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部门一个系统,一个业务有多个系统……新浪财经

近年来,各地方、各部门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无纸化办公,提高办事效率,数字化业务系统应运而生。业务数字化,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更好为人民服务的有力手段。大家普遍认为,推行数字化业务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知远察微:各种系统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申办材料的搜集,数据的统计整理,应用系统都很有优势,行政流程也依赖系统可记录可倒查。基层更应该重视系统应用。

神经蛙:“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套好的信息大系统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的工作量,比如人社、财务系统就搞得很不错。

巴拉巴拉:肯定是要电子化,不然都用纸打印太浪费了,还不好修改,填错了又要重新打印,又加剧了浪费。

但是,有了数字化系统,能解决纸质办公带来的材料烦冗、流转效率低等问题吗?能实现减少浪费、减负增效的目标吗?看看基层怎么说。

Chopinzhu:虽然数字化了,但是纸质报表一样不少。

沧海一粟:关键是有系统了,还要有纸质资料,二者缺一不可。

游侠儿:数字化一套,纸质一套,都是为了应对检查,一个是为了日常上级查看数据用,一个是为了年底上级部门下来检查时要看。

乖乖隆地咚:无纸化办公看上去挺美好的,但实际上既不好用,也不管用。纸质版、电子版最终还是“两条腿走路”,不仅有违原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初衷,有时还导致基层工作量翻倍。

Fu:系统录入了,还得导出纸质版再交一次,所以到底怎么提高了效率?

神经蛙:一个痛点在于系统上没法签字盖章,出了事算谁的?结果还是只能线下审批。批了合格了再回去上传,这么一来反而还是一样麻烦。

Yyyyyy:所谓的优点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纸质办公带来的浪费,但其实是拖累了工作效率,复杂了材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最后有一句工作中经常听到的话,我想大家都感同身受:上报纸质版和电子版。

邓丽:有系统打开就能看的东西,上面下来检查还是会要你准备纸质台账,就很窒息。

被困在系统里的基层

不少基层工作人员向半月谈投稿反映,数字化系统的使用不仅没有真正解决纸质化办公的老问题,还带来了“系统怪圈”的新问题。不同业务线都设置了不同系统、同一个数据材料要进行重复填报,网络不互通、数据不共享……这些问题都加重了基层的工作负担。

9377: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甚至同一个部门一个业务也要一个系统!基层业务系统急需解困。

眰恦:系统不成熟,各部门还不互通,该要的资料还是要,并没有减少,反而还要多做一个平台的工作。

刘光炎:每个业务部门都搞一个系统,每个省份之间又分开搞不同的系统……

重重:不仅有反复的工作量,还有各条线带来的考核评价。

马兴旺:强烈支持开展整顿,同样的数据,同样的资料,不同的部门反反复复要,我们不堪其扰,难道就不能把数据打通吗?

阿葱koko:有的系统换了又改,采集的居民信息无法导入导出,导致基层为了核实必须重复打扰居民,既增加工作量又容易被投诉。明明有其他更智能化的系统,但因为是某片区自行开发的所以不能推广至其他区域,这其中的弯弯绕,苦的是下面干活的人!

羊咩咩2015:最大的问题是各个系统都有不同的作用,用这个新系统依然还要用旧系统,反而增加了基层负担。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去除那些噱头系统,把真正有用的留下来。

开心土豆呀:系统年年搞,换个由头又来一个,配合做各种数据配置,弄得半死不活的时候新的系统又来了。

陈先生:上级只管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一个系统,然后就要求基层开始使用,缺乏需求调研,不去也不想去了解别的部门、别的系统是否也有类似的平台。脱离实际的信息系统没有给基层工作人员带来方便,反而是增加重复输入的工作量,基层工作人员在“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的工作状态下,自然对信息系统存在抵制心理,久而久之就影响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建设了。

