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核销方式(精选5篇)

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明显放缓以及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呈现出总体不足的状况,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赊销的形式来扩大销售额。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大量应收账款的拖欠,拖欠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

(一)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均没有设立资信管理部门。在少数设立资信管理部门的企业中,也并未把资信管理部门独立出来,资信管理部门往往是在销售部门内部或财务部门内部中存在着,受这些部门的管辖,资信部分的独立性未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资信部门对客户信用评价和审核作用就会被相应的削弱,资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资信管理部门作用的发挥,既需要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又着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而独立性的保持则直接关系到赊销管理的有效性。

(二)应收账款分析随意性大

我国企业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上缺乏及时的分析,这样就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较大。对不同期限的应收账款计提不同比例的坏账损失比例是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因此,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是应收账款的分析中最为基础的环节。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上普遍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分析,只是对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坏账准备这些基础的方面进行分析,并没有将其形成、催收等形成链条管理,应收账款分析的随意性较大,管理差。

(三)法律维权意识淡薄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影响

(一)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地收回,影响了企业现金流的正常周转,使得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的运行不同步。应收账款延期收回就意味着延长了企业的商业周期,减缓了流动资金的流通,使大量的资金留存在企业价值链中的非增值过程,导致企业现金严重短缺,企业缺乏可供使用的资金去购买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以及支付工人的工资,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循环周期。

(二)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如今,企业在进行核算的时候采用的均是权责发生制的确认原则,即只要一项经济业务已经发生,不管其现金是否收回,均应当作为企业的一项收入,但是企业当年度由于赊销在账面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实际现金已流入。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当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方面,给了企业很大的空间,对于坏账准备的具体计提比例一般都由企业根据自身所销售产品特点、周转周期等实际情况确定。这就导致,一旦企业确认了大额的坏账,这种未能预见的风险就会大量的减少企业的利润。同时,由于前期坏账未能正确的计提,导致本期计提数量巨大,就使得前期的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夸大收入,虚增利润,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增加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

任何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客户,有客户就必然会有应收账款的存在,这就决定了企业也因此面临着大量的应收账款账户,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计算出错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应收账款的合同,审批手续资料的散落、遗失,致使企业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收回;货物已经发出,但应收账款漏记;计提坏账准备时候账龄计算错误,导致坏账多计或者少计等。

(四)影响企业的经营周期

企业的经营周期是指企业用现金购买产品或服务,然后再将商品或服务出售给顾客获得现金的过程。企业经营周期主要受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影响。一旦应收账款回收期延长,就相应的延长了企业的经营周期,使大量的资金留存在企业价值链中的非增值过程,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周期。

三、商贸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设立专门的资信管理部门

针对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现状,应当专门设立资信管理部门,负责对客户的信用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合理地作出赊销决定。资信管理部门在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的时候,可以自己深入调查,也可以从社会征信机构取得企业评级信息。其评估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客户基本资料、行业动向、经营素质、财务状况、市场情况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综合多渠道得来的数据和信息,将赊销客户的信用评级信息的汇集、整理和重大事项调整,合理地对赊购客户的信用水平进行估值,形成最终的客户信用分析评级报告,以此来确定赊销客户的信用额度付款期限。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信用环境仍不完善,信用体系严重缺失。在保证商贸型企业的赊销策略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有效管理企业的应收账款,加强控制,防止坏账的产生,不断探索出适合企业的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方法、流程,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秋蕾.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商贸,2014(11).

【关键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核销

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应收账款属于金融资产。因而,所有企业的应收账款都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有关规定来核算。

一、新准则关于应收账款发生减值时的具体规定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应通过“坏账准备”科目进行核算。具体规定如下:

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3.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二、举例分析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企业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例1:甲企业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4050元。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无余额。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4050

贷:坏账准备4050

例2:甲企业以前销售给乙公司4500元商品逾期屡经催收无效。经批准同意作坏账损失转销(甲企业“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仅为4050元)。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45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4500

转销后,“坏账准备”账户出现借方余额450元(4500

-4050)

例3:上述例2坏账损失转销后,乙公司又偿付了全部的欠款4500元。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4500

