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孟山都1981-1983年草甘膦对大鼠、小鼠长期试验证实草甘膦致肾肿瘤,1988年向中国申请“农药登记”时谎称“无致癌”!
--美国“农药注册”监管部门环保署(EPA)1982年与1985年官方备忘录确认孟山都委托Bio/dynamics实验室1981年完成的《草甘膦大鼠三代生殖研究》与1983年完成的《小鼠中草甘膦长期喂养试验》中皆发现肾脏肿瘤!
--“美国环保署(EPA)1985年将草甘膦分类为“对人可能的致癌物(组C)”
--孟山都草甘膦除草剂农达1988年在中国申请“农药登记”时,谎称“该产品无致癌”!
--必须注意,孟山都提交给美国环保署与提交给中国农业部的毒理学试验的材料,不是用“草甘膦除草剂农达”,甚至不是用“草甘膦除草剂”中使用的草甘膦异丙胺盐等草甘膦盐,而是使用“草甘膦除草剂”中普遍不使用的“草甘膦原药”,还故意误导性注明“别名:(农达)”!
概述
一、结论、理由与依据(简述)
1)美国环保署1982年备忘录与1985年备忘录确认孟山都委托Bio/dynamics实验室1981年完成的《草甘膦大鼠三代生殖研究》中发现肾脏肿瘤【证据01-证据02】
2)美国环保署1991年备忘录《对草甘膦第二次同行专家审查》确认:“根据草甘膦在雄性小鼠中肾小管腺瘤发病率的增加,将其归为C类致癌物(“对人可能的致癌物”--译注)”(报告日期为1985年3月4日),而后通过“对来自长期小鼠喂养研究的载玻片进行了重新检查,一名病理学家在对照组雄鼠中诊断出另外一个肾脏肿瘤”推翻了1985年的分类,改为“分类为组E(对人不致癌证据)”【证据03】
3)美国草甘膦除草剂致淋巴癌诉讼中,美国疾控中心(CDC)国家环境卫生中心(NCEH)前主任,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局(ATSDR)前主任Portier博士对于草甘膦除草剂致癌性向法庭提交的《专家意见》确认:孟山都委托由BioDynamics.Inc.1981年完成的《草甘膦在大鼠中终生研究》与1983年完成的《小鼠中草甘膦长期喂养试验》中皆发现肾脏肿瘤;孟山都委托其他实验室1990年、1993年与1997年完成的草甘膦原药大鼠长期试验与1993年、1997年与2009年完成的草甘膦原药小鼠长期试验,皆证实造成肾脏肿瘤!【证据04】
【作者简介:ChristopherJ.Portier博士曾任美国疾控中心(CDC)国家环境卫生中心(NCEH)前主任,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局(ATSDR)前主任Portier博士,是该领域难得的有良知权威人士。2017年他向美国法庭提交的《专家意见》,对于“草甘膦致癌性”问题提交了最全面、最科学、客观、公正的证据链,值得中国毒理学工作者认真研读!】
4)孟山都公司草甘膦除草剂农达制剂1988年申请“农药登记”提交的毒理学动物试验报告白纸黑字声称“草甘膦除草剂‘农达’...‘三致’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无致癌”!【证据05】
6)这些证据确凿证明,孟山都公司草甘膦除草剂农达制剂1988年申请“农药登记”提交的毒理学动物试验报告白纸黑字声称“草甘膦除草剂‘农达’...‘三致’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无致癌”【证据05】时,犯罪故意欺骗中国政府、欺骗中国人民!
8)拜尔公司收购孟山都公司后,草甘膦除草剂2018年向农业部申请续延“农药登记”时,批准拜尔谎称“微毒”【证据07】,继续犯罪故意欺骗中国政府、欺骗中国人民!
二、理由与依据(详述)
1、美国环保署1982年备忘录与1985年备忘录确认孟山都委托Bio/dynamics实验室1981年完成的《草甘膦大鼠三代生殖研究》中发现肾脏肿瘤
1-1环保署毒理学分部风险评估处病理学家WinnieTesters博士1982年7月21日致环保署注册分部负责人RobertTaylor的备忘录《一项草甘膦大鼠三代生殖研究的病理报告附录(EPA档案号:MRID00081674)》【证据01】
审查“草甘膦大鼠三代生殖研究(最终报告;Bio/dynamics实验室项目编号77-2063;1981年3月31日)”中发现(备忘录:W.Dykstra博士1981年10月7日致R.Taylor)“未观察到影响水平”(NOEL)无法确定,因为考虑雄性第三代(F3b)高剂量组后代的肾脏中肾小管扩张的高发生率与(草甘膦)处理有关,要求注册人从组织学角度检查低剂量组-和中等组剂量组雄性第三代(F3b)后代的肾。...
