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20中国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报告》在2020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农业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需要按照区域农业生产功能需求和产业发展问题导向,合理布局农业科技资源,才能有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该报告通过对区域支撑能力、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的系统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当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这一句时,我的内心格外激动!”现场聆听党的十九大报告后,今年87岁的袁隆平深感重任在肩,“我们从事农业科研的人,要勇于把确保粮食安全这副担子挑起来。”悠悠万事,吃饭
昨日,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在京召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推进会视频会议。会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宣布成立。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万钢强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要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前面,加快由政府行政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的转变步伐。万钢指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
记者从华南农业大学获悉,5月22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6届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国际会议的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被授予“CIGR卓越功勋奖(CIGRSuperiorMeritAward)”(即“终身成就奖”)。今年全球仅两人获此殊荣。CIGR主席团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农药命名技术委员会(ISO/TC81)秘书处成功落户中国,成为农业领域我国承担的首个国际秘书处。农药是关乎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物资,是防治病虫草害的重要“武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数据显示,农药使用挽回世界农作物总产30%~40%的损失。农药命
10日在京举行的学习袁隆平精神交流会上,包括5位两院院士在内的我国农业科技界数十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追忆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创新实践、科学精神和崇高风范,认为袁隆平的人生历程就是一部杂交水稻发展史;表示要学习、传承和发扬袁隆平惟实怀真的创新胆识,经邦济农的家国情怀,团结同辈、提携后辈的合
俄新社援引俄农业部消息称,2013-2018年俄罗斯粮食进口额自433亿美元降至298亿美元,下降31.2%,进口替代政策成效显着。西方国家自2014年起对俄实行经济制裁,俄即启动相应反制裁措施,禁止自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挪威等国进口特定种类的农产品。限制进口商品目录包括肉类、香肠
近年来,浙江省围绕增强种源和粮食生产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共投入省级科技经费近4亿元,攻克了一批粮食领域关键技术,为实现水稻等粮食作物育种水平走在国内前列、推动粮食科技成果有效服务全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要支撑。一是聚焦种源需求,实施一批品种选育。为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
为期三天的“第三届种子健康与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暨全国第六届种子病理学学术研讨会”8月25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健康的种子、健康的人类生活”。这是首次在我国举行的种子健康领域国际会议,也是种子健康国际和大区机构第一次将系列性会议委托中国的种子健康机构承办。
8月31日,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筹)召开战略研讨会,全所职工学生共85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吴李君研究员主持。此次会议是在中科院启动实施“创新2020”新形势和新单元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研讨会围绕新单元发展方向如何与中科院“创新2020”目标结合、人才队伍引进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八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认为,鼓励培养小型农场主是今后农业生产的潜力所在。谢华安代表说,现代农业关系到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稳定的发展。粮食安全作为我们13亿人口的中国来讲是尤为重要的。“尤其像我们
8月6日,成都服务全川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中国农科院副院长、联盟理事长梅旭荣,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旭光,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舒军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晓东主持。会议指出,联盟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
日前,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105号建议答复摘要》(以下简称“《摘要》”),《摘要》从“生鲜乳抽检及结果公示”、“乳制品抽检及结果公示”、“营造良好的食品行业发展舆论环境”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举措。关于生鲜乳抽检及结果
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平台奠基仪式在该所举行。该仪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宣布开始,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所长薛勇彪、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张知彬等分别致辞。据了解,该平台将建设成为设备一流、附属设施完备、引领国内农业生物技术发展
4月2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农药行业反垄断合规指导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药管理司)、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和部分农药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国农药企业生产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经营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发
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目前,各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在调研中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仍存在
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承担的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全球大宗作物遥感定量监测关键技术”课题已完成95%的专用信息产品反演方法及产品生产,构建了全新的全球大宗作物遥感定量监测体系,并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中英文双语《全球农情遥感速报》,为国际社会提供
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6月30日向本报记者独家披露:该委员会上书的《为了保护粮食安全,建议立即停止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的报告》,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日,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责成国家发改委认真研究解决。玉米制油风气重兴据了解,早在2004年,国家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尹昌斌博士日前在接受中国财经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更遑论“粮食危机”。这位中国国内粮食问题专家说,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关于粮食安全的定义:“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因此,说到底
据介绍,该实验室将围绕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四川,面向西南,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突出研究重点和特色,强化学科和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为西南稻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由中国
9月20日至22日,由武汉轻工大学主办的“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暨“第四届粮食安全与食品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武汉举办。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波兰、以色列和日本等国的近400名食品领域专家学者,共同聚焦“科技创新与营养健康”主题,探讨粮食和食品科学的最新科技进展与产业趋势。武汉轻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