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企业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等生产活动,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而呼市龙马苗木花卉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现代农业企业,该公司主营苗木、花卉的种植、销售,经过4年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这虽然与公司的科学管理有关,但也正是恰当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结果。
一、农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对企业从事农、林、牧、副、渔业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本条例中对于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项目以及最为薄弱、最需要扶持的项目给予免税待遇;对有一定收入,国家在一定期间仍鼓励发展,仍需要扶持的项目实施减半征收,而呼市龙马公司正好能够享受到此项优惠政策,公司所种植的苗木销售时,就可以免交企业所得税;种植的花卉销售时,就恰好减半交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农业企业种植的苗木、花卉免收增值税,呼市龙马苗木公司近3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国家减免增值税额达8万多元;公司实现利润300万元,国家减免企业所得税70万元。国家对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取得显著成效,给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企业有了更充裕的运营资金。
二、农业企业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方向
税收是国家与企业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这种关系是二者之间的纽带,税收对企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研究企业税收筹划对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税收筹划是企业在不违反税收法律的前提下,通过对税法进行精细分析比较后,对纳税支出最小化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综合方案的纳税优化选择,它是涉及法律、财务、经营、交易等方面的综合经济行为。
1.利用经济合同来避规风险
2.利用税率进行筹划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统一税率是25%,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国家也相应制定了一些低税率的政策,这样就为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如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率是3%,新税法以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以及年应纳所得额作为判断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企业就可以通过设立子公司或者将部分分支机构转变为子公司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低税率优惠。公司应加紧扶持下属部门的独立。
4.积极申请国家农业专项扶持资金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5万亿元。在连续十年重点支持农业企业的基础上,加大了扶持力度。这为涉农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申请并获得国家支农专项资金,企业不仅获得资金支持,同时对企业也是一种荣誉,表明政府对企业的认可,意味着企业品牌的提高。
5.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三、农业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1.全方位定义资产的管理
目前,许多企业只注重有形资产的管理,但目前经济已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已到来,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增加,应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这也是税收优惠的途径。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日后上市公司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新会计准则,后进先出法,计划成本法
TheChoiceofCorporateInventoryAccountingMethods
Abstract
Formanycompanies,inventoryrepresentsalargeportionofcurrentassets,andbecomesoneofthemostnecessaryparts.Theaccountingmethodthatacompanydecidestousetodeterminethecostsofinventorycandirectlyimpactthebalancesheet,incomestatementandthestatementofcashflow.Itcanalsoaffecttheearningpershareandotherfinancialindices,eventheinvestmentplans.It’simportantforallthecorporations.Andsince2007,thecostofinventoriesisdeterminedontheFIFO,thespecificidentificationmethodorweightedaveragebasisbythenewestaccountingstandards,cancelingtheLIFO.Thispaperstudiesthechoicesofcompaniesoninventoriesbasedon2005annualfinancialdataofcompaniesinstockmarketinChina,andtriestofindoutpotentialdeterminantsofcorporateinventoryaccountingdecisions,thereasonswhytheLIFOiscanceledandtheeffectontheeconomicsandsecuritiesmarkets.Thefindingssuggestthatit’snecessarytocanceltheLIFO.Whenthecompaniesselectthemethodsagain,theymustmakethechoicesaccordingtothemselves.
