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自我药疗,药品说明书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指南。用药前,患者一定要认真阅读。因此,学习如何阅读药品说明书非常必要。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主要项目包括药品通用名称、成分、性状、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如此繁多的内容,哪些是阅读重点,哪些可以简略浏览呢?下面作简要介绍。
重点阅读——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1、药品名称:该项内容包括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化学名、化学结构式和分子量等。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品可以有不同的商品名,但通用名和化学名是统一的。比如维宏、希舒美是商品名,其通用名都是阿奇霉素。患者用药前,应首先明确所用药物的通用名,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而导致用药过量。
2、适应症:其注明的'是该药物能够治疗的主要病症,如感冒、咳嗽、高血压等,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这部分内容以保证对症用药。
3、用法与用量: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易懂。说明书上的用量通常指的是成人用量,儿童用量应根据体重计算,说明书中一般会注明每公斤体重的用量。药物用法由剂型决定,分内服、外用、注射等。最常见的专业注释包括:顿服,即只需服药一次,或是一天一次;饭前服即吃饭前30-60分钟服药,比如胃黏膜保护剂、抗酸药;饭后服即吃饭后30分钟左右服药,多数药物都是饭后服;空腹服即饭前1小时或饭后两小时服药,这样可以避免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睡前服是指睡前15~20分钟服药。
谨慎查看——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1、药物不良反应:该项列出了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害作用,如恶心、呕吐、影响肝肾功能等。阅读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在用药过程中,加强自我安全监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严重时需及时停药。
2、药物相互作用:在同一时期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中的“药物相互作用”。对于说明书中明确提出有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应避免同时使用。
大致浏览——有效期、贮藏、性状、批准文号
除了上述内容,患者用药前还应查看药品的有效期、贮藏、性状、批准文号等。查看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看贮藏方法是否得当。一般药品需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而生物制品需冷藏。患者还应查看药物外观,确认与说明书描述相符后方可使用。查看批准文号可以了解药品的真伪,一般情况下,从正规医院和大药店购买的药品可以放心使用。
最后,关于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的内容,由于专业性较强,一般患者很难理解,不必过多钻研。如对这方面内容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人士。
我们买药打开包装后都会看到除了产品外,一般都会有一纸说明书,但是也有人觉得这个说明书是多余的,因为关于产品的一些必要介绍都已经在药品包装盒上说清楚了,那药品说明书是不是多次一举,根本没什么用?
生产、供应部门向医药卫生人员和人民群众宣传介绍药品特性、指导合理、安全用药和普及医药知识的主要媒介。
医师,护士等应根据说明书内容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给予服药指导。同时不鼓励患者自行治疗,当患者自行服药治疗时,应选择对应病症的药物,并严格遵照说明书的用法及用量服药,以不超过最大用量为原则。
我国对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包括:药品名称、结构式及分子式(制剂应当附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毒剧药品应有极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包装(规格、含量)、有效期贮藏、生产企业、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等项内容。
而关于药品说明书中的有关项目已经在包装盒注明的'情况来判断说明书是多余的就过于片面了,毕竟药品说明书中除了常规的一些介绍外,最重要的就是一些不良反应和产品药理说明,虽然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只有万分之一,但是对于有些病来说,对医生却是很重要的提示。
现行说明书规范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于2006年3月10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则》规定了说明书的具体格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