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岛市银行业机构落实金融调控政策,支持稳住经济大盘,金融工作取得新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5.18万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1.43%,对全市GDP增长形成上拉。
各项存款余额增量大幅超过上年
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993亿元,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618亿元,同比多增750亿元。其中,全市居民存款余额11082亿元,增长21.02%,比年初增加1929亿元,同比多增934亿元;全市企业存款余额9663亿元,增长9.17%,比年初增加813亿元,同比多增47亿元。居民和企业存款保持快速增长,增量超过上年。
生产经营领域贷款占比大幅提升
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783亿元,比年初增加2693亿元,增长11.18%。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生产经营领域,全市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568亿元,增长15.53%,新增2487亿元,同比多增418亿元。加上个人经营性贷款,流入生产经营领域的贷款增量达到2679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99.46%。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力度加大
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3270亿元,增长17.13%,比年初增加478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568亿元,信用贷款新增330亿元,满足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青岛市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工作机制,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快速增长。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206亿元,增长27.14%,比年初增加471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突破26万户,新增3万户,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109亿元,增长19.24%,比年初增加667亿元。
贷款利率持续下降
2022年,青岛市释放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为金融让利实体经济营造适宜的利率市场环境。全年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2%,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4%,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涉外收支快速增长
2022年,青岛市涉外收支规模1871.91亿美元,增长11.23%,创历史新高。其中,收入952.84亿美元,增长7.48%;支出919.07亿美元,增长15.41%。全市办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204.67亿美元,增长29.71%,在国际收支中占比21.73%,提高3.32个百分点。
(赵映光)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
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取得成效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印发《关于全市货币信贷与金融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百日攻坚行动,金融稳企纾困精准有效。运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累计为48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资本金113.9亿元,发放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9.9亿元。引导银行机构设立“食宜贷”“畅流贷”等纾困金融产品,累计为2000余家市场主体提供优惠利率贷款12.1亿元。广泛宣传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实施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近600亿元。指导银行机构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工作机制,设立182个首贷信用贷服务中心,实现镇、街道全覆盖,针对6000余家无贷户开展首贷培植行动。
优化基础金融服务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实施支付手续费12项减免措施,全市降费规模超过2亿元。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改革试点,落地保费缴纳、就医挂号、大宗商品交易等系列应用场景,新增数字人民币支付商户门店15.4万个,月度活跃钱包数达36万个。深化青岛市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和应用,涵盖青岛市的市场主体200万余家,归集企业信用数据8亿条,提供查询服务5.2万次。
优化外汇和跨境人民币服务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支持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合作示范区加快发展。推进海外人才用汇便利化试点,实现资本项下境外人才投资境内理财产品新突破。获批全国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创新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应用,推出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应用场景和中欧班列“齐鲁号”融资应用场景。推动建立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会同市商务局、自贸区管委、上合示范区管委分别出台汇率避险增信、资金奖励和资金池等政策。
强化风险监测预警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扩大监测企业范围,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加强企业债券风险监测与偿付督导。开展法人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评估、央行评级和存款保险核查工作,及时发出风险提示。落实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实现涉毒案件洗钱行为的“一案双查”,推动全市首例涉腐洗钱罪立案侦查。全市金融风险形势整体可控,不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
助力高质量发展
