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是春耕备耕重要时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做到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两手抓、两手硬。
安徽安庆
(供稿人:余明杨基福)
山西太原晋源区
农超对接助力春耕备耕
据晋源区市场监管局消保科负责人刘程介绍,疫情发生后,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帮助晋祠大米生产厂家解决疫情期间没有订单工厂无法复产及种植户大米滞销问题,该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谋划协商,帮助特农协会与山姆士超市、贡天下、晋农之窗等农超对接。签约下单之后,开辟绿色通道,晋祠大米加工就可以复工复产,农民就有了收入保障。大型超市包装出售后,方便顾客从统一的渠道购买晋祠大米,提升晋祠大米的价值、价格,实现消费富农。
为进一步提升晋祠大米的品质和品牌,晋源区市场监管局提出以标准规范生产、以标志保证产品质量、以品牌促进销售的产品质量保护机制,建立晋祠大米种植标准、加工标准、种植基地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种植工人的安全技能标准、晋祠大米的可追溯标准、晋祠大米的卫生标准6项标准形成标准化循环体系,最终形成晋祠大米标准化示范区,让晋源农产品走出去,让大家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产、供、销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极大调动了广大稻农的积极性。区特农协会负责人何建平说:“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经各方协调,育秧所需的种子、农膜、农药和化肥等生产物资都已准备到位,水电已安排到位,只要机器调试好,就可以开始育秧了,努力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供稿人:杨润德王惠林本报记者秦海峰)
山东沂源
强监管助农生产保春耕
严把维权关,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畅通农资消费维权渠道,落实消费维权制度,积极受理投诉举报,将受理投诉举报与跟踪督办和案件查处相结合,与“红盾护农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农资产品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切实加大农资消费维权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维护农资市场稳定。
截至目前,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6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业户168家,检查肥料504个批次,检查农膜经营业户4家。
(供稿人:宋志浩)
甘肃武山
抓好农资企业复工复产
同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种子,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严查不法商贩操纵、垄断市场价格、串通涨价、欺诈、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确保农资市场价格稳定。经检查和入户暗访发现,辖区内各农资企业和商店在销售化肥、农机、种子、农药农膜过程中无哄抬物价现象。
据统计,在疫情防控期间,城关一所检查农资店面28家,印发疫情防控宣传资料130多份,有力保障了春耕备耕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