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代工的情况同样存在,甚至相比手机更为普遍。目前全世界九成以上的笔记本都是代工厂制造的,当然其中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当然,其中还是有不少规律可循的,如苹果的Macbook基本都是广达代工的。雷神笔记本的供应商是广达、蓝天、和硕这三家。而小米的笔记本基本都是英业达代工的,联想的自产笔记本则主要来自合肥联宝。当然这也不绝对,例如宏碁虽然有自己的代工厂纬创,但是也会把一些低端本的订单交给和硕。戴尔的外星人M系列笔记本主要是仁宝代工,但前两年也交给和硕做过一代,具体的要以产品为准。
商务精英
ThinkPad
ThinkPad思考本X1Carbon2021款14英寸笔记本
ThinkPad最知名的应该是RollCage的结构设计了,这种设计在目前的高端系列仍然有所传承:
这次在中国的空间站上,同样看到了ThinkPad笔记本的身影,主要是那个45度斜向的Logo实在太有辨识度了:
其实这不是ThinkPad第一次上太空了,之前国际空间站上用的笔记本基本都是ThinkPad:
当然,关于ThinkPad其实还有很多瓜可以吃,例如当年笔吧猪王和TP小吧主之间的恩怨,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作为商务系列,Latitude的外观从2013年到现在的变化很小,这点倒是和ThinkPad比较类似。
HPElitebook
最近几年惠普的Elitebook从设计上也开始往轻薄的方向发展:
另外,除了ThinkPad之外,其实hp的笔记本也发射进入了ISS,只不过不是Elitebook系列商务本,而是ZBook系列的工作站:
其他的诸如战66这样的机器,更多的是为了中国市场定制的产品,定位上类似戴尔的Inspiron系列和联想的ThinkBook,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市场。第一代战66的模具可以说是较为老旧的,好在从第二代开始有所改善。
创作利器
为设计师打造的笔记本,一般屏幕的参数都比较突出,同时硬件配置也比较先进,整体的售价自然不会低了。
华硕
华硕的设计师系列叫做ProArt,是涵盖了笔记本、显示器等一系列产品的。这款Q17采用了至强处理器,Quadro专业显卡,屏幕覆盖了97%的P3色域,平均ΔE小于1.5:
ASUS华硕ProArtQ1717英寸设计本
宏碁Acer的设计师系列叫做ConceptD,采用了类似妙控键盘的结构设计,Acer称之为Ezel舒感转轴。
微星
微星新款的设计师笔记本叫做Prestige系列,同样是ΔE小于2的屏幕,出厂前经过了校色:
习武之人所谓的习武之人,其实就是那些DesktopReplacment,单机身的重量就在3.5公斤以上了。因为目前国际国内的大趋势都是轻薄化,因而做这类机型厂商目前越来越少了。
Alienware
外星人是为数不多的还在做这种DTR笔记本的厂家之一。记得Area-51M刚上市的时候还是引起了一阵热议的,首先是将台式机的处理器塞到笔记本中,其次是戴尔专用的可更换独立显卡的接口。虽然说是仁宝代工,但是全新设计的结构还是体现出了戴尔强大的技术实力。
不过一开始供电的选料和设计方面一直是困扰51M用户的一个点,贴吧上甚至有用户放出了更换MOS管的参数和方法。
当时FrankAzor(后来加盟了AMD)也说在调查,后来戴尔通过调整BIOS的策略,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ROG
ROG这边原来的超神系列是典型的肌肉本,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超神2S之后就不再有新款在国内上市了。
原本的ROGMothership其实从重量和配置上来说,也完全是一款可以替代台式机的笔记本了,可能也是由于售价和产品形态的关系,后续没有再有类似的产品出现。
ROG最近在高端本上,也开始走轻薄的路线,例如这次的ROG冰刃5双屏就是这种技术路线的代表:
Acer
Acer在这种习武之人笔记本方面,一直是有优良传统的。包括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笔记本21X,顾名思义屏幕尺寸达到了21英寸,甚至需要一个旅行箱来进行移动。