信贷资源供给持续加力2022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简称“青岛银保监局”)扩大金融支持覆盖面,拓展金融服务模式,加大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资金支持保障。截至2022年底,辖区各项贷款余额2.7万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1.4%。其中,制造业贷款增加713.4亿元,增长19.9%;高新技术产业贷款余额803亿元,增长35.9%;绿色信贷余额3452亿元,增长35%。推动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落地,实现签约项目47个、金额50.8亿元。开展助企纾困专项行动,为2万余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延期还本付息400余亿元,投放基础设施建设基金122.2亿元。
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2022年,青岛银保监局聚焦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稳步加大信贷资金投入。截至2022年底,辖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6.9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4个百分点,贷款户数25.5万户,增加2.68万户。持续降低融资成本,辖区累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47%,下降0.5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不断加大,涉农贷款增长19.5%。
金融风险防控
信用风险管控2022年,青岛银保监局开展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处置攻坚行动,全年处置不良贷款229亿元。截至2022年底,辖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19%,分别低于全国、全省0.51和0.13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风险处置2022年,青岛银保监局妥善应对楼盘延期交付和停工风险,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和贷款支持计划,提供配套融资支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楼、稳民生”金融服务,助推风险项目早复工、早交付。持续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控,对苗头性风险信号进行干预处置。
维护安全和稳定2022年,青岛银保监局开展三次网络安全和信息科技风险排查,未发生安全事故。严密防控案件风险,做好案件防控考评,组织开展银行业案件防控稽核调查,未发生大要案件。
深化银行业改革
公司治理持续改进2022年,青岛银保监局建立完善公司治理协同推进机制,制订公司治理领域重点问题整改专项工作方案,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操纵专项整治、董事监事履职评价等工作,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收官,法人机构公司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步伐加快2022年,青岛银保监局指导辖区银行业保险业支持财富管理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创新发展。强化“资管新规”落地执行,确保过渡期后理财业务平稳运行。深化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25家银行保险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创新开展“区块链”数字仓单质押融资等5项全国首单,形成改革创新成果6项。推进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数字一单制”建设。
金融资源要素加速聚集2022年,青岛银保监局指导恒丰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青岛市集聚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财富青岛”名片进一步彰显。
创新业务试点落地实施2022年,青岛银保监局推动国家试点业务“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辖区首批18家试点银行机构线上办理知识产权质押业务。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实现全国首发。推进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大批试点落地。截至2022年底,特定养老储蓄产品销售金额19.1亿元;9家银行代销养老理财产品45款,销售金额60.77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承保1508件,保费收入2123万元,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青岛银保监局)
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
截至2022年底,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资产总额2214.2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178.3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零。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2022年,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完成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投放任务,签约投放项目个数、投放金额分别占青岛市的87%和83%,居全国计划单列市第二位。强化投贷联动,持续加大基金配套项目贷款发放力度。牵头支持地铁、水利、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主力行、骨干行地位进一步巩固。
服务产业发展
2022年,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服务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贷款余额实现翻一番,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79%。利用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等政策,支持一批重点制造业企业。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超过100亿元。
服务民生
2022年,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服务乡村振兴及民生领域。响应青岛市防汛融资需求,完成小沽河防洪排涝及水源利用工程项目贷款发放。满足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融资需求,发放贷款10亿元。用好转贷款工具,与地方法人机构合作,发放转贷款8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1700余户。推动全国首个“政策性担保+转贷款”合作机制在青岛市落地,为近100户涉农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发放助学贷款3759万元,惠及学生3228人。
服务对外经贸合作
2022年,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服务稳外贸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国际产能合作,加大对重点产业外贸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用好稳外贸专项贷款。加大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获2022年度服务上合示范区金融改革贡献奖一等奖。
(郭凯)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
