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未来,看餐饮行业变化的底层逻辑

对餐饮行业而言,我是消费者,是爱好者。

我们怎么样来看待一个行业?尤其是餐饮这样的万亿级产业。

存在上千年,到今天为止还涌现出这么多的品牌,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它背后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

服务是“大优势”,也是“大制约”

从第一点开始,主题是产品VS服务。

首先问你一个问题,请问餐饮行业做的是产品还是服务呢?请问方便面是餐饮行业吗?

在我个人看来,方便面是包装食品,应该是食品工业。我们区别这两个行业,最主要的一个边界就是看它提供的是产品还是服务。

如果提供的是买回家就能直接吃、直接用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产品”。如果有人帮你把面下好了,比如和府捞面就帮你把面下好了,我们称之为“服务”。

所以,区别食品工业和餐饮业,最主要的逻辑是看中间有没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服务”,是餐饮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巨大优势,但也是餐饮行业发展特别大的一个制约。

为什么说是优势呢?过去这么多年,很多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比如零售行业,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家乐福遇到挑战、大润发遇到挑战,所有的零售巨头都遇到挑战。

但是中国的餐饮巨头,很多还活了下来,可能还活得不错。

为什么?因为这个行业允许万家烟火,因为你提供的是服务。

如果理解了服务和产品的根本区别,也就是有没有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你就会明白第二件事情,为什么这几年预制菜会变得这么火。

2020年疫情刚刚暴发的时候,我去了上海的一家预制菜工厂,吃了他们做的东西。当时吃的红烧肉是现做的还是预制菜,我作为一个吃货还真的分辨不出来。

这个创始人和我说,这就是预制菜,把原材料做好以后用零下七十多度的超低温速冻,然后送到餐厅,餐厅用SOP(标准作业程序),5分钟左右就能做好。消费者买一个预制菜,按照SOP自己回家做,也能跟著名餐厅做出来的一样。

他问了我一个问题,说他们现在有两款菜,一款是剁椒鱼头,一款是红烧肉,哪款菜会更受欢迎?

所以预制菜为什么会发展起来?它发展起来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极大程度地减少了餐饮业所必须消耗的资源,这个资源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餐饮业今天正呈现出一些重要的发展趋势或现象,像预制菜,像千城万店,像机器人餐厅。它们背后的底层逻辑大都是减少了餐饮业的人类劳动。只有去掉了人类的劳动,餐饮业可规模化的概率以及标准化程度才会增加。

为什么餐饮业,从来没有出过中国首富?

餐饮是服务业,服务业的特征就是人类的劳动。有人类的劳动以后会带来什么变化呢?

在商业里面,产品和服务这两个品类如果发生了变化,将会导致巨大的行业变革,这个行业变革称之为“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

为什么中国的餐饮业从来没有出现首富?餐饮业是万业之主,但却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国首富。当然,餐饮行业也有成功的企业,但是它们跟华为、腾讯、阿里比,规模相对来说小得多。

其本质的原因是,华为、阿里、腾讯这些公司有产品,但是不需要服务。一个行业一旦不需要服务以后,将很大可能会从“正态分布”走向“幂律分布”。

什么叫正态分布,什么叫幂律分布?

简单概括就是,一个行业介入的群体非常多,很难出现寡头、垄断的企业,与此同时这些群体大部分都处于中间位,就是正态分布。反之,一个行业介入的群体较少,寡头、垄断现象明显,则属于幂律分布。

高中的时候我有个朋友,这个朋友音乐和美术都非常有天赋。有次他问我,这两件事情他都很热爱,但是未来只能找一个方向发展,应该朝美术方向发展,还是朝音乐方向发展?

