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体积小巧,界面简洁、无需安装即可准确的检测出CPU、主板、内存、显卡、SPD等硬件信息。完美兼容Windows1032bit和64bit。
2、并且还可以显示出关于CPU的L1、L2的资料(大小、速度、技术),支持双处理器.
3、目前的版本已经不仅可以侦测CPU的信息,包括主板、内存等信息的检测CPU-Z同样可以胜任
CPU-Z可以详细检测出以下硬件系统信息:
主板
供应商,型号和修订工作;BIOS的型号和日期。
芯片组(北桥和南桥)和传感器;图形界面。
内存
模块(s)规范使用社民党(串行存在检测):供应商,序号,计时表。
处理器
名称和代号;核心步进和过程。
核心电压;内部和外部时钟,时钟乘法器。
支持的指令集;缓存信息。
系统
怎么看处理器?
打开软件,在处理器中可以看到名字、代号、工艺以及核心速度等重要信息。
怎么看主板?
cpu-z的主板中可以查看主板的制造商、模型、芯片组以及BIOS等等信息,由此可以判断该主板是否为杂牌货。
怎么看缓存?
cpu-z的缓存中我们可以看到cpu处理器的一级、二级和三级缓存数据,由此可以判断该处理器的性能。
怎么看内存条?
cpu-z的内存可以检测小编的电脑为DDR3类型,想要自己购买内存条时这个要作为参考,另外还可以看到内存的通道数、大小和频率等信息。很多朋友不知道cpu-z怎么看双通道,就在这个内存的通道数中能看到。
CPU-Z的处理器选项卡下显示的参数就是处理器的核心参数知识,下面我们具体来解读看。
图为Intel六代I5-6600K的CPU-Z检测结果
①名字
②代号
③TDP热设计功耗
这个参数非常难解释!绝大部分人都不懂什么是TDP,小白们以为TDP越大功耗越大,但并非如此!现阶段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同一系列处理器,TDP越大,性能越强。TDP是一个可以修改的参数,并不是实际功耗,而至于怎么修改,英特尔以及OEM制造商可以根据他们对处理器的预期表现而进行设定。I5-6600的TDP是65W,而到了6600K就被设定在95W,这是为什么呢TDP设定的越高,处理器就越不容易降频,这对6600K的超频表现就越不容易产生限制。
很多至强E5的TDP设在130W甚至更高,这是因为这些服务器、工作站处理器经常需要高负载运行,所以TDP定的高一些就不容易出现性能下降。而在日常使用中,这些处理器的实际功耗往往都要低于TDP是95W的普通桌面处理器。有人问我,为什么E3-1230V3没有核芯显卡,TDP在80W,而I7-6700有核芯显卡,频率和E3一样,TDP却只有65W因为至强E3系列主要是为工作站所设计,高负载的数据设计、渲染都会对处理器的稳定性产生极大的依赖,TDP为80W的E3-1230V5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一定是要比I7-6700更加稳定的!而我们日常家用环境下,不带核芯显卡的E3实际功耗是要略低于I7的。
④插槽
⑤工艺
制造工艺纳米数越小,代表越精细,处理器也就越先进。第四代Haswell处理器为22纳米制造工艺。
⑥核心电压
同一架构处理器的核心电压在同一主频率的对比中,电压越低代表处理器的体质越好,但是经常有人拿着0.1V、0.3V的核心电压问我们,我这处理器体质是不是很牛!兄弟我只想告诉你,你这个明显是主板检测错误。现阶段处理器的核心电压几乎是不可能低于0.7V的!
⑦规格
1.单击CPU-Z上的名称(如“主板”),按F5键保存屏幕截图。
3.按F7键保存验证文件(cpuz.cvf)。
4.按F9键隐藏原始时钟和倍频。
1、传感器检测设置,1为开启、0为关闭关闭后将不显示温度及电压
2、PCI检测设置,1为开启、0为关闭关闭后将不会显示主板、SPD及硬件传感器信息
3、DMI设置,1为开启、0为关闭。
4、SMBUS设置,1为开启、0为关闭关闭后将不会显示主板、SPD及硬件传感器信息
5、显示设备设置,1为启开、0为关闭关闭后将不会显示显示设备信息
6、占空比设置,1为开启、0为关闭关闭后不会进行占空比计算时钟的方法
F5:savethecurrenttabinabmpfile
F6:savethecurrenttabintheclipboard
F6:保存当前页面在剪贴板中
F7:savecvffileinthecurrentdirectory
F7:保存CVF在默认目录
v2.0.0更新内容:
英特尔酷睿i912900KS。
英特尔酷睿i7-1280P/1270P/1260P、酷睿i5-1250P/1240P、酷睿i3-1220P(28W)。
英特尔酷睿i7-1265U/1255U、酷睿i51245U/1235U、酷睿i31215U(15W)。
英特尔酷睿i7-1260U/1250U、酷睿i51240U/1230U、酷睿i31210U(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