贷:坏账准备4500

针对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的账务处理(即例3的账务处理方式),笔者认为更好的账务处理应分为两步处理,首先,应将核销的坏账转回,即恢复应收账款的金额,恢复甲企业对乙公司的债权。然后,再进行收款的账务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1.将核销的坏账转回

借:应收账款4500

2.收款

以上两种不同的账务处理实质虽然一致,且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影响也相同,但是其对会计信息细节的影响却不尽相同,以下将从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具有三大职能的角度分别分析新会计准则中此账务处理存在的缺陷:

2.从监督职能的角度: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控制、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的运行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功能。它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而以上的处理方式不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履行。

3.从参与经营决策的角度:企业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的目的是加强监督往来款项的结算,新准则规定的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账务处理不能在企业的应收账款明细账中有所反映,而应收账款是企业短期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因而大多数的企业会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来确定对赊销企业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而企业信用政策制定依据的是企业跟往来企业以往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根据明细账中的坏账损失率来确定对往来企业的信用政策。

就上述业务为例,对甲企业而言,在其应收账款明细账中,乙公司所欠货款并未归还,因而核销为坏账。甲企业在制定对乙公司的信用政策时根据乙公司的明细账,可能会因为此账务处理未在该明细账中反映,而使甲企业算出的乙公司的坏账损失率增加,从而会对乙公司制定较为苛刻的信用条件,这样对于甲企业而言,由于其依据的会计信息有误,导致对乙公司的信用政策制定失误,可能会丧失销售机会,降低销售收入,不利于增加利润。严重的话,会丧失乙公司这个客户,使其转向竞争对手的公司购进货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准则对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账务处理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将此账务处理分步骤进行,以解决上述按照新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摘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自觉形成对应收账款的风险防控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以降低企业风险,而管理过程中的思路、方法、策略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控制机制政策职责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销售商品的形式无外乎三大类:现销、赊销、预收货款。现销,主要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这种方式当然对双方均有好处;赊销,是企业销货在前,收款在后的销售方式,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向对方提供信用融通的一种形式;预收货款,是企业收款在前,发货在后的销售方式。从经营方式上看,企业的现金流入主要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对外投资引起,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引起的现金流入占很大比例,此部分的现金流量直接关系到诸如筹资、投资收益等部分的现金流量;从经营环境上看,扩大销售也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主要策略之一。而市场经济中,扩大销售不可避免使用赊销和分期付款的销售形式,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帐款,应收帐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基于此,做好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是企业运作的一个中心原则。

二、企业应收账款的防范机制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准确评价客户的资信程度

合理的信用政策是企业控制应收账款的前提;而合理的信用政策来自于对客户状况的客观准确的评价,在于能及时掌握客户的各种信用资料,客户资信涉及很多方面,如资本实力、资金结构、偿债能力、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产品及服务状况等等。重视客户资信管理,在客户信息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动态管理、突出重点、灵活运用、专人负责的原则。只有掌握了可靠并充分的客户资信,才能准确评价客户的风险程度,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而准确地确定针对不同客户的信用标准和信用额度,界定不同客户应收账款金额大小。

2.建立切实有效的控制机制,重视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

3.采用适当的收款政策,讲究合理的收账技巧

企业向逾期尚未付款的顾客应采用适当的收款政策,若收款政策较严,虽然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及应收账款拖欠资金被占用的机会成本,但同时也会增加收账费用;反之,可发生较少的收账费用,但却又会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及坏账损失。因此,企业应制订最佳的收款政策,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及机会成本之间权衡,使收账成本最低。同时,要注意讲究收账技巧,对于无力偿付与故意拖欠,以及欠款期不同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收账策略进行收账,对于信用品质恶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名单中排除,对其所拖欠的款项可先通过信函、电讯甚至派员的方式进行催收,当这些措施无效时,可诉诸法院,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的客户,在去电、去函的基础上,不妨派人与客户直接进行协商,彼此沟通意见,达成谅解妥协,既密切了相互间的关系,又较为理想地解决账款拖欠问题。

其次,重视内部审计的评价控制职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特征保障了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权威性。审核财务核算和管理是否符合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分析债权债务形成的原因,检查应收账款是否定期对账、催收,从而促进企业科学管理与决策,提高规避应收账款风险的能力。

