务”,进一步发挥杭州市百名助企服务网格员、11308名助企服务员的作用,开展大走访、大服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快市场修复,鼓励合法,打击非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政策保障

完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体系,建立小微企业发展的动态监测机制,按照“就高原则、顶格执行”,落细落实中央、省出台的小微企业税费减免以及杭州“1+12”政策,通过“亲清在线”数字平台,政商一键通,政策在线实时兑付。据初步测算,中央、省、市政策给杭州市企业减负约48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惠及小微企业。

物资保障

杭州开辟了网上“政府保供通道”,采用“零差价、零上门、点对点”的模式,全力保障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已为企业提供口罩3188万只。

科技赋能

杭州有雏鹰计划企业4540家,高新中小企业743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720家。这些企业成长性好,需要进一步科技赋能,帮助他们化危为机,提升自身发展。

平台支撑

杭州有省级以上小微企业园155家,特色小镇29个,双创示范基地6个,科技孵化器92家,众创空间122家。这些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也是杭州下一步工作的一个重点。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就企业复工复产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针对企业外地员工的返岗问题,浙江较早成立了由省人力社保厅牵头的工作专班。采取的措施有:

组建5个劳务合作工作组,分赴安徽、河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劳务输出大省,面对面协调解决问题。

组织化接返员工。从2月24日开始,各地通过包车、专列、包机等方式,每天接返省外员工均超过5万人。

推动劳务对接。省里和不少市县都出台了有关补贴政策,激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招工引才。适应疫情防控的需要,原先的线下招聘活动纷纷改为线上招聘,也取得积极成效。

但不同企业的情况仍然有差异,规上工业企业员工到岗率已超过80%,但小微企业比例相对偏低。据统计推算,目前已到岗的省外员工大约有1200万人,但仍有100万左右未返回。我们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提问:省内的大中型企业生产恢复产情况较好,但许多小微企业产能、销售恢复并不理想,遇到各样各样的困难和问题,省里近期有没有采取针对性措施?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平日就面临更多的发展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遇到的困难势必更加集中。小微企业虽然个体不大,却是整个供应链、产业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小微企业作配套,许多大企业事实上没法运转。并且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与千家万户相联,是许多人民群众和基层百姓血脉所系。他们发展得好不好,可以说是社会就业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晴雨表”。

——2020年2月至6月,除高耗能行业外的工商业小微企业电费统一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用水、用气,实施阶段性缓缴费用。

——2020年2月至6月,免征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2020年3月至5月,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下调至1%。2021年12月前,减半征收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下一步,更要抓好政策落地,让小微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还应看到,小微企业复产后,最根本的制约还是市场需求。因为只要东西卖得出去,生产组织和资金循环终究不成问题。对小微企业要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浙江近阶段一直在这方面发力。虽然政策只能起外部的扶持作用,但政府务必更加努力,要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更精准地为企业排忧解难。也真诚希望广大小微企业挺过难关,共同迎来经济全面恢复的春天。

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东胜就省人民医院派出的医护人员在武汉的工作情况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何强副院长带领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1个多月来转战江汉、日海、黄陂及袁家台4家方舱医院。医疗队在方舱医院建立了“放射科”、首次应用超声机器人、组建了患者志愿者队伍,培训了数百位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方舱医院的设计建设、规范诊疗、科学管理作出积极贡献。上周,这支医疗队被国家三部委授予先进集体,何强、俞平两位队员被授予先进个人。

葛明华院长带队的172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个重症病区,目前已有24位患者康复出院。派驻天佑医院的队员也做了大量工作,所在的医疗队获得了国家三部委授予的先进集体称号。在武汉,我们与浙江援鄂医疗队同仁一道,齐心协力、各尽所能,投身援鄂一线的战斗之中,展现出了浙江医务工作者的大爱与担当。

提问:全省援鄂医疗队应急物资保障组的基地小组设在省人民医院,请问目前这块工作进展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统筹做好浙江援鄂医疗队物资保障工作,省卫健委成立了专班,其中基地小组设在省人民医院。基地小组的职责就是执行省卫健委制定的配送计划,负责物资的接收、储备、管理并落实运送。全省援鄂医疗队除杭州市、宁波市医疗队外,队员出发时的个人物资由省人民医院准备,截至今日,已完成9批次共1439名援鄂队员的出征物资准备,为全省2018名援鄂医疗队员配送药品、防护物资、生活物资共100余万件。

