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浙农服”新平台推动为农服务数字化转型

一、实践探索:为农服务数字化平台从1.0极速迭代到3.0

平湖是毛主席批示的“新仓经验”发源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改革先行地。近年来,市农合联(供销社)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主动扛责、锐意担当,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建成全国首个县域数字农合联“浙农服”平台,打造农业生产、产品供销、信用惠农“三位一体”的数字化为农服务应用场景,为农业的产、供、销提供全周期、全天候服务,一站式解决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找资金、办保险等问题,有效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共同富裕贡献了供销智慧和力量。

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事业提出了要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的新战略要求和目标选择。为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市农合联(供销社)在“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农业服务面临的服务供需信息不匹配、服务要素协同难、需求响应及时难、小农服务覆盖难等难点痛点,搭乘数字化改革的东风,以数字化助力为农服务平台、服务模式、服务机制创新,加快推动为农服务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1.0版:金服在线为农服务数字化转型缘起于解决我市农药购买实名制和农废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起初,我市农药实名制购买采用亮证形式,信息依靠人工录入,导致了实名制登记数据质量不高、真实性不强,信息监管滞后。农废回收还停留在开证明、记台账、按手印的阶段,带来农废回收台账多、散、乱,核对工作量大,数据统计不及时,群众回收手续繁琐等问题。2019年6月,市农合联(供销社)启动“金服在线”平台建设,为农药实名制和农废回收工作寻找更有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8月,在新仓、广陈两镇部署试用“人脸识别”一体机。根据用户反馈完成多次优化后开始全市推广,同时围绕智慧农资体系构建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线上版的基础框架,于9月全平台正式上线。至此,“浙农服”1.0版本诞生。至2020年7月,全市78家农资门店和农资服务企业全部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并投入使用,实现农资进货、销售、使用、回收闭环管理。

“金服在线”平台上线试用后,得到了多方好评,平台使用频率高,大量数据涌进,同时农户、农业企业、涉农部门对平台寄予更高的期望。如何在生产资料高频使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基础上,向生产过程上下游延伸,更加有效地使用数据、融合业务、做好服务,成为摆在市农合联(供销社)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数字农合联”聚焦“三位一体”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从农业服务的需求侧出发,以“金平湖”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为着力点,以农合联会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着眼于建立农业数字化、标准化体系,实现对“金平湖”农产品全产业链的管理与服务,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基础管理、农资、农业生产、农业服务、农产品集散、农业金融、产业农合联七大子系统以及相对应的标准体系与安全体系等应用系统,提高对金平湖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管理和监控能力,为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浙农服”针对肥药两制、涉农贷款、政策保险等具体业务,横向集成市府办、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农商银行、人保财险等23个部门数据资源,纵向实现省、市、县、镇(街道)、村5层级联动。集成生产管理、市场流通、农资监管、金融助农、财政支农等8大子系统,构建16个数据仓。在服务端,提供一键式在线采购农产品、农资、农机、农技、劳务服务,申请信用贷款等全门类涉农服务。在治理端,形成县域农产品销售量价追踪、农产品质量追溯、农药化肥实名销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大数据画像,实现农资销售链智能追溯、农资超额购买回收实时监测、农资店经营异常自动预警等功能。

“浙农服”在农合联会员审批管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农废回收、农资及农资店监管、农业数据标准化开放共享等方面加快流程再造,提高办事效率超80%,促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章程》修订,重构了农业面源污染、粮食安全管控等农业现代治理制度。而且,通过上线该应用,有效解决生产服务供给难、供销对接难、金融授信难、惠农政策落地难、小农户服务覆盖难,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为农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改革新样本。

二、主要成效:一朵“云”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云上服务”让农业生产有智慧以列入了第一批养殖类的“浙农服”应用主体的市水产产业农合联龙头企业——“一代水产”基地为例,“浙农服”团队多次赴该基地调研对接,提出了专业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2020年7月,“一代水产”开始应用“浙农服”生产端。“浙农服”充分利用了该基地原有的摄像头、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帮助接入大数据平台,免费培养应用人才。“一代水产”在“浙农服”应用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生产养殖数字化。(1)在养殖端:数字化平台的运用将养殖基地原先的养殖管理计划重建起了整套的数据系统,在运用过程中,育苗、投产、养殖等得到了有效统筹,投料、监测、抽样等进入了精准对接,综合串连生产养殖全链条数字,实现渔业养殖的一码追溯。(2)在管理端:通过手机、电脑、物联网视频管理等技术,统一数字化管理,创立养殖建模,控制成本投入,要求精准实施,在不断更换与优化中,有效降低了养殖的成本投入,明显提高了收益。

“金平湖鲜到家”是依托“浙农服”全新打造的数字供销新模式。随着“金平湖鲜到家”线上线下运营体系的日趋成熟,市农合联也在新零售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筹建了全省首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新零售无人销售网点,广泛应用了物联网、互联网、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了无人值守、自助购买、智慧结算,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减少了生鲜农产品在终端的损耗。以线下实体门店为载体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库存系统、收银系统、数字会员卡的投入和提升,实现农产品零售端的线上线下库存共享、商品的智能化订补货与调配货、物流配送整体效率优化、零售前端即终端门店的数字化。

