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若如初见001-止水(图虫第八帖)
我也是糖糖爸爸~
2点赞鼓励我
当然您也可以加我系统学后期
感谢图虫给了大家这个平台,感谢图虫的所有工作人员,辛苦!
往期帖子传送门:
否者我会追诉其责任,请尊重原著!
引言:
在我学摄影后期之初,我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我所有付费得来的书籍,又或者是面授的老师,解释的非常含糊不清,其中我个人归类大概有4点原因:
1书籍作者和所谓的面授老师保守,故意为之
2他觉得他现在的水平非常可以,不需要给新手讲解——只要是新手,都一定会遇到的某些问题,总之他会了,就行了,他不会理解作为一个新手的所有入门困惑,他忘记了,他当初是新手时候也是同样心情
3书籍作者和面授老师本身水平受限,但他确实没有保守
4书籍作者和面授老师的水平没任何问题,但讲课表达方法缺乏通俗易懂
其中,我主观得罪的人的认为:第一点和第二点居多
而作为我本人,从学摄影后期那天开始,我没有学过免费的课程,因为我觉得只有我付费以后,学习的速度才会飞速增长,但很可惜,纵然如此,我依然走了一些所谓的弯路,这些年下来,感慨颇多,许多摄影后期书籍的名字非常华丽,《PS从入门到精通》《零基础秒变摄影后期高手》......当你买到手以后,作为一个学历不低的我,绝不承认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智商有问题,大部分书籍都不是所谓的零基础,从开篇到结束,过分的去讲PS的发展历史这类,说心里话,这些问题我可以百度免费获得,而且解释的更加权威,我并不太需要后期作者在这个领域占用书籍过多的篇幅
(我会尽量交代的清清楚楚,详详细细)
RAW和JPG是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能记录图片的文件格式,很多人也因为选择RAW还是JPG,争论不休,当我们在拍摄一个图片的时候,无论RAW还是JPG,最终投射在单反感光元件上,都是首先以RAW的格式记录下来,经过机身处理后,得到JPG格式照片,因为RAW格式是真正的数码底片,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处理,俗称:原汁原味
再通俗点聊:
RAW是您买另一栋房子,清水房,没有装修,地板,电路,地热,刮大白,改水这些基础装修都没有给你,就是毛坯房子一个,您可以有更多的想法按照您的主观审美去装修,最后达到您满意的效果,这就是RAW
同样你买了一栋房子,开发商给您将地热,刮大白,简单的灯泡,坐便,地板,地砖,这些基础装修已经搞定,并且是您不可逆转的,因为您仅仅可以添置家具,家电,一些装饰品来进行主观布局装修房子,基础的装修开发商给您装修好了,您接收也得接收,不接受也得接收,唯一要做的就是给佛祖上香吧,希望开发商给您这些基础装修能否让您满意,这就是JPG!
如果您还不是很明白,再简单一点,一块牛肉,原始的,生肉,刚从冰柜里拿出来,你不确定是做烤牛肉,还是炖牛肉,还是煎牛肉,你想怎么做,随便你,这就是RAW,同样这块牛肉,已经做成烤牛肉了,那您失去了如何做的权利,您只能在烤好的牛肉上放点紫盐,辣椒面,各种调料进行简单的口味调整,无法改变这肉已经烤好的事实,这就是JPG!
我希望您忘掉RAW和JPG的所有理论关系,就坚持一点:RAW出图就行了
ACR的全名是:camera是PS自带的插件,但ACR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摄影后期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完全负责的说,必不可少,ACR不需要格外安装,您的电脑只要安装了PS,自带ACR,只要导入一张RAW图到PS(我的习惯是电脑硬盘将一个RAW图鼠标左键按住,直接拖入桌面PS图标来启动ACR)
启动ACR的界面如图:
ACR由于是ADOBE的图片算法,大部分而言,图片都会发灰,俗称:不通透,正常
完全正常,这个软件就是:ACR
Lightroom的缩写
它是ADOBE公司的专门为摄影师打造的后期处理软件,它具有少许的PS的某些功能,比ACR相对多一些东西,比如照片管理,照片星级,最大的特点是照片管理,那么,我为什么不用LR?
