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种肥料不一般,农民用上它,花生果仁充实饱满,平均增产20%!
花生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总产量居油料作物之首,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源、食品工业理想原料和出口创汇作物。现在花生到了产量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饱果成熟期。这个时期田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
荚果饱满的时期生长发育特点:茎叶等营养体生长达到最高峰并开始衰退,茎叶中积累的营养物质大量向荚果内运转,荚果迅速充实,饱果数和果重则迅速增加。
农民管理的关键:主要促进花生果仁充实饱满,提高饱满度,减少由于营养不足或病虫害、干旱洪涝等带来的茎叶早衰;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钙肥的施用。
花生是一种喜钙的作物,有研究表明,每形成100kg荚果,吸钙量达2.0–2.5kg。
钙对花生荚果和种子发育和质量十分重要。荚果缺钙时,果小仁秕,种子发育受阻,果壳肥厚,种子败育或形成秕瘦的“空果”;有时种子虽然外观正常,但胚芽坏死,成为“黑胚芽”;缺钙还会导致果壳组织疏松,容易造成“烂果”。
花生荚果形成时90%以上的钙都要由果针和幼果直接从周围土壤中吸取。这就意味着,从果针入土到果仁饱满的70多天中,只要结荚果的土层中出现严重缺钙或供钙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荚果的形成,轻者出仁率下降造成减产,重者会导致花生空壳而绝收。
一、花生对钙的吸收
1、根系吸收
钙一旦被花生吸收,基本不会再移动。花生根系对钙的吸收数量决定于土壤溶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以及花生对水分的吸收数量,土壤溶液中钙离子浓度越高,茎叶生长越旺盛,蒸腾作用越强,则吸收的钙越多。
在花生吸收钙的模式中,(质流)通过茎叶蒸腾作用,随土壤溶液流向根部到达根际是补充的重要因素之一。若质流截获不能满足花生钙需求,Ca2+则向根际扩散。因此,在花生荚果发育期,每亩用20毫升兰迪斯螯合钙+100克能元库(99%磷酸二氢钾),兑水20公斤喷施,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促进钙的吸收。
2、荚果吸收(为主)
一般认为钙通过根系沿木质部转运到植株上部,几乎没有或只有少量钙从上部叶片通过韧皮部由果针返运到发育着的荚果中。而果针、幼果吸收的钙约有88%以上积留于荚果中,很少向地上部运输,且吸收机制相对复杂。
荚果发育期间对钙的吸收可能始于果针入土后的20~80天。据报道此间由荚果吸收的钙占96%,其中69%是在果针入土后的20~30天吸收。Smal等的试验充分表明花生下针后30天内不能缺钙,如果荚果发育膨大缺钙,可能导致大量空壳甚至绝收。
因此,花生下针后,可以兑水冲施0.1%兰迪斯螯合钙2-3次,一瓶兑水200公斤。
二、钙对花生的作用(增产提质)
1、减少空壳,提高饱满度;
增强花生的氮素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促进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向籽仁中运转,抑制花生营养生长、对防止旺长和倒伏有利,减少空壳,提高英果饱满度。
2、延缓茎叶衰老,提高产量和品质;
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延缓花生叶片衰老,增加有效荚果数和饱果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增施钙肥显著增加花生的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双仁果率、出仁率和荚果产量。施用钙肥后,平均增产22.26%,双仁果率提高5%,出仁率提高4%。花生仁粗蛋白含量提高13.78%,脂肪含量提高3.08%,而淀粉含量却降低14.17%,说明钙可提高籽仁中淀粉转化成蛋白质和脂肪的能力。
3、增强花生抗旱性;
钙影响植物水分状况和细胞膜透性,通过调节气孔运动,水通道蛋白和抗氧化酶活性来减少水分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降低干旱对植物细胞的伤害。
4、提高根系活力;
增施钙肥显著提高旱地花生饱果期和成熟期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每活性。使旱地花生荚果产量平均增加20.41%.
三、花生生长后期如何补钙?
花生补钙的最佳时机是下针期,但是有很多朋友没有做这个步骤。现在到了生长后期,改怎么补钙?如果荚果发育膨大缺钙,可能导致大量空壳甚至绝收。
花生生长后期补钙,最佳方式是给花生幼果进行补钙,提高土壤中钙的浓度。同时结合叶面喷施0.1%兰迪斯螯合钙溶液。
对于干旱地区,结合浇水,冲施0.1%兰迪斯螯合钙。一瓶兰迪斯螯合钙兑水200公斤,浇施。此外,每亩用20毫升螯合钙+100克磷酸二氢钾+硼中钼20毫升,兑水20公斤喷施2-3次,延缓茎叶衰老,促进花生饱果成熟。
注意:病虫害的治疗工作,蛴螬等虫害,50%噻虫胺200g/亩;白绢病,24%噻呋酰胺500-750倍;根腐病,使用甲霜.噁霉灵;叶部病害防治推荐吡唑醚菌酯等。可以和叶面喷肥一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