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说明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封面和目录。封一写设计项目的名称、设计的号码、设计的人员、设计负责人、设计单位和设计日期等。封二写目录。
技术设计说明。产品设计说明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包括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三个部分。方案设计的内容有:产品的系统设计、产品的整体设计及外观、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案设计要根据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而写。技术设计包括产品,总图、配件装配图、产品系统图、自动化原理、产品详细技术规格、系列计算等。施工设计包括产品总图、组件装配图、流程系列图、总图明细表、专用工具明细表等。
一种是包括开头部分、主体部分、附属部分的写法。开头写设计的依据、原因和目的等。主体部分写设计要点包括从原理运用到具体结构,从总体方案到局部解说。有的还附有图样,以提高说明效果,增强直感。附属部分写需要说明的事项,包括在制造、使用中的事项,以提醒制造者和使用者的注意。
附件及图表。主要是把有关批件和表格、图纸、设计概算等附在说明之后。
写技术设计说明书,要把项目写全,不可缺少;表述要清楚,简洁;数字写法要统一。
范例
YSRL3-2.2-4-R复式冲模设计说明书
受××厂委托,我厂设计制造了YSRL3-2.2-4-R电动机冲片复式冲模。现将设计情况说明如下。
一、乙方提供的原始资料
(一)产品图:1.转子冲片产品图;2.定子冲片产品图。
(二)使用设备:123-80冲床。
二、乙方的具体要求
(一)模具结构型式,采用我厂Y100-280模具型式(人工送料)。
(二)设计定子、转子冲片复式冲模和定子冲片复式落料模各一套(共三套)。
三、双方协商的内容
(一)定子冲片鸠尾槽、轴孔因我厂有标准件,两者(乙方产品图和我厂标准件)相差不大,为加快设计、制造进度,决定不执行原产品图尺寸,按我厂标准做。
(二)带标记的鸠尾槽,原图为鸠尾槽中心对定子槽中心,考虑到定子铁心轮部强度,决定改为对筋。
四、设计说明
(一)本设计以上述三项内容为依据。
(二)按乙方要求设计三套模具。
五、几点说明
(二)因冲床情况尚不十分清楚,所以模具安装螺孔暂不设计。
作原理,形成原理方案)
技术设计阶段(详细设计机器的各组成部分及零件,形
成装配图和零件图)
样机试制与测试
批量化设计(商品化设计)阶段
一、产品规划阶段(明确设计任务阶段)
(1)需求识别(创意的产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困难需求识别的方法:
从生活中的“不方便”之处发现需求;从生产发展的角度寻找需求;根据现有技术的弱点去寻找需求;从新技术应用的角度去发现需求;从意外中发现需求;
(2)需求明确与范围界定。(3)可行性研究(调查研究)
①技术调研:
现有产品技术水平、优缺点、使用情况等;专利情报;
有关技术标准与法规;
适用的科技成果、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
②市场调研:
用户需求进一步调查:可能销售对象与销量;有关功能与性能、费用、外观、颜色、风格等方面的要求。
同行情况与行业技术经济情报:竞争产品的种类、优缺点和市场占有情况;竞争企业的生产经营实力和状况等。
原料供应情况:原料品种、价格和供应情况。
③可行性论证(调查研究)社会调查:
社会环境(产业政策、社会风俗、消费水平与购买能力等);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实力、发展动向等)。产品规划阶段的成果:
可行性报告——必要性、可行性设计任务书:功能与性能参数
二、功能原理方案设计阶段——系统化设计方法
1.分析抽象总功能;2.功能分解;3.分功能的求解:
4.由分功能综合整体解;
5.方案评价与决策(必要时进行原理试验);
6.原理方案结果——功能分解图、决策表、原理示意图等。
原理方案设计阶段
三、技术设计阶段(确定机器及零部件的结构)
1.总体设计:确定总体参数
功率参数(运动参数、力参数、原动机功率)
总体结构参数(主要结构参数、工作装置尺寸参数)质量参数(整机质量、各部件质量、重点等)
确定总体参数的方法:理论计算、经验公式、类比、实验研究。
2.传动系统设计
总体布局设计——各部件的总体布置。运动配合关系设计(工作循环图)人-机-环境的合理关系。
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的总体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确定机器及零部件的结构)总体设计
清扫机器人的总体布局
清扫机器人的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确定机器及零部件的结构)总体设计:
清扫机器人的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技术设计阶段(确定机器及零部件的结构)
总体设计:
清扫机器人的用户界面设计举例
3.详细设计:硬件电路的详细设计软件的详细设计
机械结构设计:包括构形(确定形状、尺寸和公差)、选择材料。——产生装配草图结构的设计顺序:先主要功能后次要功能;按传动链逆向设计。结构设计的原则:功能(运动实现、功能面);性能(强度、刚度、精度、寿命与可靠性);工艺性要求;使用与劳动保护;经济性要求(制造及使用成本)。
结构设计的方法:理论设计、经验类比设计、模型实验设计法(新型、重型、重要设备)。
4.施工设计阶段——形成可实施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布线图、程序等。拆画零件图,绘制正式装配图,形成符合规范要求的生产图纸(装配图、零件图、效果图等)图纸审核:图纸核对;工艺性审查;标准审核;审核等。编写技术文件(如设计说
明书、使用说明书等)。硬件电路的施工设计——设计绘制布线图和接线图软件施工设计——编写调试程序。
