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习性质:顶岗实习(主要基于平台从事中小型企业管理软件定制开发,使用现在主流的一些框架,在开发中担当设计、编码角色。)
二、实习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在人事部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工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干部统计作为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干部情况的调查,整理和分析,了解干部队伍的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干部管理,改革干部制度提供准确数字的依据。其工作除涉及到干部的基本情况统计之外,还包括干部的工资统计,干部编制情况统计,干部奖惩情况统计,军转干部安置情况统计,老干部情况统计等方面,其涉及的面之广,数据量之大可想而知,若利用手工进行干部的统计工作,大致要经过干部统计调查,干部统计资料的整理,干部统计分析三个过程,但这种手工统计过程,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比如说统计资料缺乏准确性,及时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
三、实习工作情况及实习内容
(一)、实习公司简介
xx有限公司。简称(x),是一个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专业软件开发及咨询服务的软件企业,是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并立志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的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认证等专业服务。主要服务领域为金融、电信、电力、钢铁、电子商务等,我们的质量保证系统能有效为客户提供从项目咨询设计到实施维护的全面服务。拥有一批专业化的团队和良好的人才梯队,海外归国人才的加盟,使我们迅速拥有进入国际市场的实力。
面对软件行业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基于雄厚的技术实力,研发了一套适用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体系,使经过培训的员工能快速适应项目变换的需要,时刻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动向。非常注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在、,无线通讯,嵌入式系统等技术领域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并有着稳定的客户群。
为包括、等国内外客户提供了专业化服务。优质技术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二)、实习过程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专业在行业实践中的工作对象、面临问题及解决办法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行业责任感,实习的日子里也加深了同学友谊,锻炼了团队精神。现将实习的个人感想总结报告如下:
最后总结一下我在此次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此次实习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在实习过程中成立一个小团队,彼此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帮助,为了我们的目标而努力,让我看到了大家对于工作的热情,还有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四是为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经过过去四个月的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2)、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3)、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个月的实习期很快过去了,是开端也是结束。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为中心创造更多的价值。
五、致谢
四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些年来我遇到了许多恩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感恩之情难以用语言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根本就不可能顺利的完成本次的实习。
在实习的这段期间,再次感谢我工作过的武汉飞彩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感谢在其公司工作的所有同事,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我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关心与支持,谢谢他们。
这一段难忘的实习时光,将会永远铭记在我的心灵。成为我一辈子的永恒的记忆。
一、认知实习经历
(一)单片机的背景及应用
单片机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计算机正式构成了通用计算机系统和嵌入式系统两大分支。
单片机软硬件结合、体积小,容易嵌入到各种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其体积小、成本低,嵌入到工业控制单元、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系统、武器系统、家电系统、办公自动化设备、金融电子系统、玩具、个人信息终端及通讯产品中。
它功能齐全,应用可靠,抗干扰潜力强;简单方便,易于普及。单片机技术是易于掌握技术。应用系统设计、组装、调试已经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程技术人员透过学习可很快掌握其应用设计技术;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短短几十年,单片机经过4位机、8位机、16位机、32位机等几大发展阶段。尤其是集成度高、功能日臻完善得单片机不断问世,使单片机在工业控制及工业自动化领域获得长足发展和超多应用。目前,单片机内部结构愈加完美,片内外围功能部件越来越完善,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单片机是集成电路技术与微型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体积小、价格低、应用方便、稳定可靠,因此,给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带来了一场重大革命和技术进步。由于体积小,很容易地嵌入到系统之中,以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计算或控制,这一点一般微机根本做不到。又由于单片机本身就是一个微型计算机,因此只要在单片机的外部适当增加一些必备外围扩展电路,就能够灵活的构成各种应用系统,如工业自动监测监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等。