再次,建立内部销售责任制。企业销售人员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不能片面追求销售量而市场风险意识不强。某些企业实行销售人员工资与产品销量挂钩,结果就会造成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而不关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造成应收账款沉积。加强销售部门、销售人员的考核,必须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制定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的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过程负责任。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回收的进程。

四、把握坏账损失的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就将其确认为坏账:一是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二是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三是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账款。上述条件中的每一个条件都是充分条件,其中第三个条件需要财务人员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作职业判断,对于估计无法收回的坏账,核销后应专门登记,并且仍然要派专人催收,对已核销的坏账又重新收回要进行严格的会计处理,先做重现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后做收款的会计处理,这样做有利于管理人员掌握信息,重塑客户良好的形象。

总之,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是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对每笔经济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作为一名经营管理者,要在各种经济活动中自觉树立风险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1]陈德萍.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出版社,2007年版.

[2]东方智.财务主管必备全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1.呆~损失

呆账损失一直都广泛用于企业的会计活动中,但是却没有对其进行准确的划分。虽然呆账损失与坏账损失的含义相似,但是其并不等同于坏账损失。坏账损失是企业无法收回的那部分应收款项;而呆账损失是指长期处于呆滞状态,很可能成为坏账损失的那部分坏账。除此之外,要正确的把握呆账损失的内涵,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从会计方面看,会计上的呆账损失不是一个具体的会计核算项目,而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信贷资产损失、坏账损失等。根据《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10年修订版)》(财金〔2010〕21号)(以下简称“21号文件”),呆账是指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符合认定的条件,按规定程序核销的债权和股权资产;但是对于《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处理事项中并未提到呆账以及呆账损失。

从税收上来看,税收上的呆账损失不同于会计,两者的认定条件不同,且即便是对于同一事项的规定,二者在其处理上也各有特点。但是二者在对呆账损失所对应的资产属性上的认定是相同的,都是符合一定条件的债权和股权形式,包括所有的金融资产损失。

2.呆账损失核销

关于呆账损失的核销仍然需要从会计和税务上面进行阐述。

从会计上来看,呆账损失核销属于企业的内部行为,是指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将确实无法收回的资产。

二、企业呆账损失核销与准备金会计、税务处理的关系

1.差异分析

在《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呆账损失核销时准备金的会计处理与税收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三是呆账准备的计提不同。会计上要求足额计提准备金,而税法上对呆账准备金事项限额税前扣除。例如,在税法上,企业可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金为期末允许计提呆账准备金风险资产余额的1%。

2.纳税调整

根据呆账损失的税前扣除与企业会计制度所存在的差异,在年末申报所得税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本期按税法规定增提的呆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税法规定的呆账准备提取比例-(期初应收账款余额×税法规定的呆账准备提取比例-本期实际发生的呆账+本期收回已核销的呆账)

本年度实际增提的呆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企业实际呆账提取比例-期初呆账准备账户余额(保留数)-本期实际发生的呆账+本期收回已核销的呆账=期末呆账准备余额-期初呆账准备余额

三、企业呆账损失核销案例分析

由于企业的呆账损失核销存在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使得企业在具体进行处理时的会计思路与纳税思路不同。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呆账损失核销在准备金会计与税务处理上的不同,以下将对一般企业以及金融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1.一般企业

企业的会计处理:计提5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增加损益表中资产损失50万元。

对应的账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50万元

贷:资产减值准备50万元

税务处理:纳税调整增加50万元

(1)实际发生的呆账损失小于已经计提的情况:

由于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在2016年度的坏账损失小于计提的准备金,实际发生损失25万,年底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50万元。

会计处理:冲减资产减值准备(由于应收账款为450万元,起初资产减值50万元,当期损失冲减25万元。)

计提22.5万元(期末应收账款为475万元,期初资产减值准备20万元,期末资产减值准备应该为47.5万元(475万元*10%),计算得出应该计提值为22.5万元)

当期应该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准备25万

贷:应收账款25万

借:资产减值损失22.5万元

贷:资产减值准备22.5万元

税务处理:进行25万元的纳税差异调整;