目前“农配公司”依托“浙农服”平台线上已部署“金平湖鲜到家”掌上菜场,线下布设4家无人零售店、15家新零售社区门店,数字生活网络覆盖全市主要生活区域。通过“浙农服”为枢纽,与市内外50多个合作社及生产基地建立产销合作关系,2020年平湖市销售额1.16亿元,同时将模式推广至嘉兴海盐、丽水松阳。“浙农服”连接起了亟需服务的供需双方,展示了供销合作社时刻贴近群众需求做实做好服务的责任担当,更是“新仓经验”在新时代推动城乡联通、供需对接的创新应用。

“云上追溯”让生产生活更安全以曹桥供销专业合作社为例,2020年7月,该合作社花费了4.5万元在其经营的3家农资网点布设了人脸识别一体机,后经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农合联(供销社)验收,符合农资信息化门店改造提升要求,给予100%政府补贴。智慧化改造完成后,“浙农服”平台匹配前端硬件免费提供软件服务,农资店也由此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是操作简便易行。相较于多年前实施农药购买实名制时碰到的操作繁琐、信息登记不全等效率低下问题,新系统人脸识别和大数据算法的应用,农民到店挑选药品并刷脸认证,经营户只需完成收银过程,就可完成实名制购买流程,农民更加容易接受实名制的推广。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农膜回收的业务也大大便捷,从以往需要到村里开证明、携带身份证、核查账目、划区定点回收等流程,到现在自动匹配数据、即收即补,缩减流程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同时也让政府补贴发放更加精准。2021年3家店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421614个,农膜87995公斤,实时发放补贴251610.85元,农资店在承担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经营收益。

三是精准对接市场。“浙农服”为农资店提供了一套先人一步精准对接市场的数字化经营工具,可以直观了解近期比较畅销的农药,便于提前备货。经信息化改造后,3家农资店累计销售额达66.85万元,同比提升了10%。

四是全周期可追溯。农资销售网点经信息化改造后,全面实施网点入库、刷脸实名制购买、农药使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流程全记录,实现农药“进——销——用——回”闭环数字化管理,实现农药流通全程可追溯,零差价农药、农废回收等补贴实时发放,切实保障了农资网点和农户的权益。

二是补贴更精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测绘等技术,按季节对全市种植作物开展航拍摸底,构建补贴地块一张图。这张图里,每块种植地块的作物种类、面积等都有详细记录。所有地块不重复、不遗漏,并且面积准确、真实。

三是服务更协同。让数据代替农户跑,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8个部门,打通平湖市粮补系统、乡镇公共财政信息管理系统、人社一体化工作台等24个数据接口,并创新实行补贴申请线上一站式审核、倒置审核,办理流程由9个精简为3个,充分发挥横向纵向部门协同作用。

三、展望明天:让“浙农服”走得更好更远

“浙农服”作为我市创新发展“新仓经验”,深化“三位一体”改革,高效融合的为农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在农业服务供给侧、需求侧一体两面同时推进数字化改革,促成农业产业和服务的大联合,为全省农业服务提供数字化改革平湖经验。平台建设成果得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浙农服”已纳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目录》,在省内89个市、县区推广。并向江苏、吉林、四川、广东、上海等5个省市推广应用,最终目标是致力于打造全国性的农业服务和农产品流通的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市农合联(供销社)正在已有数字化平台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加快打造“浙农服”全省平台,推动各方数字信息向“浙农服”平台聚集,进一步强化“浙农服”建设的政策支持,积极开展农业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努力打造全国改革示范县,实现农合联为农服务更便捷、更协同、更高效,让“浙农服”走得更好更远。