(二)认识STC11F32XE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Stc11f32xe单片机是由一个8位CPU,4KB程序存储器,一组特殊功能寄存器,4个输入输出口(即P0P1P2P3),一个全双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等部分组成,各功能部件透过片内单一总线连成一个整体,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共有40个引脚,采用双列直插的封装形式,每个引脚都有其特定功能。
(三)搭建开发板的各个模块
学习单片机的前一个星期就是在设计好的电路板上用电烙铁和锡丝把每个电阻、电容、芯片、开关、插槽、按键、数码管等部件焊接到板子上。由于要锻炼动手实践潜力,刚开始焊接电源模块时,出现虚焊、短路等各种状况。由于刚接触,不太熟练,不能轻车熟路的驾驭烙铁,但是随着模块的慢慢搭建,锡焊技术已明显好转,就美观度而言和其他电子设备上的焊接技术能够相媲美了。
经过一个星期的焊接,单片机开发板的每一个模块已基本完成,经过对各个模块的检查测试,全部透过后我自我的单片机开发板就完成了。
(四)编写驱动程序,实现对各个模块的操作
(1)、数码管显示
单片机开发板搭建完成后,写的第一个驱动就是0—F在数码管上的显示。涉及到的两个芯片分别是:74VHC595D和74LS138,前者实现对8段数码管的段选,后者控制位选,两者结合实现数码管对不一样数字的显示。
单片机模板用的是共阳极的数码管,建立数组保存数码表,然后透过段选和位选对每个数组元素进行显示。
第一次接触keil软件,不仅仅要学习如何建立工程,还要掌握基本的引脚控制。在网上查询资料和观看单片机教程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写驱动,经过接近两天的自我学习,我的第一个驱动——数码管显示程序出炉了,很高兴。然后便是把写好的程序生成。hex文件烧到单片机当中,数码管便可显示。
(2)按键操作
我们所用的矩阵键盘与网上通用的键盘略不相同,(我们采用的是3X6,而通用的开发板多采用4X4键盘)但是思想相同。键盘的引脚分别用了P0口和P2^5引脚。
首先实现单击,即按每一个键显示不一样的键值。调试透过后再实现双击和组合键。
按键的关键是先对行赋值(或对列赋值),若对行赋值(列赋值),则对列进行检索(行进行检索)。当有按键被按下,相应的列(或行)拉为低电平。
在用数码管显示按键的状态时,由于595IO的引脚和按键第三行用的都是P2^5引脚,数码管显示有时出现问题,与程序中间的延时时光有关。不太好控制。
(3)温度测量
温度的测量主要用到DS18B20,透过对DS18B20芯片个参数的控制便可驱动该芯片,把结果显示在数码管上。
DS18B20芯片操作包括读操作、写操作以及对其的初始化。在读操作时把读的结果与10相除得温度的十位,取余数得温度的各位(在室温下实验)。
(4)时钟控制
时钟的显示主要是透过对DS1302进行控制,能够实现时、分、秒、年、月、日的显示,并且有漏电保护功能。同样把时分秒显示在数码管上,透过按键再切换到年月日。
在给DS1302初始化时,如果写保护关,则有漏电保护功能(即断电重连后,时钟会自动记录断电的这段时光,并顺着此时光继续计时。)
(5)RS485通信
用RS485实现多机通信,编写通信协议实现一台主机和多台从机进行通信。在进行该模块设计时,由于平台搭建的有点问题,使得RS485的电压拉不到工作电压。然后把问题反映给了我们的两位指导老师,经过他们的一番测试,最终找到问题的所在:是因为一个电阻的原因。当然在观看老师对电路的检测中受益匪浅。也对多功能电压表的应用更为了解。
(6)x屏显示
x屏是x的点阵LCD,能够显示x行汉字。用x屏实现计算器、阅读器、推箱子和足球射门等功能。这四个程序设计全是基于x屏和对按键的检测,用按键来控制各个功能,并在屏上图形化显示。
在对计算器的设计要实现0——999之间的四则运算,尤其是除法运算还涉及到浮点数。阅读器主要是上下换行和左右翻页,由于要存储一段文字在寄存器中,文字不能太长,否则会超过程序寄存器的大小而不能进行构建。
推箱子是透过数组0和1实现小人和箱子的走与停。足球射门透过产生随机数来控制球的方向的任意性。
二、总结
两个x的暑期很快结束了,总体上来说感觉很充实,没有白白浪费暑假时光,也充实了自我的知识储备,获益匪浅。
当然很感谢xx老师和xx老师,他们放下自我的假期,在酷暑中坚持没两天一到,为我们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还有就是系里的支持,为我们带给凉爽的学习环境,会议室配有空调,在学习的同时不用经受酷暑的考验。虽然我们的学习场所很简陋:桌椅是我们从5栋教学楼搬的,电源插座是刚刚搭建的,和在普通教室上自习的同学来比我们是幸福的。
实习前虽说已经大二结束,但是对我们的专业嵌入式方向始终不甚明白,纵然专业导论课已经谈过,但是总感觉迷茫与空洞。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了不少,像电路,数字逻辑,组成原理等一些课,但是这些课始终是书本知识,得不到实际的应用。透过这次的亲自动手设计到编写驱动设计程序,最后切身体会到在开发产品中要用到哪些知识。依然记得实训刚开始时,大家都很兴奋,因为我们要自我动手焊接自我开发板的每一模块,从电源模块开始着手。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要做时方知难”,一点也不假,感觉焊接就应不难,不就把锡点到电器元件引脚上不就行了,但是真正拿着烙铁去焊时,手是抖动的,烙铁也不打听话……淡然这只是刚开始时,经过多次的练习慢慢的得心应手。怪不得社会上的公司招聘都提到: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是啊,干过的总比纸上谈兵的强的多,公司不需要对你培训,能够直接工作给公司带来效益。
焊接电路板的时光很短,这只是简单的技术活,不需要逻辑上的思考。接下来就是用我们焊接好的开发板开始我们的单片机之旅。由于单片机课程还没开,我们不得不从网上查资料,看教程弥补自我基础知识的匮乏。还记得自我写的第一个程序,驱动数码管。
虽然看着焊接好的开发板很好看,但是要写程序点亮它就不那么容易了,第一感觉就是无从下手。老师推荐我们从网上看前人的驱动程序,然后比着写,由于使用的单片机不一样,电路的设计不一样,在看网上程序时务必要明白其原理,否则还是无法借鉴过来,就这样第一个驱动程序花费了我两天时光才把数码管点亮。开发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结果是令人无比兴奋的。看着自我点亮的数码管心里个性高兴。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每一天对着电脑编写程序,然后下载到单片机中进行检测,查看能否运行。有时花费了一天的时光编写的一个程序下载单片机中竟然运行不了或者显示错误,心里真的个性失望;有时为了一个驱动程序想了一天还是一无所获,会个性烦躁……但是看到其他同学都在专心的研究,自我也就安慰自我别灰心,要坚持。就想中说的一样不抛弃不放下,所以自我也不能放下自我。然后又重新打起精神,投入到学习当中,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的自我暗示中,在和同学们一齐拼搏一齐学习。