对所有这些数据的考虑表明,尽管在低水平和中水平草甘膦处理过的断奶幼鼠中这种情况的发生率与未处理过的断奶幼鼠中的发生率相当,但在高水平处理过的幼崽中发生率却增加了。
结论:
草甘膦生殖研究的“未观察到影响水平”(NOEL)基于高水平(30mg/kg/天)的第三代(F3b)雄性断奶的肾小管肾小管扩张确定为10mg/kg/天,因为考虑到在生殖研究中(从备忘录:W.Dykatra致R.Taylor,1981年10月7日),在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差异具有生物学意义。
AddendumtoPathologyReportforaThree-GenerationReproductionStudyinRats
withGlyphosate.R.D.#374;SpecialReportMSL-1724;July6,1982.
EPAReg.No524-308...Acc.247793MRID00081674.Toxreview002124.
1-2美国环保署(EPA)毒理学分部病理学家LouisKasza博士1985年12月4日致毒理学分部审查者WilliamDykatra博士备忘录《草甘膦-评估雄性小鼠中肾肿瘤。慢性饲喂研究》【证据02】
介绍:
在不同剂量水平的雄性小鼠肾脏中发现了肿瘤(0(1)*;0;1;3)。病理学家对对照组(#1028)的一个肾脏的微小局部改变是否代表肿瘤的观点存在分歧。为了提供更多的信息,环保署建议从雄性组的每个肾脏中补充三(3)个切片。对照组中“该动物的切除标本中没有病变”(#1028)。在对可疑的对照肾脏切片进行最后的重新评估(#1028)时,得出以下结论:“生物/动力学和我(McConnell博士)的病理研究人员对病变进行了检查,并同意其可能代表了正在发展的肿瘤”。
材料和方法:
我(分支病理学家Kasza博士)要求提供所有的雄性小鼠肾脏切片。从所有诊断出肾脏肿瘤的动物中选择载玻片后,我在显微镜下对其进行了研究。
结果:
我和其他病理学家对中(#3023)和高剂量(#4029、4023、4041)组肾脏肿瘤的诊断没有差异。关于可疑的雄性对照(#1028),我认为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肿瘤。我的解释类似于Bio/dynamics病理学家和McConnell博士的结论,即病变“可能”是可能导致Frank肿瘤(类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亚型--译注)发展的增殖性变化。但是,由于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该组织为边界清晰的小局灶细胞聚集体,形态与健康的周围肾脏组织不同,因此这种形态学改变并不代表病理生理上的显着变化。
*括号内为进行检查的病理学家的发现。
EPAMemoGlyphosate-EvaluationofKidneyTumorsinMaleMice.ChronicFeedingStudy,Toxreview004855(part2of2,seereviewof12/12/85),Dec04,1985
2、美国环保署1991年备忘录《对草甘膦第二次同行专家审查》确认:“根据草甘膦在雄性小鼠中肾小管腺瘤发病率的增加,将其归为C类致癌物(“对人可能的致癌物”--译注)”(报告日期为1985年3月4日),而后通过“对来自长期小鼠喂养研究的载玻片进行了重新检查,一名病理学家在对照组雄鼠中诊断出另外一个肾脏肿瘤”推翻了1985年的分类,改为“分类为组E(对人不致癌证据)”
2-1环保署1991年10月备忘录:《对草甘膦第二次同行专家审查》:“1985年2月11日,草甘膦的致癌性首先由危害评估部毒理学科成员组成的小组(当时称为《毒理学科特设委员会》)进行了审议。该委员会在1985年3月4日的共识审查中,根据草甘膦在雄性小鼠中肾小管腺瘤发病率的增加,将其归为C类致癌物”。
环保署1991年10月备忘录:《对草甘膦第二次同行专家审查》【证据03】
“环保署《健康影响部》致癌性同行审查委员会1991年6月26日聚会进行讨论与评价。该委员会结论草甘膦应分类为组E(对人不致癌证据),基于两个动物品种中不足研究中缺乏令人信服致癌性证据。
该《备忘录》强调,“指定一种化学剂进入组E是基于届时可以得到的证据,而不能解释为该种化学剂在任何情况下不是一种致癌物的确切结论。”
“随后,对来自长期小鼠喂养研究的载玻片进行了重新检查,一名病理学家在对照组雄鼠中诊断出另外一个肾脏肿瘤。这些发现已提交给《联邦杀虫、杀菌和灭鼠法》(FIFRA)科学咨询小组(SAP),该小组建议将草甘膦归为D组(“动物致癌潜力的证据不足”)。SAP于1986年2月11日至12日举行会议(报告日期为1986年2月24日)得出结论,在对高剂量小鼠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整后,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显着的成对差异,尽管趋势很明显。SAP进一步指出,尽管将这些发现与历史对照发生率进行比较得出了统计学上显着的结果,但这一发现并未覆盖与同期对照相比没有成对意义的情况。