1.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金华九峰山位于金华市区与衢州市之间,九峰山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距金华市区28公里,与金西开发区的汤溪镇相依,面积10.38平方公里。九峰山,古称妇人岩,又称龙邱山,芙蓉山。因其叠嶂连冈,奇峰挺九,故名九峰。九峰山旅游度假村项目用地位于金华的西南方,九峰山脚下,里金坞村北端。用地现状为农田与自然水系,地势随山势起伏,地块中有一块凸起的小山包,周围小溪环抱。地块周围风景秀丽,是宜居的最佳选择。
项目征地红线面积:837.8亩
项目净用地面积:397亩
项目用地内应进行统一规划,可分期建设。
(2)温泉资源
项目用地内现状拥有经勘测温泉泉眼一处,水质类型:含偏硅酸氟热矿水;水质PH值:8.86;温度区间:45.1~45.3度;开采量:36.58万立方米/年;用途:温泉理疗。
(3)用地现状地形
金华九峰山旅游度假村基地地形复杂多样,现状红线区内以大量的未开发用地为主,且主要为山体,部分山体坡度变化较大,是一块拥有多种场地地形的综合型地块。基地地势中部较低,两侧较高。用地范围内黄海高程在83m-190m之间。
山:高低错落,远望形如芙蓉,近看状若蜂巢。
水:基地内水网环绕,生态资源良好。场地内大小水塘数量约4处,大多分布于谷底。面域适中,周围多分布梯田,景观条件独特而美丽。
田地,茶园:基地内农田分布区域多,景观好。为方便灌溉,多和水塘结合紧密,形成一幅田园水色的美景。
(4)设计指导思想和目标
金华九峰山旅游度假村总体概念方案设计应符合总体的宏观控制要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契合城市整体规划及文脉,强化地域特征,重塑古城繁华风貌,弘扬九峰文化精神。以水为魂,实现与水相伴环水而居的东方建筑空间理想。
处理好旅游区与酒店以及养老功能三者的关系,设计成果的各项指标既有控制性又具有一定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规划管理及开发建设的管理,给设计和实施留有一定余地,切实发挥指导近期金华九峰山旅游度假村的详细总体方案设计和修建设计的作用。
创造一个特殊的地域氛围:具有场所感的滨水酒店,着重人的活动,体验与自然共息共存的美好感觉。格调素雅,与周边度假区的氛围、九峰山的人文历史气质相协调。
(5)综合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打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1、提升城市品质:坚持现代化设计、现代化管理,将成为金华市旅游度假设施的标志性工程,助力提升金华城市品质和旅游品质。
2、创新旅游度假模式:打造金华现代化旅游集散中心,使之成为大金华现代化旅游休闲市场发展的标志;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三产结构得到优化,旅游度假业将成为本区域区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4、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总平面设计说明
1.总体概念构思:
总体概念方案设计着眼于如何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念以及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创作,来链接本土文化与时代精神,是当下大家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九峰山旅游度假村在充分尊重原始地形的基础上,体现地域人文精神,在建筑上借鉴当地传统和文化造型元素,用现代手法和工艺体现当代生活精神,打造建筑的隐贵气质;同时注重空间层次的塑造,全面体现产品的人文气质和内涵。
2.用地布局原则
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尽可能地拓展建筑内部的景观环境空间,把建筑融于自然环境中,使之和谐共生,体现环境对于居住生活的意义。
平面总体方案设计注重形成建筑布局上的差异性,通过密度和形态的变化创造丰富的社区空间。
竖向设计力求紧密结合地形,并通过建筑高度的有机组合创造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效果。
建筑单体设计力求形成丰富富有特点的外观造型,创造优美的建筑景观,并给客户提供丰富的选择。
景观设计力求紧密结合当地气候特征,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并为居民提供人性化的户外活动空间。
设置完备、合理、实用的公建设施,提供完善、便利的社区生活服务。
3.功能结构与分区:
结合地形地貌和总体方案设计要求等现状因素,整体设计方案建设形成“一轴、两带、八片”的构架。
整个项目的成败关键在于地形,设计者应遵循“顺应并凸显地形,将建筑融于其中”的原则,充分尊重原始地形,因地制宜,取法自然。设计充分保留地形优势和自然景观,在未来的总体方案设计中充分展现自然的美景。
在整个总体方案设计中建筑有序地隐匿在树林中,体现“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意境。旅游度假区建筑依地势而建,结合地形村落式展开布置,将旅游度假区按功能分为公建配套服务区、滨水酒店,温泉公寓,山居客房,养老公寓等多个区域。
各个功能组团部分于不同地块,总用地面积约397亩,结合交通要道与出入口处设置服务广场,度假酒店处于旅游度假区的交通枢纽位置,配有商业,餐饮,娱乐,教育,文化,医疗,健身,银行,邮局,物业等设施,各个设施依照居住区配套指标设置,总面积约29万O。
其中:
净用地面积:397亩
酒店用地面积:103亩
养生庭院用地面积:207亩
公寓用地面积:87亩
4.建筑布局:
