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性污染案例(精选5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从自然界简单获取的物质已不再满足。而科技力量的强大,使人们逐步掌握改变物质性质的方法,生产出各类新的化学品,化学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从轻微的皮疹到一些急、慢性伤害甚至癌症,危害更严重的是一些令人瞩目的化学灾害性事故,已经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化学品及其种类

化学品是指以石油、煤、矿物质、空气、水等天然原料,通过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态等生产出的各类产品的统称。

目前全世界已有的化学品种类多达700万种,其中已做为商品上市的有10万余种,经常使用的有7万多种,现在每年全世界新出现化学品有1000多种。

按照性质的不同,化学品分为性质稳定化学品和性质活泼化学品。

例如:氟利昂等化学品,化学性质稳定,因而难以被环境吸收或者分解;而性质活泼的化学品,如:硝酸盐、过氧化物等,因为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常被应用在化工产品中。

二、有毒化学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通常我们将进入环境后能够通过环境蓄积、生物累积、生物转化或化学反应等方式损害健康和环境,或者通过接触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和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品称作有毒化学品。

在品种繁多化学品中,大多数的化学品都含有毒性,有的甚至为剧毒,这些有毒化学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极其严重。

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浓度及摄入量有直接关系,浓度越高,毒性越大;摄入量越大,对人体伤害越严重。有毒化学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包括三个方面:

(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

(3)远期危害

据研究资料分析,人类癌症患者约有90%由有毒化学物质的作用引起的。有些癌症患者是由于职业关系经常接触有毒化学品而致癌的。

致突变是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导致生物体细胞的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发生突然的改变,使其产生新的遗传特征(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

三、人类受到有毒化学品危害的途径

1.呼吸污染的空气

工业废气、工业粉尘、汽车尾气等是导致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2013年1月中下旬我国大中城市的阴霾天气,致使PM2.5严重超过标准,达到重度污染程度,造成人们的呼吸系统严重损伤。

2.饮用污染的水源

3.食用污染的食物

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维护身体健康

1.慎用洗洁精

洗洁精是人工合成的洗涤剂,因为富含表面活性剂,而具有极强的去污能力。其成分主要是矿物油和动物性油脂,对皮肤刺激性很大,使用时必须戴手套。同时矿物油产品(石油衍生物)在自然界大多不能完全生物降解,沉积下来对环境污染很严重。

2.不宜食用染发剂与指甲油

化学染发剂中含有对苯二胺的物质,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质,会导致皮肤过敏、白血病等疾病。指甲油中含有毒色素、苯、甲醛、等致癌物质,因此,最好不要使用化学染发剂与指甲油。

3.慎用空气清新剂,少用室内杀虫剂

空气清新剂是通过散发香气来覆盖住异味的,其主要成分是乙醚、香精等原料,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室内杀虫剂都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或不合理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长期接触杀虫剂,会引起神经麻痹、感觉神经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症状。

4.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健康,远离香烟

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香烟燃烧时产生的尼古丁,属于毒性生物碱。吸烟和被动吸烟都能损害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引起癌症、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

5.不随意焚烧垃圾

在露天焚烧垃圾,大量的烟雾既污染环境,又会产生有毒化学物质(二恶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质,会损害肝脏、生殖系统,产生癌变。

6.慎用药物

7.慎用含有添加剂的食物

关键词:高校食品安全管理

1.引言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通常按病原学将食物中毒分为以下五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采购疏忽,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储存或加工方法不当,工具、容器生熟不分,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带菌,误食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植物或其一部分,误服或滥用有毒化学物等。

2.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学校食堂供应量大,使用的原料品种繁多,加工手段多以手工操作为主,加工过程中可能引入较多危险因素,如原料变质、烧煮不透、储存不当、人员带菌等。

2.3高校食堂饭菜价格低廉,技术含量较低,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流动频繁,法律意识也较为淡薄,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3.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实践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我校食堂采取了下列措施。

3.1原料管理

关键点:源头控制、详尽记录、定期评估

控制物资采购关、验收关,从源头杜绝“三无”产品、有毒有害物资、过期物资进入食堂。

3.1.1严格执行供应商准入制度,严格查验工商营业执照、高校食品供应准入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经营信用良好的供应商进行招标供货。

