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旗定向凝心聚力推动农民合作社办得更红火

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2023年春季学期主体班第2调研组

一、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长汀县政府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合作社发展始终,扎实推进“党建+合作社”,强化党建引领、聚焦人才优势、汇聚部门合力,把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力、合作社抱团发展优势、农民致富愿望有机结合,有效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努力实现“建一个合作社、兴一方产业、富一片百姓”。

(一)在举旗定向、凝心聚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3.加强工作指导。牢牢掌握合作社经营、利益共享机制(分红)等关键环节,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交叉任职,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技术、信息、资金、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有效弥补了党组织不便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短板,解决了贫困户和产业、市场的对接问题,形成了规模化、抱团式发展的产业新形态,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为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二)在攻坚克难、人才赋能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服务功能。为了解决群众不愿、不敢入社等问题,长汀县广泛宣传、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或参与、服务合作社生产经营,破解土地流转难和耕地撂荒问题,统筹整合村内外社会资源,深入宣讲合作社的优势与长处,不断激发村民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主动性。河田镇罗地村党支部流转土地600亩,托管给合作社,村集体每年获得服务费收入3万元。黄坑村党支部书记曹凯烨为打消村民对合作社的质疑,开展“敲门式”走访,精准出击、寻求合作,动员致富带头人、乡贤率先加入合作社。在曹凯烨的带领下,村“两委”共计拜访农户200余户,支持创办合作社的人数从不足10%变成了100%,为合作社的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2.引导党员示范带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长汀县鼓励和支持村党支部书记、党员能人等勇做“出头鸟”,敢做“尝鲜人”。策武镇南坑村党支部领办杏福南坑农民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108万元,村集体入股20万元,为最大股东,合作社理事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集体按每亩500元获取固定收益。濯田镇寨头村党支部投资12万元与长汀县汀州凤河田鸡公司共建合作社,既解决了公司供应链稳定性的问题,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增收问题,2022年村集体经济取得分红2.2万元。

3.强化引人、育人和用人。在人才赋能上打出组合拳,先后出台《关于深化省级“人才强县”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长汀县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办法(试行)》等政策,吸引800余名长汀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积极争取34名省级、52名市级科技特派员,选派120名县级科技特派员和57名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实现服务乡村振兴一线全覆盖。实施技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采取“理论+实训+经验交流+参观学习”方式和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将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技术能手安排到合作社担任经济顾问、技术指导,做好“传、帮、带”。濯田镇寨头村甘蔗种植积极引入福建农业大学支持,建立了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良种示范基地,省级科技特派员每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会到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三)在因地制宜、守正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产业化模式

2.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长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和孕育地,是全国五个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之一。长汀县党委坚持新发展理念,秉持“生态立县”,守好“生态优势”,统筹推进红色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和农业合作社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结合长汀县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特色,积极打造“客家水城,生态长汀”,实现“四水四化”(提供放心水、平安水、高效水和生态水,实现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水资源配置系统化、水利管理信息化和防洪减灾科学化)目标,水土流失率下降至6.78%,治理经验获水利部通报表扬。2019年,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中国森林氧吧”榜单,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入选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童坊镇彭坊村、濯田镇同睦村、宣成乡下畲村、古城镇梁坑村被评为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2020年,三洲镇和中复村分别获评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金牌旅游村。

3.打造特色产业支柱。村党支部统筹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结合培育壮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破解产业规模小、土地流转难、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引导合作社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劳务输出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不断丰富发展“党建+村集体经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的基础模式,逐步打造形成符合农产品种植、加工需求,有利于合作社长远发展的多种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依据各村农产品差异性和合作社自身特点,逐步形成以粮食为基础,河田鸡、槟榔芋为特色支柱,畜牧、淡水渔业、茯苓、果蔬、烟叶为传统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为新业态产业的“1252”特色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全县特色农业产业整体提升。例如,出台茯苓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门补助,实现茯苓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发展,2022年种植茯苓2.48万亩、产量1000万公斤,产值达2.3亿元。

