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①罗锡文院士,2015年1月15-18日,与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代表团洽谈水稻、薏苡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事宜。罗锡文院士团队从2013年与贵州省农委合作,已在贵州省安顺、平坝、铜仁、惠水等地建立了4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引进罗锡文院士团队水田激光平地技术和水稻精量穴播技术进行推广示范。座谈会上,代表团汇报了2014年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生产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存在的问题,2015年准备再增加3个示范点,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推进贵州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与应用;同时提出了贵州省薏苡生产情况及机械化生产的问题,准备从种植、收获两个环节与罗锡文院士团队合作,解决薏苡机械化生产的难题,推进贵州薏苡机械化生产的发展。罗锡文院士与贵州代表讨论了水稻精量穴播技术及配套农艺技术问题,拟定了2015年贵州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实施单位的任务。

2015年6月5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召开水稻机械化精准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现场会,示范地点在固始乡亿丰农机合作社,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国宝杂交水稻技术工程中心、淮滨县农业局、信阳市水稻种植大户及合作社代表等80多人参加了现场会,现场会演示了18种水稻种植新技术及机具,包括水田整地机械、水稻直播机械和水稻育插秧机械等。

2015年8月25-28日,应邀参加了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全国第十六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作物学会作物栽培专业委员会和水稻产业分会共同主办,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中从事水稻栽培研究的专家学者约400人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围绕大会主题“水稻丰产提质增效现代栽培理论与技术”进行了专题报告与讨论,交流与讨论的主要内容有:加快水稻栽培科学发展的问题;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形成机理与调控;水稻精确栽培原理与技术;水稻超高产规律与技术;水稻节肥节药节水与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水稻机械化、轻型化和信息化栽培理论与技术;稻田生态系统与生态农业模式(工程);稻田农作制与地力可持续增长技术;稻米需求、流通、加工新动态与稻作产业化趋势。罗锡文院士在大会上作了“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大会报告。

2015年9月12-15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召开水稻机械化精准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召开专家现场评议会,邀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张新友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章秀福研究员、长江大学卢碧林教授、河南省信阳市农业局孙兆全总农艺师、河南省淮滨县农机局王波高工和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段仁周研究员等6位专家对水稻机械化精准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进行现场评议,专家组实地考察了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水稻长势,建议进一步加强水稻机械化精准种植模式的集成展示力度,提升技术成熟度和加快推广应用。

2015年9月5日,应邀参加了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四川省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交流会”,四川省农技总站、四川农机化发展处和四川农科院及绵竹等12个市县区的农技站站长及种粮大户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了会议。罗锡文院士作了“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大会报告,并对四川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此外,在会议上四川农科院李旭毅博士作了“四川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报告,彭山区、三台县及绵竹市的种植大户代表对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了交流,并表示明年进一步扩大应用面积。

2015年9月15日,应邀参加了由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汉中市首届学术年会”,中国工程院陈一坚院士、有关专家和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会员共100多人参加了学术年会。罗锡文院士作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学术报告,罗院士结合水稻精量穴播技术的研究以及在汉中的应用情况,对汉中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下午,罗锡文院士到陕西金沙滩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水稻精量穴播技术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测产,由华南农业大学、陕西省农机技术推广站、汉中市农机管理站、勉县农机推广中心和勉县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共同实施,采用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水稻精量穴播机播种,亩产量为810.8kg。

2015年11月16-19日,第六届亚洲精准农业会议在广州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希腊、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学会、协会、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400多人出席了会议。罗锡文院士主持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作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助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的大会报告,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以及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17位中外专家作了大会报告,18日参会代表到增城教学科研基地参观精准农业作业装备田间现场演示。现场演示了水田激光平地机、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水稻精量旱直播机、无人驾驶主从导航拖拉机、无人驾驶喷雾机、无人直升机等18种机具,演示机具代表了我国精准农业研发和应用的最新科技成果,获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2016年3月14日,与宁夏农林科学院代表团洽谈“十三五”科研项目合作事宜,宁夏农林科学院代表团由党院长周东宁及院科技人员一行6人组成。双方对罗锡文院士团队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在宁夏的应用情况进行交流,罗锡文院士团队与宁夏农科院合作的近8年取得了良好成绩,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可节约种子、提高植株抗病、抗倒伏性,节本、增产、增效效果明显等,较常规直播节约种子8公斤/亩,平均增产8%左右,对引领宁夏水稻学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罗锡文院士表示将赴宁夏进行新一轮实地考察研究,进一步拓展项目合作领域。

2016年3月23-24日,罗锡文院士应邀参加了在陕西延安召开的“水稻机械化精量穴播技术研讨会”。会议由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陕西省农机局协办,延安市农业局承办。沈阳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黑龙江农科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西部环保有限公司、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陕西省农机局、陕西省农机推广站、延安市农机局、延安市农机中心等单位的专家近5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教授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和领导首先观看了水稻生产机械现场演示,实地考察了延安南泥湾地区的水稻生产基地。与会专家详细讨论了南泥湾水稻机械化精量穴播技术方案,包括品种选择、播量、播期、施肥量和技术操作规程等,为南泥湾2016年进行水稻精量穴播技术试验示范提供了依据。

2016年11月29日—30日,罗锡文院士在广州组织举办了“2016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国际研讨会”。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汪懋华院士、陈温福院士、张洪程院士、宋宝安院士、罗锡文院士,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等9们院士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希腊、埃及、马来西亚、泰国、塔吉克斯坦和中国共9个国家的45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上汪懋华院士作了题为“创新驱动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展望”的大会报告,谢华安院士作了题为“科技创新与粮食安全”的大会报告,陈温福院士作了题为“中国的粳稻生产”的大会报告,罗锡文院士作了“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与机具”的大会报告。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周兴根副教授作了题为“美国水稻直播及管理技术”的大会报告,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副教授TadashiChosa作了题为“日本水稻直播研究——气力式条播发展”的大会报告。29日下午,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试验基地进行了机具现场演示,罗锡文院士团队共演示了水田平整机具、水稻直播机具、水稻育秧机具、水田植保机具、无人驾驶拖拉机等24台(套)机具以及16架农业无人飞机。

