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主任
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胜军,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主任,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贮藏保鲜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学科主任委员,水产品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研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所研究生导师。
水产品加工技术成果推介与发布
摘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成立于1953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是我国南海区域从事热带亚热带水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产高新技术和水产重大应用技术研究的公益性国家级科研创新机构。现有在职人员309名,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23名。主要开展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产健康养殖、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以及渔业信息等十大领域方面的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本报告重点推介水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高值化精深加工技术、产品研究开发,质量安全与标准化和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工作。以期加强与生产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为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02
赵抒娜
教授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
赵抒娜,女,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北京市“高端领军人才直通车”正高级工程师,新疆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兼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副主任委员,受国家工信部、中国科协、广西自治区科技厅等多部门邀请,担任多个省部级课题及人才项目的评审专家及学术讲座嘉宾。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北京100048)
针对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色值较重、风味不良等问题,通过对北京工商大学科研团队对合成微生物组的理论与方法构建靶向调控活性物质;通过原料-加工-流通等多方面开展大量系统性研究,构建原料风味分级评价方法;通过对大宗农产品副产物加工工艺优化及食品危害物质组分分析等系统研究,构建食品加工技术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体系,本报告与实际工厂案例相结合,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机理机制,推动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食品产业工厂提供新产品开发思路及可行工业解决方案。
03
特色农产品加工创新团队
梁进教授,李雪玲副教授,孙玥副教授、高坤副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特色农产品加工团队食品科技成果推介
梁进
(安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本研究团队主要从事果(坚果)蔬(蔬菜)菌(食用菌)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及休闲食品开发工作。
1)坚果类产品开发:核桃酱、碧根果豆浆等坚果休闲产品;
2)蔬菜类产品开发:果蔬脆片、藕面条、金耳凝胶软糖、菌菇膨化米果及冲调粉等产品;
3)茶制品:黄茶锅巴、茶奶片、茶米及米饼等含茶制品新产品。
04
季俊夫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大学兴化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营养系副主任
全果蔬健康食品开发与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1)阐明了全果蔬以肠道菌群为靶点对肥胖和炎症等慢性疾病的干预机制,明确了多酚等典型功能因子在全果蔬营养改善中的贡献;
2)研创了风味稳态化技术、多尺度超微粉碎增效技术,自主开发了新型智能干燥及粉碎装备,研制了复合果蔬粉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系列休闲果蔬产品;
3)突破了超高压HHP等绿色非热杀菌技术,研创了基于清洁标签的精准复配技术,自主开发了连续式超高压杀菌装备,建立了果蔬汁最少加工新工艺,突破了果蔬功能因子增效技术,创制了系列高品质果蔬新产品。
本团队开发了大麦青汁小绿粉、HHP液体沙拉、番茄红素功能饮料、酪蛋白饱腹感“防弹”咖啡系列等产品。长期与中粮、联合利华、李锦记、汇源、好想你等国内外企业研发合作。为推动我国功能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显著提升了我国果蔬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05
陈智仙
高级工程师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营养健康技术中心副总经理
酵母大健康产品的创制与产业化示范
安琪营养健康技术中心从酵母营养挖掘的背景入手,介绍了4项技术成果,分别是酵母蛋白及多肽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酵母多糖高值化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微生态布拉氏酵母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酵母源营养健康产品的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