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李丹)今年以来,低空经济发展火热,农业无人机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1月19日至21日,XAAC2024极飞科技年度大会在广州举办。此次大会以“未来农场,近在眼前”为主题,汇聚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人,共同见证智慧农业生态系统的落地。围绕“耕、种、管、收”等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现场发布了新一代农业无人机、农机自驾仪、智能水肥管理系统等多款智能农机装备和全新的智慧农业设施及其应用场景。
无人机撒播、测绘、吊运轻松搞定
据了解,自2015年发布第一款植保无人机,该企业率先将精准导航、全自主作业和智能离心雾化等技术引入农业领域,持续提升载重和作业效率,并不断拓宽播撒、测绘和吊运等应用场景。大会现场,最新推出的P150Pro/P150s/P60Pro农业无人飞机亮相,这三款无人机融合了先进的飞行控制技术、强大的任务系统和简单灵活的操控方式,能够在大田、果园多种场景实现全自主农事作业。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介绍,这些机型可以在不同任务系统之间便捷切换,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播种、施药、撒肥、测绘和农产品运输等多样化功能。机臂和螺旋桨双折叠的巧妙设计,让农户在田间地头也能轻松进行搬运和转场。
值得注意的是,P150Pro无人机还内置了农田测绘功能,无需额外安装摄像头即可实现高清地图拍摄。其单次起降最高可测300亩地,降落后自动拼接生成地图,摆脱传统人工测绘的繁琐与高耗时问题。这些新款无人机的发布,标志着农业无人机进入全场景、智能化的新阶段,推动农场管理向更高水平的自主化迈进。
农机自驾仪实现智能精准作业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机装备总量接近2亿台,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了74%。但是,传统农机需要依赖驾驶员的专业技能与精准操控,而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许多农场越来越难请到经验丰富的农机手。为了解决耕种收环节的作业难题,极飞早在2020年发布了第一代农机自驾仪产品,并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如今,农田已经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装配了极飞APC系列自驾仪的农机已在全国多个农村地区投入使用,广泛应用于开沟、播种、起垄、覆膜、插秧等作业。
此次大会新推出的APC3农机自驾仪能够为传统农机赋予自动驾驶和精准作业能力,在北斗高精度导航系统的支持下,其作业精度可达±2.5厘米,可满足平地、坡地、水田等多种农田场景的需求。据介绍,该款农机自驾仪适配国内外各大品牌的拖拉机、插秧机、喷药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仅需20分钟即可完成安装,轻松将传统农机升级为智能“新机”。
未来农场一部手机管好地
在农田灌溉和施肥等日常管理环节中,农户仍然普遍面临着高强度、高投入、低效率的难题。例如,传统灌溉方式通常依赖人工手动逐个开关阀门和调节水量,灌溉时机与水量调整更多依靠经验和直觉。这不仅难以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水肥需求,还常导致资源浪费并影响作物生长。
针对这一困境,智能水肥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据了解,该系统可轻松接入现有灌溉设备,让灌溉和施肥同步进行,为农场提供高效的水肥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农户只需在手机上提前设置好计划,智能用电开关、电动阀、施肥机就能自动协同,定时定量地将肥料输送至作物根部,同时稳定控制水分供给,从而有效提升作物产量、节省水资源并降低生产成本。
彭斌介绍,这些智能用电开关、电动阀等设备均可接入极飞农场App,农户只需通过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操控。在作业过程中,App实时展示作业数据和设备状态,确保精准监控和及时决策。灌溉任务完成后,App会自动生成作业报告,帮助农场管理者科学评估效果并进行相应的生产计划调整,让农场水、肥、药的无人化管理成为可能。如今,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浇好地、施好肥已不再只是想象,未来农场的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