②张东兴教授,2015年4月18日,应邀参加第二届玉米科技青年论坛,在会上作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报告。来自全国玉米生产教学、科研及企业的45岁以下的60余名青年人员参加了交流会。

2015年4月20日应邀参加在山东省寿光市举办的海峡两岸技术交流活动并做技术报告。

2015年10月6日应邀参加河南省禹州市玉米机械粒收直收技术交流与观摩会。探讨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及服务模式,观摩了玉米籽粒直收现场。

2015年10月27日应邀参加由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中国农机化协会、中国农机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机学会举办的“2015——中国农机发展论坛”会议,并做了“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技术途径”的报告。

2015年11月13日,张东兴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与霍恩海姆大学AgriculturalFaculty学院进行了学术交流,院方安排了丰富的交流内容包括三场学术交流报告,一次试验室参观和一次德国农业博物馆参观。由于AgriculturalFaculty学院农业科学学科设置等方面与课题组研究方向有很多共同点,双方交流比较深入。

2015年11月19日,参观访问了法国的利马格兰公司,利马格兰公司在全球有8600名员工,14个业务单元,利马格兰合作社主要业务有大田种子、蔬菜种子、谷物配料、园艺产品、烘焙产品等。其中大田种子业务位居全球第四,蔬菜种子业务位居世界第二,两者均在欧洲排名第一。为保证公司种子种植面积和原材料充足,利马格兰会与农场主签订协议,农场主自由选择是否将农作物卖给利马格兰,但一旦达成协议,农作物价格便由利马格兰决定。利马格兰研发投入在整个种子行业位居第一位,致力于研发的员工多达1800人,专业销售额的13.5%投入研发,2013-2014年度总研发经费达2亿欧元。巨大的科研投入造就了利马格兰每年推出400多个新品种的实力。

2016年1月6日,应邀参加全国机械化发展高层论坛,到会企业人员200余人,会上作“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主题报告。

2016年3月22日到广东省湛江市,应邀参加由农业部农机化司主持召开的我国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技术研究研讨会,重点商讨我国粮食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研究规划。

2016年8月2日与来自甘肃农大、浙江大学、甘肃奥凯种业、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新疆建设兵团农机研究所等单位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了我国种业十三五装备研究方向、难点、技术突破等。

2016年8月18日在第七届国际作物科学大会上作主题发言(英文)——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面临问题、挑战与发展机遇。发言后,来自各国的专家提问,探讨我国黄淮海地区未来发展之路。

2016年10月26日,参加了武汉全国农机展会,组织玉米体系部分岗位科学家在展会期间与来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农机生产企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会议期间,在玉米收获机械化论坛上作“我国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报告。

2016年11月26日,赴青岛农大与机电工程学院的部分老师和研究生,交流探讨黄淮海地区高含水率条件下的玉米籽粒收获技术问题。

2016年12月8日,赴华南农业大学与推广站、科研院、大学等机构的科技人员共同探讨我国粮食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问题。全程,即除目前的耕、种、收三个环节外,将田间管理、收获后烘干和秸秆处理环节列入机械化统计内容。全面,即扩展作物类别,由主要粮、棉、油作物扩展到粮、经、饲等,力争到2035年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

③杨炳南研究员,2015年12月15日,组织专家参加中国农机学会耕作机械分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

2016年10月15-16日,杨炳南组织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耕作机械分会2016“智能化精准施药、施肥”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Dr.Zhu,与全国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机管理部门等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2016年,在中国农机院举办了马铃薯播种与收获机械研讨会。邀请了育种、栽培、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以及机械专家、机械制造企业等共同针对目前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新技术、新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加大中小型马铃薯种植机械、马铃薯育种机械研究的共识,尤其是针对丘陵山地小型播种、套间作标准化播种机械、覆膜滴灌播种一体化播种机械等,要引起行业科技、企业的足够重视。

参加了2015年度、2016年度的马铃薯世界大会,并交流学习了马铃薯播种机械化技术。

④蒋金琳教授,多次与山东省农机局、农机推广站、青岛市农机局、青岛市农机推广站、河南农机推广站等农机管理与推广部门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与青岛弘盛农业装备、青岛洪珠农业机械、山东五征集团、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宇成动力有限公司等进行技术合作与科研交流。

2.调研培训

(1)罗锡文院士,2015年8月28日带队调研组一行到贵州铜仁调研山地农业现代化与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调研组认真听取我市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和农机化发展情况汇报,详细调研了土地流转、生态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根据汇报情况,专家组建议铜仁市要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生产结构、经营主体和生产方式,促进分散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原始劳作向机械化转变,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短期追求经济效益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座谈会上罗锡文院士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学术报告”。下午调研组一行到铜仁市碧江区瓦屋村“贵州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调研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情况,并与基地技术技术人员交流水稻机械直播及田间管理技术。

2015年7月6日下午,给广东省“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做了《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思考》的技术培训,来自广东省农业部门的130多名农业科局级干部参加了培训。罗院士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七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他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深思熟虑的思考: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二、加快土地合理流转;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五、加强农艺农机融合;六、加强农机科技创新;七、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参会人员对农业机械化领域大开眼界,对国家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充满希望和期待,对农业机械化的“中国制造”表示钦佩和崇敬。

2015年5月15日,赴新疆和田地区指导水稻精量穴播技术,参加了新疆和田市农业局在墨玉县加罕巴格乡阿亚稀克拉村举办的“水稻轻简化机械精量穴播技术示范与应用现场会”,当地维吾尔族农户50多人参加了现场观摩。技术现场会演示了华南农业大学研制成功的水稻精量水穴播机,该机具已在墨玉县基地连续应用两年,应用效果显著,比人工撒播的水稻产量增加了175公斤,每亩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上,罗锡文院士进行了技术指导,建议加大推广应用面积。

