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油烟污染到底应由哪个部门监管?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关于餐饮油烟污染监管主体问题,近期一度成为了热点话题。

现行法律框架下,餐饮油烟污染究竟应由哪个部门监管?有必要理清楚。

现行《大气法》规定: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法》,2016年1月1日施行)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第二款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关闭,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款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五百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由此看出,对涉及餐饮油烟污染的两种情形和在禁止时段禁止区域内进行露天烧烤,计三种违法行为的监管与处罚主体,现行《大气法》均未明确政府哪个部门,而是表述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

在充分调研并吸收江苏等地立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在修订《大气法》时作出上述规定

现行《大气法》是第三版(第二次修订),其中第一百一十八条“脱胎”于2000年9月1日施行的第二版《大气法》(第一次修订)的第五十六条。

第二版《大气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为:“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可以明确的是,第二版《大气法》规定的餐饮油烟污染的监管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即一是环保部门,二是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第二版《大气法》第五十六条修订成为现行第三版《大气法》第一百一十八条时,作了六处重要修改。

其一就是将餐饮油烟污染的监管主体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

之所以如此修改,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地方人大、政府和专家学者意见,尊重地方实践,并吸收地方立法实践经验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

2015年2月1日,江苏省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在第九十六条规定“在居民住宅楼等非商用建筑、未设立配套规划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内新建、扩建排放油烟的饮食服务项目的,由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关闭,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居民居住区或者公园、绿地内管理维护单位指定的烧烤区域外露天烧烤食品的,由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同时从各地的实践看,餐饮油烟污染的监管部门有的是环保部门,有的是城管部门。从调研和征求意见时各地反馈的意见看,主张生态环境部门管或城管部门管的都有。各地情况(如不同机构人员力量的编制与配备、传统做法等)不同,从各地不同的实际出发,两个部门中哪家管都可以,不能简单归纳为非此即彼。

笔者曾全过程参与了《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地方立法,并担负了《大气法》修订时江苏意见的收集上报工作。

考虑到在本轮机构改革中,县(市、区)环境保护局调整为设区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已经不是县(市、区)政府的组成部门,县(市、区)政府不宜再调整、改变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的职能的情况,若目前还未明确的地方,应由设区市政府明确为宜。

其他五种情形的监管主体尚须明确

五种情形分别为:对在人口集中地区对树木、花草喷洒剧毒、高毒农药,或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监管;对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监管;对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的监管;对从事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服务活动,未设置异味和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影响周边环境的监管;对拒不执行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或者建筑物拆除施工等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的监管。

THE END
1.海西州持续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海西州持续加大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行为,全力防范农药重大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严格落实监管职责。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芹菜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海西州2024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方案》,严格落实省级2024https://www.haixi.gov.cn/info/1259/279274.htm
2.地方快讯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个最严”工作总体要求,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现将9起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一、刘某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案 http://www.aqsc.org/gzjl/xtdt/202412/t20241212_450904.htm
3.市场监管总局关于63个食品抽检与执法相关疑难问题答复汇总留言收悉,针对您的问题,现答复如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第二项规定, 禁止销售农药残留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用农产品;第五十条规定,销售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处罚。感谢您对市场监管抽检监测工作的关心和支持!https://www.360doc.cn/article/74190369_1127337711.html
4.霍山县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指引招标公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做好抽查检查与后续监管工作的衔接, 建立内部问题线索移转机制,将发现的违法线索及时交由相关业 务部门处理。抽查检查中发现检查对象存在列入“黑名单”、经 营异常名录以及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等情形的,不得用责令改正、 行政指导代替。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加大惩处力度,符 合立案条件的要坚决立https://www.bidcenter.com.cn/newscontent-85494407-1.html
5.比“一证一品”更紧急的农药新政,千万不能忽视!二是如果原药企业有变化,比如目前有不少人担心的万一企业“倒闭”,或原药登记证件被吊销的问题,制剂登记和标签应该如何应对?会作废吗?但不论如何,原药证明又将回归到非常重要的行业地位。 三是就目前来说,一家农药企业的制剂产品,往往不会只用一家的原药生产,那是不是每家原药生产的同一商标品牌制剂,均要做出一个http://www.pesticide.vip/zgny/zcfg/content/591a1718-c9b0-48d1-8673-73a31caf96e1.html
6.食品安全问题现状通用12篇要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食品安全,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2013年我国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提出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监管食品和药品在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实现了对其质量的综合管理,改变了以往多部门监管的弊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应警惕该机构在权利集中后出现https://gjjjhz.xueshu.com/haowen/69745.html
7.食品检验员考试试题(精选14篇)此外,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而言,其监管工作也难以真正做到《食品安全法》中要求的全程化和日程化,往往也是采用抽查的形式进行食品检验,这自然就难以确保所有食品的质量安全。 3.3控制环节不到位 就目前而言,我国食品检验工作过多地集中到了对出厂成品的检验,却往往容易忽视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甚至对于一些小作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pcw5j2.html
8.屠宰场属于哪个部门管理关于屠宰场属于哪个部门管理精选答案推荐 以上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咨询我 法律智囊团 帮助人数:81046人 好评率:96.61% 响应时间:3分钟内 简单说,屠宰场就归咱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务部管。详细点就是,国家商务部要管全国的生猪屠宰,而地方上的商务部门则负责监管自己这里的屠宰活动。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40242322.html
9.安全问题这么多,不良商家太黑心了,难道食品监管部门就没有责任吗当前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突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多发频发,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也存在食品监管部门监管失职的问题。对此,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九条新增了“食品监管失职罪”,规定“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https://www.dzwww.com/2011/qwqd/bmy/201109/t20110908_6633183.htm
10.问答汇总2019年度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问答汇总回复:您好!超过有效期的原料药不可使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只有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放行并在有效期或复验期内的原辅料方可使用。 2、标题:上市许可持有人自行销售药品的问题2019-12-18 咨询内容:老师您好。新药品管理法34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自行销售药品的,应当具备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https://www.canbigou.com/index.php/d/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