最后,这个朋友选了音乐。

音乐这件事情是属于没有边际劳动的。

什么是没有边际劳动?你只要弹特别好的钢琴曲,在网上传播,一个人听、一千个人听、一万个人听,成本是一样的。一旦边际成本为零,就会有特别大的改变,几乎所有人都只会喜欢郎朗。

所以钢琴可以出现头部,头部会吃掉行业大部分的利润。

如果是美术呢?画画不一样,比如油画,有个画家很有名,全中国的人找他画画,但是他一周只能画一幅画,一年也只能画50多幅。就算他是全中国最有名的画家,也不可能吃掉所有的市场,这时候必须有第二名、第三名出来服务其他人。

所以画家这个行业是分散市场,而音乐家这个行业是集中市场。

画家行业,中间大部分人能够养活自己,只有少数的人能赚比较多的钱。而音乐家不一样,只有极少数人能挣很多的钱,绝大部分的人养活自己都很困难。所以,音乐家是“幂律分布”,而画家是“正态分布”。

现在回头看看餐饮行业,为什么餐饮行业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国首富?餐饮行业是正态分布的行业曲线,还是幂律分布的行业曲线?答案是正态分布。

原因是我刚刚说的,餐饮行业介入了太多人类的劳动,所以不可能产生阿里这样规模的巨头。

我们通常用一个指标来衡量行业的分散度,也就是CR(ConcentrationRatio),即行业集中度。行业前8个企业加在一起,在市场占有多少的占有率,如果超过20%,这个行业就是比较集中的。

百胜中国一年的收入应该是600多亿,而整个中国餐饮行业有接近5万亿的规模,600多亿的收入只占5万亿的1%多一点。换句话说,餐饮行业第一名只占1%多一点,前8名加在一起肯定不超过8%。

所以,餐饮行业是非常分散的行业,这也是这个行业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原因。它介入了很多劳动,是万家烟火的行业,可以容纳大量的人就业、创业,可以让很多人有事可干,而这也是国家大力发展夜经济、发展服务业的原因。

极致匠心,还是极致规模化?

理解了上面两个基本规律以后,作为一个创业者应该怎么办?

你有三个选择:总成本领先、差异化以及聚焦。

在餐饮行业,每家独立的餐厅,其实天生就已经被动选择了一个策略,这个策略叫做“聚焦”。

什么叫聚焦?就是只服务特定人群。

每个餐厅都有服务的半径,假设半径是两公里,2公里范围内有一万户人家,那我只要把这一万户人家服务好,就不可能被别人灭掉。这是从战略上说的聚焦。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父亲做拉面,你也做拉面,你的拉面店在这个地方做了40年,有消费者过来吃拉面,要不要放香菜不需要讲你都知道。因为服务于特定人群,你就掌握了服务这个人群所独有的能力。

为什么互联网这么强大,就是因为它打破了两公里的半径,今天在齐齐哈尔可以收到从上海发货的产品,在武汉也可以收到从上海发货的产品,客户没有范围的限制。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的边界,而餐厅到今天为止依然没有。

没有打破边界,是好事还是坏事?对餐饮行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如果有一天我可以远程吃面了,那餐饮跟在座三分之二的人就没有关系了。一旦有人把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餐饮都做了,那么餐饮行业就会出现像阿里这样的巨头。

但是,如果不想走聚焦战略,怎么办?那就要思考两件事情:总成本领先和差异化。

我们经常说标准化,美国快餐很标准,两百度的油温,薯条进去15秒就做好了。快餐店里还是有人劳动的,但是降低了专家型的劳动,用相对便宜的人力成本在做生意,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

从战略的角度拔高一点来看,为什么会有标准化?因为背后有个选择,也就是总成本领先。

好吃很重要,但如果两家店一样好吃,要突围就必须更便宜,这就是总成本领先。

我作为理科生,完全不理解什么叫“少许”,什么叫“8成热”,什么叫“稍微”。

餐饮业几千年了,都是这么做的,把本来可以量化的东西弄得非常玄学化,这就是许多企业做不大的原因。

中国餐饮做得比较大的是火锅这个品类,出了海底捞这样的公司。之所以可以出海底捞,跟企业的努力有关系,此外还有一个原因——火锅是容易被标准化的分支。所有的锅底都是在某个工厂做出来的,菜品也是从一个地方集中运过去的,这样就能把总成本控制下来,所以也才有机会出现总成本领先的企业。

很多创业者走“千城万店”的路径,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情,把自己的总成本控制下来,这就叫总成本领先。

那是不是每家企业都要做总成本领先呢?不是的。

我有个朋友,从来不吃预制菜。

他到每个城市都要去吃当地的一些小店。这些小店做的就是所谓的“差异化”,它们往往拥有一些连锁品牌没有的能力,比如祖传的配方,依然能活下来。

所以差异化是什么?我可以做到跟你不一样,而且能保护这个不一样,这个不一样是消费者喜欢的,有一批餐饮企业就是靠这样的差异化活着,现在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这样活着。