2016年4月22日,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一团指导水稻精量旱穴播技术生产,2016年一团水稻精量旱穴播技术超高产示范面积360亩,采用罗锡文院士团队研究成功的2BDH-10型水稻精量旱穴播机,播种量12kg/亩,该技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一团已连续应用3年,其中2年亩产量均超过1000公斤。罗锡文院士到播种现场与一团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包括机械作业技术要求,以用出苗后的水肥管理和杂草防治,力争再取得更好的示范效果。

2016年5月15-16日,在江西指导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工作,出席了在成新农场召开的江西水稻机械化精量穴播技术现场观摩与研讨会。江西省农业厅下属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同志和专家70余人参加了观摩研讨会议。罗锡文院士在研讨会上作了《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水稻生产和机械化技术应用情况和该院士团队开展水稻生产自动化耕整、激光技术平整、机械化精量播种、无人飞机植保、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及水稻制种生产机械化等技术开发研究应用情况,展望了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5月16日,罗锡文院士先后到湖口县观摩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到都昌县参加九江市水稻机械化精量穴播技术观摩研讨会,继续指导江西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工作。

2016年9月25日,应邀参加了“2016年贵州兴义万峰林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测产验收会”。当天实地测产了兴义市万峰林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水稻产量,经实地测产,水穴机直播示范平均亩产842.615公斤,针钵式机插秧示范平均亩产879.77公斤。测产会还进行了交流座谈,总结了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成功经验,罗锡文院士在座谈会上作了“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主题报告。

2016年12月22日,应邀参加了“黑龙江省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研讨培训会”,会议由黑龙江省科技厅主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北大荒股份协办,黑龙江省院士工作办公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中科向日生物科技(黑龙江)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黑龙江省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骨干、部分水稻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水稻种植大户300多人参加了会议。培训会上,罗锡文院士作了题为“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学术报告;张洪程院士作了题为“生育压缩型直播稻稳产栽培途径与关键技术”的学术报告;其他十二位参会专家、学者、农技推广人员和水稻种植户分别结合自己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作了精彩的报告。研讨培训会促进了黑龙江省水稻直播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对推动黑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稻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陈学庚院士,2015年分别赴新疆、山东、湖北等植棉地区进行调研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主要调研了新疆兵团第六师、第八师、第三师和第七师等几个主要植棉师,以及自治区玛纳斯、乌市等主要植棉地区。黄河流域棉区重点调研了山东、河北等地,长江流域棉区调研了湖南、湖北等地。与当地农户进行深入交流,和农机主管部门探讨植棉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问题,对棉花收获机械化配套栽培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了解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植棉区的主要土壤、气候特点和棉花生长、生产机械化现状,对实现棉花收获机械化技术提出有关建议。为适应棉花机械采收,研制能适合机械采收76cm等行距种植模式的精量铺膜播种机提供技术指导,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土壤和气候特点的棉花生长化学调控技术,对当地农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调研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生产产业调整,机械化收获技术在自治区发展迅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继续下滑,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亟待突破。新疆兵团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通过实行减棉增粮,以实现稳粮优棉。兵团统计局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6月25日,兵团棉花种植面积为915.3万亩,较上年实际减少135万亩,下降12.9%;粮食面积461.3万亩,同比增长10.7%。截至2015年5月底,新疆自治区棉花种植由上年的2967万亩调减到2488万亩,棉花种植进一步向高产棉区集中;新疆自治区棉花收获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2015年度机采率由10%左右提升到15%以上。

(3)张东兴教授及其团队成员,2015分赴内蒙、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等地进行玉米生产机械化生产及机械化发展需求调研,考察了各地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尤其是对黄淮海地区籽粒收获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表明,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有所进步,但所用机具依然以小型机械式为主,与规模化经营主体高效精量技术需求依然有差距。肥药施用技术没有大的改观。籽粒收获技术在黄淮海地区快速推进,但品种不适宜、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偏高的问题没有解决,专业化籽粒收获机依然缺乏,籽粒破损率高达10%以上,难以推广应用,急需研发适于高水分量的籽粒收获技术与装备。西南地区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发展较快,摘穗收获技术已经起步。

2015年对农业部所属西北、黄淮海、西南地区农机、农技人员及玉米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新疆昌吉、陕西杨凌、河北保定等地),并对来自塔吉克斯坦、朝鲜、东亚、非洲等国家的农机管理和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合计200余人次。

2016年6月13日,参加由农机流通协会组织的在石家庄召开的黄淮海地区三夏农机工作培训会,作了黄淮海地区小麦收获后玉米精量播种技术报告,得到与会人员好评,会后对个企业管理人员主动交流经验。

2016年9月14日对来自东南亚地区的40余名技术人员,进行玉米生产技术培训。

2016年9月21日,赴甘肃兰州参加由农业部全国农技培训中心组织的全国三秋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会上作了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及农机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2016年9月26日,赴河南鹤壁参加农业部农技中心举办的黄淮海地区秋收工作培训会议,就黄淮海地区机械化玉米收获技术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培训。

2016年10月20日,参加农业部外专局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培训会议,做玉米机械化生产与粮食安全关系的报告。来自10几个国家的人员参加了培训。

(4)杨炳南研究员,在阜阳召开了播种现场会,邀请了阜阳市科委、阜阳市农机所、当地农户、阜阳日报但单位共30余人,特邀阜阳市科委农艺、农机专家到现场进行评估。在新疆昌吉对当地用户进行了玉米制种玉米播种机使用培训。进行了播种机各个部件结构及功能的介绍,对播种机的特点,播种机的主要操作步骤、安全事项,使用后的维修保养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对比了该类型播种机与市场上现有播种机的区别,以及该播种的优点和不足,让用户对自走式播种机型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加以宣传。

在中国农机院的组织下,组成专业组,对黑龙江水稻插秧侧深施肥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技术开发。

(5)李革教授,2015年4月19日在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的杭州金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钵体毯状苗田间插秧试验和示范,插秧频率超过300株/分钟/行,插秧试验面积超过6亩,试验过程中机器工作稳定,送秧装置和分插机构工作可靠,送秧装置未出现明显的送秧失准,满足纵向定量精准送秧要求。

