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后,理财险真能按时给钱吗?怎么买?

我估计在年金和增额之前,很多朋友都没买过终身保证收益的产品。

一般存定存、买国债,最多只有5年期限。

所以在买理财险的时候,心里难免会有疑问。

我交了那么多钱进去,保险公司就给我一纸合同。

几十年后,保险公司真能按照约定,把收益都给我吗。

万一保险公司翻脸不认账,甚至破产跑路了,我该咋办?

理财险和其它保险

如果买了意外险,重疾险,我需要出险了才有钱拿。

而且保险赔偿金/保费的杠杆一般很高,总有人钻空子,故意制造事故骗保。

因此,一般保险理赔超过1万,保险公司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

如果当初没有专业人士帮你做好健康告知,或者没过等待期就去体检,还检查出问题了,你都有被拒赔的风险。

但理财险没有这个问题。

增额终身寿的健康告知相当简单,大部分人都能通过。

很多年金产品,甚至没有健康告知,谁都能买。

理财险在拿钱的时候,保险公司也不会像其它保险一样做审核。

它在保单里承诺了,什么时候有多少钱,那就是有多少钱。

客户啥也不用想,等着拿钱就行了。

买理财险,最容易踩的坑是买错产品类型。

理财险有年金,增额终身寿,万能账户,分红险和投连险。

在这些产品里,只有增额终身寿和年金是保本也保息的。

一些无良销售,在卖分红险、投连险的时候,会把产品的“演示收益”“现行收益”误导为保证的收益。

客户冲着高收益买了产品,几年后收益下滑,才发现自己被蒙了。

所以,如果你想保本保息,不承担任何不确定性,那就只买增额终身寿和年金两种。

很多朋友会想,我买的理财险,它的期限可是一辈子。

搞投资理财,收益上下波动,亏损是常有的事。

能给你保证未来三年五年的收益,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结果增额终身寿跟我说,你给0岁小孩买100万,等到100岁他就有3000万了。

养老年金跟我说,你现在交固定的保费,老了可以年年领钱,活多久领多久。

20年前,上海的房价只要3千块;

30年前,阿里腾讯都还没诞生;

40年前,深圳才刚刚从小渔村被划为特区。

时移世易,未来几十年会发生什么事,没人能预料到。

保险公司到底凭啥,能给我保证到终身呢?

我会从公司,法律,国家三个方面来分析,理财险到底有多可靠。

首先保险公司比你想象得更稳定。

1

目前,全国只有一百多家保险公司,去年的保费总收入足足有4.5万亿元。

而香港一个城市,就有162家保险公司,一年保费收入才几千亿。

这是因为,中国大陆的保险公司,从设立到经营门槛极高。

所有我们能看到的的保险公司,其实压根没有真正的小公司。

成立一家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是2亿元,而且这两个亿必须是实缴货币。

连保险公司股东,也需要经营稳定,近三年无重大过失,净资产超过2亿元。

而且,在中国开保险公司,早就不是仅仅有钱就能办到的。

保险公司,必须要拿到专门的保险牌照才能开起来。

近两年,银保监会已经不怎么下发新的保险牌照,这导致牌照更加稀缺。

我之前写过中法人寿陷入经营危机,业务停摆,负债累累。

史上最惨保险公司,终于“死”而复生!

就算这样,这家公司依然能开出30个亿的卖价,就是因为保险牌照太值钱了!

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我国有全世界最严格的“偿二代”监管体系。

每个季度,银保监会都在网站上,公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风险评级。

只有同时符合这三项要求的,才是达标公司,才能正常卖保险。

(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3)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总之,保险公司必须在账上有足够的现金,准备给客户赔钱。

根据这个监管要求,我国的保险公司在理论上,可以防范“两百年一遇”的风险。

2

保险公司在收到保费以后,除去经营和赔偿开支,会把钱统一拿去做投资。

我们个人做投资,本金不多,信息不畅通,投资水平也一般。

保险公司做投资,本金是千千万万个客户的保费汇集成的,规模非常大。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会高薪聘请专业的团队来做投资。