空白:还有会议系统,像综治、应急、网格管理每个口都搞一个单独的视频联网会议系统,每年签约、维护又是一大笔钱,增加了基层财政负担。

Bttf:叫做数字化,实际系统内部运行成本反而提高了,对内的工作流转已经适应不了群众的办事速度了,甚至一些办事大厅效率低的地方不在柜台前,而是在柜台之后的内部系统。

粉蓝色:系统繁多不互通,数据重复填报,服务到期后换系统重头来过,数据沦为业绩,只顾数据不顾实际。

从留言中能看出,除了需要重复填报、工作反复外,开发的系统设计不合理、经常出现“bug”也是一大问题。

金城:很多系统根本还不成熟,就是为了刷数据硬用。

小兔乖乖:系统的开发者能不能好好地听取和采纳基层具体操作人员的意见建议。

Momo:主要是还不好用,外包给技术公司,系统天天崩溃,总能因为这个接到群众投诉。

慢慢:开发的对内使用系统普遍都不太好用,设计得不人性化,费时费力增加负担。

丹:业务智能化按理说应该给基层减负,但事实相反,看似是一个系统,但是它并不智能,一通操作下来各种问题,把人录系统录得心力交瘁,就相当于你开了个拖拉机上高速,领导还一直怪你提不了速,跑不出成绩。

数字化为何难以赋能基层?

在基层工作中引入数字化,本意是依靠技术手段为基层赋能,但从现实使用来看却有些不尽如人意。基层普遍认为,数据壁垒、系统不联通、技术水平不足是导致数字化难以赋能基层的主要原因。

连珠白:业务系统实际上对基层的赋能还是不足的,更多时候基层没有通过系统实现能力加持,反而成为负担。一是系统壁垒,数据收集部门化、碎片化明显,欠整合、不联通。基层有上报的责任,却没有导出数据的权限。二是基层人员能力不足,没有真正发挥数字化的作用,业务系统成了“高射炮打蚊子”。

希希Rita:作为十多年数字化从业者,对这个现象早就有感知,在系统建设之前缺乏规划,数字化业绩这样的做法肯定会出现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做数字化的人不能真正理解数字化!后期还会有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传导及时性差,维护困难等各种问题。

陈先生: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我们很少能看到一个做得十分优秀的政务信息系统。各地的网站和政务App打开一看,版面三五年一个样式,网站疏于维护,只管能运行,不管能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因为,在一些人眼里信息系统从无到有是政绩,从有到优可能吃力不讨好。多的是信息系统重新立项建设,少的是对现有系统的更新完善。因此,出现过度开发、反复更改的现象。当然,这其中也牵扯到技术路线、改造成本、改造难度等多重因素。这些问题,也反映了信息系统建设缺乏一个统一的顶层设计,导致信息系统复用性差。

除了系统本身的问题,制度建设、观念更新等方面的短板也不容忽视。

远:根本问题是各干各的,跟是否数字化没关系。

神经蛙:有的时候问题不出在技术,而是权责要求。比如说要和兄弟单位要数据,但是系统里没这个功能,就只好线下发一个公函才能拿到数据,但是数据又不能导入,只好全都打出来,我们单位再手动录入。

红红火狐:系统困境不是数字化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研发和应用数字化系统的时候,出发点不是如何让基层工作更便利,而是将应用系统当成了一个“业绩”。

李古力:数字化赋能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上级要求的是一成不变的标准化模板,连回复都是标准语气,连标点符号都不能错,反反复复的,基层就这样被耗在数字化办公系统里面了!

