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的价格是制约我国生物农药应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加快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应用,减轻农民负担。
以试点示范促推广
简化登记资料要求
2、农业部批准登记的微生物肥料种类:9个菌肥+2个菌剂
农业部批准登记的微生物肥料产品共有9个菌剂类品种和2个菌肥类品种。
九个菌剂:根瘤菌剂、固氮菌剂、溶磷菌剂、硅酸盐菌剂、菌根菌剂、光合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复合菌剂和土壤修复菌剂。微生物菌剂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
3、农业农村部:新增10家单位为农药登记试验单位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经资料审查、现场检查和综合评审,批准北京阿匹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为农药登记试验单位,有效期五年。
4、农业农村部:关于规范农药登记证持有人变更等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为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规范登记证持有人变更等事项的申请与办理,优化服务、便民利企,自2019年11月1日起,将农药登记证持有人变更等事项,纳入农业农村部政务服务大厅受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办理流程
(三)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进行技术审查。
(四)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办理;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二、资料要求
(二)农药登记证或标签补发。应提交申请表及有关说明材料。
(三)农药登记证或标签更正。应提交申请表及有关说明材料、原登记证或标签。
(五)非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信息变更。主要包括: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变更。应提交以下资料:申请表、变更后的人员及联系方式信息、人员变更所涉及的农药登记试验名单、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同意变更意见等。
(六)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补发。应提交申请表及有关说明材料。
三、办理时限
自农业农村部政务服务大厅受理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审批决定。
四、其他要求
二、最新行业资讯
5、卫生用农药登记所需药效资料
卫生用农药主要指的是用于预防、控制人生活环境和农林业中养殖业动物生活环境的蚊、蝇、蜚蠊、蚂蚁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农药。卫生用农药又可以分为2个类别:家用卫生杀虫剂和环境卫生杀虫剂。卫生杀虫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快速消费品,在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且相对于普通农作物农药来说,卫生杀虫剂登记风险小、成本低、周期短,也是各个农药企业在新政后登记的首要选择。
卫生用农药药效资料包括:效益分析、室内生物活性试验资料、室内药效测定试验报告(1年2地)、模拟现场试验报告(1年2地)、现场试验报告(1年2地)、抗性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特性及综合评估报告等资料。其中,室内生物活性试验资料和抗性风险研究报告提供与否根据登记类别的不同会有相应的要求,但是其他的药效资料从登记类别的角度基本没有区别。
卫生农药在室内药效报告、模拟现场试验报告、现场试验报告等3个资料要求上有所区别:
(1)超低容量喷雾、热雾剂等无法进行室内药效试验测定的产品不需要提供室内药效测定试验报告;
(2)用于涂抹、撒施、驱避、防蛀、稀释后室内滞留喷洒的产品,以及其他无法进行模拟现场试验的产品不需要提供模拟现场试验报告;
6、农业农村部6年共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6.8万件
农业农村部在回复中指出,自2013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农资打假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累计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6.8万件,检查企业超过680万次、市场120万次,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与此同时,累计组织开展“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等宣传活动7.3万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1亿份,展销放心农资货值14.4亿元。
三、国内行业动态
7、红太阳拟募资15.8亿用于草铵膦和咪鲜胺项目建设
近日,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本次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158,000万元,主要用于“年产2万吨草铵膦项目”和“年产1万吨咪鲜胺项目”的实施,拟在重庆市长寿区建设生产基地。
“年产2万吨草铵膦项目”募集资金投入130000万元,“年产1万吨咪鲜胺项目”募集资金投入28000万元,项目建设期均为12个月,投资回收期分别为5.33年和4.97年。
目前,“年产2万吨草铵膦项目”已于2019年9月10日取得重庆市长寿区生态环境局颁发的《重庆市长寿区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年产1万吨咪鲜胺项目”于2019年7月12日取得重庆市长寿区生态环境局颁发的《重庆市长寿区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
公司已在生化农药业务上建立了以除草剂、杀虫剂为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链。面对不断增长的农药市场规模和对环保型农药的需求,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是红太阳抓住行业发展机遇,积极进行生产布局的重要举措。
8、成都新朝阳建立全球首个冠菌素(我国首个自主开发植调剂)发酵生产线
