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UML中常用的几种图1UML简介2UML常见图分类3用况图(用例)4类图简单类图使用举例5其他辅助用图●时序图(顺序图)●协作图(CollaborationDiagram/communicationDiagram)/通信图●状态图●活动图(ActivityDiagram)6组件图(ComponentDiagram)、配置图(DeploymentDiagram)1UML简介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ModelingLanguage,UML)又称标准建模语言,是始于1997年的一个OMG标准,它是一个支持模型化和软件系统开发的图形化语言,为软件开发的所有阶段提供模型化和可视化支持,包括由需求分析到规格,到构造和配置。
‘UML感兴趣的可以阅读UML1规范,包含了UML的所有知识内容。
注:OMG,ObjectManagementGroup对象管理组织2UML常见图分类UML从考虑系统的不同角度出发,定义了用况图、类图、对象图、包图、状态图、活动图、序列图、通信图、构件图、部署图等10种图。
分类:面向对象动态建模,用于建立行为的实体间行为交互的四种图:状态图(StageDiagram),序列图(SequenceDiagram),协作图(CommunicationDiagram),活动图(ActivityDiagram)。
“序列图”与“协作图”表述的是相似的消息,“活动图”是“状态图”的一种。
静态结构图StaticStructureDiagram类图ClassDiagram对象图ObjectDiagram用况图UseCaseDiagram交互图InteractionDiagram顺序图SequenceDiagram协作图CollaborationDiagram状态图StatechartDiagrams活动图ActivityDiagrams实现图ImplementationDiagrams构件图ComponentDiagram部署图DeploymentDiagram3用况图(用例)用例图,展现了一组用例、参与者(actor)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题目:UML系统分析设计、建模与实现学号:100430112022姓名:杨家建专业:计算机技术指导教师:舒远仲UML系统分析设计与建模以简单的学生选课系统进行详细的系统分析与建模。
(一)系统用例图1首先根据需求分析可知:管理员维护课程信息,对其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
我们发现系统中的参与者有:管理员和学生,然后从参与者的角度就可以发现系统的用例,并绘制出系统的用例图,如图1所示:图1学生选课系统用例图2.对部分用例进行描述:“添加课程”用例1)用例名:添加课程2)执行者:管理员3)目的:管理员通过系统界面进入,添加所要开设的课程,确认无误后将其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以供学生选择。
4)过程描述:5)管理员选择进入管理界面,用例开设修改课程停开课程A—管理员vvinclude>><
2)用户确认后进入第5)步。
21)A2:有冲突:1)系统提示冲突,显示冲突的课程信息。
2)用户重新输入,验证无误后进入第10)步。
选课”用例1)用例名:选课2)执行者:学生3)目的:学生进入选课系统界面,浏览的课程,最后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并提交。
UML实验报告全实验报告:UML建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UML(统一建模语言)的基本概念、用法和建模过程,提高学生的软件建模能力。
二、实验内容1.了解UML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学习UML的各种图表,包括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3.理解UML的建模过程,并能够按照该过程进行软件建模。
三、实验步骤1.学习UML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在实验前,学生需要预习UML的基本知识,包括UML的定义、分类、语法规则等。
2.学习UML的各种图表。
UML提供了多种图表用于软件建模,如用例图、类图、对象图、活动图、状态图等。
学生需要了解每种图表的用途、语法和示例。
3.理解UML的建模过程。
在实际项目中,使用UML进行软件建模有一定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等。
学生需要了解UML的建模过程,并能够按照该过程进行实际建模。
4.实际操作。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简单的软件项目进行建模实践,包括绘制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并撰写相应的文档。
5.分析和总结。
学生需要对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建模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以便提高建模能力。
四、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作为建模实践对象。
首先,我绘制了该系统的用例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和用户角色。
然后,我绘制了该系统的类图,用于描述系统的数据结构和类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绘制了该系统的序列图,用于描述系统中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在绘制用例图时,有些用例的描述不够清晰,无法准确描述用户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与用户进行了沟通,并修改了用例的描述,使其更加明确。
其次,在绘制类图时,我发现有些类的关系没有考虑到,导致系统的完整性受到了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仔细分析了系统的数据结构,并修改了类的关系,使其更加准确。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UML建模的知识和技巧。
我发现UML是一种非常强大和灵活的建模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软件系统。
UML系统分析设计与建模以简单的学生选课系统进行详细的系统分析与建模。
(一)系统用例图1.首先根据需求分析可知:管理员维护课程信息,对其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
我们发现系统中的参与者有:管理员和学生,然后从参与者的角度就可以发现系统的用例,并绘制出系统的用例图,如图1所示:图1学生选课系统用例图停开课程删除课程2.对部分用例进行描述:“添加课程”用例1)用例名:添加课程2)执行者:管理员3)目的:管理员通过系统界面进入,添加所要开设的课程,确认无误后将其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以供学生选择。
4)过程描述:5)管理员选择进入管理界面,用例开设6)系统提示输入管理密码7)管理员输入密码8)系统验证密码9)A1:密码错误10)进入管理界面,系统显示目前所建立的全部课程信息11)管理员选择添加课程12)系统提示输入新课程信息13)管理员输入信息14)系统验证是否和已有的课程冲突15)A2:有冲突16)10)系统添加新课程,提示课程添加成功17)11)系统重新进入管理界面,显示所有课程18)12)用例结束19)异常事件流处理:20)A1:密码错误:1)系统提示再次输入。
2)用户确认后进入第5)步。
21)A2:有冲突:1)系统提示冲突,显示冲突的课程信息。
2)用户重新输入,验证无误后进入第10)步。
“选课”用例1)用例名:选课2)执行者:学生3)目的:学生进入选课系统界面,浏览的课程,最后选择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并提交。
UML中数据流图,例图,类图,对象图,图,活动图,序列图详细讲述保存供参考这个章,是我在急需的情况下在园搜索到的,原创作者是:DO-websoftware,为了看便,所以复制到我的空间,希望原创者不要介意哦~~~~很详细的介绍,对我的帮助很,谢谢哦。
类图,对象图,图:、UML中基本的图范畴:在UML2中有种基本的图范畴:结构图和为图。
每个UML图都属于这个图范畴。
结构图的的是显建模系统的静态结构。
它们包括类,组件和(或)对象图。
另,为图显系统中的对象的动态为,包括如对象的法,协作和活动之类的内容。
为图的实例是活动图,例图和序列图。
、UML中的类图:1.类图的表:类的UML表是个长形,垂直地分为三个区,如图1所。
顶部区域显类的名字。