还记得在进行多机通信时,由于要把所有的单片机连接在一齐,大家不得不默契配合,一齐想办法,编写协议“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一个主机程序,从机程序就出炉了。
经过一个暑假的认知实习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职责心、信心、恒心以及团队合作潜力。我想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以后踏入社会这些都必不可少。我认识到了我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这次的单片机培训应用到的不仅仅是单片机知识,还有以前的课程,所以知识的积累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磨练自我的同时让自我认识了很多,使自我未踏入企业就已经对企业有了必须的了解。
透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我的专业更清楚的认知,以前一向不清楚嵌入式的具体应用,不明白以后毕业了该干什么。但透过这次的实习,我对嵌入式有了更清楚地认识,对单片机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我认识到做什么都要有职责心,只有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把任务完成。而程序员更是对耐心和细心有很高的要求。
实习的过程不仅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学习到新知识固然可喜,但能否用新知识对旧只是加以反思,这是关键的关键。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生产实习是培养本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旨在使学生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熟悉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管理模式,并在实习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大学本科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学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际生产知识。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
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独立性设计与安装、调试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元器件的测量与筛选技术。
初步了解电子整机产品的工艺过程。
为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次生产实习安排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三、基本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在测试电路德核心板上焊接元件,掌握焊接要领。
熟悉元器件的性能及管脚分配。
在给定的x板上焊接跳线,x插座,电阻,电容,x器件等。
检查焊接是否正确。
插上元器件,运行系统,并观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四、总体设计电路思想和原理
本次生产实习用到的开发板和模块共7块,分别为: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mp3模块,rfid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模块,gps模块。
各模块相互组合,其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
单片机核心板+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一)核心板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主要包括单片机,电子钟模块接口电路,mp3接口电路,无线传输模块接口电路,脉搏传感模块接口电路,模块接口电路,串口扩展电路,电源供电电路。该系统的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x)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干扰的新一代单片机。通过使用软件,该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无需编程器,无需仿真器。
核心板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围绕单片机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其实现合理的设计出外围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显示电路部分,复位电路部分,串行口通信电路,按键电路等。
(二)电子钟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主要用到的芯片有:时钟保持芯片x,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x,红外遥控解码器x。
该模块电路设计的思想是了解这三种芯片的工作电压,x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三种芯片与单片机之间的硬件连接。
五、单元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分析
单片机核心板是本次实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实现各种模块功能的基础部分。单片机核心板的核心是stc12c5a60s2单片机芯片,围绕该芯片设计出相应电源供电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按键电路,串行口通信电路,复位电路,液晶屏驱动电路以及各模块的接口电路,由以上的电路部分就构成一个核心板电路系统。
电子钟模块电路分析
rfid模块电路分析
基于fm1702sl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只要稍加改动就能开发成不同的射频识别应用系统,如考勤系统,门禁系统,公交车收费系统等。s50非接触式卡符合mifare的国际标准,容量8k位,数据保存期XX年,又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s50卡不带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电路和通用逻辑电路,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讯采用国际通用des和res保密交叉算法,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能。