(2)若实际发生的呆账损失大于计提的准备金

由于经济的下滑,企业在2016年度实际发生250万元的坏账损失,当期无新增应收账款,2016年末企业应计提的损失金额为250万元。

会计处理:损失核销冲减资产准备

借:资产减值准备:50万元

贷应收账款50万元

不足部分作为当期损失进行核销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万元

贷:应收账款200万元

当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期末应收账款250万元,起初资产减值准备50万元,当期期末减值准备应该为25万元,当期应计提2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5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25万元

税务处理:由于出现税法与会计在允许税前扣除的差异值,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25万元纳税调整增加,合计减少25万元。

小结:在一般企业中,坏账损失可以在当期扣除,纳税调整减少额为税法确认的可予抵扣额与会计确认的之间的差额,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的准备金纳税调整增加,纳税调整额与资产减值科目当期的变动相同。

2.金融企业

金融企业的呆账损失核销与一般企业在会计和税务处理上具有明显的不同,例如,在税收政策上,一般风险类贷款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

金融企业的贷款损失核销将从两个部分进行讨论:一是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核销与呆账准备金;二是一般金融企业的贷款损失核销与呆账准备金问题。

对于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的贷款会计按照税法要求计提准备金,发生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的损失在向税务部门申报后,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对于没有申报的情况,将全部呆账损失额纳税调整增加。

对于金融企业的一般贷款,分为两种情况。其一,金融企业当期发生的呆账损失,在专项申报后,直接按全额调减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其二,对于当期所计提的与按规定可扣除的呆账损失的差额,直接做{税调整增加。

关键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赊销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日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数量上急剧增加,为国家税收、就业、科技发展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小企业存在经营资金不足、产品竞争力不足、市场份额低等经营困难。为有效地开拓、占领市场,提高与同类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必然采用信用政策,从而产生应收账款,这意味着中小企业不得不放弃这笔款项在信用期间为其带来的其他收入,为管理应收账款而增加管理成本,并面临无法收回款项的风险。因此,合理的管理应收账款对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应收账款仍居高不下,流动资金严重不足,这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平稳快速发展。

一、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高。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整个经济环境的改变,中小企业不仅与同规模的企业竞争,还必须与大型企业竞争,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额,在不考虑自身财务状况和成本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签订赊销合同、延长信用期限等方式吸引客户,这必然引起中小企业积累越来越多的债权。从账面上看,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但实际周转资金已严重不足。另外,通常中小企业在签订合同时,由于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意识不强及法制欠缺等原因,未对到期无法偿还款项做出约定,这就增加了客户为了自身的周转资金无限制拖欠货款的机会。

(三)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最终导致坏账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小企业未在日常管理中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主要存在核销制度、审计制度和责任制度不合理的情况。

1、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核销制度不健全。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至少每年对其进行一次清查,τκ照丝畹慕鸲睢⑵谙抟约翱突У那榭鼋行核对,但是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几年不与客户进行核对,导致收回金额与账面不符、客户名称与实际不符等情况;另有部分中小企业未建立坏账的核销制度,无明确的坏账核销程序,导致部分无法收回的坏账亦长期挂账,虚增企业的资产。

2、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出现为了增加收入,通过虚构一项交易,增加应收账款,部分人员私吞应收账款、亏损的项目通过列支应收账款处理等不合理的行为,但是中小企业未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不合理的操作行为和审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清查,即便是建立了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也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中小企业各部门责任制度不合理。中小企业对销售人员的考核主要是基本工资和提成,基本工资则是完成基本销售目标,提成的多少主要与超额任务有关,也即是说销售人员在保证完成销售目标情况下,超额销售额越高工资就会越高,这就促使销售人员为了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会尽最大的努力签订赊销合同,往往忽略了客户的信用情况。但是应收账款的回收责任却归属于财务部门,正是由于这种责任制度的严重脱节,导致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越积越多。同时,部分中小企业也存在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缺少沟通的情况,财务人员虽清楚某客户存在大笔应收账款难以收回,但是销售人员可能并不知情,而盲目地签订销售合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全过程管理策略

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缺陷,为了确保中小企业健康平稳快速的发展,除了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以外,还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充分发挥应收账款的优势,同时最有效地降低其带来的风险,以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一)加强应收账款产生前的控制。对应收账款形成前的控制是从源头上防止坏账的发生,是决定是否赊销、赊销金额、赊销期限、赊销对象的时点,要结合企业和客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主要考虑因素:

第一,考虑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流动资金情况。若中小企业在流动资金充足、经营情况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赊销、赊销金额和延长赊销期限。

第二,合理权衡应收账款管理成本的构成。应收账款成本包括占用成本和回收成本,在应收账款金额一定的情况下,客户越少中小企业的回收成本越低,但是单个客户的赊销金额较大、赊销期限越长,相对而言难以收回的风险高,其占用成本也越高,企业必须在两者之间权衡。

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过程中应当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审计制度,监督检查应收账款核算范围是否合乎规定、核算是否正确、核算程序是否规范、手续是否齐全、核算人员是否存在违规违纪的行椤⑾喙厝嗽笔欠裱细裰葱辛似笠档墓嬲轮贫鹊龋以及时发现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避免给中小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THE END
1.祺龙海洋:2024年半年度报告(更正后)计提 收回或转回 核销 其他变动 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5,061,822.50 1,620,219.81 6,682,042.31 其中:账龄组合 5,061,822.50 1,620,219.81 6,682,042.31 合计5,061,822.50 1,620,219.81 6,682,042.31 4. 本期无实际核销的应收账款 https://xinsanban.eastmoney.com/Article/NoticeContent?id=AN202412101641247337&pageIndex=22
2.重药控股:继续并强化措施改善应收账款账龄延长问题,高度重视数字化建金融界12月11日消息,重药控股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在麻精药品市场有较大份额,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其中在四川、重庆、贵州、青海、西藏等5个地区具有麻精药品经销优势。随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公司将继续并强化相应的措施,努力改善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延长的问题。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并加强投入数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567U880519QIKK.html
3.应收账款多少年可以核销应收账款核销时间通常依据企业所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规定而定。在中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与税务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企业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在确认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等确实无法追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核销处理。原则上,若应收账款超过三年仍未收回,并且已采取法律手段追讨未果,则可以申请核销https://h.chanjet.com/ask/1f7a7438e2a14244aab.html
4.采用API将AR应收账款未知未核销状态变成黄金采用API将AR应收账款未知未核销状态变成黄金 DECLARE p_api_version NUMBER; p_init_msg_list VARCHAR2(200); p_commit VARCHAR2(200); p_validation_level NUMBER; x_return_status VARCHAR2(200); x_msg_count NUMBER; x_msg_data VARCHAR2(200);https://www.cnblogs.com/gcczhongduan/p/4882830.html
5.未计提坏账核销应收账款会计分录直接转销法的优点是账务处理简单易懂;缺点是这种方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及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从而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而且这种核销手续繁杂,导致企业发生大量陈账、呆账。由于长年挂账,虚增了企业的利润,也虚增了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https://www.kaoyaya.com/info/shicao/234491.html
6.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核销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在企业进行财务核销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定。 一、法律依据 在处理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时,企业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这些法规,企业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一定的扣除。法规 二、核销条件 确实无法收回的确认:企业应通过合理的方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f29e6cdb099aa7000827
7.应收账款核销报告.docx全文免费应收账款核销报告 XX有限公司XX年度“坏账损失”专项报告 XX县国税局: 我公司XX年12月对部分无法回收的三年以上应收账款进行了核销,现分别就部分坏账损失的相关情况作如下专项报告: 1、XX年1月我公司销售给XX公司复合面料共计货款,后多次电话催要,一直未能收回;此后一直未与该公司发生销售业务。 2、XX年2-4月份https://m.book118.com/html/2019/0504/8046015142002021.shtm
8.没有计提坏账准备如何核销应收账款(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确实本文解答了关于《没有计提坏账准备如何核销应收账款》相关内容,同时关于1、没有计提坏账准备如何核销应收账款呢,2、未计提坏账的应收账款核销,3、未计提坏账的应收账款收不回来账务处理,4、未计提坏账准备可以直接核销吗,5、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的相关问答本篇文章福途教育网小编也整理了进来,http://www.designclub.com.cn/202172.html