中间的区域列出类的属性。
底部的区域列出类的操作。
在个类图上画个类元素时,你必须要有顶端的区域,下的个区域是可选择的(当图描述仅仅于显分类器间关系的层细节时,下的两个区域是不必要的)。
描述:顶部区域显类的名字。
当在个类图上画个类元素时,你必须要有顶端的区域,下的个区域是可选择的(当图描述仅仅于显分类器间关系的层细节时,下的两个区域是不必要的)。
13种uml简介、工具及示例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是一种用于软件开发的标准化建模语言,它使用图形表示法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不同方面。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UML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清晰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和实现。
UML提供了包括结构模型、行为模型和交互模型在内的多种建模方式,其中每种模型都有各自的符号和语法规则。
通过使用这些模型,开发人员可以将系统分解成不同的部分,然后逐步细化这些部分的设计,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
在UML中,最常用的建模元素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状态图等。
每种图表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表达能力,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建模。
除了建模元素外,UML还定义了一系列的建模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高效地进行建模和分析。
其中一些常用的建模工具包括EnterpriseArchitect、RationalRose、StarUML等。
下面将对13种UML简介、工具及示例进行详细介绍:1.用例图(UseCaseDiagram)用例图是UML中描述系统功能和用户交互的基本图表之一。
它用椭圆表示用例,用直线连接用例和参与者,展示了系统外部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
用例图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清晰地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从而指导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示例:一个简单的在线购物系统的用例图包括用例“浏览商品”、“添加商品到购物车”、“提交订单”等,以及参与者“顾客”和“管理员”。
2.类图(ClassDiagram)类图是UML中描述系统结构和静态关系的基本图表之一。
它用矩形表示类,用线连接类之间的关系,包括关联关系、聚合关系、继承关系等。
类图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清晰地理解系统的对象结构和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支持系统的设计和重构。
示例: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类图包括类“学生”、“课程”、“教师”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选修”、“授课”等。
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升学率普遍提高,各类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具备了学生信息的输入、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通过这个系统的使用,实现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系统化,为教师的日常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
这个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管理员、教师、学生,管理员完成对学生个人信息的输入和维护,老师主要完成对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等,学生可以在该系统中查询自己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自己成绩的查询。
数据存储在学生信息数据库中,进入系统后,相应的用户可以进行不同的操作。
1.1编写的目的学生信息是学校管理中一项繁琐的工作。
1、第1章系统需求学成绩管理系统的域1描述如下:在学成绩管理系统中,要为每个学建个帐户,并给学发放帐户(帐户可以提供帐户号、帐户初始密码),帐户中存储学的个信息、选课信息以及课程成绩。
持有帐户的学可以登陆系统,只能查看本的个信息、选课信息、个成绩。
在登陆时,需要输的账号和密码,系统验证学是否有效(在系统中存在帐户),若有效,则登陆系统,否则重新输,超过三次,则不允许再次输。
师可以修改学成绩信息,但仅限于学选修的那门课程。
师也有的个帐户,权限学,可以浏览学信息。
学成绩管理系统的管理员,可以编辑、添加、删除、学信息。
对上述学成绩管理系统。
2、的域描述进分析,可以获得如下功能性需求:学持有帐户(帐户号和密码)。
学可以登陆系统。
学可以查看系统消息内的信息。
学可以查看个信息,个成绩信息和选课情况。
在学期结束时,学可以选课。
学可以给管理员发消息。
师可以修改选修课程的学的成绩信息。
师可以浏览选修课程的学的信息。
学成绩管理员可以创建新的学帐户。
学成绩管理员可以修改学的帐户信息。
学成绩管理员可以删除已存在的学帐户。
学成绩管理员可以在系统中添加学信息。
学成绩管理员可以编辑学信息。
学成绩管理员可以删除学信息。
第2章需求分析采例驱动的分析法分析需求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出系统中的参与者和。
3、例,并建例模型。
2.1识别参与者通过对系统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有三个参与者:StudentActor(学)、TeacherActor(教师)、AdminerActor(管理员)。
UML课程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院: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学号:06103107姓名:兰青海1.可行性研究报告(3)2需求规格说明(4)3.设计说明3.1功能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模块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3.3识别参与者和用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其他的uml图(10)5.系统数据库设计(12)5.1数据库的需求分析(13)5.2数据库的逻辑设计(14)6.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1.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现今已经出现了各种远程网络在线教育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其中学生成绩管理是任一院校都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教学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而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效率较低,为数据的查询、更新和维护代来了极大的不便。
所以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必要的,它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提高学校学籍管理的效率系统的可行性分析(1)系统实施运行的可行性:各教师,学生都已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实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对新系统的开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要求。
(2)技术可行性:校园网已正常运行;开发人员已熟练掌握开发工具。
技术上实现系统是可行的。