截至2022年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各项贷款余额449.1亿元,比年初(下同)增加72.9亿元。全年投放各类贷款131.6亿元。其中,粮油购销储贷款余额28.9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335.8亿元,农业现代化贷款余额84.4亿元。不良贷款保持为零。各项存款余额94.2亿元,减少8.7亿元。
服务稳住经济大盘
2022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针对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6月—12月,累计发放各项贷款97.5亿元,占全年贷款投放额的74.1%。完成“保交楼”专项借款投放任务,落地全国农业发展银行系统首笔清单内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为3个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基金项目投放贷款0.77亿元。获评2022年度“青岛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先进集体”。
服务“三农”重点领域
2022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投放粮油贷款18.7亿元,支持收储粮油98.5万吨。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放精准帮扶贷款10.2亿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累计发放产业类贷款29.1亿元,其中投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9.1亿元、种业贷款4亿元、农业科技贷款6.8亿元、农村流通体系贷款12.5亿元。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水利、城乡一体化、改善人居等领域投放贷款61.1亿元。向13家普惠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1亿元。
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
2022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岛市分行落实“一控四防”(严控新增不良贷款,防案件风险、防安全责任事故、防舆情风险、防系统风险)机制,守住全面风险管理底线。开展信用风险专项排查、粮油库贷检查,开展案防案件、操作、合规“三项风险”排查,抓好国安保密、洗钱风险、声誉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安全生产等各类风险防控。强化内控合规管理,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规范建设提升年”活动,建立健全“不贰过”长效机制。
(吕思言)
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
截至2022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本外币贷款余额1666亿元,信贷规模居中国进出口银行系统第五位。
2022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在山东省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200亿元。支持胶州市、烟台市等地7个基础设施基金项目,带动项目总投资额近270亿元。累计为高速公路、地铁等10个基础设施项目发放基础设施贷款36亿元、基金配套贷款6亿元。加大制造业特别是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化学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服务重点制造业客户133户。截至2022年底,制造业贷款余额891亿元,占比53%。紧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加大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营销力度,助力龙头纺织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全年投放3亿元贷款支持煤电保供。
服务对外开放
2022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支持大型省属企业提升公路、港口、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力和对外贸易辐射能力,支持重点外贸制造业企业出口智能可穿戴设备、家电、汽车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截至2022年底,外贸产业贷款余额1284亿元,服务重点外贸行业客户204户。支持企业扩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出口规模,助力企业拓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一带一路”贷款余额680亿元。加大对省内重点开放平台的支持力度,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贷款余额299亿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贷款余额48亿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贷款余额321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
2022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聚焦外贸新业态、外贸产业链和传统小微外贸企业等三个细分领域,拓展小微外贸政策性业务,推动风险共担、小微直贷业务落地,截至2022年底,有银行类转贷平台11家,小微转贷余额89亿元,服务山东省小微企业近2000家。用好“双碳”专项工具,聚焦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布局,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减排、企业绿色化生产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服务,绿色信贷余额227亿元。以服务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为重点突破,优选高质量合作项目,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对山东省“沿黄九市”本外币贷款余额619亿元。
(韩晶)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截至2022年底,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简称“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本外币存款余额1926亿元,比年初(下同)新增240.20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718.88亿元,新增188.18亿元。
2022年,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科技贷款、绿色贷款、制造业贷款增幅分别为34.33%、87.80%、16.01%,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对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加大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项目拓展力度。坚持金融惠民导向,稳步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增幅达到41.53%。
服务外贸外资
