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消《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建议化肥市场

今年,在化肥行业“国务院六条”的政策导向下,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新政策有望出台,据说农业部《肥料管理条例》也将纳入其中。“肥料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肥料登记”)是《肥料管理条例》的核心内容,而“肥料登记”的核心是收费。因此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再次向有关部门建议取消《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详情见《关于取消<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建议》。

附件:关于取消《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建议

1、“肥料登记”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内容重复,形成了多头执法、多头管理的局面。

2.“肥料登记”不利于化肥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施肥,增加了企业负担。

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是“测土配方施肥”的有效载体,是肥料发展的方向。国外的大型肥料生产企业肥料品种有上千个,我国一些大型生产厂的产品也有百十种,按照“肥料登记”规定,改变肥料有效成分、含量或剂型的,都要重新申请登记,这不利于肥料的发展和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情况配肥,“肥料登记”办法一品一证束缚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进行。一般企业要办理数十个登记证,大型企业要办理上百个登记证,一品一证,证书一大叠,费用十几万、几十万元。生产企业的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要销售到全国各地,企业还要凭登记证到各销售地按品种一一备案,还要将登记证、备案证复印,发放到各级、各地经销商备查。同时,一个品种一种包装,需要一个包装印刷雕版,增加了包装袋、制版费等各种成本,登记证到期或证号改变,原有的包装袋及包装印刷雕版都要作废,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资源,既增加了企业负担,也加大了农民开支,不利于农民增收。

3、“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容易产生腐败。

执行此办法需要肥料生产、营销、使用等各方面人才,要完成此项工作,省以下农业部门只能委托原各地农业“三站”的人员来实施。农业系统“三站”的一些人员一直在经营肥料的生产和销售,其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尚未彻底分开。一些人在“肥料登记”执行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多年来实践证明,部门保护,行业垄断加剧了对其他农资经营者的不公平,造成很多矛盾和腐败。一些不具备生产许可证颁发条件的企业,取得了农业部门的肥料登记证,并以此取代生产许可证,进入化肥生产领域,造成了一种产品两个“门槛”的不平等准入制度。

4、化学肥料(化肥)是安全、有效的肥料,不需要登记。

5、“肥料登记”直接违反了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国家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目的是“保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还规定: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列入目录的产品,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列入目录的产品。化肥产品已经列入国家工业产品目录,化肥生产企业已经获得《生产许可证》,说明其生产经营的化肥已经纳入了国家对该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范围,产品质量也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自然就可以生产和销售。而农业部门又出台”肥料登记”,规定不取得肥料登记许可证不能从事化肥生产、销售,并以此进行限制、处罚,侵害了广大化肥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法》许可的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管理责任,行政许可的设定应当是: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该办法违反了行政许可设定的基本原则,属于典型的重复创设行政权。

在肥料登记制度实行以来,《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初衷并没有实现,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并未减少。相反,企业与“多头执法”、“层层交费”的剧烈矛盾不断增加,而在利益转移的链条中,农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为了中国化肥产业稳健发展,更为了中国农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我们建议,取消《肥料登记管理办法》。

THE END
1.世界农化网如有可能建议出台一部《农药监督检查管理办法》文件,对农药市场产品和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而不应该将一些监督检查内容分散插入到相应生产经营环节之中。http://test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33336.htm
2.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保障国内化肥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用肥需要,做好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化肥商业储备运行遵循企业承储、政府补助、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基本原则。 第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统筹管理国家化肥商业储备。 https://www.zjzqy.org.cn/notices/getNoticesByNoticesId?noticesId=de2c476b-f974-4532-b095-fd8f28a54f00
3.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精选6篇)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精选6篇) 2012年4月25日,在第十二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深圳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在五洲宾馆隆重举行,这是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加挂牌子后首次市级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受到了各界强烈关注。中纪委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专程莅临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mjw53pq.html
4.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定点市场管理办法》的通知为做好农业部农产品定点市场的认定、指导服务和管理工作,我部对原《全国“菜篮子工程”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管理办法(试行)》(农办综〔1996〕91号)和《农业部定点农资市场管理办法(试行)》(农市发〔2005〕16号)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了《农业部定点市场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原《农业部全国http://www.moa.gov.cn/nybgb/2010/dsyq/201806/t20180604_6151012.htm
5.市场监管局关于农资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的探讨要对本辖区的农资经营者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建立并完善本辖区农资经营户台账,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落实“两账两票一卡一书”、索证索票、进货检查验收等自律制度。凡不合格市场主体,一律不得从事农资经营活动。对无证无照从事农资经营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对超范围从事农资经营的https://www.wydbw.com/info/10/239300.html
6.压实政府责任减轻企业负担——对《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5部规章5.将《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拟增加的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中的“同一登记证持有人的同一农药产品标签只能标注同一个商标”去掉。 理由:理论上,农业农村部门不应管理商标,这应该是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而且,商标信息要在电子标签上及时公布出来,否则很难监管。工作量太大了。企业标注不标注商标,或者标注几个商标,是http://www.pesticide.vip/zgny/zcfg/content/4f46669b-3830-4e6b-aaf8-76e6ab3311a7.html
7.DQ村镇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q的盈利模式其次,通过DQ村镇银行的各项指标纵向比较分析、与农村其他金融机构的横向比较分析研究,挖掘DQ村镇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盈利模式的基础理论对DQ村镇银行的盈利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村镇银行进入到稳步发展和管理升级阶段优化其盈利模式提供参考意见。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来看,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村镇银行在多变的经https://blog.csdn.net/2301_77166695/article/details/136432655
8.最新农场农业工作总结(16篇)三是抓好供应。要组织玉米种子免费发放服务,强化农资市场监管。 三是抓好资金落实。确保农业救灾资金又快又好落实。 四是抓好重点。重点要抓好抢排抢收抢管、畜牧业生产、动物疫病防控、种养业灾后管理等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 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https://www.sanlidao.com/gongzuozongjie/3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