9.A.期初发票是指还未核销的应收账款,在系统中以单[多选题] 在应收款管理系统中,录入期初余额应遵循的规则有___。 A.期初发票是指还未核销的应收账款,在系统中以单据的形式列示,已核销部分金额不显示 B.期初应收单是指还未结算的其他应收单,在系统中以单据的形式列示,已核销部分金额不显示 C.期初预收单是指提前收取的客户款项 D.期初票据是指还未https://www.xuesai.cn/souti/7A1D560C.html
10.应收账款核销的会计分录怎么写在做资产负债表时,只要调整应收账款和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就好了 坏账准备转回、转销、核销的会计处理 坏账转销即是核销,意思是真的发生了坏账,也就是说这笔应收账款真的收不回来了;坏账转回就是做计提坏账准备的相反分录。 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https://www.kuaizhang.com/news/detail_902.html
11.发票未核销对公司有什么影响发票未核销公司可能会被税务机关进行处罚。不核销不是不抵扣的意思,核销是销账,就是减少坏账。收到发票之后就可以核销相应账目,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 法律依据: 《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销售商品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21449.html
12.应收账款逾期未收回账务处理全流程及会计分录这个疑惑介绍了应收账款逾期未收回账务解决的全流程及会计分录。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未收到客户支付的款项。当客户未能按期支付时企业需要实行逾期未收回账款的解决。这个过程涵了对逾期未收回账款的确认、计提坏账准备、核销以及相应的会计分录。理解这个流程和会计分录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管理应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yqdongtai/252318.html
13.长期挂账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处理对策及核销缘由成立应收账款清理工作组,组织分类、全面开展清理工作。 公司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并安排相关人员明确职责分工。 继任者不关心前任的事情或处理 该人已不在职等原因妨碍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会计报表中的应收账款数据,结合已发货但未结算的货物数据, 从头开始,认真地逐项分析、检查、核实,理清应收账款的来龙去脉。 http://www.bjhwtx.com/h-nd-194346.html
14.银行保理业务流程(全文)线下操作系统自动操作人工操作国内保理业务--买方回款流程买方企业供应链金融部风险管理部放款中心运营管理部【核心系统】票据运营管理部公司银行部现金付款现金还款查询回款结果现金回款结果应收账款核销融资偿还、尾款解付流贷提前还款审批发起记账账务处理保证金转入账务处理保证金冻结保证金冻结保证金冻结敞口释放还款结果敞口https://www.99xueshu.com/w/qf2kyw8xsod3.html
15.用友U8应收期初数据录入案例教程u8应收账款期初对账期初应收余额,包括未结算完的发票和应收单、预收款单据、未结算完的应收票据,以及未结算完毕的合同金额。期初余额录入后,可与总账系统对账。 在日常业务中,可对期初发票、应收单、预收款、票据进行后续的核销、转账处理。期初发票是指还未核销的应收账款,在系统中以单据的形式列示,已核销部分金额不显示。期初应https://blog.csdn.net/erplabs/article/details/103862203
16.现在应收账款核销是什么意思百科全书应收账款核销是什么意思呢?应收账款核销是指企业在运营活动中,发现自己账面上的某些应收账款是无法回收的,为了铲除这些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企业经过特定的核销操作将这些应收账款从账簿中删去,避免了呈现账面上的欠款,也降低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危险。那么,以下是小编收拾的应收账款核销是什么意思的一些内容。 https://www.wkcs360.com/news/36385.html
17.会计人员连续三年没有参加继续教育或未完成规定学时的,其会计从业A.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未核销 B.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C.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款结算 D.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用户预存款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采用第三方支付公司归集资金的自有厅,应()完成与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的到账数稽核 A. T+1 B. T+2 C. T+3 D. https://www.shuashuati.com/ti/896d72e18aee4b568959b6339176dea7.html?fm=bdbds05d2c7fc2da35d7a3ba6546b8218f79f
18.应收账款核销制度1、在此处键入应收款项治理方法-应收账款核销制度精品篇1 总那么1.1 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司应收款项治理,防范经营风险,减少资金占用,加快 公司资金周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企业内部限制标准?及公司经营特点 和治理要求,制定本方法.1.2 本方法所称应收款项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销售产品、材料以及提供 劳务形成的应收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86271109.html
19.应收帐款管理(精选十篇)未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对没有收回的应收帐款长期挂帐,帐龄甚至多达10余年,而这部分资产其实早已经收不回了。 4、企业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信用管理。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不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价,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赊销制度,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没有底数。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问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ucy0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