3.1.2严格验收制度,各类物资都有具体、详细的验收标准,都必须有三人以上参加验收。

3.1.3建立了供货商的评估制度

定期召开供货商会议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明确责任。同时组织由食堂管理员、厨师长、库房保管员,验收人员等组成的评估小组,对供货商所供物资的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对未达标者实行淘汰。

3.1.4完善索证建档制度:由各食堂管理员、采购员、验收员负责收集每批次货物的有效检验合格证、肉类食品检疫报告,察验包装、厂名、生产日期等,分类建立档案,以备查验。

3.2储存管理

关键点:包装污染,分区、分类储存

严格遵守食品的储存管理制度,检查外包装,避免交叉污染;按产品的储存要求分区、分类存放;专人负责各区域的温度和卫生检查;食品添加剂专柜储存;定期检查,杜绝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按需采购,先进先出,避免积压。

例1:冻库管理

冷冻、冷藏

危害分析(HA):原料存放不当、不及时、不卫生

控制要点:

1.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冷冻温度低于-10℃,冷藏温度1—5℃。2.设备内外保持卫生。3.生熟食品分开存放。4.检查出库食品是否变质、腐烂。

责任人:

管理等级:重要

(见表1)

验证:管理员、厨师长二级督查

3.3加工管理

关键点:农药污染、异物控制、加工温度、凉菜管理、高危食品、餐具洗消、餐厨垃圾、严格留样

例2:重庆医科大学膳食科慎用食品和特殊岗位加工责任人登记表(见表2)

例3:冷菜加工管理

CCP3凉菜加工

危害分析(HA):菜品未煮熟断生,佐料、盛装容器不卫生

第一、专用佐料不混用。第二、专用器具无污染。第三、专用房间禁外人。第四、氽水查透防不熟。第五、直拌凉菜要洗净。

管理等级:特别重要

验证:经理、管理员、厨师长三级督查

3.4食品添加剂管理

关键点:准入控制、使用管理

统一采购、专人负责、专柜保管、严格标准、专项记录。

3.5售卖管理

关键点:成品检查、专人看管

每一个菜品在上柜前食堂安检员都要经过看、闻、尝等方法进行售卖前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出售;窗口的待售食品必须派人看管,不得离人,预防人为破坏或投毒。

3.6核心区域管理

关键点:管理、视频档案

门禁系统:本餐厅员工输密码进入核心区域。

视频监控:对重点区域进行视频监控。

3.7人为因素管理

关键点:谈话制度、培训制度

谈话制度:各级管理人员定期与员工谈话,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并作详细记录,注意对员工的日常监管和情绪引导,特别是对受处罚、辞退的员工,要防止其情绪异常,人为破坏。

培训制度:入职培训、专项培训。

3.8卫生管理

关键点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奖惩挂钩。每学期至少两次对食堂的周边环境进行喷药杀虫;食堂所有对外的通道都安装防鼠、防蝇设施;冻库、冰箱、冰柜等,每周至少一次用消毒液擦洗;凉菜间、售卖间每天两次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4.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4.1岗位培训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

4.2制度建设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保障

制度建设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平同志讲“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地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所有员工食品管理工作、行为的规则、条文,有制度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形成了较好的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秩序,才能筑牢食品安全防护体系。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关键是要管用、可行。制度都是人订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组织或团体的发展而不断修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4.3检查落实是学校食品安全安全管理的关键

涉及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规章、办法、规范非常多,但如果不能抓落实,最终就成了一纸文件和口号。有位中国企业家问世界最成功的CEO韦尔奇:“你所谈的东西,我们也知道,但为什么我们和你们的差距那么大?”韦尔奇一字一句地回答说:“你们只是知道了,但我们是做到了。”这就是差别。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没有大事,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制度必须不停地督促、督促、再督促。抓落实的诀窍就是跟进、跟进、再跟进。

