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农药管理条例

生产准入门槛提高制假售假惩处力度加大

“我们都希望新《条例》早日出台。”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所长杨理健说,征求意见稿中取消了农药临时登记,提高了准入门槛,有利于提高农药质量,也能促进农药企业优胜劣汰、做大做强。

有经销商向记者反映,一些经销商售卖不合格甚至是过期的农药,造成了不公平竞争,但受到的处罚力度不大。杨理健解释说,原《条例》规定对此种情况的惩处是没收假劣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10倍的罚款。因为农药的成本很低,即便是10倍罚款处罚也太轻。

经营许可制势在必行经营人员将持证上岗

在征求意见稿中,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将实行经营许可制度。据了解,自2004年我国取消了农药经营许可制度,经营单位猛增,有的一个村就有10多家农药经营户。许多经营者缺乏起码的农药、植保知识,什么农药赚钱就卖什么,有的甚至把有效成分为零或添加违禁高毒农药的产品搭配卖给农民,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农业部门仅仅依靠督查和执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实行经营许可,才能从源头上把关。”杨理健告诉记者,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经营许可。我国农药经营网点面广量大,仅山东省农药经营单位就达5.5万个。当前农民购药受经销单位的影响最大,而大多数经营者由于素质不高,不能识别假劣产品,不能科学指导农民用药。实行经营许可制,建立农药经营人员培训机制,并对经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不仅能有效提高经营者业务素质,而且可以有效遏制销售国家禁用农药或其他违法经营行为。

记者了解到,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和经销商也对恢复经营许可制持支持态度。北京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富龙说:“经营许可制可以很大程度阻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也能把一批只注重利益、不注重产品质量的经销企业剔除出去,有利于连锁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直销发展壮大。”

培训提高农民用药水平明确使用者法律责任

农药使用环节对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订大大强化了农药安全使用环节的监管。

征求意见稿中对限制使用高毒农药实行规划定点经营,实行农药减量计划,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大力推广低毒生物农药的应用,免费培养农民使用限制农药,鼓励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统一使用限制农药,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件发生,提高农民科学合理用药水平,这些措施都将保障农药安全使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征求意见稿中还对农药使用者规定了法律责任。”杨理健告诉记者,农药使用者大多数是农民,农民在我们国家是弱者,对他们的经济处罚很少,但是农药使用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所以征求意见稿中对不按标签标注的要求使用农药的,不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茶叶、中草药材生产的,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使用农药的,使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的,不妥善收集使用剩余农药和包装等废弃物的,均要受到责令改正或惩罚。“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新《条例》的严厉性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他强调说。

建议补贴生物农药应用允许登记证有条件转让

新《条例》已进入最后的研究议定阶段,对新《条例》还有哪些建议和期许

山西省临猗县经销商廉智斌对记者说,生物农药见效慢,价格相对较高,推广难度很大,新《条例》能否对农民购买和使用生物农药有具体明确的补贴和奖励政策,以更好地推广生物农药。

北京市几位基层农药执法人员向记者反映,建议标签上增加“生产企业唯一性信息标识”,例如条码标识等,特别是高毒农药、风险性高的农药应该强制实行,便于管理和追溯,对企业来说成本也不高。同时应强化乡镇基层的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建议农药执法人员统一服装,以便提高执法权威性。

江苏天容集团监事会主席虞国新告诉记者,农药登记证受不能转让的限制,致使资源不能合理配置,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可否允许农药登记证在兼并、重组等情况下有条件进行转让。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贵生建议,在农药登记上,对一些公开的室内、外试验,应不再进行重复性试验,可在必要时组织同一有效成分企业联合进行验证试验。

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强对农药登记、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促进农药工业技术进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农业部负责全国农药登记、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或参与制定农药安全使用、农药产品质量及农药残留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农业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研制者和生产者申请农药田间试验和临时登记资料的初审,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和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全国的农药具体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具体登记工作。

第四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可以依法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机构实施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受委托单位不得从事农药经营活动。

第二章农药登记

农业部负责组织对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单位、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单位、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和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单位的认证,并发放认证证书。

经认证的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应当接受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农业部制定并发布《农药登记资料要求》。

农药研制者和生产者申请农药田间试验和农药登记,应当按照《农药登记资料要求》提供有关资料。

第七条新农药应申请田间试验、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

(一)田间试验

农药研制者在我国进行田间试验,应当经其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后,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农药研制者持农药田间试验批准证书与取得认证资格的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单位签订试验合同,试验应当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实施。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对田间试验的初审,应当在农药研制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