完善酒店的功能结构、提高土地利用价值。酒店总体方案设计建设酒店客房、娱乐、餐饮、温泉理疗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内容,其周边用地应补充酒店外延的一些板块,例如酒店式产权公寓,低层住宅等内容,充分发挥顶级度假酒店的影响力,提升周边用地的土地价值。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外延部分与酒店及国际会议中心和谐共生。60间独立客房与与酒店隔水相望,布局方式成团成簇又比较放松的度假氛围保持一致。
酒店式产权公寓及低层养老公寓部分强化湿地形态中‘岛’的概念,沟通河道,细化组团。建筑布局灵活,保持水岸边界的丰富度。格调素雅,与周边度假区的氛围、九峰山的人文历史气质相协调。
5.道路交通组织:
旅游度假区的根据原始地形,被设计划分为若干规模较小,尺度宜人的居住组团。每个组团通过林荫道路串联起来,中间镶嵌公共景观带抑或公共绿化广场。
整体道路分为三个等级,确保其清晰、简洁、高效。道路断面及路边绿化空间、景观节点也在一开始就作为总体方案设计重点内容加以预留,确保居住空间的景观环境的品质。
对外道路
由进村的乡道和景区景观道构成“丁”字形框架主干路网结构。也将是未来主要的对外连接道路。
内部道路
内部道路由支路、组团二级道路构成。
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米。
组团内部道路:4米。
停车设施
旅游度假区的住宅区块以地面停车和为主;公建设施停车量大,除地面停车外其余的采用地下车库形式辅助,以满足需求。
6.道路竖向设计
1)已建成道路,原则上道路标高做小调整,设计道路与现状道路衔接。
2)结合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填土方量,设计道路最大纵坡8%。
3)满足生产、运输、排水和景观要求,与场地能够顺畅联接。
4)有利于市政管网设置,满足雨污水排放及防洪排涝的要求。
英文名称:AminocaproicAcidInjection
商品名称:氨基己酸注射液
【是否处方】处方药
【是否医保】是
【运动员慎用】否
【主要成分】化学名称:6-氨基己酸。结构式:NH2(CH2)5COOH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本品是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纤维蛋白原通过其分子结构中的赖氨酸结合部位特异性地与纤维蛋白结合,然后在激活物作用下变为纤溶酶,该酶能裂解纤维蛋白中精氨酸和赖氨酸肽链,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使血凝块溶解。本品能定性阻抑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防止其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高浓度(100mg/L)则直接抑制纤溶酶活力,达到止血效果。
【适应症】适用于预防及治疗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1)前列腺、尿道、肺、肝、胰、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或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晚期,以防继发性纤溶亢进症。(3)可作为血友病患者拨牙或口腔手术后出血或月经过多的辅助治疗。(4)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咯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等各种出血的对症治疗,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显著;对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疗效差;对严重出血、伤口大量出血及癌肿出血等无止血作用。(5)局部应用:0.5%溶液冲洗膀胱用于术后膀胱出血;拨牙后可用10%溶液嗽口和蘸药的棉球填塞伤口;亦可用5%~10%溶液纱布浸泡后敷帖伤口。
【用法用量】因本品排泄快,需持续给药才能维持有效浓度,故一般皆用静脉滴注法。本品在体内的有效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浓度至少为130g/ml。对外科手术出血或内科大量出血者,迅速止血,要求迅速达到上述血液浓度。初量可取4~6g(20%溶液)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中,于15~30分钟滴完。持续剂量为每小时1g,可口服也可注射。维持12~24小时或更久,依病情而定。
【禁忌】(1)尿道手术后出血的病人慎用;(2)有血栓形成倾向或过去有血管栓塞者忌用;(3)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注意事项】(1)本品排泄快,需持续给药,否则难以维持稳定的有效血浓度。(2)有报道认为本品与肝素并用可解决纤溶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同时存在的矛盾。相反的意见则认为两者并用有拮抗作用,疗效不如单独应用肝素者。近来认为,两者的使用应按病情及化验检查结果决定。在DIC早期,血液呈高凝趋势,继发性纤溶尚未发生,不应使用抗纤溶药。DIC进入低凝期并有继发性纤溶时,肝素与抗纤溶药可考虑并用。(3)链激酶或尿激酶的作用可被氨基已酸对抗,故前者过量时亦可使用氨基已酸对抗。(4)本品不能阻止小动脉出血,术中有活动性动脉出血,仍需结扎止血。(5)使用避孕药或雌激素的妇女,服用氨基已酸时可增加血栓形成的倾向。(6)本品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明显血压降低,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
【相互作用】(1)本品即刻止血作用较差,对急性大出血宜与其他止血药物配伍应用。(2)本品不宜与止血敏混合注射。
【孕妇及哺乳期用药】因本品易形成血栓和心、肝、肾功能损害,孕妇慎用。