1处理速度不快,什么不快?朋友,每个人对快和慢的定位不同,有人感觉百米跑12秒算很快,但我感觉11秒整都不算很快,电脑配置有关吗?非也!电脑配置再高,也没有ACR快,因为ACR没有照片管理的功能,所以,摄影师一般LR+PS或者是ACR+PS
2我不需要LR为我管理照片
3我自己手动管理照片
以上3点就是我不用LR的原因,当然,您身边的老司机朋友可能一直用LR,而且非常顺手,无所谓,朋友,这仅仅是我的个人习惯,我是ACR+PS
我的建议:ACR+PS(速度完胜)
1ACR不需要格外安装,PS自带(导入RAW图到PS,自动启动ACR)
2LR需要格外安装
3速度没有ACR快(电脑配置无关)
以尼康为例子,这个软件是尼康原厂:捕影工匠,一般随相机赠送安装光盘,而我,现在早就彻底放弃了这个软件,从后期角度,和PSACR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右侧:这个软件标注了相机拍摄的所有EXIF参数,比ACR看的参数更全面,但一般拍摄参数,我们只看相机,镜头,光圈,快门,ISO就行了
原厂软件列举了所有这张图片的拍摄参数,其中包括对焦模式这类(当然是RAW出图噢)
那么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尼康原厂看这张图,明显比ACR色彩鲜艳,也讨喜了很多,至少不那么灰,那是因为原厂软件有它自己的色彩算法,而尼康相机:机内自带的优化校准有:
1标准
2鲜艳
3单色(黑白)
4风景
5平面
6人像
7自然
好,为了便于大家直观看,我继续上图
观察此图右上角:拍摄时设定这几排,我马上单独放大给大家看,
放大看,我拍的时候机内设置的是:标准模式,这是尼康原厂软件:捕影工匠
假如机内设置的是其中某一个模式,只有在尼康原厂软件看色彩,您在机内设置
的某个色彩模式才起作用,尼康机内里面设置名称叫:优化校准
(机内设置优化校准的某个色彩模式,和用尼康原厂软件改没任何区别)如图
这张图是我相机机内设置,尼康叫:优化校准
假如您设置的是标准模式,并且将这张RAW图(必须是RAW出图)
导入原厂软件(佳能同理),这些机内色彩设置才生效,导入ACR则无效
另外一个关键词:假如您本打算相机里面设置为鲜艳模式,结果设置失误了,您设置为:人像模式了
但,图片已经拍完了,您不能再去拍一次
没事,不用怕,您导入尼康原厂软件,可以修改(必须RAW出图才可以改),用尼康原厂软件改尼康优化校准的色彩模式,和机内压根就是设置某个模式,没任何区别,所以RAW出图更是必须的
那么聊了这么多,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相机的机内设置风格一点不重要呢?