境外及港、澳、台农药研制者的田间试验申请,直接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出。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田间试验申请,应当在农药研制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给予答复。

(二)临时登记

田间试验后,需要进行示范试验(面积超过10公顷)、试销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的农药,其生产者须申请原药和制剂临时登记。其申请登记资料应当经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后,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出临时登记申请,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进行综合评价,经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评审,符合条件的,由农业部发给原药和制剂农药临时登记证。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对临时登记资料的初审,应当在农药生产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

境外及港、澳、台农药生产者,直接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出临时登记申请。

农业部组织成立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一至二个月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承担。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农药临时登记申请,应当在农药生产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给予答复。

农药临时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可以续展,累积有效期不得超过三年。

(三)正式登记

经过示范试验、试销可以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农药,其生产者须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出原药和制剂正式登记申请,经国务院农业、化工、卫生、环境保护部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审查并签署意见后,由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价,符合条件的,由农业部发给原药和制剂农药登记证。

农药生产者申请农药正式登记,应当提供两个以上不同自然条件地区的示范试验结果。示范试验由省级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技术推广部门承担。

农业部组织成立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下设农业、毒理、环保、工业等专业组。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和一至二次主任委员会议。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承担。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农药正式登记申请,应当在农药生产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一年内给予答复。

农药登记证有效期为五年,可以续展。

第八条经正式登记和临时登记的农药,在登记有效期限内,同一厂家或者不同厂家改变剂型、含量(配比)或者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的,农药生产者应当申请田间试验、变更登记。

田间试验、变更登记的申请和审批程序同本《实施办法》第七条第(一)、第(二)项。

变更登记包括临时登记变更和正式登记变更,分别发放农药临时登记证和农药登记证。

第九条生产其他厂家已经登记的相同农药的,农药生产者应当申请田间试验、变更登记,其申请和审批程序同本《实施办法》第七条第(一)、第(二)项。

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质量和首家登记产品无明显差异的,在规定时限内,经首家登记厂家同意,农药生产者可使用其原药资料和部分制剂资料;在规定时限外,农药生产者可免交原药资料和部分制剂资料。

规定时限为:

(一)新农药首家登记7年。

(二)新制剂首家登记5年。

(三)新使用范围和方法首家登记3年。

第十条生产者分装农药应当申请办理农药分装登记,分装农药的原包装农药必须是在我国已经登记过的。农药分装登记的申请,应当经农药生产者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后,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出。经审查批准后,由农业部发给农药临时登记证,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可随原包装厂家产品登记有效期续展。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农药分装登记申请,应当在农药生产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给予答复。

第十一条农药登记证、农药临时登记证和农药田间试验批准证书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审批专用章”。

第十二条农药生产者申请办理农药登记时可以申请使用农药商品名称。农药商品名称的命名应当规范,不得描述性过强,不得有误导作用。农药商品名称经农业部批准后由申请人专用。

第十三条农药名称是指农药的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直接使用的卫生农药以功能描述词语和剂型作为产品名称。农药名称登记核准和使用管理的具体规定另行制定。

农药的通用名称和简化通用名称不得申请作为注册商标。

第十五条如遇紧急需要,对某些未经登记的农药、某些已禁用或限用的农药,农业部可以与有关部门协商批准在一定范围、一定期限内使用和临时进口。

第十六条农药登记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责任为申请者提供的资料和样品保守技术秘密。

第十七条农业部定期发布农药登记公告。

第十八条农药生产者应当指定专业部门或人员负责农药登记工作。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应当对申请登记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指导。

第十九条申请农药登记须交纳登记费。进行农药登记试验(药效、残留、毒性、环境)应当提供有代表性的样品,并支付试验费。试验样品须经法定质量检测机构检测确认样品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与标明值相符,方可进行试验。

第三章农药经营

第二十条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站,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农药生产企业,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单位可以经营农药。

农垦系统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按照直供的原则,可以经营农药;粮食系统的储运贸易公司、仓储公司等专门供应粮库、粮站所需农药的经营单位,可以经营储粮用农药。

日用百货、日用杂品、超级市场或者专门商店可以经营家庭用防治卫生害虫和衣料害虫的杀虫剂。

第二十一条农药经营单位不得经营下列农药:

(一)无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生产批准文件、无产品质量标准的国产农药;

(二)无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的进口农药;

(三)无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不合格的农药;

(四)过期而无使用效能的农药;

(五)没有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农药;

(六)撤销登记的农药。

第二十二条农药经营单位对所经营农药应当进行或委托进行质量检验。

第二十三条农药经营单位向农民销售农药时,应当提供农药使用技术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等服务。

第四章农药使用

第二十四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提出农药年度需求计划,为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农药产销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第二十五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指导农民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有关规定使用农药,防止农药中毒和药害事故发生。

第二十六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做好农药科学使用技术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工作。

第二十七条农药使用者应当确认农药标签清晰,农药登记证号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生产批准文件号齐全后,方可使用农药。

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产品标签规定的剂量、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施药适期、注意事项施用农药,不得随意改变。

第二十八条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大力推广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瓜类、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

第二十九条为了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农药,减缓病、虫、草、鼠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农业部审查同意后,可以在一定区域内限制使用某些农药。

第五章农药监督

第三十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农药执法人员。农药执法人员应当是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从事农药工作三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执法证,持证上岗。

第三十一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按照规定对辖区内的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农药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必要时按照规定抽取样品和索取有关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和隐瞒。

农药执法人员对农药生产、经营单位提供的保密技术资料,应当承担保密责任。

第三十二条对假农药、劣质农药需进行销毁处理的,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照农药废弃物的安全处理规程进行,防止污染环境;对有使用价值的,应当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检验,必要时要经过田间试验,制订使用方法和用量。

第三十三条禁止销售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农副产品。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农副产品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工作。

第三十五条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农药案件的有关情况。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六条对未取得农药临时登记证而擅自分装农药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分装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对生产、经营假农药、劣质农药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部门,按以下规定给予处罚:

(一)生产、经营假农药的,劣质农药有效成分总含量低于产品质量标准30%(含30%)或者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没收假农药、劣质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生产、经营劣质农药有效成分总含量低于产品量标准70%(含70%)但高于30%的,或者产品标准中乳液稳定性、悬浮率等重要辅助指标严重不合格的,没收劣质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生产、经营劣质农药有效成分总含量高于产品质量标准70%的,或者按产品标准要求有一项重要辅助指标或者二项以上一般辅助指标不合格的,没收劣质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四)生产、经营的农药产品净重(容)量低于标明值,且超过允许负偏差的,没收不合格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生产、经营假农药、劣质农药的单位,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负责处理被没收的假农药、劣质农药,拖延处理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生产、经营假农药和劣质农药的单位承担。

第三十八条对经营未注明“过期农药”字样的超过产品有效保证期的农药产品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收缴或者吊销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决定由农业部作出。

第四十条本《实施办法》所称“违法所得”,是指违法生产、经营农药的销售收入。

第四十一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和部门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农药管理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玩忽职守、舞弊、索贿贿赂,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对《条例》第二条所称农药解释如下:

(一)《条例》第二条(一)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和鼠、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的是指农、林、牧、渔业中的种植业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和鼠、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的。

(二)《条例》第二条(三)调节植物生长的是指对植物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开花、受精、座果、成熟及脱落等过程)具有抑制、刺激和促进等作用的生物或者化学制剂;通过提供植物养分促进植物生长的适用其他规定。

(三)《条例》第二条(五)预防、消灭或者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是指用于防治人生活环境和农林业中养殖业用于防治动物生活环境卫生害虫的。

(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引入抗病、虫、草害的外源基因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农业生物,适用《条例》和本《实施办法》。

(五)用于防治《条例》第二条所述有害生物的商业化天敌生物,适用《条例》和本《实施办法》。

(六)农药与肥料等物质的混合物,适用《条例》和本《实施办法》。

第四十四条本《实施办法》下列用语定义为:

(一)新农药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尚未在我国批准登记的国内外农药原药和制剂。

(二)新制剂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与已经登记过的相同,而剂型、含量(配比)尚未在我国登记过的制剂。

(三)新登记使用范围和方法是指有效成分和制剂与已经登记过的相同,而使用范围和方法是尚未在我国登记过的。

第四十五条种子加工企业不得应用未经登记或者假、劣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对违反规定的,按违法经营农药行为处理。

第四十六条我国作为农药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国际公约(PIC)成员国,承担承诺的国际义务,有关具体事宜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承办。