Keywords:inventoryaccountingmethods,thenewestaccountingstandards,theLIFO,standardcosting
目录
一、序言1
二、文献综述1
三、上市公司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分行业数据统计2
四、新准则关于存货计价方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5
(一)选择后进先出法企业的特点及动因分析5
(二)案例分析6
(三)新会计准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9
五、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10
(一)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总体描述10
(二)计划成本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10
六、结论与本文局限性12
(一)结论12
(二)本文局限性12
附录13
一、序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具体来说,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二、文献综述
Pr(LIFO)=b0+b1(SEG)+b2(INVCA)+b3(LEV)+b4(CAP)+b5(SIZE)+e,
指出企业的分部或子公司较多、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小、资产负债率较低、公司规模较大的企业易采用后进先出法。
三、上市公司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分行业数据统计
本文采用的统计方法是通过查阅各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附注,将其所选用的存货计价方法列示出来,分别统计每个行业中使用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企业的个数,继而计算出每种方法在各个行业使用的百分比及总体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在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上出现趋同,当然不同行业由于各自经营的性质、特点不同也各具特点。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总体统计数据见表3-1。
表3-1上市公司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总体分布情况
加权平均法
四、新准则关于存货计价方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一)选择后进先出法企业的特点及动因分析
后进先出法从总体上来说采用的企业比较少,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采用,而且分布于各个行业,云南云天化(600096)、吉林森林(600189)、太原化工(600281)、金瑞新材料科技(600390)、贵州盘江精煤(600395)、安源实业(600397)、天津港股份(600717)。在调查中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其行业内部一般都符合毛利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存货占流动资产(或资产)比重较小等特点(除太原化工、贵州盘江精煤的毛利率低于平均值,太原化工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平均值,吉林森林的存货占资产比重高于平均值)。具体数据见附表1。在以下分析时认为价格上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不愿采用后进先出法,因为后进先出法计算结果会导致企业利润较低,资产价值较低,这将影响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债权人的信心,加之如果融资时企业的状况不好,在订立债券合同时会有限制性条款,限制企业发放股利,要求企业有最低资本额予以保证,限制企业再借债等等,这使得负债相对较多的企业,不敢采用后进先出法,防止给企业日后的再融资带来困难。
存货占流动资产(或资产)比重较小,因为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价值相对就会比其他方法计算的低,自然比值也就相对较低。但是单纯这一原因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同行业中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企业存货占资产(流动资产)比重相差如此之大。而且一般理论上认为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存货与企业流动资产或资产的比值较大,这样才有相对较大的收益,才能弥补利润相对较低等带来的报表损失,而比值较小的企业适合采用先进先出法。但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在统计中发现只有农业企业相对符合这个特点,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的存货与资产比值大于平均值,但采用先进先出法企业的存货与资产的比值并非很小。)尤其是采掘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在这两个行业里,先进先出法下存货与资产比值基本是后进先出法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天津两家企业对比情况见表4-1。
方法改变后企业资产价值增加:161651530.80-137181343.13=24470187.67元
方法改变后,企业利润变化见表4-6。
表4-6两种方法下企业利润比较
后进先出先进先出
主营业务收入1166921988.961166921988.96
主营业务成本873924145.79849453958.12
利润总额85809437.51110279625.18
净利润78300759.88102770947.5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82459010.35106929198.02
每股收益0.250.34
这里在计算利润总额时使用了相对较为简单的假设,即:主营业务成本的减少值便是利润的增加值,也就是净利润的增加值,并未考虑税收等其他因素影响。
利润总额=85809437.51+873924145.79-849453958.12=110279625.18元
净利润=78300759.88+873924145.79-849453958.12=102770947.55元
由此可见,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对企业的影响的确很大,在假设条件下,由于会计方法的变化使企业的利润增加了24470187.67元,每股收益从0.25元增加到0.34元,利润增长率也会有所改变,见表4-7。
表4-7两种方法下企业利润变化率比较
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
利润增长率-21.47%0.92%
净利润增长率-21.55%
2.97%
由此案例可以进一步看出,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报表的影响,它不仅可以使企业由ST变为非ST企业,更可以使企业的一些财务指标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例利润增长率由-21.47%变为0.92%),而且这种差额随着价格变化的幅度增加而不断增大。
(三)新会计准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新准则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上,在IAS2存货中规定,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是被禁止的。在国际上很多国家也是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的,所以为了增加与国际市场上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使我国的企业更好的迈向国际市场,减少各种贸易壁垒,使我国经济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更好的经受国际市场的冲击,在最新会计准则中取消这种方法是合理的。而且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合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或是B股上市的公司基本都是采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没有采用后进先出法的。