(7)吴崇友研究员,2015年3月初赴江苏高淳、吴江、宝应、江都等地进行调研,了解长江中下游降雪和低温冻害对油菜苗生长情况的影响并接受推广部门及农户咨询。调研结果表明,低温冻害对油菜直播或撒播密植的油菜影响较大,对稀植特别是油菜毯状苗移栽的健壮老健苗影响较小,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油菜密植,引起高脚苗,低温导致高出的根茎结冰,致使死苗;9-11月份赴安徽、湖北和江苏等地进行油菜直播和移栽情况调研,了解当前我国油菜种植机械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导机具调试和生产作业。调研结果表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种植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特别是稻油轮作模式,油菜种植时土壤含水率高,秸秆量大,机械直播播种质量难以保证且作业效率与你们的期望任有较大差距,长江下游晚稻区机械直播油菜产业低,为保证油菜产量需要开展油菜机械化移栽技术研究;2015年度分别赴河南洛阳、江苏丹阳、苏州、浙江湖州、山东潍坊等地的农业生产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农业机械制造现状及工艺技术,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的农机工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整体研发水平和科研投入依然薄弱,产品技术升级和换代较慢,机具的整体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8)韩豹教授,2015年5月至11月共4次到黑龙江黑河市孙吴县进行大豆种植、大豆田间管理机械化调研以及大豆苗间松土除草试验。孙吴县位于黑龙江北部,地处半干旱地区,春季少雨,是我国北方春大豆生产区。因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地资源,生产出的大豆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近3年年均种植大豆面积约5万hm2左右,主要采用垄上种植,垄距60-65cm,垄上双行精量播种,垄上行距8-10cm,株距6-8cm居多,也有少数农户播种株距10-15cm。正常年平均产量2t/hm2以上。整个大豆生产过程中100%实现机械化作业,但由于受各家各户小规模种植影响,机械动力大多小于40kw,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高,对土壤压实严重。苗间除草仍依赖化学防除,作业粗放,影响大豆品质。

3.取得成效

(1)水稻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①创新提出了同步开沟起垄穴播、同步开沟起垄施肥穴播和同步开沟起垄喷药/膜穴播的“三同步”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同步开沟起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在田面同时开出播种沟和蓄水沟,播种沟位于两条蓄水沟之间的垄台上,采用穴播方式将水稻芽种播在播种沟中,实现了成行成穴有序生长,根系生长发达,并减少了倒伏,可节水30%以上,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直播技术可节肥15%以上;同步开沟起垄喷施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可在播种时同步喷施除草剂。

②发明了适合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的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3种排种器及1种同步深施肥装置,包括适合中等播量且播量可调的组合型孔式排种器、适合杂交稻或超级杂交稻精少播量的垂直圆盘气力式精量排种器、适合高速大播量精量旱直播的气吹集排式排种器、适合水田作业的两级螺旋式排肥器等核心关键部件。发明了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机和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机两大类共15种机型,实现了行距可选、穴距可调和播量可控。

③探明了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形成机理和生理特性,创建了“精播全苗”、“基蘖肥一次深施”和“播喷同步杂草防除”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栽培技术,发明了浸种剂、包衣剂、生长调节剂和水稻生态专用肥等物化技术;制定了不同区域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规程。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已转让给国内农机企业大批量生产,已形成系列产品,部分机型已获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并列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该技术在国内26省(市、区)及泰国等6国推广应用,与人工撒播相比,亩增产8%以上、增收100元以上;与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相比,采用该技术的水稻产量相当,但省去了育秧环节,省工省力,亩节本100元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引领了全国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发展。

⑤针对现有两插臂插秧机高速作业伤秧率高、效率提升有限的问题,研发以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底盘为动力的2ZD-6型水稻多栽植臂水稻插秧机。2015-2017年在江苏盐城、江苏兴化、江苏姜堰、湖南益阳、江西南昌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田间试验示范,试验表明非匀速三插臂分插机构在伤秧率和栽植质量方面优于对照样机,且具有高速作业潜力,实现了不降低作业效率条件下的低损高速水稻栽植。

⑥针对晚稻大苗移栽农艺要求,优化设计了分插机构栽插轨迹,在湖南益阳、江西南昌等地进行了株高40cm以上晚稻大苗机插秧的田间试验示范,试验表明,研发样机可满足40cm大苗机械化移栽要求,适应性得到农户认可,突破了大苗机械栽插难题,为解决我国双季晚稻大苗机械栽插提供了一种先进适用的机械装备。

(2)玉米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开展了播深精确控制技术、高速高效和轻简型精量播种机研发,取得如下成效。

①播种深度精确控制机构:针对黄淮海地区玉米免耕播种时小麦秸秆量大,引进机型难以适应,而现有小播种机存在播深不一致的问题,研发了单侧同位仿形播深自动调控机构。对装有单侧同位仿形播深精确控制机构、双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机构及传统驱动后仿形机构的播种机进行麦茬地免耕播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单体粒距合格率高、播深稳定性好,出苗整齐度高,作业效果优于双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单体和后位仿形播深控制单体,并且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具有良好麦茬地通过性,能够适用于一年两熟地区麦茬地玉米免耕贴茬播种的需要。

②高速高效精量播种机:依据高效低耗原则,研发了高速电机直驱式精量播种机,电机取代传统地轮机械传动,实现高速高效作业,显著提高播深和株距一致性;并可根据地力条件实现播种作业过程中播量的实时检测与调控,达到节约种子、充分利用土壤肥力、最大限度挖掘产量潜力,实现节本、增效。经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的田间检测,在作业速度为10km/h条件下,播种合格率达99.3%,重播率为0.1%,漏播率为0.6%;作业速度为13km/h条件下,播种合格率达97.2%,重播率为0.0%,漏播率为2.8%。

区粘重土壤类型,具有独立排种驱动机构的精量播种机,保障驱动的可靠性和播种的均匀性;盘式覆土机构,能有效切土和覆土。在南方13个试验点的试验结果表明,作业播深一致性、株距合格率等显著提高。