规模更大的,甚至会成立一家专门的保险资管公司,进一步提高效率。

而且保险公司投资的很多东西,也是一般人投不了的。

比如十年期、二十年期的政府债券,私募基金,大型公共事业设施。

当年京沪高铁在建造时,以平安为代表的险资投了160亿元,是京沪高铁的第二大股东。

2020年,京沪高铁上市涨停,就给参与的保险公司带来了几倍收益。

这是保险行业整体的投资收益状况。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那一年,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整体还是很稳定的。

接着讲讲理财险的法律依据。

我们买了理财险后,拿到的薄薄那张纸,其实是你和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

上面有保险公司的印章和董事长的签名,具有法律效力。

《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几十年后,保险公司想翻脸不认账,银保监会不同意,法律也不会同意。

保险公司不能不认账,那它直接破产倒闭了会怎样呢?

《保险法》第九十二条规定: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即使几十年后,你买的这家保险公司没了,你的保险也会被转给其它公司接手。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可以破产跑路,但是你的保单不能不兑付。

保险公司还有“四金”制度,在经营不善时兜底。

《保险法》第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条规定:

保险公司开设时要交保证金,卖保险时要交准备金,每年还要交公积金和保险保障基金。

这么多钱,就是为了随时准备好,拯救出现问题的保险公司。

其实,保险公司即使出问题,也很难走到破产倒闭这一步。

《保险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

一旦公司的偿付能力没有达到要求,银保监会就会采取各种惩罚限制措施。

保险公司需要在限期内,想各种办法把钱补足。

《保险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

要是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或者保险公司干了什么坏事儿,那监管机构可以直接接管保险公司。

事实上,我国过去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国信人寿破产倒闭过。

这家公司的寿命只有5个多月,并且从来没正是开展过业务。

像新华人寿,安邦保险这些经营不善的公司,都是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依法进行接管。

中保基金会从全国的险企抽调高管,拯救保险公司。

等公司转危为安,重回正轨,中保基金再把股份卖给别的资本,实现退出。

翻开《保险法》能发现,里面半部的内容,都是如何让保险公司平稳运行,保障客户权益的。

为的就是在法律层面,让你在中国买保险,绝对买得安心、买得放心。

最后国家在整体战略上,对于保险业的定位,也和其它行业不一样。

各行各业中,有些行业是保障国计民生的基础,有些是创造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有些是追赶高精尖技术的排头兵。

在中国,保险业的定位是经济的“减震器”,社会的“稳定器”。

比如在各种政府文件里,商业养老金是国民养老的第三条支柱,是养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也曾经说过:

只要是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保险公司,我认为都可以去买。

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保险还在默默为社会托底。

像如果一家银行破产,我们的50万以内的存款,是由存款保险保证兑付的。

甘肃白银马拉松运动员失温冻死后,是保险赔偿了每个运动员家属50万。

遇到地震台风这样的天灾,也需要保险来弥补重大的财产损失。

今年的河南暴雨,保险业就一共赔了124亿元出去。

政府、学校等机构和保险公司合作,还推出了惠民保,三农险,学平险等,给各种群体增加保障。

所以即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保险出现了行业危机。

也很难想象,国家会允许我们的“减震器”失灵,“稳定器”坏掉。

目前监管对保险业的态度,表现得相当保守。

我国的保险公司,准入门槛极高,监管极严格,安全网极厚。

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或许没有充分的竞争,却也很难出事儿。

这显示出,国家不要求保险业有多激进的发展,创造多大的GDP。

但保险一定要安全,保险业一定要稳定,扮演好在经济社会中“减震器”“稳定器”的角色。

恰好保险公司做的,就是超长期的,终生的生意。

我们可以相信在几十年后,理财险能把约定的收益给我。

因为我们可以相信保险公司的实力,相信保险法的保障,

最重要的,是我们相信国家的减震器、稳定器,不会坏掉。

小神童5号意外险

您的信息仅供预约咨询所用,不泄露至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THE END
1.农村商业银行调研报告8篇(全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财富急剧膨胀,相应地投资意愿以及现代理财观念逐步增强,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同时,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外资银行纷至沓来,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多种因素制约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创新。本文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22iuhfb.html
2.影响3月30日上市公司股价重大消息一览经济台中信银行(601998)今日公告,该银行董事会批准给予中国中信集团50亿元授信额度,授信品种为主承销及投资超短期融资券,期限为33个月。该业务只有在发生余额包销,或投资持有该超短期融资券时,才实际成为对中国中信集团的授信。 中信银行董事会还通过决议,同意2012年向中国中信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集团综合授信总额度不超过等值28http://jingji.cntv.cn/20120329/115962.shtml
3.央行释放7万亿如何影响老百姓的理财生活?理财综合互联网金融央行释放7万亿 对我们投资理财有什么影响 一、利好股市、利好楼市 逻辑跟降息降准一样,市场上水多了,就爱往股市、楼市里流。 至于说对银行股有多大利好, 则有三点:1、是个利好。2、利好有多大,全看央行如何拿捏,就是说,还要看。3、但至少,它让那些担心银行坏账的人变得挺可笑:呵呵,你以为国之大行是你们几https://www.p5w.net/money/lczh/201510/t20151014_1223417.htm
4.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问卷(精选10篇)对于大学生投资理财的行为而言, 以家庭供给式为主的资金普遍具有稳定的特点, 而这也为适当的投资理财行为提供了有利的稳定保障。从月收入金额的角度来分析, 约70%的大学生表示月生活费在500元-1000元之间, 约20%的大学生在500元以下, 剩余约10%在1000元以上。在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基础上, 再综合考虑社会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y3uu6fl.html
5.理财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理财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国品牌网旗下理财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理财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理财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蚂蚁金服、陆金所、京东金融、苏宁金融、理财通、度小满金融、平安财富宝、钱大掌柜、宜信惠民、银联天天富https://m.chinapp.com/brand/1695
6.最近日益火热的三农金融话题能为理财的首选吗现在三农发展日益火热,三农自媒体也开始慢慢兴起,各大媒体平台也纷纷支持三农,三农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其中三农经济的发展也带来金融业在三农领域的发展,当然不少投资理财的朋友也开始把目光转向三农金融。近几年来,三农互联网金融的交易额不断增加,一方面是因为“三农”领域金融缺口巨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https://blog.csdn.net/dafanpai/article/details/99947881
7.经历洗礼的银行理财:投资者数量接近1亿,需协同发力做好投资者教育2022年是理财业务全面净值化转型的第一年,这一年理财市场经历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幻、市场波动加剧的洗礼。与此同时,理财投资者数量仍在持续增长,《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9671万人,较年初增长18.96%,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9.01%。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15/c7457670.html
8.银行客户经理考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理财考试找答案(每日一练4、单项选择题 中国邮政存储坚持服务()、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定位。 A.西部 B.长三角地区 C.三农 D.弱势群体 点击查看答案 5、多项选择题 个人客户需求按银行业务划分可分为()。 A.负债类需求 B.资产类需求 C.中间业务类需求 D.理财类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6、单项选择题 在规范的http://www.91exam.org/exam/87-3727/3727924.html
9.在邮政储蓄银行买的理财保险可靠吗邮政储蓄银行是中国大陆的国有银行之一,拥有较高的信誉度和资金实力。其推出的理财保险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监管,因此在合规性方面有一定的保障。此外,邮政储蓄银行在银行业监督管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安全性得到了相应保障。其次,从产品类型来看,邮政储蓄银行提供的理财保险产品通常结合了保险和投资功能。这类产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793002
10.头条文章同年9月,受到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影响,明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注于本行或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因此,他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的投资规模也随之压降。 三、负债端分析-存款业务及同业负债 民营银行的负债端主要由吸收存款和同业负债组成,由于成立时间较短、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73810972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