单片机与fmitdisl通用spi总线通信,采用中断工作模式,在fmitdisl复位后,必须进行一次初始化程序以便初始化spi接口模式,而且可以同步实现单片机和fmitdisl的启动工作。信息存储在mifarse卡里,读写器与卡通过各自的天线建立起二者之间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当卡进入系统的工作区时,读写器向卡发射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粟,将带内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有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到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读取读写器的数据。
根据互感原理可知,读写器天线半径越大,匝数越多,读写器上的天线和卡上的天线的互感系数就越大。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卡和读写器的通信距离为10cm,通过调整天线驱动电压可以改变通信的最长距离。天线的传输带宽和品质因数成反比关系。过高的品质因数会导致带宽减小,从而减弱读写器的调制边带,会导致读写器无法与卡通信。
无线传输模块分析
是一无线通信芯片,采用fsk调制,可以实现点对点或是1对6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速度最高可达2mbps,只需为单片机系统预留5个gpio,1个中断输入引脚,就可很容易地实现天线通信的功能,非常适合用mcu系统构建无线通信功能。
具有收发模式,待机模式和掉电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并由ce、寄存器内部pwr、vp和prim、rx共同控制。nrf24l01所有的配置都由配置寄存器来定义,这些配置寄存器可通过spi口访问。spi接口由sck、mosi、miso及csn组成,在配置模式下单片机通过spi接口配置nrf24l01的工作参数,在发射或接收模式下单片机spi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单片机的控制指令从nrf24l01的mosi引脚输入,而nrf24l01的状态信息和数据是从其miso引脚输出并送给单片机的。利用spi传输数据时,是先传输低位字节,再传输高位字节,并且在传输每个字节时是从高位传起。
六、单片机软件系统工作流程
通过使用x软件,x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由于现在大的数据计算机都不存在提供单独的串口,所以需要x转x串口线。
七、实习过程心得
新学期伊始,就迎来了为期四周的单片机生产实习。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我受益颇多。这是我们经历的第一次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设计,到焊接,安装,调试,我们都是逐一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才有了我们更加深入学习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查资料,探讨,请教老师,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资源来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们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更深刻,而且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实际操作焊接的过程中,我们从笨拙到熟练,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我们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了良好的铺垫。
总之,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受益匪浅,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提高。最后,感谢在实践过程中悉心指导的每一位老师!
硬件电路设计:
2)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择、去耦滤波、印刷电路板的合理布线、各元器相互隔离等;
3)尽量朝“mcs-51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所消耗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1.1单片机型号及特性
单片机型号是at89s51。特性是:⑴8031cpu与mcs-51⑵兼容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⑶全静态工作:0hz-24khz⑷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⑸128*8位内部ram⑹32条可编程i/o线⑺两个16位定
时器/计数器⑻6个中断源⑼可编程串行通道⑽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⑾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1.2晶振电路
1.3复位电路
单片机在开机时或在工作中因干扰而使程序失控,或工作中程序处于某种死循环状态等情况下都需要复位。复位作用是使cpu以及其他功能部件,如串行口,中断都恢复到一个确定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复位电路有两种:上电、按钮复位,考虑到各部件影响,采用按钮复位,当电阻给电容充电,电容的电压为高电平,当按下按钮时芯片复位脚近似低电平,于是芯片复位。
实习地点:
实验中心507
8月14日~8月18日
实习目的和要求:
实习目的:
课程实习是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最重要的补充和延伸。单片机系统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对单片机硬件和软件的综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硬件知识及设计方法,让学生学习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性的问题。通过本次实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各元件的作用及其识别其大小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自学一些课外知识,增进学生对电子工艺的感性认识,熟悉电子产品装配、生产制造工艺及过程,学习现代电子设计与制造、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获得安全用电、锡焊接技术、电子元器件、以及电子技术文件的制订等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实习要求:
