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信息中心,四川成都
2017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整省推进示范”的决策部署,四川省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个整省推进示范省之一。四川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工程有序实施。笔者通过驻村帮扶、考察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四川省益农信息社现状及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信息进村入户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按照农业农村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先建后补、市场化运营、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以优化公益服务基础平台为依托,以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为重点,搭建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村享受便捷的信息服务,提升农民运用信息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确定四川省为全国首批5个整省推进示范省后,安排四川省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5682万元,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建设运营方式,采取“政府补贴+企业自筹”的筹资方式,实现网络全覆盖、服务无盲区、运营可持续。
全面打通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农村现代网络服务体系,向信息闭塞的地方传递政府的声音,解决农民“了解信息难、知晓信息慢、便民服务办理难”的问题,实现了“把世界带进村子,把村子推向世界”,让农民与城里人一样享受信息化发展成果,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创造“农户(农企)+信息员+益农社+益农服务网+全国各大电商”的电商新模式,构建“开店+农产品组织+品牌包装+物流+销售”的产业运营体系,有效对接京东、天猫、天虎云商等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出村和工业品下乡销售渠道,促进特色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网上交易规模增长,形成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打造一批“标杆电商益农信息社”。
2020年4月,全部建成并运营3.96万个村级益农信息社,覆盖惠及全省85%的行政村,各市州覆盖率见图1。根据需要和可能,开展益农信息社扩展建设,到2020年底,有望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目前,大部分市州完成较好,尤其是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等地的益农信息社覆盖率已超过100%。
四川省持续扩充涉农特色信息化应用,不断提升服务宽度与深度。2019年,益农服务网全年实现信息日均更新量超200条,村务信息发布近34万条,信息员发布村务信息6万余条。目前,已组织村级益农信息服务活动16000余场,覆盖21个市州,服务农民274万人次:手机充值累计服务92万人次,114挂号服务8338笔,组织线下义诊2037场,累计在线医疗访问达77.2万人次,线下小额取现点位已覆盖586个益农社,包裹代收代发点位已覆盖12个市州655个益农信息社。线上电商销售和线下促销活动累计成交额超2.5亿元,绵阳市、南充市等地的交易量已突破15万次,而阿坝州、宜宾市等地却不足5万次,相对落后。各市州交易量见图2。
图1截至2020年4月各市州益农信息社覆盖率
图2截至2020年4月各市州交易量
一些益农信息社的选址布局没有考虑服务半径、人口居住密度、便民、资源聚合、长效运营等重要因素,布点在村委会的居多,配套在村超等服务经营网点的较少,导致益农信息社缺少人气,运营效果较差,容易形成服务“孤岛”,不利于激发信息员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
一是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并逐步向城镇转移,留守劳动力多为老弱病残,文化水平不高,现代科技接受力不强。二是各地对信息员的培训辅导还不够到位,信息员对信息服务业务不熟悉,操作不熟练,开展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三是信息员的激励约束机制还没建立起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
因机制体制、部门利益等因素影响,涉农信息服务资源协调整合比较困难,进驻益农信息社平台的部门和企业数量还不多,益农信息社开展的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功能还不完善。
基层干部群众对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了解不多,对益农信息社的作用知之甚少,入社用网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还没有真正实现益农信息进村入户、入心入脑。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在社会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还比较低。
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对缺少人气或运营效果差的益农信息社进行调整,重新选址布点。优先安排在村便民服务中心、村超市、村电商服务网点等有基础条件、有人员光顾的地方。支持建立县级益农服务中心、乡级益农服务站,有效链接省平台,构建完整的省、县、乡、村四级益农服务体系,使益农信息社得到提升优化。
一是加大培训经费投入,持续做好信息员上岗和业务更新拓展培训,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其担任信息员,引导其发展农业电商。三是引进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四是制定益农信息社信息员的激励管理政策,稳定现有信息员队伍。
一是根据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以益农信息社作为承接涉农信息与服务资源的平台,整合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机作业调度、农村“三资”管理、农业综合执法等涉农信息资源,拓展公益服务和培训体验服务的信息渠道。二是引导电商、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社会资源在益农信息社集聚,推动信息社服务终端汇集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气象等多部门的服务信息。
一是按照“整省推进、突出重点、打造亮点”要求,在各市、县重点打造一批益农信息社示范社、标杆社,重点培养一批星级信息员、优秀信息员示范岗,打造信息进村入户示范亮点,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加大对信息进村入户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典型经验、工作成效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信息进村入户的良好氛围。三是大力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新型经营主体入社用网,加强益农信息服务宣传演示,让农民群众广泛参与体验,感受益农信息社带来的便捷服务,让益农信息社真正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