第四十七条本《实施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凡与《条例》和本《实施办法》相抵触的规定,一律以《条例》和本《实施办法》为准。

THE END
1.如何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 之家车友2650977 2024-06-12 10:16:58· 发布于北京 请跟随以下步骤: 第一步:咨询当地农药管理部门,了解办理流程和所需申请材料,注意相关事项。 第二步:准备相关申请材料,包括:《农药经营许可申请表》、经营场所环境照片、农药经营人员证书等。https://www.autohome.com.cn/ask/7552966.html
2.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农药生产经营许可证延续工作的通知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现就做好农药生产经营许可证延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落实农药监督管理职责 自2017年《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实施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农药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保障了全省农药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目前,我省部分农药生产http://nyncj.ningbo.gov.cn/art/2022/12/8/art_1229058324_1760767.html
3.农药登记之农药生产许可证要点详解:如何申请和管理农药生产许可证?随着环保政策的收紧和产业革新的不断推进,农药生产许可证的问题受到了中国企业的广泛关注。根据农业部颁布的《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农药生产许可证管理要点总结如下。https://www.reach24h.com/agrochemical/industry-news/points-pesticide-production-license
4.农药“一证一品”落地有何深意?对农资经销商有哪些影响?每年开春,各地区“有头有脸”的经销商门口都会挤满厂家的业务人员,他们像被等待皇帝“翻牌”的妃子一样等着经销商约谈。然而,这一切或许将随着农药“一证一品”的执行而发生根本改变。现在还有很多农资经销商没搞明白“一证一品”是什么以及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农业农村部2023年发布的“关于征求《农药标签和说明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7119590429091669&wfr=spider&for=pc
5.农药生产许可证办理流程是什么全国国鸿鑫盛农药经营许可证办理流程为:详见级以上地方农业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申请一选择是否受理一对农药经营许可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实地核查或者委托下级农业主管部门进行实地核查一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一发证。 农药生产许可证办理条件 有具备农药和病虫害防治专业知识,熟悉农药管理规定,能够指导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经营人员二)有http://bjtongzhou.11467.com/info/20378025.htm
6.农药经营许可证怎么办理3、法律主观:网上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的流程包括有:进入当地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选择政务服务;选择药品经营许可证模块,登录账号并填写相关信息;审核通过后即可以领取农药经营许可证。 4、法律分析:农药生产许可证办理流程为:详见级以上地方农业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申请—选择是否受理—对农药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https://www.yoojia.com/ask/5-14401761575580313649.html
7.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质量管理核心提示: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茶叶产品包括所有以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的花茶、袋泡茶、紧压茶共9类产品,包括边销茶。果味茶、保健茶以及各种代用茶不在发证范围。茶叶的申证单元为2个,茶叶、边销茶。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单元名称及产品品种,即茶叶(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qs/162820.html
8.受权发布:农药管理条例新闻频道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行政法规对企业生产条件有其他规定的,农药生产企业还应当遵守其规定。 第十八条 农药生产许可证应当载明农药生产企业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生产范围、生产地址以及有效期等事项。 农药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农药的,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在有效期届满90日前向https://news.cctv.com/2017/04/01/ARTIaSoq9cbPs8DQvAJtmuT8170401_2.shtml
9.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凭《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凭相应的许可证件购买剧毒化学品、易http://www.feiyubio.com/article/91.html
10.2023年度农药管理条例全文3篇.docx最新农药管理条例全文1 第十六条农药生产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鼓励和支持农药生产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提高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第十七条国家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按照*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农业主管部门申请农药生产许可证: (一)有与所申请https://www.taodocs.com/p-911093383.html
11.经营农药需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1、生产、经营农药的企业,应该与《危险化学品目录》对照,凡是涉及《目录》里面的危险化学品,就应该按照危险化学品接受监管,办理相应的危险化学品许可证。在《目录》里,还有农药28个原药、22个制剂属于危险化学品。但是,22个制剂绝大多数不在登记状态,百草枯停止经营、使用。所以,利用农药原药从事制剂加工,绝大多数不https://www.douban.com/note/754125195/
12.即日起,这3种农药在蔬菜上禁用!这些企业将被吊销农药登记证?这类企业将被吊销农药登记证! 《农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农药,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经营农药,或者被吊销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农药生产、经营活动。 案例 近日,浙江省东阳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通报,该市查获一起未经许可经https://www.cnr.cn/zgxc/gundong/20190804/t20190804_5247178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