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新类型,在地理空间上呈现线形或带状的特殊形态,具有结构复杂、地域跨度广、空间联动性大、文化延续性强等特征。它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地区间交往及人类活动,内容涵盖历史主题事件、军事防御工事、水利水运工程、商贸及宗教路线等。
01
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
图1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模型
02
文献概况
图2线性文化遗产国内外研究文献数量年度分布
图3中关键词所构成的网络链接节点众多,结构复杂,表明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具有综合性特征。国外研究的高频词汇集中在旅游方面;而国内研究则集中在遗产保护方面。
图3线性文化遗产研究关键词分布图谱
03
线性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与旅游利用
根据上文对文献关键词情况的分析,得出国内外线性文化遗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保护和旅游利用两部分。
表5线性文化遗产研究热点领域及关键词示例
3.1线性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
功能演变
众多学者肯定了线性文化遗产在宗教文化、文化传承、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在原生功能的基础上,线性文化遗产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衍生功能。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总结线性文化遗产功能演变的四种模式。
图4线性文化遗产功能演变模式
景观设计与规划
空间结构与管理
遗产保护
对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是进行遗产保护的前提条件,国内外有关资源梳理和价值评估的研究成果颇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提升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认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
3.2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
旅游类型与产品开发
文化旅游和遗产旅游是线性文化遗产主要的旅游产品类型。在产品开发方面,线性文化遗产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首先,以遗产文脉为核心,塑造主题旅游线路;其次,结合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在主题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强调地域文化的深度体验。
旅游价值评估
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客源市场情况、政策法规等是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常见的评估指标,多数研究基于案例分析,充分考虑了遗产的特殊性,但对旅游价值分区、分段的对比研究相对不足。
影响及作用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在经济上的积极作用往往大于消极作用,但对遗产、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则一直备受争论。为了探寻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状态,学者们不断从旅游监管和影响评估等方面进行尝试,只要保持合理规模和具备适当的预防措施,多数学者对遗产地承受旅游业不利影响的能力是持乐观态度的。
04
研究启示与展望
本文对线性文化遗产的实践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在遗产管理与保护上,要整合全线遗产资源,做好文脉挖掘整理;加强遗产本身和周边视域的房屋建筑、绿化生态等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的景观氛围;对遗产进行分区打造,因地制宜开展遗产管理工作;深化遗产保护措施,构建多元、多层次的合作机制。(2)在遗产旅游利用上,积极培育深度体验式旅游业态,打造主题旅游模式;构建切实可行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以政府为主导,保障旅游市场环境有序和健康;正视旅游利用中的问题,积极维护并打造旅游品牌形象。
综合目前关于线性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及旅游利用的研究现状,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注意以下四方面:(1)完善理论体系构建,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2)拓展尺度范围,加强整体研究。(3)重视遗产保护,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4)强化耦合关系,助力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