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副县长刘厚斌:创新模式引新科技拓新渠道让当地扶贫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编者按:当前脱贫攻坚己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时期,广大扶贫干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毫不动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陕西投资集团的刘厚斌就是其中一位。

西部网讯(记者刘望)扎根基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谨慎探索,是刘厚斌开展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自2018年5月调任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政府副县长,加入白水县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刘厚斌按照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深入基层,坚守一线,扎实开展驻村联户帮扶工作,坚持以产业扶贫推动白水县贫困农户脱贫增收,探索创新帮扶模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

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确定发展食用菌及光伏产业

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面积986平方公里,辖7镇1办123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十三五以来,白水县共识别贫困村63个,贫困户12749户39938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白水县较大数量的贫困人口和较为广泛的分布,使得刘厚斌深感责任重大。

白水县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苹果产业优势,如何扬长避短,深挖潜力是白水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所在。刘厚斌坚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的思想观念,在白水扶贫工作之初,便开展深入调研工作,结合白水实际探索实施了“食用菌光伏一体化”项目助推脱贫攻坚。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全国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批极具特色、成效显著的地方扶贫模式和扶贫样本。扶贫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广泛的学习交流中摸索前进。基于此,刘厚斌牵头带领白水县扶贫干部,在大量资料查找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先后赴南京、商洛等地考察学习产业帮扶项目,开阔眼界,总结并汲取经验,为白水县产业扶贫精准发力奠定基础。

创新产业扶贫机制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

刘厚斌紧紧围绕白水脱贫攻坚大局,突出产业扶贫根本,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深入推进白水扶贫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调动帮扶单位陕西投资集团的资金优势、当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力资源优势、当地食用菌龙头公司在食用菌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上的市场优势、贫困农户在劳动力要素供给上的成本优势,在扶贫实践中创造性提出“村集体公司+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实践样本,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为白水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针对传统扶贫模式下扶贫资金分散,投入到打井、修路、小规模种养殖等效率低、扶贫效果甚微项目的现状,刘厚斌创造性的提出集中陕西投资集团各包村单位的扶贫资金,注册成立新型扶贫主体——陕西利乡亭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为白水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主体,采用各帮扶单位捐赠的现金入股,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设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由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运营,各村按入股比例占有公司股权,公司运营实现盈利后按股权比例分红。

整合资源,协同互动,发挥各自优势是刘厚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一直坚持的。为真正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增强带贫益贫效应,刘厚斌牵头在综合考虑史官镇孙家山村振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咸阳农科院合作开发的新菌种在当地技术成熟、销路渠道畅通,菌袋生产需求量大、带动效应强且与公司项目基地距离较近等因素的基础上,围绕技术服务、设备租赁、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双方合作,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互利共赢,可以确保项目在脱贫攻坚关键阶段尽快发挥效益。

面对部分群众滋生的“等靠要”思想,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刘厚斌认为脱贫攻坚应以贫困户为基础,调动其积极性是根本。通过“捐赠资金变股金,村集体经济组织变股东,贫困户和农民享收益”的创新安排,变传统“输血”为“造血”,建立参与各方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承包经营、合作经营以及资金、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大力支持发展专业户、专业村,在史官镇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全镇”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按照村集体公司运营收益贫困优先分30%、村集体20%、全体村民50%的比例结构进行分红,建立起村集体公司与贫困户个人强有力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引进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智慧化发展

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源。深入扶贫一线使刘厚斌深刻认识到,随着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等已逐渐成为贫困群体主要致贫原因,部分贫困户劳动能力的丧失或部分丧失都会严重影响其通过再就业途径实现增收脱贫。

根据国家“十三五”光伏扶贫计划,积极筹措资金,实施史官村175KW光伏扶贫电站,于2018年11月并网发电,投资资金155万元,年发电量21万KW,常年保证25户兜底户达到年补助3000元的标准。

刘厚斌十分重视现代化农业技术对传统农业的升级作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他牵头与南京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引入先进农业科技,建设农业产生信息化系统,在食用菌出菇生产管理过程中采用物联网智能监管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生产环境实时监管,环境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并对环境设施自动控制,喷淋精准管控等服务功能,通过对出菇环境全过程的人、机、物的集约化管控和大数据统计分析,实现食用菌大棚智能化自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营造菇类高产的种植环境,以高品质菇类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智慧化发展。

积极拓展增收渠道打造白水农副产品互联网线上销售平台

扶贫工作开展一年来,白水县食用菌种植项目的实施和稳步推进已使稳定的菌类产量得以保障,在此基础上,拓宽食用菌销售渠道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鉴于此,刘厚斌提出,要将消费扶贫作为白水产业扶贫的重要渠道,通过吸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拓宽销售渠道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工作安排,积极承担国企社会责任,主动联系、动员陕西投资集团下属汇森煤业、清水川能源、西部信托、西部证券等公司,对接白水县苹果、豆腐、米面油等优质农副产品进国企,推动国企员工福利与贫困户增收互利共赢,2018-2019年实现收入200余万元,成效明显。