(3)马铃薯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4)油菜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围绕现有油菜移栽技术工序复杂、现有装备效率低和对土壤适应性差的问题发明了油菜毯状苗规模化、标准化育苗技术,油菜毯状苗连续高速对缝切块栽插技术,主动波纹圆盘开窄沟、切挤压相结合的覆土镇压技术,解决了原有旱地移栽机对土壤整地要求高,移栽效率低的两大问题,实现了稻茬田和各类旱茬田耕整或免耕高效移栽,创制了2ZTY-4/6型油菜毯状苗高速移栽机,作业效率达到4-6亩/小时,是现有链夹式裸苗移栽机的8倍以上,移栽质量达到农艺要求。2014至2017年,在江苏、安徽、湖北、四川、湖南等油菜主产区推广应用,试验示范表明与同期直播油菜相比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综合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围绕油菜直播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突破了油菜精量排种技术、冬油菜区前茬秸秆量大与黏重土壤条件下种床整理技术、春油菜区高效宽幅免耕直播技术、油菜直播多功能模块化集成技术、油菜直播智能化提升技术等;研发了2BFMQ-8/10型油麦兼用气送式联合直播机、2BFQ-9型春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2BFQ-19型春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和2BFQ-18型油菜免耕气送式直播机等4种类型的油菜精量播种机,并进一步提升2BFQ系列油菜播种机的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区域农艺适应性,该系列播种机技术与装备被农业部连续多年列为油菜机械化生产主推技术与装备。

(二)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情况

1.专业领域科技发展动态

(1)“高速栽植技术装备研发”获得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我国杂交稻、油菜、甘蔗、蔬菜总种植面积超过4600万公顷,系统化的移栽技术系统的缺乏和不配套,长期制约着生产效率等的提高。项目以研发高速栽植设备提高效率为重点,完善技术与装备配套体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综合生产成本为综合目标,集中力量联合研究,突破高速作业条件下的健壮苗识别、自动定量输苗、精准栽植、覆膜栽植、整机振动平衡、智能监控等共性关键与核心技术,集成研制育苗精播、高速高效栽植装备,满足杂交稻少本稀植、甘蔗种芽与蔗苗种植、稻田粘重土壤油菜高密度移栽、蔬菜膜上移栽等机械化技术。

(2)“精量播种技术装备研发”获得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针对主要作物机械化精细高速播种需求,突破高速作业下的精量排种、播深精确调控、种肥同步施用等技术制约瓶颈,形成主粮、油料、杂粮、牧草高速精量播种作业装备,为主要作物主产区高效播种、节本增产提供装备技术支撑。开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谷子、油菜、苜蓿种子特性与高速作业排种技术与排种器结构研究,突破高速作业的防损伤排种、种肥气流集中输送、播深一致性调控、漏播堵塞故障诊断、高速仿生减阻开沟等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研制水稻精量直播、大豆与玉米单粒精播、小麦精量条播等高速精量播种作业装备,集成研制马铃薯气力精播及油菜、谷子、苜蓿小粒种子等精量播种设备。

(3)“种子繁育技术装备研发”获得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针对当前规模化制种存在的种子质量偏低、制种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形成主要粮食与蔬菜等制种成套装备,构建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种子产业化工程技术装备体系,支撑现代种业发展。开发小区精量播种、去雄授粉、自净收获与种子数控干燥、精细选别、智能包衣与丸化、活性和健康检测等核心技术,集成研制玉米、小麦、水稻、蔬菜等育种与制种生产成套装备,并在国家重点育种基地试验考核。

(4)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技术研发成功,展示了连续回转式取苗栽插机构及其栽插技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第一取送栽一体化,动作连续高速,作业效率高;第二取苗到栽植的运动过程中秧苗始终受控,栽植质量高;切块带土移栽秧苗成果率高。因此,连续回转式取苗栽插机构及其栽插技术将成为作物高效移栽的重要技术方向。

2.主要科研成果

(1)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与装备

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在水稻精量穴播技术与机具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针对水稻生产轻简高效栽培需求和人工撒播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了“三同步”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发明了适合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的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3种排种器及1种同步深施肥装置。发明了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机和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机两大类共15种机型(见图1-8),实现了行距可选、穴距可调和播量可控,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茬口(早稻、中稻、晚稻)、不同品种(常规稻、杂交稻、超级稻)、不同种植习惯的水稻精量穴播技术的播种要求。创建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栽培技术,制定了不同区域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规程。水稻精量水穴播机和水稻精量旱穴播机已转让给上海世达尔公司和河南豪丰公司批量生产。已在全国23个省市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苏丹推广应用。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水稻精量穴播技术节本增效显著,在新疆连续三年亩产超过了1000公斤,在浙江连续三年亩产超过了800公斤,在上海和宁夏亩产超过了700公斤。

针对黏重土壤特性,旋耕部件采用双轴式,有效提高了旋耕、平整、覆土效果。排肥器选用机械槽轮式,排种器采用“集中排种+气流均匀分配”技术方案,可实现“一器24行”作业,排种效率高,利用电驱控制系统替代地轮驱动,消除田间作业时的打滑,提高播种、施肥均匀性、稳定性。在射阳临海农场进行了5000亩的生产性考核试验,机具作业性能稳定、可靠,效率高。

②针对现有两插臂插秧机高速作业伤秧率高、效率提升有限的问题,研发以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底盘为动力的2ZD-6型水稻多栽植臂水稻插秧机。对非圆齿轮传动精度、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改进,优化了非圆齿轮加工工艺、分插机构壳体成型工艺。

非匀速三插臂分插机构与对照常规二插臂分插机构在相同取秧面积、株距和作业速度条件下,三插臂分插机构的插秧机的伤秧率明显低于对照二插臂的常规高速插秧机。在江苏盐城、江苏兴化、江苏姜堰、湖南益阳、江西南昌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田间试验示范,在不降低作业效率条件下降低了分插机构转速,机具具有明显的降低伤秧效果,机具适应性、可靠性得到农户认可。