不是的,除非你学摄影后期,一辈子坚持原厂软件后期,我原厂软件放弃了,在此仅仅为了让刚入门的朋友理解下这个意思,因为原厂软件无论是尼康的捕影工匠,还是NX2包括佳能的DPP和PS相比,沧海一粟
相比SRGB,AdobeRGB有更大的色域空间,并且非常适合照片打印的色彩输出,从我个人用途而言,我不是经常打印照片,所以,我一般设置为:SRGB
尼康机内设置如图:(佳能同理)
关键词:很多新手相机买到手,设置成了:AdobeRGB导致照片偏色,烦恼,请改机内设置
将一个JPG图导入PS(按住图片直接拖到PS即可)
如图,这是JPG图——滤镜——CameraRAW滤镜(必须CC版本,CS6这类不行,建议PSCC2018)
OK,进入ACR了
简单粗暴:
启动PS时候,快速按键盘上的:ctrl+shift+alt
会弹出这个对话框:
PS2018CC,好过之前的任何版本
如何获得?如果您实在搞不定,去某宝购买,店主还负责远程
CTRLZ(ACR这个快捷键也通用)
还有更简单的办法:如图
点击您要返回的某一步
在修图中,我们经常要放大和缩小看图,下面提供几个方法:
1CTRL+(键盘加号)放大图片CTRL-(键盘减号)缩小图片
这个方法我不用,因为大部分人右手负责操作鼠标,这个方法需要2个手
2按住ALT(左手就可以操作)滚动鼠标滑轮,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而且放大的倍数一点点变大
3CTRL+空格键一起按,可以启动临时缩放工具,同样这个动作,左手就可以完成,右手鼠标不占用
特点:按住这2个键位,同时按住鼠标左键上下拖动,这个放大我非常喜欢,不但不占用鼠标,单手可以完成,和第二种方法比,这种放大缩小非常粗暴,速度比第二种快许多
4最后一种,点下PS侧边栏放大镜图标,然后按住鼠标左键,再上下拖动鼠标,如图
以上几种方法:
您可以根据您的习惯进行操作
CTRL+1放大100%看图
CTRL+0还原
是我经常要用的方法,非常实用
说心理话,这是我最不爱聊的一个话题,容易口水,吵架,我一般都是回避这个新手问题,但作为刚接触摄影的,一定会受到这个观点影响,我上图聊下
据许多人,许多许多许多许多人,许多许多,是非常之多的人说:佳能JPG直出肤色红润?
这这个图如何解释?佳能70D501.4
上参数
JPG直出,没做任何处理,肤色咋不红?
1中国人本身皮肤发黄
2环境如此,光线暖色居多,相机不会拍出其他颜色
继续上图
室内射灯下拍的,肤色原图就是黄的不行,尼康D810501.4G拍
这种环境任何相机拍都是黄,学好PS是王道
我闺女:糖糖
继续--我闺女:糖糖
原图确实发黄,其实我闺女本来没这么黄的肤色
PS后变红润了
1曝光欠,尤其人像题材,曝光不足,就容易黑黄脸
2现场光线原因
3你拍的模特本身肤色黄,相机不能给你拍红了
那么上个图,儿童这个,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为什么原图肤色黄?
1孩子衣服是白色的,大家都知道白色衣服一旦曝光太过,后期很难修复细节
2我故意欠爆,为了后期挽救,欠爆后,肤色就会发黄
1曝光略足
2环境光线尽量别太黄,暖色
3找肤色相对红润的模特拍
4学后期
其中第4点最重要
上一个普通的,常规图
上图说明:
原图RAW截图
1曝光基本正确
2图片发灰
3不通透
器材是高端的,D810拍
上下后期图
1曝光严重不准
2天气不好
3雾霾等自然环境
4肉眼难以观察的光色不透
5数码单反原图,在99%都发灰,俗称:数码灰,那么剩下的1%呢?我下个图聊
6白平衡问题
7你不会后期
生日蛋糕:
这个图我们观察下特点:
1色彩比较鲜艳
2暗部细节的地方不是很多
3光源也相对理想
4所以你曝光正确,原图就OK,基本不用咋后期
5所以在很多时候题材的因素,会让你的图,哪怕是原图没处理的,它是不灰的,这就是剩下的1%
这是我用富士X100T拍的一个随拍,当然这不是一个作品,仅仅作为举例子说明,上原图
1发灰
2不讨喜
3色彩不鲜艳
4我眼睛看到的根本不是这个效果
5看来某某某相机不行,色彩不好看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PS以后
为什么生日蛋糕(上个案例)的图原图就通透,好像差不多的环境,为什么这个橱窗就非常不通透?
而且发灰?