通过单片机实验板焊接实习要求学生应具备以下实践动手能力:
1、了解所安排的实习项目的电路工作原理和制作工艺;
2、掌握电子元件的焊接、拆焊技术;
3、认识所用元件的性能以及在所做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4、对电阻、电容、二极管、排阻、开关、按钮等有大概的了解;
5、学习使用万用表对元器件和电路进行调试;
6、培养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
7、提前触及模电、数电及单片机三大技术,与数码产品接轨。
实习内容及完成情况:
8月14日:
(一)实习理论上课:
20xx年8月14日,8:30,在412阶教室邬芝权老师首先介绍本次实习对于我们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我们应用型人员的必要性,告诉我们务必重视这次实习,为了本次实习有良好的开始邬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普及焊接所必需的知识,主要内容如下:
一、产品开发流程:市场调研——修理分析——系统设计——硬件设计(原理图)——硬件焊接——硬件测试(其中硬件测试与软件一起联调)
二、元器件的认识
1、电阻:直插、贴片(读数举例:220=22欧,103=10千欧)、排阻(白点部分为公共脚)。
2、电容:(电解>1微法;瓷片)
3、二极管:方向二极管、功率二极管(整流),方向:黑边为负极
4、发光二极管(LED)
5、芯片:直插、贴片
6、其余:按键:管座;拨码开关(四位、六位、八位等);接插件:USB接口、串行口接口(公母)、单列、插针、电源插座。
三、焊接方法(手工):
1、工具及耗材:电熔铁、焊锡丝(内含松香)、松香(助焊)、海绵纸。
2、焊接方法:找出温度最高部分:加温——送上焊锡——脱开锡丝——脱开电烙铁。
焊接质量:电连接性能高
有一定机械强度
(二)实习所需器材的领取以及练习板的焊接实习
20xx年8月14日,10:00,李骐老师带领我们领取焊接所必须的器件、练习板工具、元件。在学生助理的指导下我们开始进行焊接练习,本次练习我们主要懂得了本次实习中烙铁、焊锡丝、钳子等焊接工具的实际操作以及运用,为后面单片机实验电路板的焊接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为练习板
8月15日:
光立方的焊接实习:
本次课程由每两个同学一组团结协共同作完成,其中一个同学用镊子夹住接口处,另一个同学使用焊锡丝合烙铁进行焊接,本次光立方的焊接一小组共分发了32个发光二极管,分别用两种方式处理它们,一种13个,另一种3个,最终将其焊成一层4×4的光立方。我们认真完成,经老师检查后没有问题,每个LED灯都能够亮起来。
8月16日:
单片机实验板焊接实习:
本次实习课上老师给我们发放正式单片机实验板元件、电容、电阻以及其他焊接所用的器件。李骐老师首先带领我们认识元件,并告诉我们这些元件的参数及它将要放置的位置,同时我们清理自己的原件是否齐全。
学生助理给我们进行示范性焊接,并在焊接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部分进行了焊接指导。之后大家对照着实习的要求一丝不苟的对照,焊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大家对于焊接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请教老师和学长,这也是实习很好的地方,大家可以及时解决自己的问题所在,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今天的实习由于自己不是很熟练,进度有点慢,但在自己的努力下,有了较大的进步,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在把握焊锡的多少以及焊锡所要的温度上把握还不足,需要更多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完成了整个焊接电路板工作的一半。
8月17日:
今天的实习继续了昨天的焊接,不过更多的是今天的焊接有了新的任务。今天需要焊接的是贴片的电阻、芯片及LED。相对于昨天的元件,今天的元件实在是太小了。上面标记的数字和标志都很小,需要大家认真仔细的焊接,否则错了连改正都不好进行的。首先领取了元件,还是学长进行了演示,教我们如何来焊接贴片类型的元件。首先点上焊锡,一手拿镊子,一手拿焊锡工具,轻轻地一点,将其一推。元件便焊上去了。我们也认真的按照学长的方法,不敢掉以轻心,生怕自己一失手就焊错就前功尽弃。我们认真的焊着,就等待着明天成果的验收。今天焊完了PCB板,还是很高兴的。
图为PCB板
8月18日:
今天我们去交我们的实习成果,老师一一检查,十分仔细。对于每个元件的检查显得一丝不苟,对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本着对我们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做这件事。老师指出我们的不足之处,提醒我们,望以后注意。
实习心得与体会:
大二做实习并不是像大一一样是第一次,但焊电路板却是头一回,觉得很新鲜,每个过程都觉得很有意思。
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焊,但看看男生,全是一副驾轻就熟的模样,看着很是羡慕,自己却是完全不会。拿着工具,手都在抖,生怕哪里弄错了。还好老师告诉我们,第一次练习的板子是不用了的,放心大胆的练吧。自己才放手去做了。但手还是不是自己的,抖得不行,完全不是意识能够支配的,自己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放轻松,但未必能奏效。焊了几个直插的电阻之后,手自然也不抖了,开始的紧张感也消失不见。一开始焊电阻,电阻都不能好好地插入电路板,悬在半空,不能上下。到后来,电阻也能服服帖帖地附在电路板上,也让我甚是欢喜。
第二天的时候,焊接的是光立方,看到老师给看的成品,那神奇的灯光,十分奇特。自己做的时候,就是用16个LED焊接了一层,完全没有了老师给的模板的气势。不过检查的时候,看到灯能够全部的亮起来也十分喜悦。第三天焊接电路板,才发现前些天的焊接完全是小菜一碟。焊接直插型的还好,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能控制焊锡的多少以及焊锡所需的温度。慢慢的焊接还是能够焊好的。
第三天的时候焊了将近电路板的一半。第四天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们要焊接的是贴片型的电阻、LED、芯片,小到掉桌子上不是自己看到时掉的就决计捡不到了。按照学长的方法,自己慢慢的焊,才发现左右手都不是自己的,完全没有默契可言,头发被烧到几次,但也没有办法,必须继续做下去。慢慢地,静下心来还是可以做好的。
通过这次焊接电路板的实习,培养了自己的自学及动手能力,能够自主的识别元器件,安装焊接元器件。对电阻、电容、二极管、排阻、开关、按钮等有大概的了解。并且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能,能够独立地完成简单焊接,学习一些简单的钳工技能。自己还学会了只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一件事,即使自己完全不会,也能够把它学好。加油!