2022年,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服务外贸外资发展。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汇率保值、结算及融资等服务,助力外贸企业拓市场、控成本、避风险,为全市1.29万家企业提供跨境贸易服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量696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671亿元、对公结售汇业务量215亿美元。推进金融创新,加大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的支持力度,首发“单一窗口”下跨境汇款业务,叙做首笔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款总担保保函,落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首笔保税货物质押项下关税保函,为重点区域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服务社会民生
2022年,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支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2亿元,支持1900余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创业就业。与青岛地区30余个汽车品牌、100余家汽车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营销活动,促进居民汽车消费提升,实现汽车分期投放贷款17.4亿元。配合青岛市政府2022年“促消费”消费券发放活动,推出“5折乘地铁”“惠聚中行日”“中大型商超满减”等惠民活动。
(赵戎戈)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2022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简称“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贷款规模突破3000亿元,营业收入增幅连续2年居工商银行系统首位,实现资产质量和管控水平同步提升。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22年,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支持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服务市南区中山路百年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发放青岛市首笔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类贷款,协同打造上街里“网红一条街”和数字人民币体验示范街,助力扩内需促消费。服务崂山区张村河更新改造项目,发放青岛市国有银行首笔城市更新贷款,金额40亿元,入选2022年度青岛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获青岛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信贷业务竞赛一等奖。
数字化转型发展
2022年,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自主创新研发“2199”智慧信贷系统,打造金融智慧信贷应用平台。运用数字化“空、天、地”手段,采用“大数据+多模型+新技术”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多维度数据的“物联”和综合性数据的“智联”,构建具备“全面全量、统一规范、智能监测、主动管理”特征的信用风险管理数字平台,并被推荐参评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沙盒”试点项目。
(战依辰)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截至2022年底,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简称“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各项存款余额2398亿元,比年初(下同)增加268亿元,增长12.6%;各项贷款余额2233亿元,增加251亿元,增长12.7%;实现净利润34.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9%,下降0.01个百分点。
服务乡村振兴
2022年,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聚焦农业、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粮食安全和种业贷款等重点领域,加大县域和涉农贷款投放。县域贷款增加122亿元,增长20%;涉农贷款增加73亿元,增长23.2%,占比提升1.48个百分点。
2022年,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对公贷款增加207亿元,增长18%,增量创历年新高,获评“青岛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先进集体”。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信贷余额分别增长15%、36%、38%。
个人业务
2022年,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个人存款增加185亿元,个人贷款增加44.4亿元。个人贵宾客户增加4.28万户,私人银行客户增加416户。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估中获评A+级。
普惠金融
2022年,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助力普惠小微企业发展。普惠贷款客户增加3175户,普惠贷款增加51亿元,增长46%,连续第4年获评“青岛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落实让利纾困要求,连续第2年获评青岛市“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先进单位”。
数字化转型
2022年,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支持数字青岛建设,加强线上渠道建设,掌上银行月活跃客户达177万户,互联网高频场景客户净增7万户,场景商户净增97户。
(李垚)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截至2022年底,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简称“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本外币存款余额2114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05.4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9.67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3.31%。全年纳税7.01亿元,增长10.90%,税收贡献持续增长。
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2022年,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对接青岛市重点企业、项目融资需求,贷款新增417.64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新增101亿元,绿色贷款新增12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新增77亿元,涉农贷款新增79亿元。支持青岛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结算收入1.93亿元。