1蛋糕的图暗部细节不是十分多
2蛋糕的图,明暗光比的对比不大
3橱窗的图,明暗光比的对比非常大
4由于我手持,我只不过相对保证了曝光接近正确即可
所以,在高光比环境,哪怕您的图色彩是鲜艳的,它也不会好看,而PS后的图,则非常接近人眼看到的效果
我这个帖子的每一个图,都是精挑细选的,都具有一定代表性,虽然这些图,在我看来,没有一张
可以称之为:摄影作品,但我这个帖子仅仅是作为案例发给大家分析
D7000352D老头拍
原图,只要曝光正确,哪怕RAW没做后期,这图也是色彩OK的
解析:
在大量的夕阳非常浓郁的自然环境,你只要曝光相对正确,色彩一定讨喜,
一定够鲜艳,色彩够纯正,但:需要自然景观的给力,也需要大量的夕阳衬托
这种天气不多见,很少
原图,发灰
我眼睛看到的夕阳是暖色,温暖的,为什么白了?灰了?
夕阳哪去了?曝光也相对正确
不做艺术处理,大体还原上眼睛看到的颜色,夕阳略暖,但不严重
1夕阳本身没有上个图海边火烧云的强烈
2周围有大量白色,灰色的墙壁作为颜色元素在图片中
3拍摄环境本身也不同,数码灰再一次出现了
因此,这样的图,依然具有数码灰,不通透,灰了吧唧的,所以,你依然需要后期
所以:数码灰无处不在
上2个RAW无后期的图
这是今天非常特殊的一个案例图,非常关键,非常特殊
这是我在我很多公开课讲过的一个案例,对许多新手帮助很大
上第一个原图RAW
拍摄设备:D810501.4G
注意曝光参数:
光圈:F2.2快门1/60ISO640
特点:
2发灰
3发灰
上第二个图
RAW原图
拍摄摄影一模一样,都是我拍的,曝光参数一模一样,
那么这个图的特点是
1通透了
2通透了
3通透了
请问发生了什么?
我让助手在我矿泉水后面放了一个我的相机包而已,
1同等光线
2同环境
3都是我拍
4同样设备
5曝光参数一模一样
但就从原图而言,后者通透了很多
我们分析下这2个图的特点差距
第一个图:
背景是灰色多点,而且带点发黄,对吧
第二个图:
焦外背景换成了黑色相机包,黑色的明度为0
1哪怕是同样设备
2同一个人拍
3同样物体
4曝光参数一样
5只要在拍摄物体周围加了一些其他颜色元素,都会影响主体的通透和颜色改变
在摄影中,你是否在拍摄一个题材时候,感觉画质不好,质感不通透,大部分新手想到的问题是:
1佳能好
2尼康好
3富士好
4索尼好
5徕卡好
6蔡司好
而高手想到的是:
1寻找光线
2利用光线
4拍摄前多思考
5认认真真后期
这就是新手和高手的差距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新手的阶段,只是这个阶段尽量缩短
那么根据此图我们得出一个结论:
前期没有退路了,再退就掉进沟里了
原图
PS以后,调色,校正畸变
D7000352D像素1600W测试所谓的宽容度,原图RAW,高光比环境
我努力挽救后
100%放大看细节,这图几乎欠爆了5EV,挽救后,局部100%
关键词:往往您手里的器材真没有到——器材档次跟不上您技术的程度
这台老机器,在许多器材哥们,愿意争论当今5D4A7R3D810D850.....这类器材到底谁宽容度更好
那么,一个78年的老机器,像素又低,是否满足您的正常拍摄?
廉颇老矣,能否饭否?
为什么这图光圈开的不小,F2了,还是85定,要啥没啥
请问:
这图为什么要拍?
影响景深的3要素:
1人物离背景远近
2光圈大小
3镜头焦距
附加一点:背景不能选的太随便
那我反问,为什么不用85定拍这样的照片?继续--我闺女:糖糖
又或者是这样的照片?继续--我闺女:糖糖
非常抱歉,摄影不是您随便找个环境就可以拍出大片的
说句惹众怒的话,我见过许多后期老师,给新手讲白平衡问题,拿出了几个篇幅去讲,不停的去强调白平衡在相机内设置的重要性,我能说,这是扯淡嘛?而且乐此不疲,搞的新手成天问,尼康的肤色黄色解决没?