③针对晚稻大苗移栽农艺要求和大苗移栽特点,优化设计了分插机构栽插轨迹,确定了非圆齿轮回转系传动比、节曲线、齿廓分布,设计了能满足40cm株高的水稻大苗栽植的分插机构;联合江西省农业工程研究所、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在湖南益阳、江西南昌等地进行了株高40cm以上晚稻大苗机插秧的田间试验示范,栽植质量得到农户认可。试验表明能满足40cm大苗机械化移栽要求。

④精确变量播种施肥技术装备具有播量模型在线标定功能,可实现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种子、肥料的播量模型实时标定,增加了播种施肥装备的通用性;研发了基于电控的液压驱动系统,利用拖拉机通用液压输出端口,可满足大型机具的作业功能多样化对拖拉机多路动力输出需求,液压系统输出功率可满足大功率、快速响应的动力需求,有效解决现有电机驱动方式播量调整范围小,适应性差的难题;同时该装备具有漏播、堵塞实时监测、RTK-GPS动态定位、CAN总线控制、网络通讯协议等特点,机手在驾驶室可实时接收作业地块播种、施肥处方图,结合研制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播种施肥作业的“一键化”操作。

⑤开展了旱田高速移栽技术与装置研究。研制了气力驱动的成排顶出夹取、精准送盘、PLC控制的自动取投苗装置;研制了落苗位置可调、同时为2行栽植器供苗的导苗装置,实现了取苗与栽苗装置的有序关联;研制了偏心圆盘平行四杆双侧传动、单侧支撑的栽植装置,实现了全自动高速取苗、投苗及高效栽植,取苗频率达到180株/分单元,栽植频率达到90株/分单元;研制了基于PLC和HMI的移栽机监控系统,实现了参数调控。集成了传感、精准定位、气电液控制等技术,实现了穴盘苗输送、取苗、投苗、落苗等自动作业,效率高、适应性好。经鉴定顶出夹取分苗取苗、带土钵苗精准输送、基于PLC和HMI的控制技术具有创新性,研制的旱田自动移栽机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玉米种植技术与装备

①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

针对我国玉米排种技术与排种器无法满足高速播种作业需求的问题,基于“机械-气流扰动促进充种”方法,创新设计了渐开线形机械拨指与正压气流组合式精量排种器。采用渐开线形机械拨指排种盘与正压气流交互作用,在充种阶段有效扰动种群,形成连续的种群翻腾状态,减少充种区种群的内摩擦力,提高充种性能。突破了单粒精量排种核心技术,创新研发了机械-气力组合式单粒精量排种关键部件,提高了排种单粒率,降低了对气流压力的需求。创新设计的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台架播种作业速度为16km/h时,排种合格率高达98.12%。

②电驱式玉米高速精量播种机

在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的基础上进行适于电驱的改进设计,取消了传统排种器采用地轮驱动和链条传动的方式,消除了地轮滑移和链条跳动对播种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系统采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实时检测播种机前进速度,并根据前进速度实时控制排种器转速,以保证任意前进速度下的播种株距一致性;电机与排种盘间的传动创新性的采用齿轮外齿圈传动的形式,结构简单、传动平稳,提高了排种盘启停过程的平稳性,进一步提升了播种质量;采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实时显示株距、播种机前进速度等信息,并可通过触摸屏设置株距等工作参数,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该项技术成果创新点如下:

a.提出排种器周向驱动方式,优化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结构,使其与电驱系统完美融合,协调一致;创新设计了适于电驱的齿轮、外齿圈周向传动机构,达到排种盘启动、运行、止停平稳的效果。

b.采用旋转编码器,结合光电隔离测速电路,准确检测播种机前进速度;使用单片机进行前进速度计算,并结合株距大小,实时控制步进电机转速,实现排种器排种转速与播种机前进速度的实时精确匹配。

c.触摸屏式人机交互界面,实时显示株距、播种机前进速度等信息,并可通过触摸屏设置株距等工作参数,取代了传统机械式的按钮和显示灯形式,操作直观、便捷、自然;同时可塑性强,方便产品后期的维护和更新。

d.研制了电驱式玉米精量播种机,适于高速高效播种,经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检测,10.3km/h的作业速度下,粒距合格指数达99.3%,高速13.0km/h作业条件下,粒距合格指数仍97%以上,各项作业性能指标远远优于国标要求。

(4)油菜种植技术

①油菜精密播种技术与装备

针对机械集中式排种器在播种机田间作业时倾斜、颠簸等导致各行排量一致性较差的问题,以及油菜直播对播种机轻简高效的要求,研发了中央集排气送式、中央集排机械离心式等新型排种技术与装置。其中中央集排气送式油菜精量排种技术采用精量可调供种器定量供种、正压气流集中输送分配排种,适应高效播种的生产实际需求。中央集排离心式油菜精量排种技术,采用枝状阀多阶分流技术,克服了各行排量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在湖北、新疆等多地开展了生产性考核,排种效果达到播种作业质量要求。

以正负气压组合式油菜精量排种技术为核心,集成种床带旋耕、深施肥、开种沟、覆土、镇压、仿形驱动的功能模块,可一次性完成油菜所有种植工序。其中模块化设计的开畦沟装置、旋耕灭茬装置,适应冬油菜区不同地表条件下的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油菜播种量200-1000克/亩范围内可调,适用于油菜油用、饲用、肥用的精量联合直播。

②油菜毯状苗机械化高效移栽技术与装备

该技术成果的突出优点有:作业效率高:研发的油菜毯状苗移栽机单行正常作业可达280-320次/分,是人工移栽的30-50倍,链夹式移栽机的5-8倍,世界先进的全自动旱地移栽机的2-3倍以上,创造了世界上旱地移栽的最高栽植频率和作业效率。适应性强:采用主动波纹圆盘开窄沟、切挤压相结合的覆土合缝机构,解决了原有旱地移栽机对土壤精耕细整的要求,实现了稻茬田耕整后移栽,甚至免耕移栽。高产稳产,油菜育苗移栽缩短了本田生育期,对于保证粮油合理轮作,实现稳产、高产具有重要作用。2014至2016年,在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上海等油菜主产区推广应用,与同期直播油菜相比平均增产30%以上,平均省工节本每亩70元以上。