“SAP确定,无法根据现有数据确定草甘膦的致癌潜力,建议重复进行大鼠和/或小鼠研究,以阐明这些模棱两可的发现。”
“急性毒性数据:草甘膦不被认为对哺乳动物有毒(大鼠口服LD50为4320mg/kg[两性],而兔子的皮肤LD50大于7940mg/kg)。”
“毒性级别分类:考虑到环保署(EPA)准则(FR51:33992-34003,1986年)中包含的致癌物分类标准,委员会得出结论,基于对两种动物的充分研究中缺乏令人信服的致癌性证据,草甘膦应归类为E组(“对人类无致癌性的证据”)。
“但是,应该强调的是,一种化合物被指定为“E组”基于以下明确结论:该化合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致癌物。”
EPAMemoSecondPeerReviewofGlyphosate,1991-10-30
2-2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确认:“基于小鼠中发生肿瘤,美国环保署(EPA)1985年将草甘膦分类为“对人可能的致癌物(组C)。1991年,重新评价这个小鼠研究后,美国环保署(EPA)将其分类改变为“证据表明对人非致癌物”(组E)。”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2015年3月20日新闻稿《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论文专著112卷:评价五种有机磷杀虫剂与除草剂》【证据04】
国际癌症研究所评价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此外,还有草甘膦在实验动物中可以致癌的证据。基于小鼠中发生肿瘤,美国环保署(EPA)1985年将草甘膦分类为“对人可能的致癌物(组C)。1991年,重新评价这个小鼠研究后,美国环保署(EPA)将其分类改变为“证据表明对人非致癌物”(组E)。...
IARCNewsReleaseIARCMonographsVolume112:evaluationoffiveorganophosphateinsecticidesandherbicides.March202015
3、美国草甘膦除草剂致淋巴癌诉讼中,美国疾控中心(CDC)国家环境卫生中心(NCEH)前主任,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局(ATSDR)前主任Portier博士对于草甘膦除草剂致癌性向法庭提交的《专家意见》确认:孟山都委托由BioDynamics.Inc.1981年完成的《草甘膦在大鼠中终生研究》与1983年完成的《小鼠中草甘膦长期喂养试验》中皆发现肾脏肿瘤;孟山都委托其他实验室1990年、1993年与1997年完成的草甘膦原药大鼠长期试验与1993年、1997年与2009年完成的草甘膦原药小鼠长期试验,皆证实造成肾脏肿瘤!
2017年10月,美国草甘膦除草剂致淋巴癌诉讼证词:ChristopherJ.Portier博士对于草甘膦除草剂致癌性向法庭提交的《专家意见》(案件3:16-md-02741-VC文件654-17,注册日期:2017年10月28日,共97页)【证据05】
孟山都委托由BioDynamics.Inc.1981年完成的《草甘膦在大鼠中终生研究》,以及孟山都委托其他实验室1990年、1993年与1997年完成的草甘膦原药大鼠长期试验,皆证实造成肾脏肿瘤:
[74]Lankas,G.,P.,ALifetimeStudyofGlyphosateinRats.1981,Monsanto:ReportNo.77-2062preparedbyBioDynamics,Inc.
[74]Lankas,G.,P.,草甘膦在大鼠中终生研究。1981,孟山都:报告第77-2062号,由BioDynamics.Inc.编制。
[78]Stout,L.D.a.R.,P.A.,ChronicStudyofGlyphosateAdministeredinFeedtoAlbinoRats.1990:Monsanto.
[78]Stout,L.D.a.R.,P.A.,草甘膦对白化病大鼠饲料的长期研究。1990:孟山都。
[68]Atkinson,C.,Strutt,A.,Henderson,W.,etal.,104-WeekChronicFeeding/Oncogenicitystudyinratswith52-weekinterimkill.1993.
[68]Atkinson,C.,Strutt,A.,etal.对包括52周中期致死大鼠进行为期104周的长期喂养/致癌性研究。1993
[72]Enemoto,K.,24-MonthOralChronicToxicityandOncogenicityStudyinRats,Vol.1.1997:TheInstituteofEnvironmentalToxicology,Kodaira-shi,Tokyo,Japan.