尼康D810比D800800E强没?D850是不是比D810白平衡更准了?尼康不黄了吗?
大家结合我上面开篇聊的,人像为什么肤色发黄?
这次上图说明
拍摄设备,尼康D7000
1肯定黄
2肤色一定一定黄
3就算是小女孩,肤色也黄
OK,标准的尼康黄
一般这类图,对许多入门的新手,不认认真真考量技术原理,反而喷器材,继续上图
再次科普下:
肤色发黄主要什么因素?
除了我们中国人是黄种人以外,还有2个重要因素
第一个:如图,看我的后期动作——曝光不足
曝光不足,肤色就会发黄,所以我啥也没做,上来直接曝光提高,肤色瞬间不那么黄了,但还不够
另外一个影响肤色的重要因素:白平衡
白平衡变冷掉一点,肤色就OK了,当然,这图没有认认真真修,只不过是演示下
那么,请问就2步
1提高曝光量
2白平衡
肤色瞬间,就不黄了,红润了,在此基础,你可以进行各种精修
那么,请问,您去纠结这些坑死人的误导人的机内白平衡问题,人像肤色发黄问题,有何意义?
难道您玩单反一辈子就是原图不后期吗?
当弱光下,抓拍的时候,我们为了保证抓拍清晰,定格瞬间,在很多时候白平衡是没法顾及的,既然我们选择了RAW出图,你就永远不要纠结白平衡问题,后期两步解决
1曝光不足
2中国人是黄种人
3白平衡
4现场环境发黄
1RAW出图
2用后期校正白平衡
3永远不用纠结机内白平衡问题
4原图肤色问题
这个问题讲解结束
又是一个神论,甚至可以说:老法师的神论,我经常手持很低很低的快门,之前经常用702002.8这枚镜头,按照这个理论,我用200端拍人像的时候,快门速度必须1/200?在很多时候,哪怕是白天,光线稍微弱光的时候,经常也要1/1001/60甚至更低,手持7002002.8就算1/30以下也是经常的事情,而且成功率极高,统统可以100%放大看图,大家如果不信,看看论坛,你认为的非常清晰的画质,不胡片,都是这一理论吗?
但,不可否定的是:一般而言,只要给到1/30的手持速度,就能基本保证不糊片(高速抓拍另当别论)
刚接触摄影后期的新手,或者说是摄影新手也罢,不知道拍什么美,什么不美
乱拍一通,结果拍了一堆烂片,毫无美感的图,硬去PS,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
也不是所有图片都具有后期价值
比如我列举一些烂片,RAW截图
好吧,都是D810拍的,这类图不要拍了,没有后期价值
而新手往往非常喜欢在这类毫无美感的图上争论色彩问题,器材问题
只是当您摄影3年后,还拍这样的图,多少有点走偏了
很多新手在摄影入门之初,喜欢在各种摄影群,论坛,问这问那,不耻下问本来是好事,但一般高手不太爱回答问题,沉默——几乎是高手的统一性格
其实无怪乎几点原因:
1新手的路程,高手都走过
3很多高手都是教学老师,在看不到潜在的商业价值,更会选择沉默不语
4确实很忙,自己的工作没有完成,确实没空回答你
所以,一般在无法回避这种情况的时候,会友好的选择,沉默,认同新手的所有观念
这些观点也是我的主观看法
我觉得器材就是个工具,我比较重视摄影作品,器材不过是实现我想法的工具
因此,好的图片和器材档次关系不大
这个帖子写了5个小时大概,做在电脑前,非常累,希望对新手有帮助,肯定会有未尽事宜,但不用担心,如果感觉还需要交代一些问题,我会持续更新,增加新的内容,直到我感觉相对完美,从我性格而言,我是一个追求相对十全十美的人,感谢大家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