4.4文化熏陶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根本

关键词:《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法,将“变学会为会学”、“学生主体、教师引导”、“融学习与工作于一体”的行动导向学习方法引入教学中,具体的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理论教学中,对影响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生物性因素采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法,对影响食品安全与卫生的化学性因素采用“以考促训教学”法;实验教学中,对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检测采用“工作任务驱动”法;在实践教学中参观雪花啤酒厂采用“工作实境教学”法;在学习期间和学习结束后,结合案例教学法,对本学科领域中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经典案例进行重点剖析,增强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采用事例、设疑、引导、讨论、演示等方法启发学生。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使用,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将素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人人需要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安全与卫生需要人人参与。食品安全与卫生是在一个大环境下进行的事情,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实现的。在这门课程中有一章是关于“环境与食品安全”的内容,在这一章中,重点介绍大气、水体、土壤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在本章中,主要引入世界公害事件,如水俣病、日本核辐射等环境污染对公众造成的伤害案例,以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危害的印象。在讲课过程中,将素质教育适时贯穿于课堂内容中,如针对学校教室、楼道、卫生间等存在的一些不卫生现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针对废旧电池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况,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不要随意丢弃污染物。而且强调不仅要保护好小环境,还要保护好大环境,以个人行为带动周围同学,对于不爱护甚至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及时提出批评。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很多。

笔者结合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和完善。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环节相结合;二是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三是调查研究与课程讨论相结合;四是学习兴趣小组与班级实验教学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实践和创新积累丰富的经验,只有这样,才会将具体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运用自如,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陈芳,沈群.新形势下如何讲好食品安全教学课程[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89.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3-108.

[3]金征宇,彭池方.食品安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5.

关键词:粮食污染;粮食安全;法制完善

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是21世纪的两大难题。粮食安全包括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质量安全,粮食污染是威胁粮食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粮食污染在我国具有普遍性且危害严重,迫切需要通过严格立法予以有效防治。

一、粮食污染的含义及其危害性

粮食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粮食污染直接破坏食品安全。在食品结构中,粮食属于大食品类。从食品的源头考察,其大部分原材料是粮食,因此,只要粮食质量存在问题,则无论食品加工标准多么严格,食品检测程序多么周详,要保证食品安全都是不可能的。第二,粮食污染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受污染的粮食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或引起急性中毒,或转变为有毒化合物长期蓄积在人体中造成慢性危害。第三,粮食污染影响粮食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绿色粮食”受到各国青睐,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根据WTO规则制定了绿色贸易政策,粮食污染成为一国粮食出口的壁垒。在国内粮食市场上,粮食污染已成为粮价上涨的一个现实原因。第四,粮食污染造成生态难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粮食污染催生生态难民的现象屡见于媒体报道,如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的云南省个旧市,一些村子的土地已经无法耕作,继续耕种生产出来的粮食也不能食用,越来越多的人被迫背井离乡。①生态难民现象是对粮食污染问题重视不够的必然后果。

三、完善我国粮食污染防治立法的建议

2012年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对粮食质量安全标准、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和粮食检验等方面作了规定,增加了对粮食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等产品、保证粮食品质的要求,也增加了对粮食加工经营者不得使用霉变原粮、被污染超标原粮和添加剂的要求,但该法总体上是一部粮食管理法,旨在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其内容与实现防治粮食污染、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笔者认为,我国粮食污染防治的立法路径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正在征求意见的《粮食法》中写入粮食污染防治的内容;另一条路径是制定专门的《粮食污染防治法》。笔者倾向于后者。

(一)我国对粮食污染防治进行专门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粮食污染防治法》是粮食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粮食综合立法的基础上对粮食污染防治进行单独立法,这不仅有助于从法律上明确国家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目标,而且强化了土地、水、环境保护等法律在维护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的效果。解决粮食污染防治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法律协同配合,多项制度同时建立、同时实施,发挥制度建设的整体作用。

3.对粮食污染防治专门立法符合我国国情。目前世界上关于粮食污染防治的立法体例主要有两种:单独立法和综合立法。从实践效果来看,此两种立法体例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考虑到我国粮食污染原因的综合性和粮食污染防治单独立法的具体、针对性,在粮食综合立法的同时出台专门的《粮食污染防治法》,能够产生较好的法律实施效果。

