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王世敏通讯员刘通潍坊报道
今年以来,潍坊市坊子区聚合要素、先行先试,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聚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任务落实,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片区建设为示范带动,高标准推进6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片区建设,探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片区“坊子实践”。
乡村富不富,关键看产业。“要想让群众真正富裕起来,产业兴旺是关键。”潍坊市坊子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光亮介绍说,多年来,坊子区坚持抓好“党建+产业”,各街道(发展区)相继引进了一批优质现代农业产业项目,积极打好乡村振兴“致富牌”。
山东中基食品有限公司航拍
眼下,在坊子区坊安街道占地3000亩的坊子预制菜产业园内异常忙碌,物流车辆往来穿梭,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该产业园汇集了中基食品、阿齐食品、亚米基食品等一批优质企业,街道抢抓发展机遇,依托企业引领、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积极招引了一批优质企业,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坊子区坊安街道玉泉洼精准农业示范基地
近年来,坊子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通过抓项目建设、抓融合发展、抓品牌建设,全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各示范片区紧紧围绕培育亿元主导产业的目标,坚持项目建设牵引产业培育,加大重点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据统计,目前全区规划建设项目17个,实施项目14个,计划投资41.69亿元,完成项目投资额19.2亿元。
针对乡村建设短板,坊子区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和规模,重点加强村庄道路、供水、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对上沟通协调,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将更多的“真金白银”用到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刀刃上”,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和质量。
据统计,2024年坊子区累计投入资金额度3667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8个,解决了群众出行、饮水、养老等“可感可及”的问题,进一步缩小城乡融合发展差距,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坊子区村容村貌
临近中午,坊子经济发展区王家柳沟社区的助老食堂就热闹起来,老人们围桌而坐,边吃边聊,其乐融融。“在这里吃饭比在家里好,在家总想胡乱对付两口,在这里菜品种类多,还有老伙计们做伴,吃得好心情也好。”社区居民耿香美对助老食堂赞不绝口。如今,像这样的助老食堂已在坊子区“遍地开花”,据了解,仅2023年坊子区就建成投用15处助老食堂。
在坊子,像这样体现“群众点单政府买单”服务民生的案例还有很多:九龙街道丁村凤凰庄建立了参保服务、慢性病管理、医疗救助3种档案,逐步实现了村民参保应保尽保、慢病卡应办尽办、医保待遇应享尽享。经济发展区马司一村和三村投资220万元,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建设用地资源,建设28套68间老年房,配套水电暖气等基本服务设施,探索老年群众抱团养老新模式……
今年10月下旬,潍坊市“潍爱出发”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走进坊子区东安泰村和西刘家埠村,来自市区的14支志愿服务队伍将亲民、便民的实践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受到群众欢迎和称赞。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农业农村工作干得好不好,村民最有发言权。2024年,坊子6个片区内村集体整体收入都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经济强村年集体收入20至50万元34个、50万以上13个、100万以上1个,47个村连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