(四)在规范发展、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全力推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1.加强规划设计。制定出台《长汀县推行“党建+合作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明确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施路径,把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等具体要求写入合作社章程,压实县、乡、村三级工作责任。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那些成绩突出的示范合作社均多次获得过各级政府颁发的“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可见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不仅已经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化路径,且已作为一种政府引导、民心所向的制度厚植于农民心中。

3.推动示范先行。制定出台《长汀县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实施方案》《长汀县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实施方案》《长汀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级示范社考核评选办法》等,基本建立覆盖设立、运营、考核全生命周期的合作社管理制度,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提升经营水平,打造了一批能够发挥典型效用的示范社。目前,长汀县共有160个合作社获得各级示范社称号,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2家,省级示范社48家,市级示范社82家,县级示范社144家。

(五)在搭建平台、协同发展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合作社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

1.积极落实上级帮扶政策。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在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下,长汀县与中建集团签订800万元农产品采购计划。结合“我在长汀有亩田”活动,发挥省市驻村第一书记、挂职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省市部门党员干部签订协议认领342.9亩田地,创新粮食订单模式,促进产销衔接和产品流通。

总体来看,长汀县以推进“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为契机,牢牢把握合作社“姓农属农为农”的特质,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内部活力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为推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长汀的探索和实践说明,合作社能不能办好,老百姓能不能共同富裕,党建引领是核心,选好带头人是关键,产业振兴是重点,政策扶持是基础。

二、面临的主要难题和挑战

(一)资源禀赋山多地少,农民合作社规模化发展条件先天不足

长汀县是我国南方地区众多“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的典型代表。全县辖18个乡(镇),总人口55万,土地面积3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仅30余万亩(占比约6%),呈“山地多、林地多、耕地少”特征。自然条件决定了长汀县耕地碎片化特征突出,道路、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完善,农业田标准化、农业机械化、产业规模化难度较大,农民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目前,长汀县规模最大的融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流转了河田、三洲、红山、四都、大同、南山、羊牯等7个乡镇的部分土地,规模也仅6000余亩。

(二)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村级党员干部的示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些村干部受文化水平制约,缺乏行之有效的思路来引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河田镇31个村支部,只有7个支部领办了合作社,占比22%。基层党组织在发挥组织引领,凝聚人心方面不够有效有力,党员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足,在统一社员思想,整合村民力量,提升合作社运营效率等方面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因地制宜,引领村民发挥合作社优势打造“一村一品”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技术和管理人才短缺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青壮年外流人口较多,留守农村的基本都是“3861”部队,老弱病残较多,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四都镇1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7170人,但有6个村的常驻人口不足100人。另一方面,合作社发展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严重短缺,思路广、想干事、善发展、能致富的领头羊仍比较欠缺。长汀县80%以上的合作社由小农户组成,多数虽具有一定的农作物种植实践经验,但受限于年龄阅历和文化水平,在产品开发、品牌创建、提升附加值等方面能力不足,单靠“土专家”和“田秀才”难以高质量发展。古城镇全镇17个行政村,农村实用人才仅9人。

(四)发展模式相对单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三、推动党建引领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工作思考

下一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服务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功能作用,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重点工作。

(一)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稳步推进产业聚人、待遇留人、事业引人,持续加强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

(三)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农业绿色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发展

设立国家专项资金,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公路建设、农田供水等基础设施问题。深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探索合作社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大对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对列入国家有关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范围并按规定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加快道路、电力、通信、物流、养老、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持续加大财政金融保险等支持力度,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发挥财税支农强农扶持引导作用,注重财税金融政策协同发力,完善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业务范围,通过市场化方式帮助推动合作社发展。切实提高合作社抗风险能力,深入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有序将更多品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农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因地制宜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推进分类投保,设立多档投保标准,逐步提高赔付额度。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指导监督,把发展质量作为绩效评价的首要标准,把带动服务农户能力作为政策支持的主要依据,推动合作社财务和运营管理规范化。建立合作社发展动态监测机制,优化合作社终止程序,为合作社自主申请注销提供便利服务。依托“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推动合作社与优质企业合作,搭建对接服务平台,畅通产供销渠道。