(二)《粮食污染防治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

未来《粮食污染防治法》的立法宗旨应该是:为了保证人民饮食健康和粮食质量安全,保护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防治粮食生产、流通等过程中的粮食污染,制定本法。《粮食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项: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前者主要是指防止污染粮食的因素出现,如防止灌溉用水和耕地受到污染,保证化肥、农药、农用地膜中的污染物含量不超标等。对已经出现的粮食污染问题,首先要对受污染的原粮不收购、不加工,确保其不进入市场;然后要针对污染粮食的因素落实责任、及时治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生产者防治、污染者治理的原则。前者是指粮食生产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粮食生产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潜藏的各种污染问题进行积极防治,后者是指造成粮食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义务对耕地、水等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

3.全国统一立法与地方分散立法相结合的原则。我国要尽快颁布《粮食污染防治法》,对粮食污染作出界定,对可以进入市场的粮食的质量标准予以明确,对污染粮食的行为明确规定处罚性措施等。另外在我国,影响粮食质量的灌溉用水、土壤等因素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因此,应允许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粮食污染防治法》的地方性法律规范,其中对粮食质量标准作出不低于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要求。

(三)《粮食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1.《粮食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围。根据我国粮食质量监管实践的客观要求和科学立法的原则,未来《粮食污染防治法》的调整范围除涵盖《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调整范围外,还应包括粮食生产、加工、包装、储备、购销、消费等环节,调整国家与粮食生产者、粮食生产者与粮食经营者、粮食经营者与粮食消费者、粮食加工企业与粮食消费者、国家与粮食储备企业等方面的关系。

4.违犯《粮食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责任。鉴于粮食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粮食污染防治法》中应严厉追究污染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可以参照我国《刑法》中破坏环境资源罪的规定;对尚未达到《刑法》规定的情节或后果的粮食污染行为,要追究行政责任,包括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违法责任和粮食行政主体的行政执法责任。粮食污染的民事责任是指当事人因其行为污染粮食致使他人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侵害或其他生命体受到伤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归责应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

(四)与《粮食污染防治法》相配套的法律措施

粮食污染的原因具有综合性、其具体解决方案具有多样性,在一部《粮食污染防治法》中无法全部予以囊括,因此,有必要在《粮食污染防治法》出台后,及时制定配套的法律实施细则。为保证“绿色粮食”的生产,我国应结合现行《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尽快颁布实施完备的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应加强对粮食种子和农药、化肥等主要农资产品的检验,定期抽查粮食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加强对土壤肥力、病虫草害等的监测;提倡有条件的地区在粮食生产中限用、不用农药和化肥,鼓励发展“绿色农业”;加强粮食进口中的动植物卫生检疫,严防国外动植物病害侵入我国;及时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制定《环境信息公开法》,在其中增加关于粮食污染防治的内容。

注释

①张田勘:《视而不见的粮食污染更可怕》,《中国青年报》2011年2月24日。②常良、陈楣:《跨国粮食污染问题研究》,《粮食问题研究》2007年第5期,第36—38页。③秦雷鸣:《粮食法立法探讨》,《中国粮食经济》2007年第8期,第30—31页。

参考文献

[1]赵其国.土壤污染是农产品不安全的源头[J].党建文汇,2007,(1):13.

[2][美]瓦伦·弗雷德曼.美国联邦环境保护法规[Z].曹叠云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59—68.

[3]京生主编.美国知识产权案例与评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63.