2022年,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推动住房租赁服务升级,作为唯一合作银行,被青岛市政府确定为全市平台公司收购存量房源用作保租房,全年支持筹集租赁房源1.41万套(间)。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14.47亿元。搭建平台场景服务社会民生,依托“建行生活”APP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独家承接青岛市内5个区(市)政府消费券发放工作,累计发放金额3200万元,带动商户交易额1.34亿元,助力激发区域消费活力。
构建科技金融生态
2022年,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以“新金融+高科技”布局,构建平台生态,将金融服务无感融入政务、交通、医疗、住房等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场景。独家承建智慧物业平台,助力青岛市物业服务保障中心获评“2022年城市数字化转型优秀实践单位”;打造智慧交通新体验,“青岛地铁”APP平台地铁钱包累计注册建设银行用户130万户;与市卫生健康委合作独家承建“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平台,接入医疗机构85家,提供120余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董升媛)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截至2022年底,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有网点48个,其中综合类的中心直属支行18家、二级支行28家、社区支行2家,机构网点覆盖青岛市全部区(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464亿元,比年初(下同)净增192亿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081亿元,净增153亿元;不良资产率0.26%。
2022年,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落地青兰高速公路基金配套融资项目;与设备更新再贷款重点领域清单内10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实现交通银行系统内首笔放款;联合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落地青岛市首笔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对接全市8个碳金融重点项目,累计投放金额近2亿元;累计申报科技创新再贷款21亿元。全年融资总量净增420亿元。对接青岛市重大项目56个,支持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芯屏产业”等山东省重点项目;联合集团子公司为青岛市企业累计提供40亿元资金支持;联动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运用保函业务助力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发展,推动实现航运金融服务效能升级。
提升民生服务质效
创新金融科技应用
2022年,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搭平台、建系统助力企业发展,为76家企业上线跨行资金管理等各类系统79个;推动场景建设,为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上线电子钱包项目;拓展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实现民生、交通等数字人民币场景全覆盖,全国首家在硬币兑换一体机上应用数字人民币,落地青岛市首单数字人民币代发工资、首单数字人民币缴纳税款、首笔数字人民币福彩站点缴费场景,持续开展“1分乘地铁、每日有优惠”等数字人民币地铁优惠活动;推动“跨境金融一件事”,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新增上线40家企业。
支持普惠金融发展
2022年,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引入航信、中企云链、云筑网等三方平台,对接银企直连、开放银行,实现核心企业系统对接,惠及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推出科技投保贷、普惠银担贷等个性化融资产品;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农业现代化等领域,支持重要企业稳产保供,全年累计批复县域项目28个;开展特色农业探索,落地“新希望六合农户线上贷”“奶牛贷”“花生贷”。
(唐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2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实现自营收入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4.43%。总资产规模804.19亿元,比年初(下同)增长12.6%;各项贷款余额519.7亿元,增长6.13%;各项存款余额726.56亿元,增长11.55%。不良贷款率0.73%,经营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支持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2022年,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贷款新增29.87亿元,增长6.85%。加大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信贷支持,新增信贷投放18.55亿元。加强对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科创企业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净增10.7亿元,“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净增6.22亿元。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2年,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制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意见,涉农贷款结余160.99亿元,增长6.6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扩面提质,累计建成信用村1163个,评定信用户8304户,开办线上信用户贷款,全年实现放款4635万元。
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2022年,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深化银政合作,与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政银携手助小微”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化、全方位金融服务。实现普惠贷款结余94.25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新增1220户;普惠小微贷款利率4.18%,下降0.18个百分点;普惠贷款资产质量保持良好。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办理小企业无还本续贷11.19亿元,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获评“山东省金融辅导工作评价优秀单位”等。
(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2年,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实现营业净收入14.26亿元,实现净利润1.69亿元。不良贷款余额7.60亿元,比年初(下同)减少3.43亿元;不良率为1.02%,下降0.47个百分点。自营存款日均余额553亿元,增加12亿元,增速2.14%。
