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运营指南党员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由农村集体产权制改革后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党组织成员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要按照支部主导、农民自愿,村集体以土地、资金或其他固定资产入股,组织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明晰村集体与入社群众股权,建立集体和群众经济利益共同体。一个村党组织可以领办一个合作社,也可以领办多个合作社。

2合作社组建流程

准备工作。村党组织根据本村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拟入社成员意见基础上,研究提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经营项目、基本类型、融资渠道等事项,形成初步方案。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对方案进行研究和表决。

制定章程。对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入股方式、盈余分配等事项,经乡镇党委审核后,在合作社章程中进行明确。

召开设立大会。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由全体设立人一致通过本社章程。

(二)选举合作社成员代表,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监事长、监事等合作社管理人员。

(三)其他需要研究的事项。

会议结束后形成会议纪要,全体设立人须在会议纪要上签名、盖章。

3组织架构

村党组织书记原则上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主要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系机关事业单位下派干部的,合作社主要负责人由村党组织成员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但村党组织书记应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党组织领办经济组织的要求,切实履行领办责任。

按程序选举产生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村“两委”班子成员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交叉任职,村“两委”成员职务调整的,其合作社内的职务按程序相应调整。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中农民身份人员但村党组织书记应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党组织领办经济组织的要求,切实履行领办责任。

积极组织、发动本村村民入股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为成员,视情况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股入社。鼓励和支持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除外)或者社会组织,以及供销社系统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员中,农民成员占比不得低于80%。成员总数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成员;成员总数超过二十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5%。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开展土地股份经营时,应按照以不损害集体和其他社员的利益为前提下的“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原则,提前和群众约定清楚、签好协议。

要确保村集体占一定比例股份,持股比例以10%—30%为宜,村“两委”成员持股总量比例不宜超过20%,任何社员、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成员持股比例不宜超过30%。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其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可以作为村集体占股。

4运行管理

强化支部引领。在章程中明确村党组织对合作社的领导监管作用,对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重大事项,应由村党组织研究审议后,再提交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审议。及时在具备条件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中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引导党员带头参加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党员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中的表现以及带领农民致富情况,作为农村党员量化积分管理重要内容。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实施“五乡”行动和“育苗升级”工程有机结合,在合作社中发掘优秀人才,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为党员、培养成村“两委”成员。

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实行会计单独核算,配备专业财务会计人员,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委托代理记账机构管理。合作社签订经济合同及大额支出要报乡镇审核、备案,收支情况每月公示,接受农民群众监督。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业务事项纳入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明确利益分配。所分配的利益指的是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总经营收入中,除去经营成本后的纯收益。在合作社分配的纯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合作社留存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经营、弥补亏损,保障合作社自身发展壮大。除去留存资金后的纯收益资金,实行“按股分红”与“按交易量分红”有机结合,按照法律和章程制定的分配方案,经成员(代表)大会批准实施,向成员进行分配。每年盈余分配后,属于集体的盈余所得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上交村集体账户。

THE END
1.《农村经营管理》《农村财务会计》征稿启事为充分反映各地农村改革创新的鲜活探索和成功经验,深入研讨改革中存在的瓶颈障碍及突破路径,进一步加强宣传交流,凝聚思想共识,《农村经营管理》《农村财务会计》特向社会各界征稿。 一、征稿范围 1.建强农业经营体系: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DkxODQzNA==&mid=2247494708&idx=6&sn=9cf9b9397a46232ca0762a943a144c34&chksm=eab1e03d013b44b726f5b3df0650427ff90e304ffb098e071116375481939a949833e5674f72&scene=27
2.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 2022年7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财农〔2022〕58号),为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统称“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合作社财务行为,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作用。https://nyj.xianyang.gov.cn/zwgk/zcfgjjd/202209/t20220901_1134244.html
3.(财务管理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docx(财务管理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会计行为,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法规,结合合作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财务会计制度。第二章制度目标1.规范财务管理,确保合作社资金的安全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6807429.html
4.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精选11篇)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2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坚持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办社方针,真实、完整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营效益,增加社员收入。 第三条合作社填制会计凭证、登计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桉等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30417182226_6895019.html
5.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5篇[修改版]第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年××月××日修订)为加强和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维护合作社和社员的合法权益,确保合作社财产安全,根据合作社章程,特制定本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https://www.docin.com/touch/detail.do?id=3194165844
6.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制度怎么没的昌宁县柯街嘉肴蔬菜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规范合作社财务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的规定和本社章程,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监事会负责本社的财务资产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会计负责建立总账和明细分类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69956603057386132.html
7.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五大连池市沾河林业局胜原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一、专业合作社概述专业合作社是由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原则包括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37oy2vy.html
8.《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财务报表表格式及编制说明作者: 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记账软件 来源: 二、财务报表表格式及编制说明 合作社应当根据本制度有关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的要求,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不得随意改变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 方法,不得随意改 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http://www.zjlc.net/HTML/news/481.html
9.果园转让合同范本11篇(全文)3、乙方以果树方式入社的,该树的苗木所有权全部归社员所有。社员必须严格按照合作社的统一管理模式进行果树管理,以确保海棠果的品质要求。入社期间的海棠果果实收益归社员所有。 六、财务管理制度 合作社将严格按照农村合作社财务章程安全合理运用各项资金,积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社务公开制度,接受全体社员及主管部门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3xxrfl1.html
10.厅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征求《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统称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合作社财务行为,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财会〔2021〕37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财农〔2022〕58号)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https://law.esnai.com/do.aspx?action=show&lawid=21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