【药物过量】本品使用过量在机体组织中的浓度与毒理的关系不详。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清除本品。
【贮藏】密闭保存。
【分子式】C6H13NO2
【分子量】131.17
关键词:;药品说明书;Web管理系统
DesignofDrugInstructionsWebManagementSystem
QIULing
(DepartmentofPharmacy,Foshan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cine,Foshan528000,China)
Abstract:InordertoenablemedicalpersonneltoquicklyandeasilyquerytheinformationofDrugInstructions,thispaperdesignsandImplementsWebmanagementsystemofaHospitalDrugInstructionsbasedon2.0.Further,thispaperdiscusstheneedsofthesystemanalysis,databasedesignandsystemdesignprocesstoachievesomeofthekeytechnologies.Practicalapplicationshowthatthesystemwillhelpimprovethequalityofdrugtreatmentandthelevelofrationaldruguse.
Keywords:;druginstructions;webmanagementsystem
药品说明书是药品生产单位对药品主要特性及技术标准的介绍,是医师、药师、护士和患者合理用药的科学依据,是宣传合理用药和普及医药知识的指南,药品生产单位对药品说明书的真实性要承担法律的责任。为了实现药品说明书的信息化管理,有效地提高药品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本文利用2.0和MS-SQLServer等技术设计实现了医院药品说明书的Web管理系统,从而使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有了简便快捷的网络平台。
1系统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1.1系统结构
药品说明书Web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不同应用需求,系统分别为他们提供了对应的操作界面及操作功能。
1.1.1管理人员身份
1)药品说明书的信息维护:把医院所有药品说明书的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并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
2)回复留言:根据医务人员提交的有关药品咨询请求,后台审阅后给出相应的答复。
3)基本信息的维护:维护药品说明书、用户信息等基本信息。
1.1.2医务人员身份
1)查询药品说明书的信息:医务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医院所有药品说明书的信息,了解药品的药理毒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及注意事项等信息。
2)提交留言:医务人员可向管理人员就某些药品进行更为深入的咨询。
1.2数据库的E-R模型
根据系统的功能设计要求,其E-R模型如图2所示。
把图2的E-R模型转换为以下关系模型(带下画线的字段为表的主键):
2)药品类别信息(类别代码,类别名称);
3)药品说明书信息(药品编号,药品名称,通用名,商品名,类别代码,性状,药理毒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规格,贮藏,包装,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
2系统设计的主要原理
药品说明书Web管理系统采用如图3所示的分层体系结构,这种多层结构在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他层的功能。在图3中,数据访问层实现对数据的连接和访问等功能,如对后台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增删改等操作;业务逻辑层在数据访问层的基础上实现业务的具体逻辑功能,如添加、查询药品说明书信息、发表留言等;页面显示层则把业务功能在游览器上显示出来,并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这里就数据访问层和业务逻辑层的核心技术展开论述。
2.1数据访问层的设计
以Database.ExecuteSQL方法为例,其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intExecuteSQL(StringSqltring)
{
intcount=-1;
open();//打开数据库连接
try
SqlCommandcmd=newSqlCommand(SqlString,Connection);//新建SqlCommand对象
count=cmd.ExecuteNonQuery();//调用SqlCommand对象的ExecuteNonQuery方法
}
catch
{count=-1;
finally
{close();//关闭数据库连接
returncount;//返回执行SQL影响的记录数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283号)[EB/OL].[2006-06-22]
[4]张建平.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的警示缺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8):665-666.