还有就是国内之前展示过的刀锋900系列,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屏幕更接近用户,三万多的售价注定了少数高端玩家才能拥有。
目前官方店能买到的最高端的机型是战斧700,虽然结构上不如刀锋900这么激进。但是可以下移的键盘设计,在笔记本里面也是独树一帜的。
另外微星的GT系列,也是肌肉本的代表,只是九代处理器之后,并未见到更新。
游戏高手
主流的游戏笔记本是目前笔记本市场的销售主力,也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不论是厂商还是机型都比较丰富。
联想拯救者
拯救者无疑是目前游戏本行业的头部品牌了。目前拯救者基本都是合肥LCFC自产,LCFC本身是联想和仁宝的合资公司,后来联想购买了仁宝的股份,成为了联想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现在联想的电脑制造中心位于合肥,而手机制造中心位于武汉。现在联想和仁宝依然维持着不错的合作关系,例如联想的不少AIO一体机就是仁宝代工的。
虽然之前有R7000P的屏幕抽奖和R9000K的电流声等各种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联想不论是销量还是品控水准,目前仍然代表了中国乃至全球笔记本行业的最高水平。
目前在售的主力机型就是Y9000P,当然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靠抢的,建议可以蹲点在官方群里领取Z码购买。
R9000P相比之下CPU的性能会弱大约10%,但是对应的CPU功耗也会小不少,怎么取舍就看用户了。
戴尔外星人
Alienware的M系列可以说是外星人游戏本里销量最高的系列了,一直是出货的主力:
M15和M17的模具也换过好几轮了,早期一直是仁宝代工的,而2019款交给了和硕代工。可能是19款整体反馈一般的缘故,仁宝做了Area-51M之后,M系列的代工又交回给了仁宝。而且外观设计上也非常接近Area-51M,就像是薄款的Area-51M一样。
惠普暗影精灵
暗影系列是HP的游戏本主力,相比光影系列而言,模具在散热设计上都要更给力一些。以往的几代产品都是在广达和仁宝之间进行选择,这次暗影7采用的是广达的G3KP模具,整体性能表现不错,而且价格相当有竞争力,性价比较为突出。
网友们戏称ROG的logo就值几千元,难怪魔霸新锐会一机难求了。当然这款笔记本本身的性能表现是比较给力的,这也是其获得市场追捧的重要原因:
第一代天选上市后被奉为了真香机,而这次天选2的整体表现同样比较均衡,数据上相比魔霸新锐差了一点点,但是整体的素质还是不错的:
华硕和ROG的本基本都是华硕旗下的和硕代工的。这一代的坠机堡垒相比之前改观了不少,只是对于屏幕的参数只是语焉不详地提到了高刷新率,那低色域肯定是没跑的了:
雷蛇雷蛇的本基本都是比亚迪代工,内部的做工一言难尽。之前有一款笔记本还和麦本本是同模具的,同样的配置有好几千的价差,整体来说并不是很推荐。
雷神
雷神虽然是二线厂商,不过游戏本基本都是广达和蓝天代工,以前还有和硕代工的型号。比如这次最新上市的新款ZERO就是采用的广达的私模:
笔者长期使用过两款雷神的笔记本。从以往的使用体验来看,广达代工的雷神笔记本,在品控和性能表现上,丝毫不输给一线品牌的笔记本。
这也是笔者之前反复提到过的观点:二线厂商如雷神推出的旗舰产品和主力机型,也是采用来自一线代工厂的模具,整体的外形做工、性能表现和质量稳定性并不输给一线厂商。唯一的劣势可能就在于售后网点的分布不如一线厂商这么密集了。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品控不输一线厂商,因而实际需要找线下售后的情况并不常见。
全能达人
所谓的全能本就是既可以办公,又可以做设计,还能应对大多数游戏的全功能笔记本。典型的有ThinkPadX1Extreme和XPS15等。X1E目前只有10代U的版本:
戴尔的XPS15可以说是全能本的代表,而去年开始推出的XPS17则开启了全能本的大屏时代。但是目前国行仅有FHD+的屏幕可选,而美行是有4K可选的,建议需要的用户可以再等一等。
而XPS15目前看来仍然十分经典,新款的11代处理器的版本也已经上市。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只有FHD+和3.5K的OLED屏幕可选,相比原先XPS15高配的4KLCD屏幕,在分辨率上反而有所缩减。
XPS一直是仁宝代工的,最近两年的新款的XPS模具,整体的感觉比原先更轻薄了一些。
便携实用