冠菌素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与脱落酸(ABA)、茉莉酸(JA)的结构性质相似,具有促进细胞分化、提高叶绿素含量、调控植物生长、抑制细胞衰老等生理功能。但脱落酸、茉莉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价格昂贵,限制了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作为与二者功能类似的冠菌素可望通过生物方法大量生产,因此,冠菌素有望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
9、2019年农药登记情况及未来登记趋势简析
2019年1月至9月农业农村部公示的批准登记产品,分为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和批准登记变更农药产品。批准登记农药产品有118个,批准登记变更农药产品有333个,每月批准农药登记产品,从表1可以看出今年整体登记产品数量较少,6月、8月和9月登记产品较多,分别为18、21、30。
从登记类别来看,除草剂、卫生杀虫剂和杀菌剂登记数量较多,分别为40、25和23。从登记种类来看,化学农药为107个,生物化学农药为6个,植物源农药为4个,微生物农药为1个,化学农药占主导。
从登记剂型来看,可溶液剂数量较多。批准新有效成分为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和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其中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原药减免登记。关于批准登记变更农药产品,公示产品数量远多于批准登记农药产品,现归纳每月变更农药产品数量,从公示月份来看,4月份数量最多,高达191个,1月、3月和5月数量差不多,分别为25、27和26。从变更登记公示产品的登记类别来看,扩大使用范围数量最多,达276个,备注有效成分质量浓度数量其次,为22个。
分析扩大使用范围登记数量,很多是小宗作物联合试验,主要集中在3月、4月和5月。3月份公示的小宗作物为人参,病害为黑斑病、白粉病、疫病、灰霉病、猝倒病、立枯病及调节生长。主要产品有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00克/升氟硅唑乳油、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40%嘧霉胺悬浮剂、30%精甲·噁霉灵水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等。
四、国际行业动态
10、2022年种子处理市场将增长至113亿美元生物及化学组合产品定制服务将获得发展
预计谷物将是种子处理市场上最重要的作物类型,如按类型划分,种子处理预计将成为未来五年增长最快的一部分,预计亚太地区内的种子处理市场将以最高速度增长。
11、AgBiTech:NPVs生物农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大田用量将显著增加
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大力开发生物农药。在所有生物农药中,昆虫病毒杀虫剂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其作用机理独特,防治效果较好。使用昆虫病毒农药防治害虫,不仅具有微生物杀虫剂的短期防治作用,而且还可以使该病毒长期存在于农林生态系统中。作为一种引入的生态因子,它可以调节害虫的种群密度。因此,病毒生物农药是一种纯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具有特异性、有效性、抗破坏性和安全性。
NPV只攻击害虫这一特定目标,而不会对那些捕食作物中害虫的有益昆虫产生影响。在某些条件下,被NPV杀死的昆虫可能会进一步感染下一代,如螟虫,从而达到防治一整个季节害虫的效果。此外,NPV还显示出强大的环境安全和用户安全。以上特性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NPV本身所具备的性质。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充分了解昆虫的生活期,以及昆虫如何摄取病毒才能在大田中传播。
12、欧盟和美国生物刺激素法规新动态
欧盟生物刺激素新法规
欧盟目前对有机肥料和生物刺激素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管理法规,各成员国有自己的规章。
新肥料法规主要有以下特点:
-该法规拓展了肥料的范畴,指出肥料包括矿物质肥、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生长基质、生物刺激素等。借此,生物刺激素第一次在欧盟被准确定义为肥料产品。
-该法规是欧洲循环经济法(CircularEconomyPackage)中的一个环节,旨在提倡利用本国有机或二次原料进行肥料的规模化生产——将废物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与循环经济法的模式相一致。
-产品取得登记后会获得在欧盟通用的CE标签(CE标签是产品在整个欧盟市场通行的产品标线)。
-生产商仍然能够依据国家规程进入该国市场,而无需获得CE标签
美国农业部给生物刺激素的定义是:生物刺激素是一种物质或微生物,在用于种子、植物或根际时能够促进作物吸收养分,提升营养利用效率,增强其对非生物胁迫的抵抗力,或提高作物的品质与产量。
美国环保署给出了另外一个定义:生物刺激素是天然存在的物质或微生物,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天然物质/微生物联合应用,旨在促进植物体内或土壤中的天然活动进程,提高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效率,帮助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或改善土壤的理化和/或生物特性,进而促进植物生长。
环保署意在通过这个概念区分生物刺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环保署今年曾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标签范围和生物刺激素指导文件公开征询意见。生物刺激素通过排除法进行定义,是不符合农药法规(FIFRAact)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定义的物质或微生物。举例来说,海藻提取物在此则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受环保署农药法规的监管,其登记要求与农药相似。但环保署对生物刺激素的定义仍处于讨论阶段。
五、其它最新技术:
13、环保型生物农药Bio-In3在菲律宾问世
近日,菲律宾马科斯州立大学(MMSU)研发出了一种名为Bio-In3的生物农药,它是化学合成农药的环保替代品。Bio-In3是一种基于植物的、可生物降解、靶向性的环保型生物农药,可用于防治害虫番茄螟蛉虫。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农药每年会导致18,000名农场工人的死亡。为了提高环境安全,改善人类健康,Bio-In3应运而生。
MMSU的技术负责人兼研究室主任LeticiaA.Lutap在一个汇集工、农业的科学技术论坛上(FIESTA)说到,Bio-In3在功效方面可与化学农药媲美。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产量,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也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