[6]葛艳.我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4,20(3):67-69.
[8]郑雪.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的统计分析[J].中国药事,2014,28(7):795-798.
[9]杜娆,袁红,虞勋.热毒宁、痰热清、喜炎平注射剂临床使用稳定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3):1095-1099.
[10]孙永旭,高翠华,唐启令,等.我院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0):2742-2744.
[11]曾聪彦,梅全喜.中药注射剂安全应用案例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5.
[12]何远.14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结构完整性和用药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3A):147-148.
[13]吴晋.从药品注册核查看药理毒理试验管理存在的问题[J].海峡药学,2015,27(10):291.
[14]洪蕾,朱小宾.药品未注册用法的现状、危害、原因及应对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251.
[15]张波,赵彬,张钰宣,等.我院“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现状调查和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5):661-665.
[16]张波,郑志华,李大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参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6.
[17]张弦,汪琳,徐文科.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J].中国执业药师,2014,11(12):25.
[18]沈闻文.我院29种常用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253-254.
[19]张盛敏,杨冬梅,黄娟,等.中医院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调查与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6):7-9.
[20]陈新苗,杨妙清,林鹏锋,等.24种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20):14-15.
[21]张妙英,林琴,陈宇.中成药注射剂说明书现状分析[J].海峡药学,2014,26(11):228.
1课程设计以设计小组为单位,由各小组长组织进行,小组讨论地点可在设计室或由组长确定,并作好小组讨论记录;
3“给出工段的设备选型和计算”由各小组成员分别完成,某些衡算可能需要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计算数据;设备选型多采用成熟的技术,同时也要体现一些新的技术和工艺;应尽可能通过图书馆的期刊杂志,以及上网落实各设备的具体型号、工艺参数及厂家等;
4遇到问题应提交小组讨论解决,实在不行再问老师,各小组长要对本小组任务工艺流程选择的正确性负责。(学院办公室501)
5说明书的格式和图纸要求见教务处网页“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管理规定”和“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并参考教材。6各小组长的说明书和图纸由指导教师检查;各组同学的说明书和图纸经小组长检查同意后,打印装订后交组长,并由组长召集组织课程设计总结会,对本次课程设计的经验、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进行总结并有总结记录。
7各小组设计总结会之后,由组长在9月12日(星期一)上午将如下资料交到501办公室:
(1)装订好的设计说明书与图纸;(2)小组讨论记录与总结记录;(3)各小组设计资料的电子版。
8(1)设计组织:组织好本小组成员的设计讨论与分工合作;(2)数据核实:注意核对工艺流程的可靠性与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检查设计说明书与图纸是否规范;(3)给分与签名:上交本小组成员装订后的设计说明书时,请组长在课程设计封面背面黑色签字笔“评分依据”左边一列的“组织纪律”、“收集资料”、“计算准确”、“协作精神”4项的“得分”一栏打分与“设计小组负责人签名:”。
9严禁抄袭。
评分标准:(100%)
1纪律;(10%)
2收集资料的质量和数量;(10%)
3物料衡算的准确性;(20%)
4协作精神。(5%)
5工艺流程的正确性和先进性;(20%)
6设计说明书的格式;(15%)
7图纸质量;(15%)
8小结。(5%)
其中前4项由设计小组长给出参考分数,后4项由指导教师给分,最后汇总成绩并给出等级。
第二阶段(3天):由各小组长组织实施,小组成员分别收集情报资料(包括图书馆,中国
第四阶段(3天):分头进行设备选型并作出规定图纸一张或两张,完善设计说明书(15-20页)。
格式与装订要求
1封面、任务书、设计总说明、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按模板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有关项目:“题目名称”为“本小组题目——副题”(注:小组题目加上自己所在的副题(封面题目同));“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同上填写“本小组题目——副题”即可;“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填写“基本数据”的内容;“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基本包括“工艺设计:”与“绘图内容:”两部分,由学生自己根据设计任务进行填写。具体可见文件“课程设计任务书样本”,并请注意字体大小与行距设置。
2目录:按三级目录编制,注意左右边缘对齐工整;1.5倍行距;
3页码:封面、说明书、设计总说明、目录不编页码;正文开始才编页码(注意要设置页码以免左边的页码被装订后看不见:“插入”-“页码”-“对齐方式”-“外侧”);
4正文:每一章另起一页;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厘米,页眉页脚各1.5厘米。51)三级目录要正确表示;
(2)图表等格式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的要求;
(3)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编号,在正文对应位置以上标标注,具体格式按毕业论文要求,并注意至少要有2篇外文参考文献;
(4)图纸明细栏格式:按教材图纸格式,其中“(单位名称)”统一为“广东工业大学”;“工程名称”填写设计题目的正标题;“设计项目”填写副标题(即本人设计工段名称);“设计”和“制图”填写设计者姓名,“校核”填小组长姓名,“审核”填指导教师姓名,并填写各项的“日期”一栏。“(图号)”应按照全厂总工艺流程图分配的车间或工段序号来编码;“第张”“共张”按本工段的图纸张数来确定;并请注意文字大小应适中。
6打印说明:封面、说明书双面打印;设计总说明、目录为单面打印;正文和参考文献为双面打印;
产品说明书,是对商品的性能、用途、使用和保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作书面介绍的文书。产品说明书,又叫商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的作用:助和指导消费者正确地认识商品、使用和保养商品,兼具宣传商品的作用。根据内容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民用产品说明书、专业产品说明书、技术说明书等。根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条款式说明书、文字图表说明书等。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包装式:即直接写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内装式:将产品说明书专门印制,甚至装订成册,装在包装箱(盒)内。
(二)产品说明书的特点
⒈说明性。说明、介绍产品,是主要功能和目的。
⒉实事求是性。必须客观、准确反映产品。
⒊指导性。还包含指导消费者使用和维修产品的知识。
⒋形式多样性。表达形式可以文字式,也可以图文兼备。
(三)产品说明书的结构和写法
⒈标题。一般是由产品名称加上“说明书”三字构成,如《vcd说明书》。有些说明书侧重介绍使用方法,称为使用说明书,如《吹风机使用说明》。
2.1一般要求
2.1.1方案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
2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
