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来闽考察时指出,“加快老区振兴发展”“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龙岩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之一,新罗区则处于龙岩市中心城区。
近年来,龙岩新罗区供销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持续深化“金扁担”党建品牌,推出“传承扁担精神·勇当红土先锋”及“守为农服务初心·促乡村振兴发展”党建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01
“三位一体”突围破局,助力乡村提质快行
新罗供销·名特优农产品集采中心
一是提升“生产”合作水平,助力农业生产。完善农资服务网络,组建大型农资仓储配送中心3个、庄稼医院9个、农资经营网点16个,近五年来累计完成化肥冬储27003吨,社有全资农资企业(禾丰农资公司)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开展“农资科技下乡”“放心农资进村入户”等宣传活动40余场次。
二是提升“供销”合作水平,助力农特产品销售。搭建供销系统“三中心一平台”(区级供销优选中心、集采中心、展销中心、鑫隆电商平台),开通供销抖音直播账号,开展农产品助农带货直播活动100余场,举办福建供销后备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参加“一县一周”、广龙对口合作等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30余场,全系统实现年销售额1.2亿元。
三是提升“信用”合作水平,助力解决融资难题。建立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信社(农商行)“三社”融合发展长效机制,依托社属企业(龙岩市润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与龙岩农商银行、晋农商村镇银行合作开展“助农贷”农业贷款增信服务,累计助农增信服务农户1044户,担保总额16335.35万元。
电商直播
02
深化改革夯实基础,拓展服务提质增效
新罗区铁山供销社惠农综合服务中心
一是全面夯实基层供销组织建设。打造国家级示范社、“党建引领+村社共建”示范点,培育标杆示范基层社3个,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6个,新建村级供销社22个,成立4个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设立6个合作社农产品产销中心。
二是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出台《新罗区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方案》,拓展“党支部+合作社+N”发展模式,在全区282个行政村指导51个村党支部成立54家村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区共组建4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33家、市级85家、区级106家。
三是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产。打造铁山供销社惠农综合服务中心,新建江山供销社绿茶研学基地,正在建设龙门供销社朝前农资仓储配送中心、再生资源回收中心项目。改造提升小池供销社惠农综合服务中心,2021年5月被选为中华全国合作总社“合作经济研讨会”龙岩市唯一的现场参观点,获全国总社、省、市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江山供销社绿茶研学基地
03
创新供销农场模式,破解山区种粮难题
龙岩新罗厦中供销农场社会化服务中心
一是打造全链条利益联结机制,破解“利益怎样分配”难题。在龙岩供销农场“12033”水稻全托管模式的基础上,以村党支部为核心,领航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创新新罗区利益分配“三三制”机制(即党支部、合作社、供销社三方参与联建供销农场,村集体负责流转农户土地,交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全托管,供销社指导开展全托管服务,盈利部分农户、合作社、村集体三方分红的利益分配新机制),目前已落实推广“供销农场”面积10548.39亩。
二是建设供销农场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破解“谁来种粮”难题。成立供销农场专门服务公司(龙岩市供联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设5个“供销农场”社会化服务中心,覆盖全区20个乡镇街道。目前供销农场服务公司技术人员上百人,农用机械100余台,烘干房175座,育秧、大米生产线10套。
三是粮食全产业链整合集成,破解“种粮怎样赚钱”难题。在供销农场“三三制”推广过程中,以雁石镇厦中村、白沙镇岩下村为示范点探索产业综合模式。雁石镇厦中村,以“党支部+合作社+供销社”方式联建厦中供销农场,打造集粮食烘干、谷仓、碾米、展示中心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党支部牵头、合作社运营、供销社助力的良性循环,村集体年收入增长超10万元。白沙镇岩下村,以“大党委+产业”方式为抓手,新建白沙岩下社会化服务中心,打造全省最大规模的烟粮融合产业综合体,建有150座电烤房集群以及烟稻融合发展中心,推行烟稻轮作模式,实现以烟促粮、协同发展的产业模式。目前,带动含周边乡镇开展“烟粮轮作”6600余亩,复耕抛荒地1006亩,农业产值达到4955万元,烟粮收益纯利润20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