1)确保硬件结构和应用软件方案相结合。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相互影响,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现,以简化硬件结构。务必注意,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一般响应时光比硬件实现长,且占用CPU时光;
2)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取、去耦滤波、印刷电路板的合理布线、各元器相互隔离等;
3)尽量朝“MCS-51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所消耗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1。1单片机型号及特性
单片机型号是AT89S51。特性是:⑴8031CPU与MCS-51⑵兼容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⑶全静态工作:0Hz-24KHz⑷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⑸128*8位内部RAM⑹32条可编程I/O线⑺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⑻6个中断源⑼可编程串行通道⑽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⑾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1。2晶振电路
单片机晶振的两个电容的作用这两个电容叫晶振的负载电容,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一般在几十皮发。它会影响到晶振的谐振频率和输出幅度,晶振的负载电容=[(Cd*Cg)/(Cd+Cg)]+Cic+△C式中Cd,Cg为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Cic(集成电路内部电容)+△C(PCB上电容)经验值为3至5pf。各种逻辑芯片的晶振引脚能够等效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晶振引脚的内部通常是一个反相器,或者是奇数个反相器串联。在晶振输出引脚XO和晶振输入引脚XI之间用一个电阻连接,对于CMOS芯片通常是数M到数十M欧之间。很多芯片的引脚内部已经包含了这个电阻,引脚外部就不用接了。这个电阻是为了使反相器在振荡初始时处与线性状态,反相器就如同一个有很大增益的放大器,以便于起振。石英晶体也连接在晶振引脚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等效为一个并联谐振回路,振荡频率就应是石英晶体的并联谐振频率。晶体旁边的两个电容接地,实际上就是电容三点式电路的分压电容,接地点就是分压点。以接地点即分压点为参考点,振荡引脚的输入和输出是反相的,但从并联谐振回路即石英晶体两端来看,构成一个正反馈以保证电路持续振荡。在芯片设计时,这两个电容就已经构成了,一般是两个的容量相
等,容量大小依工艺和版图而不一样,但终归是比较小,不必须适合很宽的频率范围。外接时大约是数PF到数十PF,依频率和石英晶体的特性而定。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电容串联的值是并联在谐振回路上的,会影响振荡频率。当两个电容量相等时,反馈系数是0。5,一般是能够满足振荡条件的,但如果不易起振或振荡不稳定能够减小输入端对地电容量,而增加输出端的值以提高反馈量。
电路如图所示
1。3复位电路
单片机在开机时或在工作中因干扰而使程序失控,或工作中程序处于某种死循环状态等状况下都需要复位。复位作用是使CPU以及其他功能部件,如串行口,中断都恢复到一个确定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复位电路有两种:上电、按钮复位,思考到各部件影响,采用按钮复位,当电阻给电容充电,电容的电压为高电平,当按下按钮时芯片复位脚近似低电平,于是芯片复位。
一:实习目的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CPU、ROM、RAM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一块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单片机属于数字电路,其概念、术语、硬件结构和原理都源自数字电路,如果数字电路基础扎实,对复杂的单片机硬件结构和原理就能容易理解,所以在学习单片机的时候我们也同时去重温了数字电路,搞清楚触发器、寄存器、门电路、COMS电路、时序逻辑和时序图、进制转换等理论知识。所以单片机的学习也能使我们对数字电路的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实践方案。
1、对各种元器件认识并熟悉其功能、适用范围。
2、了解手工焊锡用具用法、保养及注意事项。
3、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4、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以及维修方法。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
7月19上午理工楼多媒体室实习安排、电子工艺基本技能学习
7月19下午理工楼多媒体室单片机开发系统演示
7月20上午理工楼305单片机开发系统介绍、原件分发
7月20下午理工楼305清点元器件、查阅资料
7月21理工楼305元器件分拣及分装三人一组
7月22理工楼305焊接练习一人一组
7月23理工楼305拆焊练习一人一组
7月24理工楼305基本焊接技能考核
7月25理工楼305单片机开发系统制作一人一组
7月26理工楼305单片机开发系统制作一人一组
7月27理工楼305单片机开发系统制作考核
7月28撰写实验报告