公司业务
2022年,中信银行青岛分行服务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实现量增价降,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36亿元、20.44亿元。贯彻减费让利政策,普惠金融年化利率下降37个基点;普惠金融价值贡献提升,授信余额增加9.85亿元。机构业务围绕财政、医疗、教育等重点板块新增6项业务资格。投行服务全年实现债券承销规模88.8亿元。
2022年,中信银行青岛分行理财销售突破700亿元,出国金融累计服务客户1.4万人,个人信贷投放62亿元,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1.1万户,助力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安居、教育培训、便利服务”,累计投放超过7亿元。完善消费者保护工作机制,全年受理监管有效投诉、人民银行转办投诉、95558客服工单分别下降46.41%、10.5%和5.4%。
国际业务
2022年,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创新NRA(境内银行为境外机构开立境内外汇账户)贸易融资、出口E贷、特险融资、信E融、代理结算、期权业务新模式等金融服务,助力外贸企业保稳提质。联合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开展协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客户活动10余场,国际结算客户数增加288户,外汇衍生品交易量增长123%,获批外汇展业、齐鲁号融资应用场景等试点资格。
中间业务
2022年,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实现非息收入3.29亿元,增加0.59亿元,增长21.66%。非息收入占比23.04%,提高6.11个百分点。重点业务贡献持续增长,金融市场板块、公司条线、国际业务收入创新高。完成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业务手续费等减免6539万元,承担企业抵押登记、押品评估等各类费用371万元。
(徐珊珊)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截至2022年底,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光大银行青岛分行”)有员工1000余人,在东营市、临沂市、日照市等地设有二级分行3家、支行营业网点31家、社区银行网点20家。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022年,光大银行青岛分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和“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战略愿景,做好集团联动,强化客户基础,狠抓风险管理,优化体制机制。发挥综合金融、产融合作特色优势,加深与青岛市在各领域的合作关系,对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项目,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城市更新建设,为基础设施、交通工程、旧城改造等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提供综合化金融支持,与青岛市的平台公司开展合作,推动青岛经济发展。加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便民金融服务。通过线上“云缴费”平台服务895万人次。践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标准化销售服务流程的落地实施,优化厅堂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盖小飞)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2年,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华夏银行青岛分行”)新开发对公客户2000户,公司客户数达3.1万户,对公表内贷款余额300亿元。持续推进投融资结构绿色调整,开展绿色金融创新,绿色信贷业务余额40亿元。服务本地重点项目和主流客户,落地市场化业务规模200亿元,带动绿色经济、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多家“头部企业”实现首次合作,进一步深度融入主流经济。落地华夏银行青岛分行首笔自贸区离岸人民币债券业务和二级市场持有到期债券业务,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制造业中长期项目贷款投放金额均居华夏银行系统前三位。
2022年,华夏银行青岛分行个人业务条线调整布局,从财富管理和消费信贷两端分别服务个人客户“一收一支”。个人存款余额200亿元,规模占比超过40%;年日均175.72亿元,增长20%。个人贷款余额98.6亿元,其中住房贷款余额新增12.85亿元。客户总数125.55万户,基础客户11.62万户,服务全市1万余家收单商户,年均交易额超过80亿元;有效信用卡客户达到50万户,户均消费金额4.24万元,拉动中间业务收入1.5亿元。
贸易金融业务
2022年,华夏银行青岛分行贸易金融业务加快结构调整,突出重点产品。实现国际结算量55.6亿美元,结售汇18亿美元,贸易金融有效客户数量达到665户,新增40户。推进贸易金融业务结构调整,转型发展起步良好。
2022年,华夏银行青岛分行推进中间业务发展,实现非息净收入3.88亿元,其中信用卡手续费收入1.56亿元;发展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理财销售、同业投资等业务,投行和金融市场条线完成非息收入1亿元;贸易金融业务实现结构转型,主动退出高风险客户,培养新客户,贸易金融业务量和中间业务收入稳步增加,贸易金融条线实现非息收入0.75亿元。
电子银行业务
2022年,华夏银行青岛分行丰富电子银行业务产品,搭建电子银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发展移动金融业务。依托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平台,通过互联网应用场景衔接,构建“直销银行+生态圈”的客户服务体系,推广手机银行“能量”系列活动,带动月活跃客户数12.05万户。公司网银客户达2.19万户,增长1.86%;公司网银交易客户达1.62万户,增长3.64%;新开公司客户开通网银比例达到98%,增长0.54%。
(华夏银行青岛分行)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截至2022年底,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招商银行青岛分行”)辖潍坊、日照等二级分行2家,在青岛地区设有支行39家。
资产业务
2022年,招商银行青岛分行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领域专项工作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对重点规划领域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营销,加大对绿色能源行业的扶持力度。举办“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资本市场联合助航”和“‘专精特新’企业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等专题会议,开展“走进交易所”“上市问诊”等客户赋能活动,服务“专精特新”等科创企业。
2022年,招商银行青岛分行提高电子医保、社保卡、生活校园缴费的新市民覆盖率,累计服务新市民82万人次。深耕养老保障体系,加强营业网点各项适老化设施建设,针对第三代社保卡推出“社保适老专属服务”,通过“社银适老服务一页通”“退休人员服务手册”等,为老年人提供金融服务。
