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讲究的就是以诚待人,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以德经商。以德经商,货真价实,薄利多销,童叟无欺,才能得到客户们的认可,才能把自己的商品销售到每家每户,这样,客户才能用着放心,自己卖着也踏实。”这是闻喜县建材市场钢材区中山古镇灯具批发老总王学礼对这么多年来做生意总结出来的经验。
从一个小工人成为一个小包工头
国营造纸厂倒闭以后,王学礼又来到了一家玻璃厂上班,依旧是从事电力维修工作。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几乎是人人上班,家家打工,很少有人创业做生意,和他在一起的朋友们看准了商机,率先做起生意来。
由于当时做生意的人少,竞争压力也小,使得他的这一帮朋友渐渐富了起来,看着曾经在一起上班的朋友一个个都当了老板,挣了大钱,王学礼也开始动了从商的念头,但又没有任何经验,根本不知道从哪下手。他的朋友们提起建议:“你不是会电嘛,干脆就做改造线路生意,这个也不用投资什么,只需要把活给人家干好就行了。”
一语点破梦中人,王学礼说干就干,他马上辞掉了玻璃厂稳定的工作,召集了一帮工人,干起了改造线路生意。
当时的闻喜并没有什么新建的小区,基本上都是自家独院,王学礼也没有什么经验和人脉,他就揽一家活干一家活。一辆摩托车,一个工具箱,开始了他漫长的奔波,他最远的一次都跑到了北垣的一个不知名小山村。
王学礼总是在干完活后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活也干得漂漂亮亮,后续有什么问题他也会随时赶到,凡是他干活的过,客户都是一片好评。留着一个小平头,骑着一个破摩托,说起话来总是合理和气,不卑不亢,王学礼的名声也渐渐地在闻喜流传开来。
随着闻喜房地产行业的兴起,王学礼的工程也越来越多,他最多的时候雇了13个工人,分为4组,生意也做到了稷山、运城等其他地区。
看准商机,及时出手
眼看着高楼万丈起,眼看着房屋变大厦,王学礼心想:用不了几年,闻喜的小区就会发展成巨大规模,到时候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人们对房屋的装饰也会越来越讲究。
就这一个观点,他又来到了郑州、太原、广州进行考察,发现当时一些大城市的小区里,特别流行一种叫无框画的装饰品,这种装饰品三个拼成一副,价格不贵还特别洋气,挂在家里的沙发后面特别漂亮。
一个在闻喜开装饰品店的念头油然而生,王学礼迅速联系了郑州一家名叫佳和佳美的加工装饰品店的厂家,签订长期协议,做了闻喜县的代理商。一个月后,佳和家饰城在闻喜盛大开业。
为了让大家用好灯,搞起灯具批发生意
王学礼在工作中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电工团队在给别人改完水电,安装完灯具后,总会有一些灯出现质量问题,今天灯不着了,明天开关不能用了,这些都需要他的电工团队前去维修,一连串的小问题也惹得他忙东忙西。
“你干嘛不自己开个灯具店呀!你本身就是搞电的,再开个灯具店,自己卖货,自己维修,客户也不用因为灯出现问题不知道找谁而发愁了,何乐而不为呀。”朋友的建议让王学礼有了新的想法。
王学礼来到了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的灯具生产厂家进行考察,古镇镇是“中国灯饰之都”,其镇上灯具生产厂家就数千余家,同样的灯尽然标出不同的价格。经过王学礼数天的对此,发现外形一样的灯之所以价格不一样,是因为其材质、灯片、驱动都有优劣之分。
各个厂家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王学礼就取各厂家之长,吊灯做得好的厂家就只进吊灯,筒灯做得好的厂家就只进筒灯,开关做得好的厂家就只进开关,平板灯做得好的厂家就只进平板灯……就这样,王学礼又在闻喜做起来中山古镇灯具批发生意。
为了让顾客得到真正实惠,王学礼薄利多销,宁可多卖一家货,绝不多赚一家钱,结合之前的佳和家饰城,他又开展买灯送挂画活动,凡在店里买灯的,王学礼都会送其一副画,再加上专业的电工团队,终身免费上门维修,使客户即得到了实惠,又得到了保证。
“做生意就是做人,你让别人得到了实惠,别人才会相信你,才会选择你。”王学礼说道。王学礼也始终秉承“以诚待人,以德经商,以德兴商”的原则,更好的服务于闻喜人民。(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