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期间,开通运行全国农业农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服务平台。平台建设了国家政策、地方动态、春耕生产、市场运行、农村战“疫”、舆情监测等六大重点专题,同时开设了数据服务、APP超市、我有话说等频道或渠道。
3.探索电商新模式,2003年的SARS催生了电商发展,这次疫情推动电商进一步成熟发展,以内容电商、直播电商为代表的新媒体电商异军突起,在过去电商上是质的飞跃。
4.线上线下服务加速融合,线上农技培训、无人机消毒防疫等得到了广大农民欢迎和认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电商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让我们看到了未来。
1.思想之变。长期以来,大山阻隔了陇南干部群众与外界交流的脚步,电商发展的初期很多人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认为交通滞后、人才、资金、技术缺乏,发展电子商务无从下手,对发展电子商务的信心命名不足。6年来,我们从引导鼓励干部群众触网开始,让大家了解互联网能够干什么,去感受互联网的独特美丽,利用互联网打开眼界,触网、学网、用网成为干部群众的新时尚,也逐步形成了电商可以把空间上的青山变成支持。现在干部群众都能够在淘宝、天猫上选择想买的东西,提到电商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深刻的影响着陇南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电商也让大家偿到了甜头。
2.功能之变,从守初心到衣领子。电商发展之初,我们就明确发展电商就是为了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让陇南商户走出大山,帮助群众增收,这个也成为了陇南电商坚守不变的初心,6年来,电商倒逼了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了农业产业命题。现在电商已经成为了陇南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工程,成为了促脱贫、稳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倒逼产业提质增效的新抓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也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引擎。电商与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生化学反应,在工人上就成为推动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衣领子。
3.机制之变。电商扶贫要走什么路?群众、干部都一直在实践中思考,而我们提出先脱后扶再监管,在发展初期,就像呵护婴儿一样托着电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引导帮助群众开网店。在发展的中期,我们像对待小学生一样服务电商,对从业人员传经验、教办法,提出了1333电商发展思路。这个1333电商发展思路坚持了这几年的发展在电商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引领全市电商从粗放向规范发展,现在我们像要求成人一样加大了对电商监管指导,提出了电商发展新标准,聚力打好整体战、质量战、权益战,走向了更加注重补齐短板、效益提升、品牌打造的发展之路。
4.模式之变。从网店+到6路带动,电商发展期我们鼓励群众铺天盖地盖网店,构建贫困户与网店多层联动机制,探索出一店带一户,一户带一村,一店带多村,在脱贫攻坚战中开始出现陇南电商的声音。6年来,陇南电商人不断探索,在生产、加工、包装、物流、营销等产业链各个环节,找到了发挥自己的长处,体现自己价值的坐标点,创造出电商网店带动、产业带动、电商创业带动、就业带动、电商入股带动、份筹带动,全国人大代表梁庆娟开淘宝店,吸收周边农闲妇女来打工。再比如举办三届扶贫大赛,带动贫困户发起490多个项目,有6万多人次参与,实现网上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
5.队伍之变,从独行侠到抱团取暖,在电商发展初期,未就业大学生、返乡青年、留守妇女、残疾人是电商发展的主力军,从业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小打小闹。6年来我们立足抱团取暖,请国内知名电商专家会诊把脉,指点迷津,成立首家电商学院,来培养实用、专业、高端人才,为团队作战提供人才支持,以健全完善县有中心,乡有站,站有点的服务保障,为团队作战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保障,在全国率先设立乡镇电商专干为支撑,为团队作战培养领路人和主心骨。截止到目前全市组建电商团队一千多个,这些团队引领着陇南团队发展方向。
6.营销之变。电商发展初期,陇南电商主要在淘宝开网店,我们开设了淘宝特色中国陇南馆,西北第一家农村淘宝入驻陇南,6年来为了在更多平台、更大空间开辟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我们主动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今日头条、腾讯等国内主流媒体电商平台合作,让陇南农特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比如我们和阿里巴巴陇南产业带的建设,加大建设力度,推动了大批发与小零售的有机融合,2019年完成线上交易5亿元,带动线下销售12亿元。同时我们抢抓“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通道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对接国外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目前有跨境电商11家,他们把豆皮卖到了台湾,把大蒜卖到马尔代夫等等,还积极探索电商加电竞、电商加短视频、电商加音乐、电商加文化等跨界融合的营销模式,举办两届陇南电商竞技活动,举办陇南市七巧杯活动,推出电商扶贫十八罗汉、旅游节会,为陇南电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9.身份之变。在电商发展初期,我们多次组团到杭州、丽水等地取经,当小学生,以便多走捷径,少走弯路。6年来,我们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有十几个国家部委,20个省市的1200多个考察团到鲁南考察学习电商工作,鲁南各级领导、电商达人、受邀学者参加电商扶贫会议、论坛,介绍陇南电商扶贫经验,陇南的经验作为案例,走进了全国各地电商培训课堂,也陆续在甘肃和全国多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比如指导陕西省商洛市的丹凤县,四川省广元市等学习借鉴电商经验和做法等。
10.基础之变。电商发展初期,陇南物流快递企业只有邮政一家,有些电商出去变色变味了,甚至一些乡镇所在地不通宽带、光纤,信号时有时无,山村群众很难与大山之外进行零距离交流接触。6年来,我们以每年3000公里的速度,推进农村通畅通达工程,打通了断头路,连起了联网路,村都通了水泥路,物流快递企业从邮政独当一面发展到顺丰、德邦等全国知名的快递物流企业,来回穿梭在陇南的山山水水。全市设立了1045个快递服务站,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解决了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每年我们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全乡基础网络设施建设,进行4G网络全覆盖。
11.行为之变,从做买卖到主动担责。主要说的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陇南各行各业冲击非常大,陇南电商在疫情中逆行而上,同城配送,直播卖货,社群电商发展迅速,同城零元、无接触配送,成为陇南疫情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根据统计,全市疫情期间上线同城配送平台50家,上线各类生活用品9190款,累计配送29万多单,服务群众89.57万人次,为广大农村地区配送化肥、农具等春耕生产用品5万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