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题:以良性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作为网购达人,你被互联网平台推荐过商品吗?生活中是否感觉被互联网大数据的各种算法所掌控?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等市场不良行为,究竟割了谁的“韭菜”?又给市场公平竞争带来哪些危害?近日,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回应市场竞争领域的热点问题。
算法不能算计消费者
问:大数据杀熟如何算计消费者?有哪些表现?
答:严格来讲,是利用大数据来杀熟,因为大数据本身不会杀熟。因为你是老顾客,所以我对你了解得更多,了解你的消费偏好、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甚至消费的剩余,可以非常精准地进行个性化定价。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商家所掌握的信息远远超过消费者。在数字化时代,相对于商家,消费者在数据占有、信息知情方面,仍然处于弱势。
大数据杀熟的背后是算法,算法的精准度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能力。如果掌握了大量消费者数据,开发出带有偏见性、歧视性的算法,同时把这些数据利用起来,就可以很精准地进行个性化推荐,甚至个性化定价。平台企业这两年发展速度非常快,一方面为生产、消费、流通提供了大量便利,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问题,像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等现象,最后损害的还是消费者利益。平台企业是信息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果,如果平台企业没有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对其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就需要用法律武器来规制。
扼制竞争就是扼杀创新
问:平台“二选一”行为对市场造成了哪些影响?
答:平台“二选一”,如果用反垄断的语言来表达,是一种排他性的行为。如果是一个小的平台,恐怕不会有这样的能力。能强迫供应商站队的企业,毫无疑问有一定的市场能力、甚至达到了市场支配地位。
掠夺性低价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答:社区团购跟平台企业一样,也是在信息科技基础上的一种商业模式创新。毫无疑问,社区团购是非常好的一种商业模式,尤其从疫情防控角度看,非接触式的购买很便捷。
当前,互联网头部企业以掠夺性的低价进入社区团购。在平台的促销活动中,鸡蛋、大米、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可能售价低于进货成本。当然从短期来看,消费者感觉很开心,捡到便宜了,但这带来了一个问题——传统商业模式彻底被颠覆了。掠夺性的低价传递了一个非常不真实的价格信息,当零售价格比生产价格还低的时候,这个价格信息是不真实的,一定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社区团购这种商业模式不能无序竞争,要规范发展,要预防资本进入之后加剧市场集中度。
实现竞争与创新良好互动
问:如何理解保护市场竞争机制和新业态创新之间的关系?
答: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有市场失灵的问题,也有市场主体不道德、不合法的一些行为。市场秩序不是市场自己能建立起来的,一定要通过政府的手段来建立。所以,市场秩序实际上是一种公共产品,这种秩序是在市场主体不断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的活动一种是交易活动,另一种是竞争活动。市场秩序实际上是反映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是市场自己能够提供的,而是需要政府来提供这种公共产品。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把市场和政府有机联系起来。反垄断法要防范市场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法要制止不正当竞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努力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实现更好结合。
“十四五”蓝图所描绘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竞争与创新的良好互动。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维护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我建议,要从包容审慎监管转变为积极监管、协同监管、审慎监管和依法监管,为真正符合经济规律、科技发展规律、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的商业模式保留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