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间体上游是黄磷、液氯等无机原料,和甲醇三苯等基本有机原料,制成农药原药之后应用到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领域。农业中间体处于产业链中部,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大、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且成功率低。
受环保政策影响,农药中间体市场整体低迷
随着京津冀“2+26”城市雾霾防卫战打响,各地纷纷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涉及原料药生产的医药企业VOCs排放工序、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农药企业VOCs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原则上实施停产,由于民生等需求存在特殊情况确需生产的,应报省级政府批准。农药中间体由于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农药企业开车率出现明显下滑,2011-2016年,我国农药中间体产量和需求量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逐渐降低。2016年我国农药中间产量为491吨,同比下降0.41%;需求量为475万吨,同比下降1.04%;2017年产能和需求量分别约为504万和465万吨。
环保政策愈来愈严厉,农药中间体需求量不及从前
以草甘膦的中间体甘氨酸为例说明目前农药中间体的市场需求情况。我国生产的甘氨酸,约有70%用于生产草甘膦,30%用于出口和其他产品制作。
由于2017年7、8两月草甘膦整体开工率降至60%以下,我们可以认为近期国内产成品库存应当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10月到来年的4月是草甘膦传统的出口旺季,旺季(10月-2018年4月)每月全球需求量在8.5万吨左右,淡季(4月-10月)每月全球需求量在5.6万吨,即使假设孟山都产能全开月产量在3-3.5万吨,则旺季需要国内提供4.5-5万吨/月的产成品供给,淡季需要国内提供2.1-2.6万吨/月的产成品供给,即使考虑当前的渠道库存,我们认为旺季国内必须月产量在4万吨以上才能保证供应正常,淡季国内必须月产量在2万吨以上才能保证供应正常。按照一吨草甘膦生产需要消耗0.55吨甘氨酸计算,则旺季甘氨酸月度需求量在2.2万吨/月。淡季甘氨酸月度需求量在1.1万吨/月。
农药中间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未来几年市场预计持续低迷
根据以前年份数据及环保政策规划等,前瞻测算,未来几年,农药中间体产量将以较低的增幅发展。而近三年,我国农药用量连续下降,随着农药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成效显著,农药中间体下游需求量受限;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现,将提升单位产品的价值和市场价格。前瞻预计,2023年,我国农药中间体产量约530万吨;根据目前农药中间体市场平均价500元/千克计算,到2023年,农药中间体市场规模约2.7万亿元。
以上数据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农药制剂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