关键词:乙烯;教学设计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40

一、设计思想分析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是烯烃的代表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以及乙烯的产品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若干领域,它与人类的现代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本课以生活中的乙烯产品为载体,以乙烯结构与性质的探索为主线,以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目的,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乙烯产品的用途,体会有机物从结构到性质的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有机化学的有用与有趣,形成用辩证的思想认识化学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2专题三――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乙烯部分。乙烯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教学内容看,教材删去了乙烯的实验室制备和乙烯的燃烧及加聚反应等内容,仅保留了乙烯的结构和乙烯的性质(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部分内容;教材中乙烯的最后部分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了乙炔的性质(原教材乙炔是以整个章节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利用加成反应的原理分析乙炔的性质,进一步巩固加成反应的原理。从中可以看出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及加成反应的原理是教学的重点。

从学习的思维方式看,学生第一次运用从结构到性质,又从性质印证结构的方法学习有机化学。因此乙烯结构和性质的教学,应该为学生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有机化学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化学源于生活

教师:以图片、新闻资料形式展示生活中的乙烯产品:

情景一、海南香蕉的新闻报道

情景二、塑料制品和白色污染

塑料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方便。生活中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袋、保鲜膜、栽培蔬菜用的塑料大棚是聚乙烯制品(简称PE),而雨衣、桌布、用来制作皮箱、皮包、书的封面的人造革,是聚氯乙烯制品(简称PVC)。

但塑料的大量使用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灾难。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12月31日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以抑制过多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的状况。

激疑:这两条信息都与乙烯有关,乙烯是一种什么物质?其结构和性质如何?乙烯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塑料制品是如何制得的?塑料制品为什么会形成“白色污染”?乙烯利催熟香蕉的原理是什么?乙烯利催熟的香蕉真的有毒吗?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化学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探究价值,有利于学生养成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

2.活动探究,从本质理解化学

(1)乙烯结构的探究

教师:乙烯的分子式是C2H4,参照乙烷分子结构模型以及碳的四价理论,搭出乙烯的球棍模型,并写出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利用乙烷的球棍模型,拿掉两个“氢原子”,重新成键,搭出乙烯的球棍模型。

归纳总结:乙烷和乙烯的结构的比较

学生:根据自己搭建的球棍模型和教师提供的比例模型,从共面、键角角度进一步理解乙烯的结构。

电脑模拟:演示乙烯的结构

归纳总结: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为平面型分子,键角约为120°。

设计意图:学生亲身体验乙烷的立体模型转变为乙烯的平面模型的过程,化抽象为感性,加深碳四价理论的理解,从电子式和结构式及结构简式的书写和电脑模拟进一步巩固乙烯的结构,为乙烯性质的学习奠定基础。

(2)乙烯化学性质的探究

教师:乙烷和乙烯的结构不同,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其结构上的不同之处?

学生:完成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下方为医用小玻璃瓶(内用排水法收集乙烯,并用橡皮塞塞好),上端为针筒,实验时抽取溶液注射到瓶中。

问题探究:

(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了什么反应?这说明了乙烯的什么性质?在反应中乙烯中哪根化学键可能会断裂?

(2)信息提示:已知要拆开乙烷中碳碳单键需要348kJ/mol的能量,而断开乙烯中碳碳双键需要615kJ/mol的能量,由此可见若断开乙烯中的一根键需要的能量大约是多少?由此可以说明什么问题?你能否就此解释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因?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用球棍模型演示反应原理。

(3)乙烯与氢气、溴化氢的反应与乙烯与溴反应相似,请用球棍模型演示反应原理,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归纳总结:(1)乙烯的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的概念及反应规律: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中双键(或叁键)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反应规律:

(3)乙烯与乙烷性质差异的原因:乙烯中有一个键较易断裂,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电脑模拟:演示加成反应的原理。

设计意图:化学实验和信息提示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素材,利用球棍模型模拟加成反应断键和成键过程,加深学生对乙烯中碳碳双键中有一根键容易断裂和加成反应的原理及其规律的理解,并通过电脑模拟进一步将理性知识感性化。

拓展学习:

(1)写出乙烯与氯气、水、溴化氢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其分子式为C2H2、结构简式为CHCH,乙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请写出乙炔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CH2=CHCl)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加成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应用所学原理书写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拓展到叁键的加成反应,进一步巩固加成反应的原理和规律。

问题探究:乙烷光照取代反应与乙烯加成反应有何区别?