(5)大豆种植技术

基于“两熟制小麦大豆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研制出2BQX-6F麦茬地大豆(玉米)精密播种机。适用于我国黄淮海冬小麦/夏大豆(夏玉米)一年两熟区在小麦秸秆残茬覆盖条件下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大豆(玉米)精密播种机。

(6)小区播种技术

小区种子播种机技术和设备研发,打破发达国家的长期垄断。我国种子繁育技术受机械化水平的制约,具有技术技能的田间劳动繁重,新品种的推出周期、种子品质等严重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种子繁育过程中存在的种子质量低、制种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和中机美诺公司联合研究了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的种子繁育装备。包括小区小麦条播机、手扶式穗行条播机、小区玉米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等,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应用。

(7)制种技术

研发了2BZP-3/6玉米制种专用精密播种机。突破了恒压气吸式排种器、玉米精密排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鸭嘴点播器播种质量监控和自走式播种机型整机配置等技术,研制出了制种玉米播种机械装备,通过了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填补了我国自走式制种玉米播种机的空白,具有创新性,2016年4月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播种质量数据采集与检测技术

①研制了“蔬菜精量播种机数据采集系统”。可实现播种机工作参数的数据采集,数据保存,压力监测,压力报警等功能,系统采用工业一体机和USB数据采集卡,性能稳定,可实现系统的触屏操作和数据的高效采集与分析处理,操作方便。该装置放置在便携式拉杆箱内,极大地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与便利性。

3.专业领域科技发展趋势

国内主要农作物种植技术与机具已基本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但在可靠性、作业效率和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方面相比国外先进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其次,我国种植机械功能比较单一,多个环节需要不同机具完成导致工序复杂,机具整体利用率不高,导致作物生产成本较高。国外发达国家植机械发展趋势为:

(1)向大型、高速、复式作业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机具的作业效率;

(2)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自动对行和导航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操作使用要求。

(三)专业领域研究重点建议

1.专业领域研究重点内容

(1)播种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作业工艺环节,抓好播种技术及机械是增强产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我国作物品类较多、作业模式多样,新的农艺措施不断涌现,随着生产方式变革,播种技术与机械也需要从提升效率、保障播种质量、提升作业可靠性方面着手,提高技术适应性和实用性。重点在高速精量排种器、高效播种机械作业系统、多样性播种机械上,加大开发力度,成熟产品系统,满足适合结构调整的装备需求。

(2)加大对种植业结构性调整所需要的播栽机械技术研究力度。在继续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大宗粮食作物向规模化、高效率种植发展需要的高速、宽幅、精量播种机械的深入研究与功能完善以外,还需加强重要区域特色种植的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等播栽机械的研究,如谷子播种机械、牧草播种机械、大田蔬菜播栽机械、中药材播栽机械、红薯秧苗移栽机械、马铃薯种薯切块机械等。

(3)加大对播种机械智能控制技术的集成研究力度。多年来在单项技术领域,全国相应单位开展了北斗导航、查分接行、播量调控、施肥调控、播深调控、漏播预警与补播等技术和装置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技术成果,开展联合性集成研究,分析技术成果的适应性、实用性,通过联合试验等形成机械化作业智能控制的技术规范、通用部件和系统、控制的标准要求等,形成相对统一的、较为成熟的、价格适中的控制单元和基于总线的控制系统,实现产业化。

2.专业组重点建议

(1)重大命题建议

①稻麦气力精量播种和高效复式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包括:稻麦复式作业技术与机具;精量高效播种技术。

②双季稻区杂交稻单少株及大苗机械化精准育苗栽植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包括:适应钵体大苗的机械化高效栽植技术与机具;精量高杂交稻单少株精确定量栽植技术与机具;气力式杂交稻精量育苗播种关键技术。

③北方优质粳稻可持续高产种植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包括:北方优质粳稻机械化钵体育苗与摆栽技术与机具;北方优质粳稻轻简型育秧精量播种技术与机具;北方优质粳稻无土或少土育秧基质配制工艺与装备。

④水稻精量直播关键技术与机具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包括:适合不同水稻品种精量直播的排种技术与装置;水稻精量水直播技术与机具;水稻精量旱直播技术与机具。

⑤适宜规模化生产的玉米高效种植装备与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包括:高效高密度玉米精量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基于高效防堵的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技术与装备;基于株距和播深精确控制的智能型玉米精量播种技术与装备。

⑥马铃薯、甘薯机械化种植装备与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包括:马铃薯、甘薯机械化种植模式研究;马铃薯、甘薯机械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技术与装备;马铃薯、甘薯杀秧技术与装备。

⑦油菜毯状苗机械高速移栽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包括:油菜毯状苗育苗技术优化与规范;适于油菜移栽的分插机构研究;独立单元式高速全自动免(少)耕油菜移栽。

(2)发挥专业组专家作用的建议

①建立专业组专家组定期交流机制和平台,发挥专业组专家的集体智慧,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进行技术交流和探讨,提出科学行之有效的方案,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②发挥专业组专家的技术咨询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国家项目立项、政策咨询等方面,提出建议,提高科研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和政策的精准性,引领行业发展。