3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3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
注:投标方案按标书要求密封或隐盖编制单位和扉页。
2.2设计说明书
2.2.1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列出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选址及环境评价报告、地形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立项报告的批文、设计任务书或协议书等。
2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3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区域位置等。4简述建设方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建筑立面造型等。当城市规划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构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
5委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
6工程规模(如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容纳人数等)和设计标准(包括工程等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
7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还应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套数及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的客房数和床位数,医院建筑中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等指标。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规划)另有相应的设计规范或标准时,技术经济指标还应按其规定执行。
2.2.2总平面设计说明
1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组织、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体设想。
2.2.3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1建筑的平面和竖向构成,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如日照、通风,采光)等;
2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各种出入口、垂直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置;
3建筑内部交通组织、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设计;
4关于无障碍、节能和智能化设计方面的简要说明;
5在建筑声学、热工、建筑防护、电磁波屏蔽以及人防地下室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时,应作相应说明。
2.2.4结构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2)建设方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与结构有关的书面要求;
3)主要阐述建筑物所在地与结构专业设计有关的自然条件,包括风荷载、雪荷载、地震基本情况及有条件时概述工程地质简况等。
2结构设计主要阐述以下内容: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2)上部结构选型概述和新结构、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3)采用的主要结构材料及特殊材料;
4)条件许可下阐述基础选型;5)地下室的结构做法及防水等级,当有人防地下室时说明人防抗力等级。
3需要特别说明的其他问题
2.2.5建筑电气设计说明
1设计范围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
2变、配电系统
1)确定负荷级别:1、2、3级负荷的主要内容。
2)负荷估算。
3)电源:根据负荷性质和负荷量,要求外供电源的回路数、容量、电压等级。
4)变、配电所:位置、数量、容量。
3应急电源系统:确定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型式。
2.2.6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1给水设计
1)水源情况简述(包括自备水源及市政给水管网)。
2)用水量及耗热量估算:总用水量(最高日、最大时),热水设计小时耗热量,消防水量。
3)给水系统:简述系统供水方式。
4)消防系统:简述消防系统种类,供水方式。
5)热水系统:简述热源,供应范围及供应方式。
6)中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方法。
7)循环冷却水、重复用水及采取的其他节水节能措施。
8)饮用净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方法等。
2排水设计
1)排水体制,污、废水及雨水的排放出路。
2)估算污、废水排水量,雨水量及重现期参数等。
3)排水系统说明及综合利用。
4)污、废水的处理方法。
3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2.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方案要点。
2采暖、空气调节的室内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
3冷、热负荷的估算数据。
4采暖热源的选择及其参数。
5空气调节的冷源、热源选择及其参数。
6采暖、空气调节的系统形式,简述控制方式。
7通风系统简述。
8防烟、排烟系统简述。
9方案设计新技术采用情况,节能环保措施和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2.8热能动力设计说明
1供热
1)热源概况;
2)供热范围;
3)供热量估算;
4)供热方式;
5)锅炉房及场区面积、换热站面积、位置及房高等要求;
6)热力管道布置方式及敷设原则;
7)水源、水质、水压要求;
8)节能、环保,消防及安全措施。
2燃料供应
2)燃料供应范围;
3)燃料消耗量;
4)燃料供应方式;
5)灰渣储存及运输方式乙
6)消防及安全措施。
3其他动力站房
1)动力站房内容、性质;
2)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3)系统形式;
4)站房面积,位置及其他要求;
5)节能、环保,消防及安全措施。
2.2.9投资估算编制说明及投资估算表
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资料
1)编制依据;
2)编制方法;
3)编制范围(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项目与费用);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其他必要说明的问题。
2投资估算表投资估算表应以一个单项工程为编制单元,由土建、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动力等单位工程的投资估算和土石方、道路、广场、围墙、大门、室外管线、绿化等室外工程的投资估算两大部分内容组成。编制内容可参照第3.10和4.9两节有关建筑工程概、预算文件的规定。在建设单位有可能提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时,可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按适当费率取定的预备费列入投资估算表,汇总成建设项目的总投资。
2.3设计图纸
2.3.1总平面设计图纸
1场地的区域位置。
2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座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3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
4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5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7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2.3.2建筑设计图纸
1平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1)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或柱网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