[72]Enemoto,K.大鼠中24个月经口长期毒性与致癌性研究。第1卷。1997:日本东京Kodaira-shi环境毒理学研究所。
孟山都由BioDynamics.Inc.1983年完成的《小鼠中草甘膦长期喂养试验》,以及孟山都委托其他实验室1993年、1997年与2009年完成的草甘膦原药小鼠长期试验,皆证实造成肾脏肿瘤:
[83]Knezevich,A.L.andG.K.Hogan,Achronicfeedingstudyofglyphosateinmice:Monsanto.1983:Bio/DynamicInc.,datedJuly21,1983.ReportNo.77-2011.
[83]Knezevich,A.L.andG.K.Hogan。小鼠中草甘膦长期喂养试验:孟山都。1983:Bio/DynamicInc.,日期1983年7月21日。报告第77-2011号。
[81]Atkinson,C.,Martin.T.,Hudson,P.,andRobb,D.,Glyphosate:104weekdietarycarcinogenicitystudyinmice.1993:InvereskResearchInternational,Tranent,EH332NE,Scotland.IRIProjectNo.438618.April7,1993.
[81]Atkinson,C.,Martin.T.,Hudson,P.,andRobb,D.,草甘膦:小鼠中104周饮食性致癌性研究。1993:Inveresk国际研究,Tranent,EH332NE,苏格兰。IRI项目第438618号。1993年4月7日。
[87]Sugimoto,K.,18-MonthOralOncogenicityStudyinMice,Vol.1and2.1997:The
InstituteofEnvironmentalToxicology,2-772,Suzuki-cho,Kodaira-shi,Tokyo,187,Japan,StudyNo.:IET94-0151.
[87]Sugimoto,K.,小鼠中18周经口致癌性研究,第1卷与第2卷。1997:日本东京环境毒理学研究所,研究号:IET94-0151.
[88]Wood,E.,Dunster,J.,Watson,P.,andBrooks,P.,GlyphosateTechnical:DietaryCarcinogenicityStudyintheMouse.2009:HarlanLaboratoriesLimited,ShardlowBusinessPark,Shardlow,DerbyshireDE722GD,UK.StudyNo.2060-011.April,22,2009.
[88]Wood,E.,Dunster,J.,Watson,P.,andBrooks,P.,小鼠中草甘膦原药饮食性致癌性研究。2009:英国HarlanLaboratoriesLimited,,研究第2060-011号。2009年4月22日。
ChristopherJ.Portier,Ph.D.,ExpertReport,Case3:16-md-02741-VC
Document654-17Filed10/28/17
4、孟山都公司草甘膦除草剂农达制剂1988年申请“农药登记”提交的毒理学动物试验报告白纸黑字声称“草甘膦除草剂‘农达’...‘三致’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无致癌”!
农业部2014年7月28日《农业部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农公开(农)[2014]12号】【证据06】确认:
2014年6月4日,我部农公开(农)[2014]8号文已就草甘膦除草剂“农达”毒理学试验报告信息公开事宜答复你们,不再重复答复。现将毒理学试验结果和残留、环境质量影响有关信息函告如下。
(一)毒理学试验报告结果:原药急性经口毒性为低毒;亚慢性及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毒性较低;代谢试验表明草甘膦在体内无蓄积性,能较快地从体内排出;“三致”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无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性;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0.1mg/kgbw。“农达”制剂急性毒性为微毒,对家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无致敏性。...
(三)农达“环境质量影响对大气、水、土壤、职务和生态系统的污染和影响”:在土壤中易降解,对光稳定,对鱼、蚤、鸟类和水生物低毒,在生物体内易排出,无积蓄现象。
农业部2014年7月28日《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农公开(农)[2014]12号】扫描件
“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草甘膦原药为低毒。...大鼠2年慢性喂养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100mg/kg(体重)/天。...根据上述实验最大无作用剂量最低值100mg/kg(大鼠两年慢性喂养试验),除以100倍安全系数,得出人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mg/公斤体重。...
6、拜尔公司收购孟山都公司后,草甘膦除草剂2018年向农业部申请续延“农药登记”时,依然谎称“微毒”!
2018年4月,《拜尔公司草甘膦异丙胺盐农药登记(PD73-88)》(有效期至:2023-04-15)【证据08】注明“微毒”、“适用范围及施用方法:茶园、柑橘园、棉花免耕田、棉田行间、桑园、水稻田埂、橡胶园、玉米田(喷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药信息网》“农药登记”检索系统(截屏)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