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3月29日的回应中,汉威科技表示,在未来一定期间内,预计可持续获得该政府补助资金,因此该项补助具有可持续性。
但作为一家科技企业,为何能持续获得大额的公用事业补贴?
4月1日,汉威科技董秘肖锋告诉记者,该项补助类似于公用事业设施建设运维的配套费用,在公用事业领域也有企业将其直接纳入营业收入的情况。
根据年报,汉威科技2020年合并报表的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金额为8469.57万元,占上市公司净利润比例为41.21%。
汉威科技表示,此类政府补助及公司作为递延收益确认的收入,主要是汉威科技智慧公用事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威公用)建设运营市政管网等工程项目所致,是市政公用类公司中常见的收益类型,根据其性质和可持续性是可以作为经常性损益的。
肖锋认为,从汉威公用所在的业务属性来讲,这些政府补助和分年度确认的递延收益本来就是公司自身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根据郑州市的城建规划,汉威科技所处郑州高新区正处于快速发展建设周期,作为市政工程建设单位的汉威公用子公司郑州高新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及郑州高新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在一定期间内预计可持续取得该政府补助资金,因此该项补助具有实质性、可持续性和可预见性。
类似于配套费用,不少A股企业将其计入经常性收益
据了解,同行业上市公司佛燃股份、成都燃气、南京公用等,都将该部分递延收益的摊销放至营业收入,并计入经常性收益。
如在佛燃股份的招股说明书中,其递延收益中“容量气价”类似于公司获得的配套费。
据此,佛燃股份将向佛山市管道燃气用户收取的容量气价款计入递延收益,并从收取当年起分20.5年计入各期营业收入。
汉威科技认为,因收取的配套费不属于受收入准则约束的交易行为,满足政府补助准则的构成要件,作为政府补助核算,将其每个会计期间的摊销金额计入其他收益,并在非经常性损益列示。
核心传感器业务等增势显著,未来政府补贴占比问题有望改变
实际上,智慧公用业务为汉威科技带来明显的非经常性损益,也为汉威科技带来了超过三成的业务收入。2020年度,汉威公用系统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占该公司当期总营收的32.39%。
作为一家以传感器和物联网为主业的科技企业,汉威科技为何会有如此规模的公用事业收入?
往期公告显示,2015年1月份,汉威科技与郑州高新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了汉威公用,汉威科技持股65%为控股方。
汉威科技表示,通过建设“智慧水务”示范标杆项目,可以引领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并有助于完善汉威电子物联网(IOT)整体解决方案,增强核心竞争力,助推汉威科技拓展全国数千亿智慧水务市场。
此后,依托自身行业积淀和技术能力,汉威科技持续优化智慧水务、智慧热力管控一体化平台项目,相继完成了贵州兴义智慧水务一体化平台、华衍水务物联网云平台、新疆河润一期、郑州高新供水三期等重点项目,智慧城市业务竞争力获得持续提升。
汉威科技表示,随着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以及未来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将加大力度发展上游传感器业务,未来传感器业绩有望得到持续提升,届时公用事业以及政府补助业绩占比情况将得到改善。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吴春波
【豫财经】由新华财经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专业财经机构大河财立方联合打造,聚焦最硬核中原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