绝大部分餐厅不可能做成“千城万店”,也不应该做成这个事,因为餐饮业本来就是分散的行业。

在巨头的下面,依然有生长的空间,不要跟巨头学,不要做巨头擅长的事情,而要做它们不擅长的事。

每个行业都一样,要思考三件事:第一是聚焦,第二是总成本领先,总成本领先的巨头企业,不仅仅是餐饮业,慢慢就变成食品工业了。第三是差异化,在巨头的下面找到自己的差异化路线,然后提供特色的服务。

餐饮业五大护城河:专利、管理、规模、品牌、习惯

第四个底层逻辑,企业做得很好以后,会不会依然被替代?

茶饮行业在过去几年发展得很快,但是这一年左右,像喜茶、奈雪的茶等这些企业的定价都在逐渐降低。为什么要降价呢?

在我个人看来,奶茶或者水果茶这个行业,其实是红利。什么是红利?有人发明或者首先做了奶盖茶,消费者喝下去很享受也没有罪恶感,这个品类很快就起来了,但这不是餐厅赖以生存的根基,所有红利都会消失。

你是这条街上第一个做奶盖茶的人,所有人都会来排队。旁边做鸭脖的觉得奶茶这么赚钱,我也做奶茶,整条街都开始做奶茶,慢慢的这些店就都不赚钱了。

这就是红利。短暂的供需失衡,最后一定会回归常态。怎么办?你能不能守住这个利润?

第一个是专利。

日本有很多的匠人,比如寿司先生、煮饭先生,要吃他们家的饭,可能要提前三个月排队。

虽然这个东西不一定能申请专利,但这就是某种形态的专利,只有它们自己才拥有的独门绝技,就是让它们长久生存的重要方法。

专利很好,但是也有坏处,坏处就是很难把这家寿司开出100家店。日本很多百年企业都是作坊,如果不是作坊就做不久,做久了就做不大。因为做大了就有标准,标准就会被人复制。如果你不想做大,想做久,就要用专利保护自己。

第二个是管理。

我管一万家店和你管一万家店的水平不一样,激励措施和管理能力就是自己的护城河。

第三是规模。

规模效应是第三个比较重要的护城河。在一百个城市分别开一家店,还是在一个城市开一百家店,你会选择什么?

7-11的选择是在一个城市开一百家店,这样的话可以享受同一个供应链体系,同城规模带来的效应会被引爆,成本会降低。

反之,如果在一百个城市都开店,成本就会很高。

第四是品牌。

煮饭先生也好,寿司先生也好,除了真正的专利,绝大部分的口感一定是可以复制的。就像奶茶,杨枝甘露是你发明的,但是我们家做得跟你一样,谁发明的就不重要了。

这时,品牌就变得更重要。消费者相信你的品牌用料是新鲜的,而不是从前天就放到冰箱的,这个信任感就变成了重要的护城河。

第五是习惯。

冯卫东跟我说,“我去看过了,但是看完以后还是投了上海这家。你所谓的正宗,只不过是从小吃习惯的味道,不是‘好吃’。‘正宗’是特别害人的词,你要理解什么叫做‘好吃’,而不是什么叫做‘正宗’。”

为什么所谓地方最正宗的小吃卖不到全国,就是因为你太相信“正宗”这两个字了。“正宗”可以保护你在区域的发展,让你在区域做得很好。在另外的地方做不起来,则是因为“习惯”,走出去要顺应习惯,在当地要保护习惯,这是第五个护城河。

最后的话

这就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不管你做的是产品还是服务,不管未来在座的各位是做聚焦,还是做差异化,还是做总成本领先,我都希望你能理解这些逻辑。