实习要求:
在实习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按照实习的流程来,做到按时到不早退,注意安全,从而圆满完成这学期的实习。1、了解单片机学习开发板特点和发展趋势。2、熟悉万用表的使用。3、认识液晶显示器件。4、安装制作单片机学习开发板。
三:实习设备及材料
(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烙铁头是铜制。
(2)吸锡工具,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
(3)锡丝: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4)电路板上的元件:
二极管,三极管,电阻(排阻),电容(瓷片电容、电解电容),排针,跳线帽,稳压管,LED,液晶,单片机板,下载器板,大小通用板,支柱螺栓(螺母),各种插座,电源开关,2pin接插件,晶振,0.5A保险,按键,5V蜂鸣器,5V继电器,杜邦线,排线,47欧姆电阻等等
四:焊接过程
焊接就是将各种元器件固定在电路板上,它不但能固定零件,而且能保证可靠的电流通路,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单片机的质量。
3、焊接方法
一般采用直径1.0-1.2mm的焊锡丝。焊接时左手拿锡丝,右后拿烙铁。在烙铁接触焊点的同时送上焊锡丝,焊锡的量要适量。太多易引起搭焊短路,太少元件又不牢固。
每次焊接完一部分元件,均应检查一遍焊接质量及是否有错焊、漏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可保证焊接单片机的一次成功而进入下道工序。
注意事项:
(1).外壳整合要到位,不然会因接触不良而无法显示数字。
(2).一些小的零件也要小心安装,如图中没有经过焊接安装上的,如不小心很容易掉。
(3)注意电解电容、发光二极管、蜂鸣器的正负极性不能接反、三者均是长的管脚接正极、短的管脚接负极。
4.拆焊方法
在焊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所以就要熟练掌握拆焊的方法。拆焊的时候先右手拿用电烙铁靠在焊点的位置,将焊点上的焊锡熔化掉,同时左手拿吸锡器放在焊点附近,等焊锡融化的时候,用吸锡器将焊点上的锡吸出去,留出管脚和插孔,如果一次不能将焊锡全部吸除可重复吸除知道插孔完全暴漏出来而方便再次焊接。
五:调试运行
由于每个芯片都有多个引脚,难免会出现虚焊、多焊、漏焊的现象,所以要一个个的测试,要保证每一种电压每一个电源引脚都正确安装和焊接。在此部分我发现有好几个点都出现虚焊的情况,这样导致了接触不良的问题,还有好几个点的焊点过大焊锡过多,这样也容易出现问题,我把他们吸掉再焊了一遍,我认为这一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在进行调试的时候,用万用表测试每个元器件的管脚,尤其是电阻、电容和三极管,由于元器件较多,所以防止安装时安装上了错误的原件;电容要注意它的正负脚的方向,确保电源正极接电容的长管脚;三极管也要测试三个管脚的电压,保证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使三极管正常工作在放大区内。
最后要检查芯片放着合适的位置,方向不要放反,给电路板装上支架,这样所有的调试工作就完成了。
八:结果及分析
首先是单片机焊接后的接线,用杜邦线将各部分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单片机系统,把跳线帽插在合适的位置,最后把所有的元器件放在对应位置。
然后焊接USB小板,将显示灯、USB接口的器件装在对应位置,再用线将单片机开发板和USB接口板连接起来。
再将程序写入芯片内,将USB和电脑连接起来,写入、编程是的单片机开发系统能正常工作。
最后是温度显示:在温度显示部分,由于在后部某位置处焊点的问题,导致温度显示有问题,八段译码器的显示有一小部分不正常,数字80.0摄氏度的“零”出现小部分异常,这里应该是后方某处焊的不够牢固的原因,由于焊点过多,检查难度过大,所以导致了实验的小问题发生,但是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学到该方面的知识,等专业知识足够时再将遗留问题一并解决。
六:设计心得体会
在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能力的一项训练就是焊接。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耐心。比如做电路板组装与调试时,芯片触角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刚开始的时候手还有点抖,还有因不小心而烫到手的情况。但是后来我让自己心静下来也就平和下来了。我第一天焊接的时候还算顺利,但第二天出的问题就比较多,特别是发现自己粗心不止表现在零件安装上,还表现自己不够专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还是我的练习不够,到了后几天开始制作单片机的时候我便能熟练焊接的种种步骤了。在这期间我思考了,动手了,也努力了,将给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所以说,这次的实验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微处理器、微型机和单片机的基本概念
2、了解微机系统的组成
3、弄清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4、了解单片机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5、了解单片机的应用
6、学会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
二、单片机开发板原理及各部分功能说明
1、51单片机
