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作物的种植要求从单纯追求产量开始转向提高安全和品质。由于良种对提高单产、降低农药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下游种植业需求的转变对种子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种子行业将面临高产、高普适性和抗病(虫)性强优良品种的市场需求。
我国建立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国家统一推行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正式建立。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和农业农村部还将制订发布农作物种子认证目录、认证实施规则、技术规范等配套文件,并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宣传和政策解读,推动行业管理、市场流通等领域采信认证结果,共同推进认证工作全面实施。
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子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在当时特殊的内外部环境下,种子行业的生产与经营等活动完全由政府主导。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外部环境的改变,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全封闭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种业发展的新形势,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系列种子行业改革政策出台以来,我国种子行业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
2000年,中国第一部《种子法》颁布,中国种业开始走向市场化。时至今日,国内的育种模式与国外的商业化育种并不相同。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以及《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推动农业由产量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种业作为农业发展的“芯片”,肩负新使命新任务;
二是以基因组学、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种业科技革命和以企业兼并重组、产业链全程服务为特征的产业变革迅速推进;
三是我国种业开放进一步扩大,本土种子企业还面临全球化竞争、交流与合作;四是行业低迷,同质化严重,库存压力突出,市场竞争极度激烈,企业盈利能力下滑等,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种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在“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轮驱动下,未来我国本土种子企业将进一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国际化视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从封闭型发展向开放型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发展我国种业科技实现国产替代成为了抑制通胀的重要手段,种子行业正迎来高景气发展区间。
目前,中国种子行业企业中,结合种业业务营收规模以及毛利率来看,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在业务与毛利率方面均名列前茅,属于行业第一梯队;垦丰种业、万向德农、锦棉种业等企业在业务营收或毛利率方面排名前列,属于行业第二梯队;其他企业属于行业第三梯队。
近年来,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持续活跃,市场集中度呈现上升趋势,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加快向大型种子企业聚集。2021年,全国种子企业共实现种子销售收入879.97亿元,比2020年增加102.87亿元,其中:种子销售收入前十强企业销售收入133.90亿元,比2020年增加20.38亿元。除此之外,以基因组学、全基因组选择等为代表的新育种技术快速发展及应用,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经营能力的龙头企业迅速成长。
我国是种质资源大国,种质资源长期保存量位居世界前列,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处于领先水平。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国际种业研发中主流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我国处于积极应用阶段。
随着农作物种子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农作物种子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当前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领市场,取得先发优势。正因为如此,一大批优秀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行业中的翘楚。
报告根据农作物种子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农作物种子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种子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农作物种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随着城市化程度加深,城市中西点及面包等烘焙食品的需求量大增。国内整体奶油需求较大,进口依赖程度高,进口远高于出...
汉堡在中国有着广大的受众,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肯德基、汉堡王、华莱士等为代表的汉堡品牌,占据...
目前,个人护理电器行业规模加速上升,其在小家电行业中的比重也将逐步提升。市面上老的品牌有如今,飞利浦、博朗、飞...
合金钢是与各种元素合金化的钢,其总量在1.0%至50%重量之间,以改善其机械性能。合金钢分为两类:低合金钢和高合金l...
水务工程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水务工程是以水质为中心,将水质工程的研究贯穿于整个水资源问题中,把水处理技术放在解决...
受5G通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及新兴产业等下游市场的需求拉动,中国固态电容市场仍较快发展。尤其是随着其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