每次接到任务,我们都像打战,分工合作,大兵团作战,有负责联络采购渠道的,有负责到超市采购的,有负责采购行李箱、冲锋衣等大宗而紧缺物资的,有采购药品的,数以百计的员工负责物品分发、装箱、打包,部分员工负责行李装车和随车到高铁站、机场的装卸物资。整个过程真可以用“冷暖自知”来形容。冷,就是特殊时期、特殊困难。恰逢中国最大传统节日又遇最严峻的疫情,物资准备的困难可想而知。暖,就是感受到疫情面前医护人员、普通市民、企业和社会各界激发出来的爱国、无私、奉献、团结的精神,很多具体的事例,让我深深感动。大年初一一早,几百名员工自发来医院,在病房楼大厅分发物资、装箱打包;公司老板凌晨驱车数百里来仓库发货并兼任装卸工;我们采购到的箱包、服装等物资,公司都是以最大的折扣供应的;在医疗队个人防护物资最紧张的时候,又得到了很多企业、协会和个人的爱心捐赠。

感谢社会各界的充分信任和全力支持,我们是人民的医院,无论是平时,还是像这次疫情一样的关键时刻,我们都会义无反顾,担当起“人民”二字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松阳县县长李汉勤就疫情期间如何确保茶产业稳定和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是确保“管得住”。2月初,松阳县就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研究制定复工方案,并出台简洁清晰易操作的思维导图,对“茶园作业”“茶青交易”“茶叶加工”“干茶销售”的4个环节22方面流程进行系统规范并严格落实。结合“健康码”,推出茶园、加工、茶青收购和茶商的“四色”工作证,实行持证上岗。

三是确保“卖得好”。线下方面,浙南茶叶市场作为“中国绿茶第一市”,每年有全国各地4000多名茶商常驻市场。松阳县专门制定了市场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预案,严格开展进场人员“一码一测一罩”核验,制发通行证和摊位证,引导预约交易,目前市场已实现茶叶交易734吨、交易额1.7亿元。线上方面,组建“茶农群”“茶商群”等,实现产销精准对接。鼓励运用电商和直播平台销售,已实现网上交易98.7万单、销售额超1.86亿元。还和淘宝等平台合作,三月下旬在线上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茶商大会·松阳香茶网络茶叶节。

松阳县将继续严密防控、创新服务,努力推动松阳茶产业转危为机、转型升级。

提问:现在已进入春耕备耕阶段,怎样统筹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松阳县是怎么考虑的?

抓好春耕备耕,是事关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第一仗。松阳县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目前全县1.4万亩早春茶已陆续开采、3000余家茶叶加工户实现复工;34家重点农业企业、45家畜禽养殖场、147家农资经营门店也已全部复工复产;各类农资准备充分,品种、数量基本能满足春耕需求。

在工作中,主要用了五招,也是做好春耕备耕的“五法”:

一线工作法

对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专业户,安排县乡农技人员送服务上门,指导开展春耕生产。组织产业技术团队、农技骨干定点联系34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一企一专班”服务,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工作。

政策集成法

全面梳理各级惠农政策的“干货”,制作成简洁易懂的宣传册、明白卡,让农业主体、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如农业保险政策,组织保险公司等单位,下乡普及宣传政策;如资金需求,金融机构特事特办、鼎力支持,像松阳农商银行专门开辟放款绿色通道,疫情防控期间累计线上线下发放贷款1.7亿元。

产销对接法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做好牵线搭桥,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目前县内主要超市均已和农户及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建成农产品产销“直通车”,实现各类优质农产品的保价收购,让农民卖好价、让市民得实惠。

