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省磐安县紧抓政策机遇,聚集“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低、生产标准规范难、产销供需不对称”等痛点堵点,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以打造全国首个符合新版GAP标准的浙贝母种植基地为突破,探索构建多方参与、利益共享、全程溯源的中药材优质优价新体系,产销放心道地“浙产好药”,为中药产业发展再赋新动能。
构建“三联动”机制实现全主体效益共享
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多次到新渥、冷水、仁川等中药材生产重点乡镇(街道)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征集药农产业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磐安县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明确要求中药材绿色化、规模化发展,支持数字生产技术和新版GAP标准推广应用,构建浙产道地药材质量保障体系,夯实优质优价建设基础。
按照自愿加入、灵活退出的原则,组建磐安县供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首批吸纳40家种植大户和2个村集体以现金形式入股,盘活“闲钱”成“股金”,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药农不仅是社员,也成为公司股东,形成了药农抱团共富的新路子。
磐安县还引入浙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县供销社、合作社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浙农中药科技(磐安)有限公司,药农按照GAP标准规范和管理要求种植中药材,公司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实现药农每亩增收2600元以上。新成立的公司发挥在中药材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等领域的优势,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销售,从而建成让药农、产业、社会多方受益的购销服务平台。
坚持“六统一”原则实现全链条服务保障
磐安县坚持统一生产基地+统一种子种苗,确保药材道地性。首期实现潘潭、白岩、庄头等立地环境较为一致的400亩浙贝母基地纳入GAP基地管理,统一选用道地良种栽培,从源头上保证药材道地性,优先确保品质。再逐步推广到8000余亩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扩大产能供应。
磐安县坚持统一管理措施+统一技术规程,确保种植规范性。邀请专家对首批150名药农开展为期3天的新版GAP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全面提高药农种植技术水平。在种植过程中指导药农统一使用生物菌肥、无烟草木灰,并采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实现肥料投入减少60%、农药投入减少80%,在保证浙贝母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节约人工和农资成本620元/亩。
磐安县坚持统一采收加工+统一包装储运,确保产品有效性。浙贝母采收后,由浙农磐安公司按标准收购,通过磐康共享车间标准化、智能化的清洗、切片、干燥等初加工服务,保障加工环节质量,确保抽检合格率达100%。同时,统一仓储物流、监管养护和装卸转运等服务,避免因包装储运而影响药效,改变传统粗放加工损耗高、外观差、无标准的弊端。
推行“一溯源”模式实现全过程品质管控
加强科技支撑保障溯源破难。磐安县通过揭榜挂帅、校地合作、专家问诊等形式,及时协调解决在全过程管理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难题,为中药材优质优价体系构建提供技术支撑,为道地药材品质提供专业保障。通过协同攻关,提升基地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约16%,累计帮助合作社解决技术难题8个,服务药农211次。
在建立溯源系统和保障溯源破难基础上,磐安县实现了一码可查溯源。在产品流入市场前,将全过程管理信息简化生成为对应二维码,置于产品外部包装显目位置,方便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更为快速地查询到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项信息,更为直观地了解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口头的闭环品质保障,更容易认识、认可、认准放心道地“浙产好药”,最终形成优质好药卖更优价格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