(招商银行青岛分行)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截至2022年底,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平安银行青岛分行”)辖烟台、日照、威海、青岛自贸区等二级分行4家、网点37家。资产总额681.40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64%;各项存款余额648.82亿元,增长21.01%;各项贷款余额553.20亿元;完成各项税收4.44亿元,其中青岛地区纳税3.76亿元。
截至2022年底,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40.75亿元,增长127.78%。其中,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21.99亿元,增长317.27%。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42.61亿元,增长38.78%。平安银行青岛分行获评2022年青岛市“金融服务制造业优胜单位”,连续4年被青岛银保监局授予“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坚持零售转型战略,推进智能化银行3.0建设,加快“五位一体”模式落地。截至2022年底,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75.91亿元,本外币零售贷款余额366.01亿元。
2022年,平安银行青岛分行支持外向型实体企业、优质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外向型企业的支付结算及贸易融资需求,实现国际结算规模和经营收益稳中有升。拓展跨境投融资业务,支持国内大型优质企业“走出去”及境外低成本资金“引进来”,依托平安银行离岸金融牌照和全账户体系优势,为辖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外债贷款、海外代付、汇率避险等产品。
2022年,平安银行青岛分行通过数字口袋、数字财资平台等,线上线下联合经营对公客群,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开放银行,协同星云开放联盟合作服务商,通过银企直联等渠道,实现产品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加快对公业务经营模式升级,打造数字化驱动的新型开放银行服务生态。
(于鹏)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2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浦发银行青岛分行”)业务范围覆盖青岛、烟台、威海等3个城市,有营业机构34家,其中传统支行28家、社区小微支行6家。截至2022年底,实现营业收入26.79亿元,存款余额976亿元,贷款余额951亿元。
2022年,浦发银行青岛分行加大对全市重点项目、民生领域的信贷投入,支持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领域以及“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的新经济和新业态,新增资源和存量盘活优先向重点行业增配。在科技金融方面,发挥“投贷托、全周期、信用贷”优势,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1.36亿,增加19.76亿元。在绿色信贷方面,打造“浦发绿创”品牌,绿色贷款余额54.49亿元,增加17.73亿元。与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3期海洋经济沙龙活动,累计服务涉海企业超过1000家,提供各类融资支持近300亿元。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根据区域小微企业的禀赋特点、产业结构和金融需求,做好服务工作,普惠金融贷款余额46.29亿元,增长24.9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6个百分点,普惠金融贷款户数4324户。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李婉君)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2022年,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4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含营业部)24家。青岛市有支行21家、二级分行3家、二级分行同城支行5家、县域支行(含二级分行)11家、社区支行12家。截至2022年底,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各项存款余额627.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75.65亿元。
提升经营管理质效
2022年,民生银行青岛分行服务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新经济体等,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发挥民营银行体制机制优势,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实现智慧银行全方位升级,以中小微企业、个人金融为突破口,融入生态场景,建立生态银行新增长模式,推进场景融合、数据共享与平台合作;加大新兴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推进业务与模式创新。
2022年,民生银行青岛分行持续加大绿色信贷、科技金融、制造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持续优化小微金融服务,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等,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金融供给。全年累计对189家“春雨行动”重点客户开展授信支持,授信余额达127.19亿元。其中,对103家企业发放贷款,贷款余额达89.49亿元。截至2022年底,小微贷款余额77.13亿元,比年初新增12.88亿元,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过29万户。
(民生银行青岛分行)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
截至2022年底,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简称“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各项存款、贷款余额持续保持青岛市同类股份制银行前两位,全年缴纳税收2.86亿元。
2022年,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服务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一区一策”服务各区域城市更新,落地分行首笔城市更新项目贷款;推进重点住房租赁项目,落地青岛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租赁项目。服务青岛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示范区,服务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领域,公私联动累计发行乡村振兴联名卡超过8000张;入围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信贷直通车”项目。服务青岛市建设全球海洋产业中心,拓宽海洋经济发展,成为国内首个蓝色金融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落地2022年全国首单蓝色债券;全国首单滨海湿地碳汇贷获青岛市金融创新奖。服务青岛市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拓展跨境金融新空间,创新落地全国首单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原产地证书项下货物出口跨境业务、山东省首单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中欧班列“齐鲁号”融资业务、兴业银行首单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业务等;全年实现跨境结算量123.29亿美元。服务“青岛制造”产业集群,围绕海洋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高端化工等区域优势产业,加大项目融资拓展,构建中长期资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62%;推进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落地笔数及金额均居青岛市股份制银行第二位。