THE END
1.寿光蔬菜网,寿光蔬菜种子,寿光蔬菜价格寿光蔬菜网作为蔬菜网旗下的地方性寿光蔬菜分频道,寿光蔬菜网,寿光蔬菜种子,寿光蔬菜网整合寿光蔬菜行业信息资源,架起了寿光与国内外广阔蔬菜市场的产业桥梁。http://sg.vegnet.com.cn/
2.中国蔬菜官方唯一投稿网站《中国蔬菜》 (1981年创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 研究所 主编:张圣平 主任:司智霞 电话:010-82109550 传真:010-62148559 E-mail:zgsc@caas.cn zgsc9550@126.com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https://www.cnveg.org/CN/volumn/home.shtml
3.首页12月10日,黑龙江省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规模化农场天空地一体化信息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发布会暨平台装备交付仪式在哈尔滨举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党委书记寇占英、北大荒薯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明安、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智 12/112024 https://ivf.caas.cn/index.htm
4.中国种子协会网中国种子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4种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训班在北京举办 种业盛会,释放了什么信号? 奔赴种业盛会!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中国种子协会会员信息变更(样表)》 2021年中国种子行业信用评价申报书、承诺书 《中国种子协会单位会员入会申请表(样表)》品http://seedchina.com/home/
5.首页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核发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有效区域为全国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公示2024-10-10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关于常态化推进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联合体试验整治和“仿种子”清理的通知2024-10-09 关于2024年山东省第二批、陕西省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名称等信息的公示2024-1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http://www.zys.moa.gov.cn/gsgg/
6.中蔬种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官网首页欢迎您!中蔬种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蔬种业,北京中蔬,zhongshuseeds.com,中椒系列,中国农科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http://zhongshuseeds.com/
7.全国农技推广网2024-10-09全国农技中心关于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的通知 2024-09-29全国农技中心关于举办第二十五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的通知 2024-09-29关于做好2025年种植业行业标准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9-11《中国植保导刊》期刊编辑招聘 https://www.natesc.org.cn/home/index
8.种子网天鸿种子网中国蔬菜种子网中国玉米种子网种子网-天鸿种子网-辣椒种子,花卉种子,花菜种子,蔬菜种子,水稻种子,玉米种子,武汉种子交易会,广州种子交易会,中国种业门户,种业,400-600-1611,湖北种子http://www.seed-china.com/
9.中国蔬菜网www.vegnet.com.cn中国蔬菜网自1997年成立以来,以行业细分模式整合蔬菜资源,集蔬菜种子、蔬菜基地、蔬菜加工、蔬菜价格、蔬菜批发市场、蔬菜资讯、蔬菜供求、蔬菜企业为一体,一直引领蔬菜产业信息化潮流,网站已经发展成为蔬菜以及相关农业行业大知名的专业商务网站。 网站数据 查看更多> https://top.chinaz.com/site_www.vegnet.com.cn.html
10.vip蔬菜网中企动力(300.cn) – 种子蔬菜网站鉴赏:vip蔬菜网》集蔬菜种子、蔬菜基地、蔬菜加工、蔬菜价格、蔬菜批发市场、蔬菜资讯、蔬菜供求、蔬菜企业为一体,是中国最专业的蔬菜供求信息发布、蔬菜商情查询平台,vipveg.comhttps://www.300.cn/anliku/anli_6258410.html
11.金土地农业种子信息网番茄种子蔬菜种子牧草种子水果玉米种子北京金土地农业技术研究所,1999年成立,销售蔬菜种子、番茄种子,牧草种子、水果玉米种子、 糯玉米种子、花卉种子、草坪种子、大豆种子等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电话:010-68977409 13621193380 网址:www.jtdseed.comhttp://www.jtdseed.com/
12.2024年辣椒种子价格行情(产地)中国辣椒种子网中国辣椒种子网是绿果网旗下辣椒种子价格信息网站,为行业农友提供全面的辣椒种子供求信息\价格信息\行情分析等信息服务.http://www.shucai123.com/lajiaozhongzi/
13.惠农网惠农网作为专业的线上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用户不仅可以在平台上免费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了解中国农产品价格行情,进行农产品批发和农产品交易。买卖农产品就上惠农网。http://www.cnhnb.com/
14.山东种业信息网山东省种子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繁育、生产、加工、销售、国际贸易为一体的生产经营股份制大型种业企业,拥有种苗进出口经营权。公司原名为山东省蔬菜种子专业公司,于1992年经原省农委批准设立的,http://www.sdseed.com/
15.农机网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网(www.nongjx.com)专业为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企业提供行业资讯、技术、产品、商机、展会等信息,同时提供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企业直播和线上展会、网络推广等服务,力争把农机网打造成让用户满意的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行业 “互联网+”服务https://www.nongjx.com/
16.爱农网中国农业网中国农业综合信息化平台爱农网_中国农业网_中国农业综合信息化平台,提供免费农产品交易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交易,价格,包括粮油,畜牧,特种养殖,水产品,水果蔬菜,园林花卉,农业技术,种子,农资机械,农业技术为一体的适合广大农民朋友的网站!http://bbs.inong.net/
17.中国蔬菜种子网中国蔬菜种子网是如何运作的?简单来说,它是一套集成化的大数据系统,可以收集和分析各种蔬菜品种的生长特性、抗病能力以及适宜气候等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农民可以更精准地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栽培,而科学家则可以基于这些数据不断优化新品种,使其更加高产、高效且可持续。 https://www.y9zobb1w.cn/shu-cai-bai-ke/428055.html
18.中国芹菜商情网中国芹菜商情网:免费发布芹菜价格信息,为芹菜农友提供芹菜(种子/种苗)供求信息、芹菜价格信息、芹菜行情分析等网络信息服务,qincai.cnveg.comhttp://qincai.cnveg.com/
19.从哪里能查询到全国蔬菜种子瓜类种子花卉种子用种量〈或需种中国种业信息网能查询到全国蔬菜种子、瓜类种子、花卉种子用种量。根据查询网上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种业信息网为中国种业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和解决方案,包括查询到全国蔬菜种子、瓜类种子、花卉种子用种量,致力于打造全国最专业、最有效的种业行业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9875917781864507.html
20.农资网行业信息商业机会产品展示农资企业企业招聘人才求职实用技术 热门查询:最新农药价格最新化肥价格2016年化肥价格 免费发布供求信息 种子市场 吉林省2021年农业主导 2020年春夏播种子市场 亩产1365公斤!长江中 回顾中国农药发展历程,思 种子市场竞争尽显洪荒之力 http://www.ampcn.com/
21.中国华农网农业信息农业供求农业技术公益农业中国华农网拥有农业技术、农业节目视频、农产品价格信息、农产品行情分析等致富信息的农业门户网,是农民上网找工作、农产品买卖、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牲畜交易、买卖农村闲置二手货的一个综合性信息平台。我们致力于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服务,我们会越做越好!https://www.huanong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