THE END
1.各单位动态MAP智农以作物生理模型为核心,深度融合GIS遥感、农业气象、智能物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五位一体的能力体系,通过环境感知数字化、种植决策智能化、农机作业精准化、农场管理智慧化的全周期服务,为种植者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https://www.sinochem.com.cn/zhjtwap/xwzx/gdwdt/2024/12/I1316709028096638976.html
2.云南建成农药数字监管平台试运行效果良好经济云南频道云南网讯(记者 张蕊)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相关规定,强化对农药生产、经营、监管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农药监管水平。2018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投资建设了“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目前已通过专家验收,正式上线试运行。 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由农药基础数据平台、农药信息查询系统、农药监督服务https://yn.yunnan.cn/system/2019/01/07/030172164.shtml
3.云南农药数字监管平台上线神州信息助力打造全国首个省级农药平台1月28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神州信息(000555)处获悉,为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相关规定,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投资、神州信息承建的“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近日通过专家验收,正式上线。该平台是全国首个省级落地、首个全省联通、首个兼容历史数据的农药平台,也是农药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成果。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1281035560014.html
4.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0期(总期129期)在线培训课程2022年9月至11月为监管抽查阶段,各银保监局在机构自查基础上开展监管抽查。 最后是总结汇报阶段,在2022推动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开工,支持企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各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绿色发展,目前我国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负增长。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2.html
5.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数字化平台大市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针对与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食品经营等有关食品安全方面整体智慧化监管平台。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核心,通过五定照片确保主体单位负责人真干、通过智能技术实时监控食品单位的关键点位,风险提前预防,风险实时发现、实时报警、实时处置;对风险主体实现全面数字化,实现风险大数据,风险预判,迭代螺旋上升http://www.jinher.com/Article/index/id/558/aid/47191
6.云南农药监管手机app下载云南农药监管app是一款数字农药平台,时刻的关注农药的动态,可以进行一键打印,随时随地打印农药证书,对于农户来说,这款软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农药对于农作物来说很关键,农户们可以将自己买到的农药进行日期查询,以防自己买到伪劣产品,是一款可以保障农户们权益的软件。 云南农药监管软件特色 1、这里有农药追溯管理系统,可http://www.yx007.com/azapp/111610.html
7.农药电子台账首选品牌农资电子台账数字管理平台2019年9月-12月间,农销乐农药数字管理平台陆续来到重庆、濮阳、株洲、临沂、桂林等地,协助当地农药监督管理站针对《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开展农药电子台账使用培训工作。 农销乐助力广东“入万户,农药台账轻松做”活动 2019-09-15 农销乐农资电子台账系统作为当前接入广东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的台账软件之一,https://www.nongxiao123.com/news.html
8.黔西南州“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园区集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产业链式集聚平台成效初显。2020年工业园区总产值达到510亿元,占全州工业总广西和云南是我国氧化铝和电解铝的重要产地,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自贸区等相关此外,黔西南州新兴产业基础薄弱,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技术等http://xinxi.mei.net.cn/gh/zl.asp?vid=965
9.《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全文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是农业农村部培育和支持建设的全国唯一国家级农业生猪单品种大数据平台,该中心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生猪产业数字监管平台———“容易管”,联动荣昌区21个基层畜牧服务中心,全面核查全区15000余户生猪养殖户、212名动物防疫和检疫人员、210个生猪贩运主体和16家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10.智慧农业数字马铃薯基地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第六章)1. 身份鉴别 对系统用户进行身份鉴别是保障应用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防止非授权访问的一道重要防线。应用系统的身份鉴别模块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自身的安全需求和国家相关的合规监管要求,通过采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以下安全功能:https://blog.csdn.net/qq_28605843/article/details/144369636
11.国家数据局50个数字中国建设案例自然资源部通过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打造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管理的总枢纽、数据资源和工具组件开放共享的总通道、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总门户,持续提升数据汇聚、治理与融合、多端场景敏捷构建等基础支撑和智能化应用能力,不断夯实数字中国时空底座。图1 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总体架构 一是统筹规划,推动自然资源全https://www.digitalelite.cn/h-nd-8775.html
12.吉林印发《美丽江城建设规划(2024—2035年)》落实企业自行监测主体责任;建立完善 智慧化环境监管平台,强化数字化管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预测预警能力,提升污染溯源、分析的综合效能;筑牢高质 量监测数据根基,推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建立健全社 会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监管机制,加大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 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将监测服务企业纳入环保信息评价范 围,保障https://qcl.hbzhan.com/news/183025.html
13.电商新闻B2B行业资讯供应链行业动态通过打通集采、集销的核心功能,京东·西南数字化产融平台为“宜宾造”走出去,外部优质原材料“引进来”创造了便利舞台,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助力宜宾打造更加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当前,宜宾正加快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和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京东科技http://2844go.com/news/business?num=1&size=30
14.地区产业特色(精选十篇)有害生物检疫体系和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方案, 建立健全“高残留农药禁用监督制度”、“果品质量安全追踪西部地区的对外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四川、陕西、云南、新疆、重庆5省市,上述5省市的进出口规模占西部这个平台要有硬件设施维护、信息通讯导航、基本旅游服务、处理紧急突发事件应对程序、旅游景区组成部位数字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eufzrc8.html
15.广东4个模型获奖!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结果揭晓清远市人民检察院报送的“督促依法监管超范围、超量采矿等涉矿类案监督模型”和中山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报送的“土地违建执行监督模型”获评一等奖,清远市人民检察院报送的“KTV被诉侵犯著作权批量恶意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和珠海市人民检察院报送的“‘职业放贷人’类案监督模型”分别获评二等奖和三等奖。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0/18/c8208956.html
16.丝路旅游范文10篇(全文)4.1 手机导游平台PC端 手机导游门户网站是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网站主要承担以下服务职能: (1) 整合并完善基础旅游信息, 保障游客能查询到最新、准确的旅游信息。 (2) 对景区现有的海量旅游信息筛选整合, 按照符合游客思维逻辑和操作习惯的方式进行展现。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ah88j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