2)各主要使用房间的名称;
3)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承重墙位置;
4)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
5)室内停车库的停车位和行车线路;
6)底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和编号,并应标示指北针;
7)必要时绘制主要用房的放大平面和室内布置;
8)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2立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1)体现建筑造型的特点,选择绘制一、二个有代表性的立面;
2)各主要部位和最高点的标高或主体建筑的总高度;
3)当与相邻建筑(或原有建筑)有直接关系时,应绘制相邻或原有建筑的局部立面图;
4)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3剖面图应表示的内容
1)剖面应剖在高度和层数不同、空间关系比较复杂的部位;
2)各层标高及室外地面标高,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女儿墙)的总高度;
3)若遇有高度控制时,还应标明最高点的标高;
4)剖面编号、比例或比例尺。
4表现图(透视图或乌瞰图)方案设计应根据合同约定提供外立面表现图或建筑造型的透视图或鸟瞰图。
2.3.3热能动力设计图纸(当项目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域煤气调压站时提供)
1主要设备平面布置图及主要设备表。
2工艺系统图。
3工艺管网平面布置图。
3初步设计
3.1一般要求
3.1.1初步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3.1.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3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1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2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图纸总封面的要求见施工图设计4.1.2条。
3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设计总说明
3.2.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3.2.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总指标
1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3.2.5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1有关城市规划,红线、拆迁和水、电、蒸汽、燃料等能源供应的协作问题。
2总建筑面积、总概算(投资)存在的问题。
3设计选用标准方面的问题。
3.2.6总说明中已叙述的内容,在各专业说明中可不再重复。
3.3总平面
3.3.1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根据合同约定的鸟瞰图或模型。
3.3.2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摘述方案设计依据资料及批示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2)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3)本工程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4)凡设计总说明中已阐述的内容可从略。
2场地概述
1)说明场地所在地的名称及在城市中的位置(简述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供应情况,以及四邻原有和规划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
2)概述场地地形地貌(如山丘,水域的位置、流向、水深,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
3)描述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保留(包括名木、古迹等)、拆除的情况;
4)摘述与总平面设计有关的自然因素,如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土、地裂缝、岩溶、滑坡与其他地质灾害。
3总平面布置
1)说明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
2)说明功能分区原则、远近期结合的意图、发展用地的考虑;
3)说明室外空间的组织尽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
4)说明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等。
4竖向设计
1)说明竖向设计的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洪水位、土方平衡等情况);
2)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雨水的排除方式(明沟或暗管)等;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与高程等情况;
3)根据需要注明初平土方工程量。
5交通组织
1)说明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出入口、停车场(库)的布置及停车数量的确定;
2)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
3)说明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灰(表3.3.2)。
表3.3.2民用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注备
1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部分可分列
2总用地面积
3建筑基底面积
4道路广场总面积含停车场面积并应注明停车泊位数量
5绿地总面积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
6容积率%(2)/(1)
7建筑密度%(3)/(1)
8绿地率%(5)/(1)
9小汽车停车泊位数辆室内、外应分列
10自行车停放数量辆
注:1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规范时,技术经济指标的内容应按其执何。2计算容积率时,通常不包括±0.0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7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涉及总平面设计中的指标和标准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应阐述其情况及建议处理办法。3.3.3设计图纸1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绘制)。
2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3.3.2),该表也可列于设计说明内;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与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3竖向布置图
1)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值(或注尺寸);
2)场地四邻的道路、地面、水面,及其关键性标高;
3)保留的地形、地物;
4)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室内外设计标高;
5)主要道路、广场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的控制性标高;
6)用箭头或等高线表示地面坡向,并表示出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
7)指北针;8)注明: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
9)本图可视工程的具体情况与总平面图合并;10)根据需要利用竖向布置图绘制土方图及计算初平土方工程量。
3.4建筑
3.4.1初步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3.4.2设计说明书
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1)摘述设计任务书和其他依据性资料中与建筑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2)表述建筑类别和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人防等级,防水等级及适用规范和技术标准;
