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畜牧局网站发布2022年一季度山东畜禽养殖成本收益测算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全省生猪深亏,家禽陷入亏损。
其中,生猪(按育肥猪平均体重110公斤)自繁自育盈亏成本线为18.49元/公斤,一季度养殖亏损659元左右;外购仔猪育肥成本线为17.79元/公斤,亏损约为580元。肉鸡成本约合8.34元/公斤,每只鸡浮亏1.6元左右;肉鸭8.00元/公斤,大鸭处于亏损状态,每只亏损2元左右;对于现代规模化鸡场,每公斤鸡蛋亏损0.4-1元,对于小养殖户,每公斤鸡蛋亏损额0.2元。
受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自今年春节以来,国内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出现整体上涨势头,蚕食着养殖业的利润,给禽畜养殖带来较大压力。惠农网平台不少养殖户反馈:“目前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禽苗孵化量比去年减少一半以上”。
价格“冰火两重天”的背后,养殖效益受损
饲料价格的波动,跟饲料原料、养殖业需求关系密切。具体来说,玉米成本占整个饲料成本60%左右,对饲料价格影响较大,其次为豆粕、鱼粉等。
据惠农网旗下的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惠农大数据显示,干玉米的批发价格从2022年1月份的1.1元/斤左右,涨至4月份的1.35元/斤左右,涨幅高达22.7%。2022年1至4月豆粕的价格则整体高于去年同期,且呈逐月加速上行的态势。2022年1至4月,豆粕的最低批发均价为1.35元/斤,最高达1.65元/斤。
新希望、通威等大型饲料企业,也以“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为由,不约而同将饲料价格提高至50-300元/吨。贵州邦宏农牧有限公司甚至从2月9日起,将所有浓缩料每吨提价到600元。
与饲料价格上涨对应的是,猪鸡等禽畜价格的持续下调。两相价格对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惠农大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三元猪、猪苗的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且呈持续下调走势,其价格分别在9.9元/斤、21.4元/斤徘徊,环比较去年下跌52%、57%。活鸡和鸭苗方面,价格持续下行,低于去年同期。鸡苗价格则在2月份小幅上涨后再下行,且下行幅度持续扩大。
就养殖主体而言,价格起起伏伏,养殖散户更加“喘不过气”,而规模企业由于体量较大,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强。
在惠农网开店4年的湖南禽苗商家王老板表示,养殖成本增加太多了,再加上受新冠疫情影响,有大货订单也难出,禽苗孵化量较去年减产了50%-60%。另一位来自广西的惠农网禽苗商家吴姐也不禁在朋友圈感慨:“难难难!今年的鸡苗行情犹如过山车,好不容易刚涨点价,马上就又跌了。”但目前,压力尚未传导到终端市场,主要在饲料生产和养殖户环节,猪肉鸡肉价格仍在低位运行。
专家:优化饲料配方结构,预计禽畜市场修复可期
每年二三月份原本是国内饲料消费淡季,然而,今年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南美干旱等因素影响,春节过后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出现“涨价热”。畜牧主管部门提出过饲料粮减量替代方案的构想,来缓解饲料原料供需偏紧状态。2021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和《“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文件指出要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推动精准配料、精准用料,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那么,禽畜的后市行情如何?
据惠农网产地经纪人预测:生猪、猪苗的市场行情均以涨为主,看涨比重分别为73.4%、76.5%;鸡苗整体稳偏弱,看跌和看稳的比重超过60%。
惠农网分析师李彬彬表示:预计活鸡行情整体偏弱,而且随着气温的回升,接下来月份基本都是禽肉的消费淡季,加上饲料价格处于高位,养殖成本增加,对养殖补栏会有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