2、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后进先出法使用的企业并不算多,仅1.02%,分散于各个行业,取消的话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尽管计划成本法和售价法分别有3.93%、1.9%的企业采用,也不算高,但这两种方法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有着特殊的实用性,而且在这两个行业内部的使用比例也相对较高,一旦取消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后进先出法假设后购入的商品先发出,而实际情况必然是先购入的商品先发出,这样造成了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
3、新准则减少企业盈余操纵的空间和利用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据深交所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比例是13%,而该报不报,隐瞒信息的比例高达70%,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3。存货计价方法太多,给企业的选择也较多,企业存在着通过计价方法的选择操纵利润的可能,而后进先出法也一直受着操纵利润的指控。取消这种方法,缩小了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空间,便可以减少这方面的怀疑。尽管这种改变短期内可能会使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毛利率和利润出现不正常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取消后进先出法,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存货的流转情况,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也增加了行业内信息的可比性。
4、现在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很多企业通过购并我国的企业,寻求在国内的发展。采用后进先出法在我国经济大环境下会使企业资产价值较低,利润偏低,企业的获利能力及价值被低估,股票价值相对较低(这些在案例中都有所体现),极有可能造成外资企业在并购时压低企业的价格,导致国有企业廉价售出,国有资产的流失。而其他两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价值,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尽管取消后进先出法,会使我国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出现主营业务成本相对降低,期末存货价值升高,利润增加等现象,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但是由于我国使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较少,而且其存货占资产(流动资产)比重较小,即:存货的价值较小,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后对于我国经济和证券资本市场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况且按照有效市场理论,由于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所引起的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于公司股价是没有影响的,市场能理解会计方法变更的含义和结果。
从整体来看,尽管后进先出法有一定的使用范围,但其取消后对我国经济整体影响不大,而且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适应于我国经济大环境的,所以应该予以取消。
五、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一)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总体描述
从新准则实施之日起,原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面临着对原有会计方法的变更。企业再次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及所处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税收,借款的限制性条款,管理者的薪酬计划,宏观经济状况等上文提及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潜在因素,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项基本原则,进行有关会计方法选择的成本效益分析,权衡轻重,在充分考虑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合法性、客观性基础上进行选择。
表3-2,表3-3中列示了各行业选择情况,可作为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上的有效参考,毕竟各会计师事务所能够给这些上市公司出具无保留意见,证明他们也认为这些方法的选择是相对符合企业实际的。
(二)计划成本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
制造业对于产成品的核算还是以实际成本法为主(见表3-2,表3-3),发出时主要采用加权平均法,对于大型终端设备采用个别计价法的居多,如:南京自动化(600268)电力设备生产销售;浙江华立科技(600097)电力自动化终端设备等。但如果产品数量,品种较多,按实际成本计价较繁琐时,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法进行核算。从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产成品可以看出,基本还是符合这条原则。如:东风电子科技股份(600081)汽车零部件等生产;特变电工(600089)变压器及电线电缆制造;贵州电器(600112)电器制造,汽车配件生产;凌云工业股份(600480)汽车配件生产;上海永久(600818)自行车及配件生产制造;上海自动化仪表(600848)各种仪表生产等等,产品基本处于品种多、数量较多、收支相对频繁的状态,用计划成本法对发出存货的成本进行核算要简单很多,避免了很多由于存货流转假设所带来的麻烦,只登记存货数量不登记金额也可以大量简化会计工作。当然还有如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600178),整车发出采用计划成本法的。
对于原材料的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法的比例有所增加,各制造类行业使用情况见表5-1:
表5-1制造类行业计划成本法使用情况
整体平均值机械、设备、仪表电子采掘业金属非金属化工电力
实际成本75.77%45.54%55.56%58.33%64.18%71.79%72.22%
计划成本22.81%55.36%44.44%41.67%35.82%28.21%27.78%
制造业中,使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原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较多,机械设备仪表业更是一半以上的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钢铁和汽车两大制造类企业,分别达到了64.29%和53.85%,更说明了计划成本法的应用广泛。
制造业一般生产的中间过程较多,原材料种类也相对较多,使用量较多,所以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较为简单;再者,为保证销一条龙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保证原材料等存货数量充足,不能因为缺货而停产,所以企业必须随时掌握其收发结存的数量,进行存货控制,计划成本法有利于数量控制;同时,计划成本法还有利于进行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和利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成本控制是获得利润的关键,采用计划成本法,随时反映出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准确地反映、考核和评价企业各部门的经营成果,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中对于目标的偏离,分析原因,明确责任,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实现利润的增加。而加权平均法一个月反映一次,相对来说及时性不如计划成本法。
当然,现代企业中仍有很多制造类企业在存货日常核算时没有采用计划成本法,其产品从各种零配件到汽车、变压器及各种电力设备、自动化设备,与采用计划成本法的企业并无差异,而且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企业。可能是由于这些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即使采用实际成本法也能对存货进行较好的收发结存及成本的核算控制。在这些企业中,如:长春一东离合器(600148)、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600523)等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国第一铅笔(600612)笔类制造;凤凰股份(600679)自行车及配件制造等,其存货发出的核算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但是我认为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