漠漠:除了把信息化当业绩的,还有把信息化当做免责工具的,办事效率反而不高了。其实想全面提升效率,简化办事流程,最重要的是明确办事要求,端正办事态度,推己及人,不能把上了信息系统当成绩效标准。

如何避免数字化业务系统增加基层负担

从留言中能看出,一些地方对数字化业务系统的误用滋生了形式主义新苗头,让基层干部困在了“系统”里,也让个别地方陷入基层减负“反反复复”的怪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发挥出数字化系统的作用,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Lebowski:这个系统怪圈是个共性问题,需要多部门打通信息壁垒,强化部门协同联动;要整合超量信息,推动业务系统创新,实现便民化、实用化;要遏制形式主义在便民服务中反复滋生的苗头,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少一点华而不实,多一点脚踏实地。

J:要从顶层设计入手考虑,在最初的规划设计就尽可能地避免后期实践当中出现不同业务不同系统的问题。

陈先生:一要加强信息系统集中建设,改变信息化建设政出多门现象。各地近几年都成立了大数据局等信息化的专责机构,可以担起政务信息化的主要职责,形成各局办提需求、数据局统一开发的格局,让信息系统开发集中、数据管理集中,发挥数据局的集约化建设优势。二是要加强信息化部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具有专业技术证书和IT企业工作经历的人才招聘,加强对现有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为需求采集、质量检验、运行维护等工作内容积累人才。三是要加强各系统数据顶层设计。要从国家层面出台本系统数据强制性标准,施工企业必须按照标准规范完成信息系统开发、数据格式设计及信息交换接口,为信息系统的数据复用打下基础。

陈时:推广数字化系统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纸质材料的浪费,我认为应该根据系统的业务类别、实施地区等分类施策。一是部分专业要求高、情况复杂,涉及多方利益的业务事项,建议保留线下审批程序;事项明晰、环节简单的业务,适合推广数字化系统。二是逐步推广,因地制宜。可在条件成熟的城市社区先试行,再逐步扩大范围。三是对于新兴出现的数字化业务系统,我们期待它焕发更强生机与活力,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也要给乡镇基层相应的人力或技术支持,不能简单以考核指标方式直接“施压”。

谈谈说

互联网时代下,各行各业都致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用技术赋能生产生活。在此背景下,将数字化系统引入基层工作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基层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诚然,任何新技术在应用之初,都会出现与原有工作方式不适配、甚至造成冲突的情况。在当前一些地方对数字化系统的研发和推广中,还存在数字化与纸质化并行、不同系统之间“打架”的问题,这都让数字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基层的负担。

基层被困在系统里,关键在于对数字化技术的利用没有完全从工作实际出发。一方面,对系统的过度开发和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让基层陷入了重复工作的怪圈,原有问题没有解决,又滋生了新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对数字化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还处于较低水平,技术水平不足、存在滞后性,都让基层在使用数字化系统时变得更为繁琐,而不是更为便利。这些在数字化系统推行之初引发的问题,都需要在工作中及时调整、及时补救。要让技术服务于基层工作,而不是本末倒置,让基层去适应系统。

需要看到的是,基层在使用数字化系统时产生的矛盾,也是一些长期存在于基层的“顽疾”在新形式下的投射,这些问题披上了“新马甲”,但依旧是“老毛病”。基层中存在的过度留痕、多头填报,只重形式不重实际以及各业务线彼此“孤立”的现象都在数字化系统的使用中再次暴露出来,而个别领导的不良“业绩观”也让数字化系统成为滋生形式主义新变种的温床。解决数字化系统带来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技术本身,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源处入手,切实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为避免业务系统成为基层新负担,一些地方开始探索统一系统平台模式。不久前,江苏试点推行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打通5个省级部门网络和系统,30项高频事项入驻设区市政务服务平台,让基层工作人员和企业群众在一个平台上就能办理多个事项,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将系统进行整合,江苏提供了一个有益实践,值得各地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平台整合过程中,要避免统一平台变成“表面功夫”,要页面共通,但更要数据共享。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作用,让“数字化+”真正佳到实处,成为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好帮手。