(3)经济可行性:校园内部局域网络已经建成;硬件投入不需要很大。
目录摘要(1)1.课程设计目的(1)2.课程设计报告内容(1)2.1.可行性分析(1)3.需求分析(2)3.1系统需求分析(2)3.2功能描述(2)3.3性能描述(3)3.4模块设计(3)4.UML建模(4)4.1用例图(4)4.2类图(6)4.3顺序图(7)4.4合作图(8)4.5状态图(9)4.7构件图(12)4.8部署图(12)5.总结(12)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摘要在现今信息时代,生活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越来越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尤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数据。
面对庞大的学生的成绩,需要有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介于此提出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用基于面向对象建模语言统一建模语言(UML)对其进行了静态、动态的模型设计,最终形成体统总体的分析模型架构,为学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完善提供了参考模型。
关键词:UML,模块,学生成绩管理系统1.课程设计目的UML统一建模课程是一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设计语言。
UML统一建模课程设计实验课,着重加强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用需求模型简化业务领域;用分析模型验证用例的正确性,一致性,完备性,可行性;用设计模型标识解决方案。
通过模型实现了从业务领域到软件领域的映射。
通过建模,使问题可视化,形式化。
通过以序列的建模和迭代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必要。
UML统一建模课程是本科类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技术复杂,应用范围广。
本课程设计实验主要内容:构建系统的分析模型、设计模型。
主要目标如下:1.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设计技术;2.构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2.课程设计报告内容2.1.可行性分析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基于UML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随着学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信息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信息,开发一个基于UML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它提供了一种图形化的方式来表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概念和元素。
通过UML建模,可以更好地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结构,从而更好地管理系统。
在基于UML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图形来表示不同的概念和元素:类图类图表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各个类及其之间的关系。
其中,学生类是最基本的类,它包含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如教师类、课程类、成绩类等。
这些类之间通过各种关系相互,如关联、聚合、组合等。
对象图对象图表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各个对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在系统中,我们可以创建多个对象,每个对象都包含了一定的属性值。
例如,一个学生对象可以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用例图用例图表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系统行为。
通过用例图,可以清楚地看出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各个用例之间的关系。
在用例图中,我们可以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分为多个用例,如学生信息录入、学生信息查询、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删除等。
序列图序列图表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
例如,在成绩录入时,教师可以先从课程列表中选择课程,然后选择学生并录入成绩,最后提交成绩单。
通过以上几种UML图形,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概念和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管理的复杂化,学生信息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校对学生信息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高效、方便、实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UML的九种模型图本转,仅供学习交流!、作为种建模语,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法两个部分。
UML语义:描述基于UML的精确元模型定义。
UML表法:定义UML符号的表法,为开发者或开发具使这些图形符号和本语法为系统建模提供了标准。
这些图形符号和字所表达的是应级的模型,在语义上它是UML元模型的实例。
、标准建模语UML可以由下列5类图来定义。
例图:从户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静态图:包括类图和对象图。
类图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表类之间的联系,如关联、依赖、聚合等,也包括类的属性和操作,类图描述的是种静态关系,在系统的整个命周期都是有效的。
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乎使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
个对象图是类图的个实例。
为图: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包括状态图和活动图。
状态图描述类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事件发时状态的转移条件,状态图是对类图的补充,活动图描述满例要求所要进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有利于识别并进活动。
交互图: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包括时序图和协作图。
时序图显对象之间的动态合作关系,它强调对象之间消息发送的顺序,同时显对象之间的交互;协作图描述对象间的协作关系,协作图跟时序图相似,显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
除显信息交换外,协作图还显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现图:包括组件图和部署图。
组件图描述代码部件的物理结构及各部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组件图有助于分析和理解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部署图定义系统中软硬件的物理体系结构。
采UML来设计系统时,第步是描述需求;第步根据需求建系统的静态模型,以构造系统的结构;第三步是描述系统的为。
其中在第步与第步中所建的模型都是静态的,包括例图、类图、对象图、组件图和部署图等5种图形,是标准建模语UML的静态建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