图1单片机电路CPU:由运算和控制逻辑组成,同时包括中断系统和部分外部特殊功能寄存器;RAM:用以存放读写的数据,如运算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以及欲显示的数据;ROM:用以存放程序、一些原始数据和表格;
I/O口:四个8位并行I/O口,既可用作输入,也可用作输出;
T/C:两个定时/记数器,既可以工作在定时模式,也可以工作在记数模式;五个中断源的中断控制系统;
2、led电路
图2led电路
采用共阳解法当单片机中给低电平时电量led通过led的电流大约为百欧级。
3、数码管电路
图3数码管电路
同样采用共阳接法,P1和P0口分别控制段和位。
4、按键电路
图4按键电路
独立按键共四个由P32到P35控制。矩阵键盘按键有2个管脚,一个管脚接一个IO
口,自定义MCU的IO口其中一个为输入、另一个为输出,在对输出进行翻转后读P3口状态,即输出为0时读一次状态输出为1时读一次状态,如果按键没有按下则两次状态相同且为初始状态,如果按键按下则状态改变。先进行列判断,然后进行行判断。
5、晶振电路
MC230P
图5晶振电路
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作用非常大,全程叫晶体振荡器,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么单片机运行速度就越快,单片接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单片机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
三、硬件调试与软件开发
1、电路板故障
2、元器件失效
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元器件买来时就已坏了;另一个是由于安装错误,造成器件烧坏。可以采取检查元器件与设计要求的型号、规格和安装是否一致。在保证安装无误后,用替换方法排除错误。
3、电源故障
在通电前,一定要检查电源电压的幅值和极性,否则很容易造成集成块损坏。加电后检查各插件上引脚的电位,一般先检查VCC与GND之间电位,若在5V~4.8V之间
属正常。若有高压,联机仿真器调试时,将会损坏仿真器等,有时会使应用系统中的集成块发热损坏。
4、程序仿真调试
联机仿真必须借助仿真开发装置、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这些工具是单片机开发的最基本工具。信号线是联络8031和外部器件的纽带,如果信号线连结错误或时序不对,那么都会造成对外围电路读写错误。51系列单片机的信号线大体分为读、写信号线、片选信号线、时钟信号线、外部程序存贮器读选通信号(PSEN)、地址锁存信号(ALE)、复位信号等几大类。这些信号大多属于脉冲信号,对于脉冲信号借助示波器(这里指通用示波器)用常规方法很难观测到,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才能观测到。应该利用软件编程的方法来实现。例如对片选信号,运行下面的小程序就可以检测出译码片选信号是否正常。
单片机在开机时或在工作中因干扰而使程序失控,或工作中程序处于某种死循环状态等情况下都需要复位。复位作用是使CPU以及其他功能部件,如串行口,中断都恢复到一个确定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单片机型号是at89s51。特性是:⑴8031cpu与mcs-51⑵兼容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⑶全静态工作:0hz-24khz⑷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⑸128*8位内部ram⑹32条可编程i/o线⑺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⑻6个中断源⑼可编程串行通道⑽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⑾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单片机晶振的两个电容的作用这两个电容叫晶振的负载电容,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一般在几十皮发。它会影响到晶振的谐振频率和输出幅度,晶振的负载电容=[(cd*cg)/(cd+cg)]+cic+△c式中cd,cg为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cic(集成电路内部电容)+△c(pcb上电容)经验值为3至5pf。各种逻辑芯片的晶振引脚可以等效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晶振引脚的内部通常是一个反相器,或者是奇数个反相器串联。在晶振输出引脚xo和晶振输入引脚xi之间用一个电阻连接,对于cmos芯片通常是数m到数十m欧之间.很多芯片的引脚内部已经包含了这个电阻,引脚外部就不用接了。
这个电阻是为了使反相器在振荡初始时处与线性状态,反相器就如同一个有很大增益的放大器,以便于起振.石英晶体也连接在晶振引脚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等效为一个并联谐振回路,振荡频率应该是石英晶体的并联谐振频率.晶体旁边的两个电容接地,实际上就是电容三点式电路的分压电容,接地点就是分压点.以接地点即分压点为参考点,振荡引脚的输入和输出是反相的,但从并联谐振回路即石英晶体两端来看,形成一个正反馈以保证电路持续振荡.在芯片设计时,这两个电容就已经形成了,一般是两个的容量相等,容量大小依工艺和版图而不同,但终归是比较小,不一定适合很宽的频率范围.外接时大约是数pf到数十pf,依频率和石英晶体的特性而定.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电容串联的值是并联在谐振回路上的,会影响振荡频率.当两个电容量相等时,反馈系数是0.5,一般是可以满足振荡条件的,但如果不易起振或振荡不稳定可以减小输入端对地电容量,而增加输出端的值以提高反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