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餐麦片、燕麦和橙汁中发现的一种农药,可能短短几周内就会导致痴呆症状。
除草剂草甘膦,也就是农达里的活性成分,长期以来一直跟癌症和神经损伤有关系。不过早期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观察像农场工人这类每天和它接触的人身上。
这项在老鼠身上开展的新研究显示,哪怕是少量接触,也可能造成长期影响。
在解剖大脑时,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化学物质本身已经进入大脑的精细组织,很可能在那儿引起炎症,致使神经和脑组织衰退,进而造成了他们六个月后观察到的变化。
希望之城的研究作者兼主任帕特里克·皮罗特表示:“这些发现表明,我们平常接触的很多以前被认为安全的化学物质,或许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经个人伤害和疾病律师事务所索科洛夫法律(Sokolovelaw)的另一项分析,被检测出含有草甘膦的食品有桂格燕麦片、奇多饼干和纯果乐橙汁。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称,该国每年在玉米、大豆、燕麦、苜蓿、棉花和小麦等产品上使用约3亿磅这种化学品。
从那以后,它能够在土壤、水中积累,或者在作物被加工成食品的过程中附着在作物上。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估计,截至2014年,约81%的美国人接触过草甘膦。
此类研究致使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草甘膦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然而该化学品仍得到美国环保署的使用批准,并且被视作是安全的。
在德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它要么被禁止,要么受到限制。
很少有研究去考察长期低水平接触这种化学物质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便是新研究着手去考察的内容。这篇论文的研究人员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希望之城,而希望之城是加利福尼亚的一个私人研究中心,并且该论文发表在《神经炎症杂志》上。
他们给老鼠喂食了两种水平的草甘膦:一种是高水平,一种是低水平,其中低水平更接近人类接触这种农药的水平。
这些老鼠每天都被投喂相应剂量,持续了13周,然后研究人员停止在它们的饮食中添加草甘膦,只是观察它们六个月。
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即使在研究人员停止给小鼠喂食这种农药六个月后,高水平的草甘膦仍然致使小鼠出现脑部炎症以及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变化。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被喂食低剂量这种化学物质的小鼠大脑中也存在类似但不太显著的变化。
研究人员写道,这种炎症有可能致使痴呆症所出现的症状,即健康的脑细胞被粘性斑块阻塞,造成大量细胞死亡,最终造成记忆丧失。
维拉兹克斯博士宣称,这能够解释为何近几十年来我们目睹了记忆力丧失情况的增多。
草甘膦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在被使用。1996年,当基因改造技术变得更为先进,使得科学家能够制造出对其具有抗性的作物时,它变得越发流行。
皮罗特教授称:“除草剂在全球范围内被大量且广泛地使用。”
鉴于这种情况极为常见,维拉兹克斯博士表示:“我们的目标在于明确致使我们社会中认知能力衰退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愈发普遍的环境因素。”
据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所述,约有700万美国人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300万。
该研究的作者们指出,这种预计的增长使得对该疾病诸多可能成因展开科学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负责撰写该研究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候选人萨曼莎·巴塞洛缪说道:“我期望我们的工作能够推动针对草甘膦暴露影响的进一步探究,这或许会致使对其长期安全性的重新考量,说不定还会激起有关我们所处环境中其他可能影响大脑的常见毒素的讨论。”
不过,他们提醒道,由于这项研究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所以无法确定在这项研究中所观察到的情况在人类身上是否相同。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