3)简述建筑节能和建筑智能化等要求。
2设计说明
1)概述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建筑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结构选型和对设计方案调整的原因、内容;
2)简述建筑的功能分区,建筑平面布局和建筑组成,以及建筑立面造型、建筑群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简述建筑的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设施(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局,以及所采用的电梯、自动扶梯的功能,数量和吨位、速度等参数;
4)综述防火设计中的建筑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安全疏散,以及无障碍,节能,智能化、人防等设计情况和所采取的特殊技术措施;
5)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能反映建筑规模的总建筑面积以及诸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数、旅馆的房间数和床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次和住院部的病床数、车库的停车位数量等;
3多子项工程中的简单子项可用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表3.4.2)作综合说明。
5幕墙工程、特殊屋面工程及其它需要另行委托设计、加工的工程内容的必要说明。
6需提请审批时解决的问题或确定的事项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7必要的计算资料的说明简图。
3.4.3设计图纸
1平面图
1)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定位尺寸和总尺寸;
2)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如非承重墙、壁柱、门窗(幕墙)、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及其上空)、夹层,平台、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的位置;当围护结构为幕墙时,应标明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定位关系;
表3.4.2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
项目名称编号建筑类别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人防防护等级主要结构选型建筑层数、总高地上、地下分列建筑基底面积建筑总面积墙体地面楼面层面天窗门窗顶棚内墙面建筑构造及装修外墙面
注:建筑构造及装修项目可随工程内容增减。
3)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的位置;
4)表示建筑平面或空间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和面积,宜单独成图;
5)标明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
6)标明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
7)标明剖切线及编号;
8)绘出有特殊要求或标准的厅、室的室内布置,如家具的布置等;也可根据需要选择绘制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的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
9)列出各类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计算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可在说明中列出)。
10)标明图纸名称,比例。
2立面图应选择绘制主要立面,立面图上应标明:
1)两端的轴线和编号;
2)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部件的可见部分,如门窗(幕墙)、雨逢、檐口(女儿墙)、屋顶,平台、栏杆、坡道、台阶和主要装饰线脚等;
3)平、剖面未能表示的屋顶、及屋顶高耸物、檐口(女儿墙)、室外地面、等主要标高或高度;
4)图纸名称、比例。
1)主要内、外承重墙、柱的轴线,轴线编号;
2)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吊顶、梁、柱,内外门窗、天窗、楼梯、电梯、平台、雨逢、阳台、地沟、地坑、台阶、坡道等;
3)各层楼地面和室外标高,以及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的总高度,各楼层之间尺寸及其他必需的尺寸等;
为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格式,进一步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结构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文献综述:一般不少于1000字。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同时有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约300—400汉字;英文摘要约200—300个实词。
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6、正文:
(1)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2)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论:
①设计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②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要列出各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给定的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各主要参数计算的详细步骤和计算结果;根据此计算应选用什么原器件或零部件;对应采用计算机的设计还应包括各种软件设计。
③结构设计部分:包括机械结构设计、各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及功能电路设计、计算机控制的硬件装置设计等,以及以上各种设计所绘制的图纸。
④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
⑤方案的校验: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验算(即反推算),包括系统分析;也可以是实验测试及计算机的上机运算等。
结论:概括说明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
优点和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7、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设计)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末尾要列出在论文(设计)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9、注释:在论文(设计说明书)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格式要求
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1.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学管理部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大学工商学院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newroman。
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7、正文
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1.1”、“1.2”、“1.3”等,第三级为“1.1.1”、“1.1.2”等,具体格式要求详见模板(模板从教务处主页下载专区下载)。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1],具体格式要求详见模板(模板从教务处主页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