品质把控法

技术提升法

资料/浙江发布

原标题:《浙江打好疫情防控战下半场,杭州超过4万家小餐饮店,营业率已达95.3%》

THE END
1.浙江海盐县新增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嘉兴市浙江省产业布局新京报讯 据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农业农村局网站消息,近日,嘉兴市第十九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认定名单公布,海盐县嘉兴福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诸老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金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市青莲养殖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市级评审,荣获嘉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称号。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RSEABL0512D3VJ.html
2.市供销总社牵头推进基本农药集中配送零差价销售和废弃农药包装物海宁市自2013年8月在全省率先推行基本农药集中配送零差价销售和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工作以来,市供销总社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紧密联系市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和各镇(街),按照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创新农资企业服务转型、增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MTY4NjQ3OQ==&mid=2247496117&idx=1&sn=c12bb62291c418580383ec123bccf71a&chksm=fb249e15cc5317039682ea18bf2d52f6f362e24d118b2bb1fd148e017e97cf4fe213e9019750&scene=27
3.台州浙农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聚祥路339号附近企业更多3 国标行业:其他批发业 企业规模:中型 员工人数:23人 (2023年) 简介:台州浙农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 (曾用名:浙江农资台州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8年,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6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6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https://www.tianyancha.com/company/50951334
4.温岭市城北六份农资经营店(浙江)公司网址:https://www.etlong.com/wlscbl/ ,岭欧尚是单靴、棉靴、女鞋等产品**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温岭欧尚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的认可。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温岭市城北六份农资经营店(浙江)主营产品:,采购的https://wlscbl.etlong.com/
5.浙江省农资购销台账(浙江农资经营台账系统)13、 问题2:为什么一定要用它? 解答:新《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资店要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在经营设备上有规定“经营场所需配备具有可追溯电子信息吗扫描设备以及用于记载农药购进、储存、销售等电子台账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14、要办证,要有系统才行。 https://www.0551fangchan.com/2023-01-02/011315296.html
6.嵊州市红善农资商店经营者:杨红善 资金数额:- 成立日期: 2017-02-22 电话: - 邮箱: - 官网: - 地址: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仙岩镇仙岩村 附近企业 简介:嵊州市红善农资商店(曾用名:嵊州市红善种子商店)是?家成?于2017年02月22日的个体工商户,属于以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为主的企业。位于绍兴市嵊州市,经营者为杨红善https://www.qichacha.com/firm_72b67db139edb00e304794c5d1073823.html
7.「浙江东阳方圆农资连锁总公司佐村连锁店招聘」浙江东阳方圆农资连锁总公司佐村连锁店于1997-04-20成立 。法定注册地址为浙江省东阳市佐村镇佐村三里街64号(自主申报) 公司经营范围为化肥、农药(除危险化学品、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外)、薄膜、农业机械、中小农具、蔬菜种子的批发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员工1-20人https://www.zhipin.com/gongsis/045489a4952db475i3V52965FFJSww~~.html
8.龙泉市农业农村局浙江省农资产品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龙泉子系统▲本次项目要求依托现有的“浙江省农资产品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http://fylz.zjagri.cn/nz/pub/login.do?sysCmd=initLogin)”、“浙江省农资经营购销应用(http://fylz.zjagri.cn/gx/pub/login/initLogin.shtml)”进行升级开发和功能拓展,项目成果须按有关要求发布于省政务云平台。 ▲采购人不接受对现有平台系统https://m.cgwenjian.com/view/file/202112090000199957
9.慈东店,一个不寻常的农资细胞——探访浙江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慈东店,一个不寻常的农资细胞——探访浙江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慈溪慈东店 摘要 “我们只是浙农集团的一个细胞。”店长金剑侠这样描述他对惠多利慈东店的定位。“这个细胞不寻常”,一个研究农资流通模式的专家称,“从惠多利慈东店的身上,可以看到农资流通模式的未来,甚至它就是未来农资流通变化的方向之一”。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chinese-agricultural-resources_thesis/020127223126.html
10.20236.2.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n 6.2.3 企业经营优势劣势分析 中 6.3 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 智 6.3.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林 6.3.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4 6.3.3 企业经营优势劣势分析 0 6.4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 6.4.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6 6.4.2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 6.4.3 企业经营优势劣势分析 2 6.5https://www.cir.cn/0/86/NongZiLianSuoHangYeXianZhuangYuF.html
11.浙江明日农资塑料有限公司地址经营范围搜本店 第2年中塑通会员 浙江明日农资塑料有限公司 会员等级:所在地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主营品种:PS,ABS工商信息:点击查看 供应商品可供产品 显示:更多 原料 商品信息数量价格供货地/时间发布时间操作 AS SAN HL260/恒力 HL260/恒力[标准新料]100吨元/吨浙江余姚/现货2024-11-21 https://shop.21cp.com/home/150963155797803008.html
12.龙游县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城南路西龙游县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在浙江衢州龙游县注册,至今已成立20年7个月22天,在法人胡永江的带领下,公司目前处于存续状态,如您需要龙游县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可到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城南路西13号来访,欢迎广大客户与公司合作洽谈业务,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见企业经营范围。 认领企业,免费发布招聘信息 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zhejiang/name/%E9%BE%99%E6%B8%B8%E5%8E%BF%E6%83%A0%E5%A4%9A%E5%88%A9%E5%86%9C%E8%B5%84%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13.浙江农资集团金诚汽车有限公司怎么样浙江农资集团金诚汽车有限公司组建于2005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拥有控股成员企业16家,员工600多人。公司致力于中高端汽车品牌经营,在省内建立了高效的营销网络,建成标准4S店7家,1S销售中心4家,1S服务中心2家及遍布省内的数十家二级经销网络;在建凯迪拉克4S店1家。在杭州、宁波、台州、丽水、绍兴等地市,拥有宝马、MINIhttps://www.jobui.com/company/1046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