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李民赞,刘刚,张漫,汪懋华.中国大田作物智慧种植目标、关键技术与区域模式[J].智慧农业(中英文),2022,4(4):26-34.DOI:10.12133/j.smartag.SA202207003
LILi,LIMinzan,LIUGang,ZHANGMan,WANGMaohua.Goals,KeyTechnologies,andRegionalModelsofSmartFarmingforFieldCropsinChina[J].SmartAgriculture,2022,4(4):26-34.DOI:10.12133/j.smartag.SA202207003
大田作物智慧种植区域发展的六大模式
中国地域辽阔,不仅区域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同一区域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作物种类和特色也不尽相同,因此从战略角度全局考虑,本文结合中国不同区域特征提出了6种大田作物智慧种植业发展模式。
1东北与内蒙古——规模化智慧农业生产发展区
东北三省是中国粮食“压舱石”,东北三江平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人均粮食产量是全国平均的四倍。近年,三江平原智慧农业发展一直是中国的领头羊之一,智慧农场示范、“企业+现代农业”模式的无人农场探索,为中国农业先进地区发展智慧农业探索出了可行的模式。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一带以玉米和大豆为主,这里土地肥沃,分布有世界三大黑土带的东北黑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根据东北三省区域的地域特点,在规模化农户种植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上,适宜发展规模化农户种植模式,继续为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也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重要的牧区之一。内蒙古地区发展牧草生产具有天然的优势,牧草生产作为产业适于规模化经营,因此内蒙古宜采用规模化模式发展智慧牧草生产。
2京津冀鲁——智慧都市农业与节水农业发展区
京津冀鲁地处华北平原(或称黄淮海平原),京津作为2个直辖市,将主要以发展智慧都市农业为主,而冀鲁两省自然条件相似,又都处于黄淮海平原,缺水一直是该地区农作生产面临的最大难题,发展智慧型节水农业是冀鲁两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冀鲁农业宜采用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规模化农业模式,以节水高效农业为抓手,以智慧农业关键技术为支撑,推广墒情物联网检测、作物生长检测、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保证冀鲁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西北旱区——棉花规模化智慧种植和旱作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试验区
西北旱区(非行政区划)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山西等省区,这一区域除了陕西关中平原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外,其他地区都面临恶劣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属于旱作农业区。棉花是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作物,在国家、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支持、补贴和引导下,新疆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迅速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新疆棉区对发展智慧种植业的要求会更迫切,采用“企业+现代农业”模式发展智慧农业将是必然的选择。
除了陕西关中平原和新疆棉区之外,西北旱区其他农业区自然条件相近,地形地貌复杂,呈现灌溉农业区、旱作农业区、草原牧区和沙漠戈壁区等交错分布的空间格局。且西北旱区旱作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地膜覆盖、膜下滴灌、保护性耕作等现代农业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以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为核心,采用“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或规模化农户种植模式发展智慧农业是这一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
4东南沿海——循环型水稻智慧种植业综合发展试验区
东南沿海包括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的东部地区,这里纬度低,自然条件优越,光热充足,降水丰沛,为该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区域农业、循环型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发展智慧农业是建立循环农业体系的技术支撑,广东开展的水稻栽培无人农场实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基于无人机智能植保作业,使得农药使用精准可控,为发展循环农业创造了条件。发展东南沿海地区以循环型农业为特色的智慧农业体系,采用“农户+合作社”或者家庭农场的方式是较优选择。
5长江中下游平原——智慧粮油优化发展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区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对于实现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整体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该区域农业绿色发展这一目标,必须发展精细农业,提高水肥效率。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充分利用当前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和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构建长江中下游平原特色的粮油作物智慧化生产体系,提高水、肥等各种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步伐。
6西南山区——智慧特色农业发展区
西南山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自治区。西南山区山地和丘陵地形较多,耕地面积较小且分布较为零散,坡地耕种面积的比例超过了所有耕种面积的七成。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地较为贫瘠、土壤侵蚀较为严重,这些客观的自然原因造成西南山区的农业作物的产量一直较低,发展现代农业宜采用农户或“农户+合作社”方式,促进智慧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开展优质粮油、特色水果、特色食用菌和高原蔬菜品种选育,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品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