(执笔人:王莹调研组成员:刘文臣、韩燕凤、文刚、王鲁蛟、周亮瑾)

THE END
1.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制度经管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制度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077664-1-1.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厦门日报讯(记者林露虹)近日,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发布“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软件系统征集成果”,64个软件系统榜上有名,其中两个来自厦门:厦门农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畜牧产业大数据管理系统”、福建拾联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数字乡村管理服务平台”。 https://www.agri.cn/zx/xxlb/fj/202412/t20241212_8698217.htm
3.区县工作区供销社在区农合联副会长单位搭建了“长寿区农机数智管理平台”,并给公司每台农机安装了作业终端和定位终端,利用物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了在后台可操作、服务可追溯、服务有标准、农机好管理等。2024年已完成50台各种农机的安装,实现数据信息4.87万亩次,服务图片20多万张。在农机服务过程中,已实现可视化、数据化、标准http://gxhzs.cq.gov.cn/sy/qxgz_17118/202412/t20241206_13869179.html
4.三众农民合作社综合管理软件三众农民合作社综合管理软件登录系统 系统演示>>> 注册云服务版,直接使用 http://hzs.hu80.com/
5.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系统V5.0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系统V5.0适用于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 【基本介绍】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系统是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编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软件,适用于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方便的进行账务管理,社员管理,财物管理,股金管理等等。非常的方便,安全! 查看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的 https://xiazai.zol.com.cn/detail/56/557203.shtml
6.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系统5.0最新版资源《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系统5.0最新版》是一款专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设计的高效管理工具。该系统旨在规范合作社的会计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从而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生产与经营的一种集体组织形式,它们在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有效的管https://download.csdn.net/index.php/mobile/source/download/minminggh82/7115605
7.易得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系统绿色版宏达果园管理系统 滴灌带回收加工管理系统 下载服务协议见页面底部 基本简介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这就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也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为此,我们开发了此系统,旨在帮助农民朋友,轻松地管理好自己的合作社! 一、方便的社员管理。 http://www.onlinedown.net/soft/59433.htm
8.农民专业合作社股金管理系统提供农民专业合作社股金管理系统招标采购信息,涵盖农民专业合作社股金管理系统招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股金管理系统采购信息。每天更新15万条招标项目信息,查询农民专业合作社股金管理系统招投标采购信息,就上千里马招标网!https://www.qianlima.com/common/agents_info.jsp?id=37859588
9.老湖镇:全面开展“银农直联”系统业务培训通过此次培训,各村级报账员对“银农直联”系统的操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相关业务技能,为后期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和“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老湖镇将积极推进“银农直联”村级财务管理系统的全面使用,努力实现村级财务管理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A3MDgxNQ==&mid=2650149114&idx=2&sn=c02afece349ad9b2f52a00acfcef6921&chksm=f3c6bd0ac4b1341ce0d58e75ecd71be8ae204b90429db76605572c1f08825f8381250fc6de2a&scene=27
10.农民合作社委托户登录系统农民合作社运营管理系统(委托户版) 委托户名称: 委托合作ID: 验证码: 使用说明: 本系统方便城乡居民委托合作社代养代种, 了解社员每日饲养种植最新动态,掌握实时信息。 托养托种户请点击上面“特别推荐”,预先与合作社联络, 通过本系统申请ID,获得ID后登录使用。https://www.xianyushangwu.com/hzsIndex.asp
11.金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平台农民合作社规范管理 平台通过验收 新鲜水果正当季 炎炎夏日荷叶茶 专题信息 合作社概况 社员风采 农产品展示 金牌服务 科学管理 示范社创建 三品认证 金湖县老龙窝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风采展示 金湖县老龙窝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从事农副产品研发、生产的专业企业。现为全国示范合作社、江苏省示范合作社、江苏省农业科http://www.jhxhzs.net/
12.合作社情况简介(精选10篇)它是集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农产品销售、新品种试种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采取营销+种植的经营模式,以服务农民、致富农村为目标。严格按照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章程和细则,遵循“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办社宗旨,合作社组织管理层决策公平民主、职能分工明确;人员、财务管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35vtz5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