THE END
1.电商erp软件的弊端是什么?如何规避这些风险零代码企业数字化2、系统兼容性差; 3、用户操作复杂; 4、数据安全隐患; 5、功能局限性。这些弊端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数据安全,但通过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以及加强内部管理,可以有效规避这些风险。 一、 实施成本高 原因分析: 电商ERP软件的实施通常需要高昂的费用,包括软件购买费用、实施费用、维护费用以及员工https://www.jiandaoyun.com/blog/article/1817016/
2.莫让基层人员陷入“系统怪圈”但同时,数字化系统也背负不少槽点——明明已有内部对接平台,业务沟通却仍需微信助力,沟通系统沦为“摆设”;即便标榜“无纸化”,材料提交仍然要电子版与纸质版双重备份,不仅费纸还费人;与此同时,各类系统程序层出不穷,注册账号、设置密码成了家常便饭,一份材料多次上传,令人不胜其烦。层层叠叠的“系统怪圈”成http://www.northnews.cn/p/2368482.html
3.台账建设(精雅篇)由于台账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广泛, 手工台账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无法及时了解, 导致预算流于形式, 起不到真正的指导和控制作用。而电子台账系统保证了预算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深入性, 事前、事中进行预算控制, 并实现有效实时预警, 杜绝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脱节。强大的预算分解、执行、查询、对比分析等功能,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wtm9pp.html
4.项目推广手册范文6篇(全文)设备台账是设备管理的基础性资料, 是做好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 建立设备台账使设备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1. 按照公司设备编号的原则和固定格式对设备以及设备的技术资料一一登记造册; 2. 明细台账记录例如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单位、出厂日期等重要信息, 若条件允许在记录台账的同时并配以设备图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fk8m16d.html
5.智慧党建系统的电子台账可以取代纸质台账吗在管理和记录工作过程中,通常会记录和归档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和数据的集合被称为台账。台账可以是手工记录的纸质文档,也可以是数字化的电子记录,用于记录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事项、活动、时间表、任务等等。https://www.c4m.cn/yanjiuyuan/xiangqing/953.html
6.智慧党建电子台账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党建小知识智慧党建电子台账系统是数字化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创新,以其高效、便捷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然而,随着应用的深入,该系统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本文将探讨智慧党建电子台账系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https://dj.simpro.cn/news/zhdjdztzmldwtssmrhjj.html
7.环保门禁专用电子台账管理系统智能制造工业软件供应环保门禁专用电子台账管理系统产品信息,环保门禁专用电子台账管理系统能够精准监控企业用车信息,准确统计进出数量、识别排放阶段。通过车辆数量,https://gyrj.gkzhan.com/product/12856352.html
8.电子台账:软件运行环境要求与功能特点系统平台运行环境需求电子台账:软件运行环境要求与功能特点 该软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CPU架构,包括统信操作系统和飞腾D2000。无需安装,解压缩即用,对硬件要求低,不依赖Office套件。软件小巧,读写速度快,直接操作文件格式。提供模板自定义,自动整理和溯源企业数据,简化编辑工作量。https://blog.csdn.net/bq_cui/article/details/129421920
9.小白怎么做安全台账管理?- 明确台账的格式、内容要求、记录频次和责任人。 - 确定台账的审核、更新和维护流程。 - 制定台账数据的保护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2. 采用电子台账系统: - 考虑使用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软件,以便于数据的输入、存储和查询。 - 电子系统可以设置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数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4/13/48508641_1117150468.shtml
10.吉林省统计局企业电子统计台账试点企业用户反馈表四、电子台账系统使用情况 14. 台账系统使用频率 每日每周每个月每季度报表期使用 15. 使用台账系统记账月数 1个月2个月3个月3个月以上 16. 贵企业内部台账系统管理情况 专人负责汇总数据录入台账各部门分别使用不同账页模块其他,请注明 五、具体功能使用情况 17. 使用台账系统账页情况(可多选) 企业基本情况经https://www.wjx.cn/xz/223612582.aspx
11.情况调查报告二是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电子公文传输。今年7月1日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启动以来,实现了公文及时发送,缩短了公文运转周期,进步了公文运行效力;规范了政府工作行为,有效地避免了丢文、漏文现象,也有效地避免了越级行文、逆行文,使文件处理日趋规范;下降了行政本钱,实现了全市政府系统无纸化办公,预计当年可勤俭行政本钱300多https://www.cnfla.com/diaochabaogao/261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