这里便携实用主要指的就是超极本了。超极本的概念是英特尔很早之前就提出的,目前国内超极本产品中,联想的小新Pro13可以说是其中产品力最强的存在了。经历了几代的发展,品控也日趋成熟了:
其实早在2018年的年底,联想推出了全塑料外壳,带有16比9屏幕的小新13的时候,华为已经发布了Matebook13。而在半年之后,小新Pro13才上市。稍稍对比就能发现,小新Pro13的产品定义,基本上都是照抄了华为的Matebook13。
包括了13英寸的16:10或3:2的2K生产力屏,全金属材质的外壳,以及接口的配置等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华为领先了联想整整半年。如果不是因为后来芯片断供的原因,可以说至少在超极本市场而言,会是完全不同的版图了。
华为MateBook132021款
XPS13同样是非常不错的超极本,除了价格稍贵之外,找不到明显的槽点。可以看作是高价版的小新Pro13:
小米的笔记本基本都是英业达代工的。小米的本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CPU往往会落后一代,Redmi这边尤其比较明显。当然目前情况也在改善,尤其是新上市的一些游戏本,已经可以做到使用最新一代的处理器了:
Redmi红米RedmiBookAir1313.3英寸
另外还有一个品类就是Windows二合一平板了,代表产品有微软的SurfacePro/Go系列和联想的YogaDuet(原来的联想Miix产品线):
极致轻薄
所谓极致轻薄,是指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的笔记本。这类笔记本在隔壁的岛国非常常见,随随便便就能列出近十个品牌和款式,诸如NEC、富士通、VAIO、松下等。而国内这个品类的产品不多。原来东芝的家用本目前已经改名为了Dynabook,倒是有一款超轻的办公电脑:
东芝X30L系列笔记本电脑
国内有售的另一个超轻本的代表厂家就是LG了,而且目前可以说是国内大屏幕超轻薄本的唯一的选择:
京东LGgram2021款17英寸笔记本电脑
这也是得益于LG本身深厚的化工功底(LG本身就是做化工出身,日常可以见到的代表产品有LG竹盐牙膏),可以采用质轻而坚韧的材料来制作笔记本的外壳。
性价比之选
接着来看一些性价比较高的笔记本。荣耀作为原来华为旗下的副牌,原本MagicBook系列就比同配置的Matebook系列更具性价比,而独立出来之后的MagicBook仍然保持了不错的价格优势:
荣耀MagicBookX142021款14英寸笔记本电脑
小米旗下的RedmiG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一款游戏本,当然比较可惜的是目前11代U的产品还未上市:
京东Redmi红米G16.1英寸游戏本
熟悉笔记本的用户都知道,机械革命的机子基本都采用的清华同方的模具。之前的X8Ti还曾经贴沃尔玛的牌,上过LinusTechTips的节目。机械革命的电脑总体来说还是要看模具,类似X8Ti这样模具的机子,如果性价比高的话,还是值得入手的:
MECHREVO机械革命深海幽灵Z3Air15.6英寸游戏本
提到性价比,就不能不提神舟了。而战神系列又是神舟游戏本的代表产品,说实话价格上相比拯救者首发价的优势不大,但是胜在可以随时买到:
Hasee神舟战神Z8-TA7NP15.6英寸游戏本
特种笔记本这里说的特种笔记本,主要是指三防笔记本。之前三星电池事件的“不老的老回”用的就是一款戴尔的三防笔记本,不知道是不是怕电池烧坏的原因。有一说一,这种笔记本从外形上来看的确很阳刚。而这次太空站上,航天员使用的应该是联想昭阳系列的三防笔记本:
目前民用市场上,这类笔记本并不太容易购买,京东上自营只能找到一款松下的:
Panasonic松下FZ-55HD版14.0英寸移动工作站
三防本相比普通笔记本,除了接口做了防水防尘的处理外,整机的耐摔性也得到了增强。此外国内销售的军用本一般都安装了TCM芯片,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总结
题图也是来自日本mousecomputer的DAIV系列游戏本(其实很多mousecomputer的机型都是BTO形式,L6的机型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组装成L10,美其名曰Madein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