我也希望,餐饮这个行业永远是万家灯火。祝愿每个人,每家企业,都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THE END
1.《底层逻辑》读书笔记《底层逻辑》是刘润所著的一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商业和生活中的基本逻辑和思维方式。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读书笔记和要点: 1. 底层逻辑的定义 理解本质:底层逻辑是指事物运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简化复杂性:通过识别和理解底层逻辑,可以简化复杂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https://blog.csdn.net/lpw_cn/article/details/144020672
2.什么叫底层逻辑举例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底层逻辑是指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它是构成事物的根本因素,决定了事物的运行和发展。底层逻辑的含义是指深入分析事物背后的本质和原理,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举例来说,底层逻辑可以用于解析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例如通过研究公司的盈利结构和成https://www.55188.com/tag-1024547.html
3.什么是底层逻辑?什么是底层逻辑? 所谓底层逻辑,就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的逻辑 比如,诚实守信、货真价实就是商业领域的底层逻辑。如果一家企业坑蒙拐骗,以次充好(违反底层逻辑),这个企业就会被消费者拒绝,迟早都会倒闭,因为底层逻辑具有一票否决权;比如,公平公正是法律的底层逻辑,如果法律不再公平公正,人们就不会相信法律,有事就找关系https://www.meipian.cn/27er335f
4.什么是底层逻辑什么是底层逻辑呢,就是事物背后最本质的原理,不足为外人所知的一种神秘存在。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72944-1.html
5.什么是底层逻辑什么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底层逻辑很多人对底层逻辑的认知还是不够清晰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对底层逻辑的理解1什么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的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1A他们对待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是远远高于普通人的下班后去找个兼职去增加收入丿领悟到赚钱的核心而那些优秀能够跳出原来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5953975.html
6.什么是底层逻辑?什么是底层逻辑? 1/ 5什么是底层逻辑? ? 2/ 5什么是底层逻辑? ? 3/ 5什么是底层逻辑? ? 4/ 5什么是底层逻辑? ? 5/ 5什么是底层逻辑? ?https://k.sina.cn/article_1914101557_p7216df35027014yyo.html
7.底层逻辑是什么:底层逻辑具备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抽象,底层逻辑是什么: 底层逻辑具备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抽象,越底层越抽象,比如说描述一个人的画画技术很厉害是非常具象的,但是一个人为什么画画好,底层逻辑是他对细节的关注度非常高,追求完美,看透这一层是比较抽象的,这个特性便能解释他很多的行为,所以适用范围更广。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40bd917a34a361bbcc9414e
8.底层逻辑是什么意思底层逻辑详细解释1、底层逻辑思维就是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的首先个核心切入点,从这个点开始思考所作出之后的决定,当https://edu.iask.sina.com.cn/jy/3qpSvIUqJTl.html
9.底层逻辑是什么意思底层逻辑是什么意思 答案 底层逻辑是我们思考问题时最先确立的那个核心,如果给它一个系统的准确的定义的话,那应该是:每一件事物或者问题最原始的出发点与最人性的真实反馈。围绕着底层逻辑展开思考,会让我们使目标与初心的匹配度更加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寻找路径,解决方案或者做出选择,确定方向都是思考问题的最https://m.jiangzi.com/baiduApplet/shenghuo/46108.html
10.什么是底层逻辑?什么是顶层思维?0经验转行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评论 我来说几句 全部1条评论 杨先生 底层逻辑,是事物运行的根本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决定事物成败的核心要素。顶层思维,就是从事物的核心原理出发,用顶层思维,超越常规,突破局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将大问题拆解成同质的小问题,以积极的姿态寻找解决方案,并将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6312236&efid=Rq_k9oaqy1bUE2Or8QhWTg
11.我一直在思考:销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那么,销售领域的第一原理是什么呢? 答案是:人的大脑!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 实验证明: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https://www.jianshu.com/p/70dafded2241
12.底层逻辑(豆瓣)底层逻辑:拆除惯性思维的墙,把目光放得更高更远,把洒脱还给自己 《底层逻辑》:厉害的人如何实现人生逆袭 作者:吕白 解读:爱萍 (序言)人生逆袭 突破阶层 向上进阶 锚定未来 (野蛮生长的这五年) 我们是否留意过,卓越的人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就是做好一件事,还能干好另外一件事,哪怕是在不同的领域也是如此。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593866/
13.底层逻辑最新章节张羽著我在指点下属时,一有机会便告诉他们,工作中管理者和员工的底层逻辑是统一的:先做对事情,然后做好事情。这跟智商无关,跟情商有关。不聪明可情商高的人顶多显得笨拙一些,事情做得慢一些,可他们每一步走得都比较踏实。他们不会伤害公司和同事,不会给客户留下不安的印象,也让老板觉得放心。所以要改造固有的思维,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042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