强化风险内控
2022年,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梳理特殊资产经营管理架构和职责,完善不良资产剥离、考核评价等机制,“一户一策”加大不良化解力度,资产质量保持相对稳定。加大科技赋能防控风险成效,提升放款核保、审查审批线上化作业,提升信贷审查审批质效;推广不动产远程登记、押品管理、贷后监测等线上系统,提升风险监测质效;开发不良资产客户预警监测系统,加强对特资客户账户变动和流水等信息的监控。
(盖真萍)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2年底,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银行”)在山东省设有分行16家、网点180家。下设青岛青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青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等子公司2家。管理资产规模7400亿元,表内资产5296.14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16.44亿元;实现净利润31.6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32.47亿元,不良贷款率1.21%,自2014年以来首次实现双降。
经营特色
2022年,青岛银行公司治理单项得分连续第2年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评价中居城市商业银行首位。优化风险管理架构,巩固内控合规治理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强化网络安全和运行管理;加速盘活数据资产,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和数据应用能力。作为山东省内唯一具有B类主承销商独立主承资格的法人金融机构,为省内企业提供综合融资解决方案;获基金托管资格,打通资管业务链条。
业务拓展
2022年,青岛银行在零售金融方面,线上开展精准经营,推动大众客群提质升级;线下推动分层分群精细化管理,提升客户规模及质量。零售金融资产首次突破3000亿元。在金融市场业务方面,优化投资及负债结构,提升投资质效,降低融资成本;发挥法人银行牌照优势,拓展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及投行业务领域的服务;理财业务产品规模稳健发展,产品净值表现稳定。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2年底,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农商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4347.91亿元,吸收存款2863.20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401.82亿元,资本充足率达到13.18%,实现归属股东的净利润23.17亿元。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居第56位。
客户服务
2022年,青岛农商银行构建代发客群扩源提质、临界客户触达提升、中高端客户精准深耕的分群维护体系。持续深化银证、银企合作力度,加大与区(市)农经平台建设对接,机构客户营销取得突破,个人存款余额及增量均居青岛市金融机构首位。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022年,青岛农商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出台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六条”政策,构建创新服务、精准支持、减费让利等立体式贷款投放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贷款长效机制,推动普惠金融稳健持续增长。
科技金融
2022年,青岛农商银行强化创新业务驱动,设立首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落地全国首笔中泰货币互换项下贸易融资业务,山东首笔担保增信汇率避险类业务,全国地方法人银行首单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业务、首笔市场采购贸易项下收结汇业务,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碳排放权和排污权质押贷款取得突破,搭建“碳惠通”服务平台,打造绿色金融品牌。
(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金融机构
机构情况
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有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分行17家。其中,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法人分行14家,分别是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企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新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华侨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外国银行分行3家,分别是日本山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韩国釜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韩国产业银行青岛分行。
业务发展情况
资产、负债小幅增长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451.82亿元、377.34亿元,分别比年初(下同)增加16.9亿元、9.94亿元,分别增长3.89%、2.71%。资产负债以传统业务为主。
贷款、存款同步增长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各项贷款余额358.02亿元,增加17.57亿元,增长5.16%。各项存款余额294.1亿元,增加15.2亿元,增长5.43%。其中,单位存款、个人存款余额分别为250.23亿元、40.95亿元,分别增加7.21亿元、6.52亿元。
盈利水平整体提升2022年,青岛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实现利润总额8.1亿元,增加2亿元,增长32.79%。17家外资银行中,11家利润总额比上年增加。
跨境协作业务持续发力2022年,青岛市外资及港澳台投资银行依托集团全球网络优势,开展境内外协作,为客户提供联合授信、境外发债、跨境并购、跨境银团、跨境清算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全年参与跨境授信额度628.1亿元,增长15.15%,服务境内外企业300余家,为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及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跨境协作业务的广度、深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