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及优势区位条件,美国农业人口比重

回答美国农业的特点:具有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农业产销一体化、科技在农业生产应用广泛等特点。优势区位条件:美国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在中央平原肥沃的黑土分布广泛,而在北部有五大湖,水源充足,农业整体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且劳动力丰富。

一、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及优势区位条件

1、特点

(1)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小型家庭农场为基础,具有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农业产销一体化、科技在农业生产应用广泛等特点。

(2)在美国有完善的农业法规与配套体系,其农业政策体系包括了保护资源、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价格和收入支持、农业信贷、农业税收、农产品对外贸易等方面,而农业补贴是农业政策核心,能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高美国农业竞争力。

(3)为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农业在国际上的可持续竞争力,美国高度重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的推广和使用。

2、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美国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北部为温带大陆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在中央平原黑土分布广泛,土壤肥沃,而且北部有五大湖,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以及劳动力丰富。

二、美国农业人口比重

1、根据2011年资料显示,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到2%,但却是全球谷物出口的大国,这因为美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宽阔且平坦的土地,平原面积占比大,农民可以耕种的面积十分广阔,约有28亿亩且地广人稀,所以农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超过1000亩。该优势适合美国采用大规模机械的大农场生产模式,提高耕作效率,产量高,收益可观。

2、美国的大型农村均用科技来支撑,比如有大型收割机、同时配有沼气和堆肥体系以及牛棚管理体系等,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又能提高质量以及产量。

3、美国农民职业化程度很高,约有20%是大学学历,对于智能化、数字化的农业机械设备有一定的认知,能够熟练操作这些机械,提高经济效益,这也是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之一。

THE END
1.试题试卷.高一到高三必修选修全套(word和ppt格式,可编辑可打印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 2、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 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724004/article/details/111338339
2.2024年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5.5.3 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5.5.4 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对策 5.6 以广东特呈岛为例的海岛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5.6.1 海岛生态旅游相关概述 5.6.2 海岛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演变模式 5.6.3 广东特呈岛生态旅游模式分析 5.6.4 广东特呈岛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路线 5.7 广东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建议 5.7.1 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18/ShengTaiLvYouDeFaZhanQuShi.html
3.困局中的可持续成长经济而今年的榜单中,农业类企业的上榜数量令人感到惊喜,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百强,均有4到5家企业,这说明农业产业化正在走向深入与成熟,农业类版块大有可为。影视文化类公司也开始在榜单中崭露头角。 2.主要分布区域趋向一致,北上广占据半壁河山 成长企业的地域出身基本一致,尤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主,这三个地方http://jingji.cntv.cn/2012/12/18/ARTI1355793238973302.shtml
4.区域发展2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1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课程标准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素养目标1.结合实际资料,以某地区为例,分析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2.正确认识美国休斯敦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结合材料,以https://www.docin.com/p-2913584169.html
5.图书馆2022年6月新书4893册(下)1816 2.0时期中国电影产业与政策研究:以诸国电影产业为参照 曹怡平著 J992.0/1, 科学出版社 1817 美国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 张友伦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 F2498 金融排斥背景下信用环境构建与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谭燕芝著 F832.35/90, 人民出版社 2499 积极扩大进口与中国经济增长 魏浩著 F752.61/5, 人民https://cuc.fjnu.edu.cn/tsg/2022/0829/c561a19682/page.htm
6.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振兴是我国在后工业时代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善我国人居环境、推动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历史上首次实现基层政权牢牢扎根乡村,城镇与乡村纳入统一的政治体系。乡村振兴战略将是我国乡村治理、基层治理与经济治理的第二次飞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303/t20230320_2111016627.html
7.再生农业——基于土地保护性利用的可持续农业本文首先通过对相关再生农业定义的梳理,把再生农业概述为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基于土地保护性利用,在减少机械作业和化学品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在提高作物产出的同时,提升土壤有机质和氮元素、促进土壤固碳、改善土壤健康、最大化生物多样性的农业模式。通过与其他可持续农业模式相比,从粮食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125/17/37581541_10058731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