归纳总结: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两类重要有机反应的比较,进一步理解加成反应的原理,并为后续的学习作好辅垫。

3.学以致用,化学回归生活

(1)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受到轻伤时,用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向伤口喷射,运动员马上就可以奔跑了。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从而使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请选择正确的途径制备氯乙烷。

(2)水果采摘后会有大量的乙烯产生,乙烯量的增加,可加快水果的成熟和腐烂,且仅仅是0.1×10-6体积分数的乙烯就能加快水果的成熟。这说明乙烯气体是促进水果成熟、腐烂的决定性因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设计简单易行的方案证明水果会释放出乙烯?

②水果是鲜活食品,采收后易腐烂,为延长保存期需要进行保鲜。请设计简单易行的水果保鲜方案。

③刚摘下的柿子肉硬味涩,无法食用,怎样加速其成熟?

④用乙烯利催熟香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拓展:香蕉虽然好吃,但成熟后难以长时期保存,所以蕉农常把接近成熟的香蕉摘下来,运送到世界各地,再在香蕉上喷洒催熟剂乙烯利〔学名2-氯乙基磷酸,结构见右图〕。乙烯利能被作物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分解释放出乙烯。使植物呼吸旺盛、代谢速度加快,促进作物的成熟。

乙烯的催熟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植物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不是化学作用过程,不产生任何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催熟后的的香蕉果皮中乙烯利残留是0.292毫克,果肉中的残留量只有0.01毫克,大大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安全的范围是乙烯利残留量不超过2mg/kg)。所以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可安全食用。我们要感谢“乙烯利”,正是它才使我们吃上可口的香蕉。

(3)聚乙烯是由乙烯聚合而成(视频演示合成原理)。试分析其本质是何种反应类型?请按此原理写出聚氯乙烯的制取方程式。从聚乙烯、聚氯乙烯的结构分析,塑料难以降解而造成“白色污染”的可能原因。

归纳总结:

(1)乙烯是水果成熟和保鲜的关键因素,只要合理控制好乙烯的量就能达到保鲜或加速成熟的效果。

(2)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并不构成对人体的危害,媒体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

(3)由于碳链很长,且碳碳单键较稳定,所以塑料难以被降解,我们应尽可能减少使用,以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课题引入中的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巩固加成反应的原理和乙烯的性质等教学重点,同时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意义,形成用辩证的思想认识化学品的意识,最终达成“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目标。

五、教学反思

1.结构严谨、前后呼应:本课从与乙烯有关的两则新闻报道引入,探究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再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新闻中的化学问题,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中蕴含着“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思想,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互相印证,体现了有机化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

