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北农猪联网重磅出击,多次引来国家领导人视察,堪称农牧“互联网+”的典范。在饲料企业转型的关键节点,猪联网多次升级,搭建功能齐全的管理平台,营造农牧生态圈。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家战略布局超人一等的饲料巨头。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大北农,走进“互联网+”浪潮,一窥其奥秘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预混合饲料企业。主营饲料产品和种子业务,生产各种规格的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为畜、禽以及水产养殖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并生产销售动物、植物保健产品。公司前身成立于1994年,公司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公司产品分为四大板块:饲料、种业、动保和植保。公司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66.61亿元,其中饲料、种业、动保和植保2013年分别贡献公司收入的94.8%、2.62%、1.81%和0.58%;毛利占比分别为85.39%、6.06%、6.10%和1.10%。公司上市后收入规模快速增长,2010-15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4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26.82%,远超行业增速。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饲料销量的快速增长。
图1:公司近年收入构成图2:近年毛利构成
图3:近年收入持续增长图4:净利润逐年增
大北农以其独特的市场策略和行业前瞻性,早已为人熟知。其销售人员1.6万人,居饲料企业第一位;饲料毛利率近20%,也是行业内最高;2014年饲料销量430万吨,在行业中名列前茅。2015年,大北农荣获“2015中国生猪业风云榜之年度饲料企业”,也是名至实归。
但回顾大北农近几年的猪料销量,2010-2013年猪料销量增长速度保持在35%以上,但是2014年,猪料销量的增长率只有9%。2015年上半年大北农猪料销量为143万吨,按照上半年与下半年销量4:6计算,2015年的销量也只有358万吨。因下半年行情好转,总销量应有所增长,但能清晰地看到,这两年大北农猪料板块的增长已经明显放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获得稳定的利润,单靠猪料已经很难实现。
那么,大北农寻求利润增长点在哪呢?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北农,致力于在传统的农牧业基础上培植一个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力图通过新旧两类业务的O2O融合,打造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互联网化和类金融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公司将建立?管理-交易-金融三个模块完整的智慧大北农生态圈,以智农网(手机为智农通)为入口,将?管理-交易-金融三大平台整合在一起。
金融以农信网为载体,具体规划产品包括资信平台、农富宝(理财和服务功能)、农信贷(农富贷、农银贷、农农贷、扶持金)、农付通(支付平台)、农信保(保险公司)、农信投(农业股权众筹)等。
当前,我国养殖业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企业想要了解一线的情况难度不小,但时代的发展已经迫切地需要一些工具来解放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猪联网率先迈出了这一步。通过庞大的一线队伍搜集大数据,最终掌握各个猪场的整体情况。猪场是行业的根本,能知己知彼,才能及时调整企业的策略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数。当然,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系统的方案都是对企业实力的考验,能想到并且做到的企业确实不多。
当数据量足够庞大,大北农便有了更多资本,能利用这些大数据针对性地做更多的事情。由于猪场运作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为猪场提供金融服务也会成为大北农未来盈利的重要部分。目前农富宝已经实现了盈利,农银贷作为农户与银行之间的贷款,大北农也打算从中收取服务费。
也就是说,随着数据量的攀升和猪联网功能的逐渐完善,大北农的获益点更多。主营饲料业务的大北农,目前从饲料等领域获利投资于猪联网,而未来互联网金融可能会成为盈利的大头。
猪联网只是大北农战略布局之一。大北农称,未来农信互联会独立出来。“农信互联致力于成为行业内最强的农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圈企业,其定位决定了未来必须走独立发展的道路。”薛素文表示,从服务大北农到服务整个行业,是农信互联发展历程中一定要经历的两个阶段,因此大北农考虑拿出部分股权开放给行业内有共同志向的企业。12月份,大北农又推出了“企联网”,欲将中小微农业企业也一起融入农信互联的生态圈中,将企业管理升级为生态管理,变万家企业为一家企业。
实际上,大北农想要真正把农信互联做大,这种共享的精神是必须的,对于没有能力自建平台的中小企业来说参加进去不无好处。这并不难理解,就好比马云建立了淘宝,大部分中小企业也会借助这个平台发挥而不是扬言要再造一个淘宝。只有让行业中各个环节参与进来,才能成为行业公认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