及时总结创新经验助力特色模式推广

在白水县一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使刘厚斌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积累了一部分产业扶贫的经验,善于总结创新的他结合习近平新时代关于产业扶贫的重要论述,起草论文《精准扶贫视角下陕投集团白水产业扶贫样本研究》,将实践经验提升至理论层次,以期为各地产业扶贫工作实效提供路径参考,贡献白水智慧。

刘厚斌扎根基层,扶贫工作中亲力亲为,善于总结创新,把企业管理的思维应用到公共管理中,并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在陕西投资集团等帮扶单位的支持协助下,白水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84亿元,建成扶贫产业园68个,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831人,共计完成20个村脱贫摘帽,脱贫1885户7102人,为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助力。

THE END
1.农产品交易平台有哪些?农产品交易平台哪个好农产品交易为用户带来了各个地区的农产品交易系统,提供正规靠谱的交易服务,专业数据分析各项数据涨跌一目了然,支持各种农作物在线交易,没有手续费收取给用户最靠谱的交易体验。http://www.downcc.com/k/ncpjy/
2.农产品供应农产品产地价格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惠农网供应大厅汇聚中国各产地农产品供应商,每日更新农产品产地报价,以及各地价格行情,产地报价更真实更实惠,是国内专业的农产品买卖交易平台。https://www.cnhnb.com/supply
3.农产品买卖有那些APP?产品顾问陈宇的回答农产品商城系统开发,农产品商城App开发,农产品商城小程序开发,需要了解农产品商城详情费用工期模式制度功能等可咨询从事各类软件开发,优秀的团队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价格合理,用心服务、 农产品商城系统开发介绍 1、农业资讯展示:在农产品商城APP的主页上,为用户显示各种农业信息。包括农产品价格,原产地等信息,有兴趣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4342658/answer/2282733465
4.解析各类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上行至关重要的一步三、专注农村市场的电商平台 除综合性电商平台在开拓农村电商细分市场外,还有一类农村电商,其创业伊始就只做农村生意,其产品往往不限于农资下乡,同时引导农产品上行。还有部分农村电商只做区域电商,销售农资的同时还会覆盖生活用品。其优势在于针对细分客户,在用户体验及需求上把握更精准。区域电商还在降低交易成本、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983122175947179&wfr=spider&for=pc
5.崇阳举办优质农产品线上平台对接会拓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7月30日,崇阳优质农产品供应链平台(电商)对接会在县电商产业园举行,来自北京、广东等地的7家供应链平台和县内50家供应商企业参加对接会。 对接会上,“一乡一品”、“家乡有礼”、“明我”、“金丰楚源”等供应链平台负责人就产品如何上线平台,打通农副产品产销端做了推介分享,“明我”平台还为“明我崇阳家乡http://www.xianning.gov.cn/xwzx/xssm/202108/t20210812_2374683.shtml
6.[24小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保[24小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 保供给防滞销 线上销售额已过亿选集 更多 《24小时》 20241203 《24小时》 20241202 《24小时》 20241201 《24小时》 20241130 《24小时》 20241129 《24小时》 20241128 《24小时》 20241127 《24小时》 20241126 《24小时》 20241125 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1356/98accd46533f409ca2eba88694d14a3b/index.shtml
7.农副产品品牌营销方案(农产品新零售方案(附3大战略12个方法借助小程序、微商城、APP等线上平台,以及PC网店,全面拓客,并将各个渠道的顾客数字化。 2、全渠道获取客户-线下平台 通过数字化将传统门店升级换代,为农产开辟自营体验店、合作外店以及社区加盟店,快速、精准、有效传播农产品牌,提升顾客服务体验,融合线上多渠道,实现全渠道销售。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46745-1.html
8.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是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的有关要求,建设运营的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https://www.fupin832.com/
9.十堰通过“832平台”4年销售农副产品超3.4亿元鼓起农民“钱袋子今年,该农场线上订单突破1200万元,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的帮扶企业工会采购和食堂采购,其中来自武汉地区的采购额将近400万元。该农场是竹溪县第一批入驻“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即“832平台”)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其主要销售当地生产的绿茶、土蜂蜜、贡米、菜籽油等农副产品。农场共流转土地1200亩,带动农户235户,http://m-shiyan.cjyun.org/p/401040.html
10.毕业设计微信小程序线上智慧农副产品交易平台附源码开题+论文+m在开发微信小程序线上智慧农副产品交易平台的过程中,我们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确保平台的信息准确性和实时性,以满足用户对农副产品信息的需求;如何设计有效的用户交互界面和操作流程,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如何保障平台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欺诈和纠纷的发生;如何推广和运营平台,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交易,提高https://blog.csdn.net/bishe5101/article/details/138022523
11.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上线至今累计交易额达160亿元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上线至今 累计交易额达160亿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闫利红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6045
12.中部农博会上演“舌尖上的奇迹”:现场销售农产品达10.4亿元潇湘晨报线上线下齐发力,将建设一批县域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基地 “一二三,上链接!”在E3国际交流·网红产品馆里,网红主播们选品后分批次进行农产品直播推介,直播处聚集了不少游客。 在“红星里·农夫小镇”直播间里,带货主播们展示着农产品以及特色网红产品,吸引大量观众在线观看和购买,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的信息传播和销售渠道。https://www.xxcb.cn/details/2q8biSYgB673ca9e6842017653834c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