3.问题引领、合作探究:本课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如乙烯结构的探究,加成原理的探究、水果的催熟和保鲜的探究、“白色污染”的探究。这些探究活动都是以问题为引领,唤醒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寻根究底,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快乐。在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THE END
1.生物源农药产业化发展大有可为前景广阔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者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制成的制剂,具有选择性高、对环境污染小、不易产生抗药性、可利用资源多等特点,曾被广泛用于农林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防治。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农药逐渐成为农林有害生物的主要防治手段,其在减少作物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fangt/content/2b9026db-dc1c-4879-a8fb-cd0cd101c033.html
2.行业观察农资零售店如何看待农药“一证一品”?–北方农资网近日,业内对农药“一证一品”的话题讨论正酣,笔者不是什么业内“大佬”,更不是业内什么“专家”,笔者只是想从一位最末端的农资零售商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自2003年开始,笔者接触咱们行业一直坚持到今天已经20余年,从刚开始经营单调的几种高毒农药,到几种高毒农药退出市场,期间还经历了10%草甘磷退市,百草http://www.bfnz.cn/12068.html
3.747个有效成分取得登记,但产能过剩成行业发展新难题我国农药登记产品丰富,结构更加优化。2013—2023年,我国农药登记产品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4.38%;2024年1~10月,新增农药产品2,078个(不含出口,下同),其中,大田用药新增1,995个、卫生用农药83个;新增除草剂657个、杀虫剂811个、杀菌剂399个、植物生长调节剂184个,其他27个。 http://www.pesticide.vip/zgny/dengj/content/4a15b84a-a97f-4c29-a9a6-c3f00589d466.html
4.农药价格飙升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同时,由于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一些消费者开始寻求更为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比如有机耕作方法以及生物控制技术,而这些替代品并不总能立即满足市场需求,它们可能需要时间去完善技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在此期间,它们无法完全填补传统化学品留下的空白,因而不能立即显著降低整个市场上的平均价格水平。 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21094.html
5.购买限制性农药实名制将常态化!生物农药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畜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对限制使用农药、高毒农药严格实行购买实名制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限制性农药指的是那些在特定作物或条件下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药。https://www.reach24h.com/agrochemical/industry-news/restricted-pesticides-buy
6.农药的安全风险详解农药在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安全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关乎农业生产者的健康,也影响着消费者和整个生态环境。 一、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直接接触农药的农业生产者面临较高的健康风险。长期接触或吸入农药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神经系https://b2b.baidu.com/q/aland?q=0C601B607C0D797B01627E2E061C0623742B&id=qidcb02014bc1d7da150614171631d21570&answer=6824334290921741234&utype=2
7.膨大剂对身体危害慎食膨大剂水果膨大剂对人体危害是什么以上就是关于膨大剂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的介绍,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日常的饮食现在也不敢保证安全性,特别是经常吃到的食物会有各种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在平时的饮食当中我们要尽量的选择食用没有侵害和污染的食物,这是最重要的。 四、猕猴桃有膨大剂吃了有害 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73589.html
8.催熟剂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权威文章催熟剂中有大量的激素类成分存在,这些激素不但能加快水果的成熟,也能对人类的身体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会让人类的内分泌紊乱,出现内分泌失调的症状,有些女性的不孕症就是过量吸收水果催熟剂引发的。 2、催熟剂对儿童发育不利 催熟剂对儿童的发育特别不利,因为催熟剂中的一些激素成分,被儿童身体吸收以后,会加快儿童https://www.cndzys.com/renqun/teshu/1673273.html
9.收藏备用事关农药使用,这些知识有必要科普“亿”下~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控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的生产,不得用于水生植物的有害生物防控。 05 整包(瓶)使用的农药,应采用“三次清洗法”,反复清洗以避免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06 喷雾一般采用“二次法”稀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zE5NDk4NQ==&mid=2650892294&idx=3&sn=85675da98e0c0905abb384bae65f94fa&chksm=8125afbaff344f32db71228bb63dd8fc338e3b0ad5cedc353ebf712c0d57bbf8f30ccf2011b2&scene=27
10.麦子这几种病害,后期不预防好导致吃对大家身体有害,还减产农资大姐《枯河街》 作者 用乐麦宝打麦子预防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纹枯病,乐麦宝里加的助剂,不易雨水淋,耐冲刷[赞]还能提质增产 6月前·安徽 0 分享 回复 农资大姐《枯河街》 粉丝8005获赞18.7万 麦子这几种病害,后期不预防好导致吃对大家身体有害,还减产损失,用《乐麦宝》打,正好预防这几种病害,最后https://www.douyin.com/note/7354008096382946594
11.高密度胆固醇对人体有害,可以使体内胆固醇升高每一个项目组织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在项目结束报告中应该对项目组织机构的作用进行评论,探讨其对项目进展的促进作用或者制约作用,提成改进组织的建议,向高级管理层就组员工作效率做公开的报告,对项目管理技巧——评审预测方法、计划方法与成本控制方法进行评价。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一般汽车https://www.shuashuati.com/ti/7b03c8904b774908b6a61db68bdb15d1.html
12.农民增收通用12篇该县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低,职业技能差,绝大多数人只能在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职业岗位(挖煤、搞建造等)上“吃身体”、“吃青春”,因得职业病或遭受工伤事故致贫者屡见不鲜。 三是劳务输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日渐明显。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方面,大量劳力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技术力量缺乏https://xdglkx.xueshu.com/haowen/150.html
13.公民科学素质如果医生为一对夫妇身体检查后,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生育孩子的话,他们的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为1/4,那么则意味着他们生育的孩子都有可能得遗传病,并且每个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均为1/4。 33、患白化病的父母一定会生出白化子女吗?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说患白化病子女的父母亲都是致遗传病基因的携带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