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纠纷的双方涉及到行政机关的话,那么公民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一般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中的被告一般是行政机关,那么行政机关可以做行政诉讼的原告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根据现行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不能成为行政诉讼原告。所以说行政诉讼是民告官,不是官告民。
从行政诉讼法的概念和特征上看,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要“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行政行为的侵害即可提起诉讼。然后行政机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是可以成为行政相对人的。
行政机关的行为属于内部的行政行为,争议应该是通过内部机制加以解决,否则违背了我国宪法确立的各个机关的相约配置。
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具有行政诉讼的主体资格。同时《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处罚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1、受害人
受害人是指受到其他公民(加害人)违法行为侵害的人。
加害人或者受害人中起诉的一方是原告,没有起诉的一方是第三人。如果加害人认为行政处罚过重而起诉,受害人认为处罚过轻同时起诉,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和加害人都是原告,但他们不是共同原告。
2、相邻权人
如果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有关公民的相邻权,利害关系即告成立。
3、公平竞争权人
公平竞争权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人具有原告资格。
4、投资人
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的联营、合营、合作各方,认为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权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5、合伙组织
合伙企业提起诉讼的,应当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原告,由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作诉讼代表人;其他合伙组织提起诉讼的,合伙人为共同原告。
6、股份制企业
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等内部机构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可以以企业名义提起诉讼。
7、非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分立、终止、兼并、改变隶属关系时,企业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诉讼。法定代表人起诉时是以自己的名义。
8、农村土地使用权人
农村土地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权人,对行政机关处分其使用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行为不服,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行政诉讼。
1、开庭前准备阶段。
准备事项主要有:
(1)召开合议庭准备会议。
(2)传唤、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3)公告。
2、出庭情况审查阶段。
3、法庭调查阶段。
当事人在法庭上有权提出新的证据,还可以要求重新鉴定、调查或者勘验,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如果合议庭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审判长即可宣布法庭调查结束,进入辩论阶段。
4、法庭辩论阶段。
5、合议庭评议阶段。
6、公开宣判阶段。行政案件无论是否公开审理,都应当公开宣判。
7、闭庭。由审判长宣布闭庭。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行政机关可以做行政诉讼的原告吗的知识。行政诉讼案件当中,原告一般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而行政机关往往是被告,行政诉讼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民告官,因此行政机关是不能作为行政诉讼原告的。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