尽管有人说,采用了会计信息系统,计划成本法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计划成本法无论是在简化会计核算还是在成本控制、利润提高、业绩考核、提供领导决策信息上的作用,都是实际成本法所难以替代的。同时在原材料等价格波动的情况下,采用计划成本法,月末结转差异,又避免了在实际成本法下有关于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的选择,何乐而不为。
当然计划成本法也有其不便之处,譬如说计划成本的制定非常不容易,要尽可能的接近实际成本,否则就不能有效的执行其控制成本、考核业绩的职能,市场价格发生巨大变化时,必须相应的改变计划成本。
对于原来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的企业,如果存货品种较多、收发较为频繁,可以考虑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的日常核算。
六、结论与本文局限性
(一)结论
(二)本文局限性
首先,在统计数据时,由于一个公司可采用几种计价方法,导致公司的数目和统计出的有关于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数据相对有些不符,在统计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百分比时,出现百分比之和大于一的现象。
其次,本文完成时,由于各上市公司的2006年的最新的财务报表还未披露,统计时采用的是沪市上市公司2005年的报表,2005年的数据,不是依据最新会计准则编制报表产生的数据,相对而言,数据的及时性不够,未能了解新准则的使用情况。
再次,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由于各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有限,很多详细的数据未能获得,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使用了一些假设条件。
最后,由于本人分析问题能力有限,很多问题只是浮于表面,不够透彻,很多地方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附录
附表1:采用后进先出法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各项财务指标比较表
交通运输业存货占资产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毛利率资产存货主营业务收入
后进先出法600717天津港股份0.05%22.32%0.30%47.60%52124611712820909.541036974729
平均值1.55%39.79%5.68%32.83%7513540590156424953.92846183890
最大值8.71%88.32%30.28%71.39%63021000000197926718130643000000
最小值0.00%2.62%0.00%-91.76%35951033502817379.19
先进先出法600125中铁铁龙集装箱股份0.19%29.39%0.61%62.93%14501673692814176.05232313466.5
600787中储发展8.25%53.68%13.08%5.22%3271135169269784841.04120731925
采掘业
后进先出法600395贵州盘江精煤3.68%31.86%8.18%12.58%198245669672884863.252529494773
平均值7.07%36.13%22.10%29.21%39409911698430419831147976181400
最大值22.32%52.39%63.22%67.32%4.27928E+11498620000005.32621E+11
最小值0.82%17.27%1.81%3.82%963660814.413856804.13766206311
先进先出法600582天地科技16.73%35.10%23.91%23.06%963660814.4161255878.1766206311
600583海洋石油工程9.92%32.50%23.56%17.84%34763528593449730624225659244
化工
后进先出法600096云南云天化5.11%25.30%25.22%43.84%3582650772183239810.41415624664
600281太原化工6.41%55.23%13.61%15.30%2593743643166254798.81608664984
平均值9.49%46.79%23.20%17.47%2455097646162882269.61206712808
最大值40.77%110.11%81.77%50.54%46454417451115798900019517219000
最小值0.05%2.55%0.09%-6.78%76685279.341034105.042782841.02
先进先出法600063安徽皖维高新材料7.09%66.27%
30.88%
11.54%1939291078137587256.61189525451
600618上海氯碱化工6.39%39.61%25.44%9.30%4854119175310280579.73871801106
农业
后进先出法600189吉林森林14.37%25.16%48.77%27.08%1797312971258284841.4866361236.9
平均值9.82%46.51%23.41%16.06%1466361621153769875.6574020917.5
最大值39.63%110.38%72.53%51.04%7797023150727518456.52476200413
最小值0.03%4.42%0.06%-26.35%476597627.3238421.491887696.08
先进先出法600257湖南洞庭水殖股份13.51%44.06%42.14%51.04%925710253.1125066748.3111814606.8
600242广东华龙集团0.02%148.27%0.04%-533.84%325163269.851049.611251405.8
600975湖南新五丰8.04%6.89%12.15%10.80%498640584.940081559.16523654156.5
在计算农业类企业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时将广东华龙集团排除。因为其数值过小严重偏离行业平均值,即入后会对行业整体数值产生影响
1、中国证监会网站免费100paepr.com
2、《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3、《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
4、耿建新:《行业会计比较》,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124页
5、王竹泉:“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矛盾及其协调”,《上海会计》,2001年第1期,45-47页
6、左刚:“浅谈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财会月刊》,2000第20期,24页
7、鹿美遥王延明:“财务报告成本和税收利益之间的权衡---基于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理论分析”,《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第19卷第6期,24-27页
8、许骞杨荣本:“新会计准则发出存货计价规定的影响和意义”,《商场现代化》,2006年11月(中旬刊)总第485期,385页
9、段明佳蔡利牛颖:“对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变革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年9月(上旬刊)总第478期,347页
10、王小莉:“新旧存货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影响”,《现代审计与经济》,2006年第6期,20-21页
11、师银萍:“新经济环境下存货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优越性”,《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6期,35-36页
12、付同青:“关于财务报告质量问题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6期,29-30页
13、HerbertG.HuntIII:“PotentialDeterminantsofCorporateInventoryAccountingDecision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Vol.23No.2Autumn1985,448-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