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读2024年“三农”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这些部署

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三农”工作作出部署。其中,“稳面积”“提单产”仍是2024年粮食生产的重点任务,会议首提学用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重提树立大农业观等,为我国农村工作提供重要指引。

粮稳天下安单产是增产的重要潜力

粮稳天下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单产的重要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强调“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重点。

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实际上,近年来,国内外疫情灾情交织叠加,全球粮食供应链脆弱性凸显。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梳理总结近些年粮食生产的经验,面积增加的空间是越来越小,单产提升潜力还很大。与主产国相比,我们的玉米、大豆单产还有不小差距。在国内,同一生态区比如冀鲁豫不同省份单产也有差距,而且专家试验田的产量与农户大田产量更有差距。”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

潘文博在2023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直言,差距就是潜力,也是努力方向。2023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启动了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重点在200个玉米大县、100个大豆大县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从耕种管收、地种药肥全环节找差距,拿出综合性解决方案。此外,重点抓了玉米大豆的种植密度问题,首先是选育耐密品种,配套高性能的播种机,精准水肥调控,及时病虫防控,加上中后期大面积实施了秋粮“一喷多促”,中央财政拿出24亿元支持推广这一措施,单产提升的效果十分明显。

树立大农业观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9-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2024年,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实际上,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农业、大食物”的新观念。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专家指出,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大食物观”的基础上,再提“大农业观”,凸显我国引领农业向更广、更深推进的决心,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追求“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面向整个国土全方位开发农业资源。

“我们可喜地看到,近些年,无论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还是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对‘三农’的战略部署愈发趋于落地与务实,为‘三农’工作提供明晰的指引。”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钟真说。

钟真指出,大农业观相较大食物观的视野格局更大。大食物观强调多元的食物供应体系,因此,大食物观是大农业观其中的一个产出维度。山水林田湖草沙,其各个维度都是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源,大农业观还包括多元的生产化体系、多元的经营体系、多元的农业资源体系、多元的效益体系等。

聚焦“千万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从资源匮乏的村庄到“全国文明村”,浙江义乌李祖村的蜕变因“千万工程”而起。今年7月,多部门印发《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龚斌磊指出,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关键词,体现出对“千万工程”在浙江省实施二十年所取得成绩的高度肯定,对其经验的高度重视。

“‘千万工程’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乡村环境的全面整治,提高乡村‘颜值’。在实践中,这项工程的内涵不断丰富,从人居环境整治与生态环境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变成一项改变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乡关系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龚斌磊说。

在龚斌磊看来,下一步,以“千万工程”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看,一是要突出阶段性,对尚处于“脏乱差”阶段的乡村,改善人居环境是当务之急,当美丽乡村基本建成时,应适时启动村庄经营,践行“两山”理念,并注重长期治理,不能搞只管建设,不管维护的“三分钟热度”。二是要完善制度保障,尤其是在推动村庄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三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一定的利益杠杆调动市场主体进入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做大乡村“蛋糕”,同时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分好“蛋糕”,实现村、村民和市场主体三方共赢。

“乡村全面振兴的可持续基础是乡村产业,城乡融合的基础是乡村建设,而稳定基础在于乡村治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吕开宇表示,以产业融合为抓手,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善治水平,实现物质有基础、优美变环境、精神有支持和政治有保障的和美乡村,城乡各美其美。

吕开宇指出,从顶层,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决策思想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才能更好地营造投入有保障、要素双向流、配套无障碍、交换无差距、市场大顺畅的高效城乡融合氛围。

THE END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树立大农业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大农业观超越了单纯的耕地生产和一产的范畴,要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0367
2.农业观察贯彻落实大农业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从逻辑上讲,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体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大农业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理念。 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27480
3.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来自超格璐璐啊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这是中央一号文件层面首次提到“大农业观”,下列关于“大农业观”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大农业观与大食物观是紧密联系的,大农业通过开发大资源,向植物、动物、微生物https://weibo.com/6501405894/O1KGI2Yom
4.充分体现大粮食观大食物观大农业观!省委一号文件专家谈!今年河南的一号文件,把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统一了起来,大粮食观、大食物观、大农业观在文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强调继续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在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做了具体和详实的安排,思路清晰,措施https://www.hntv.tv/rhh-3883245568/article/1/1645350739627139074
5.学习时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早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并将“树立大食物观”写进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2-12/12/nw.D110000xxsb_20221212_3-A5.htm
6.12综述——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大食物观顺应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3_03/202211/t20221123_470840.htm
7.四川三农新闻网“大食物观”理念可追溯至习近平总书记早期在福建工作时提出的“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的论述,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2016年首次把“树立大食物观”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纳入顶层政策体系。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11
8.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6期(十七大报告中第五部分的第三点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党历来就十分重视农业问题,十六大以来,从2004年到2007年每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历年一号文件的中心内容是这些:2004年“千方百计促进农http://www.sass.cn/999/4830.aspx
9.落实大食物观须多方协作共同发力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在新时代,大食物观的内涵表现在3个方面:调整食物的生产结构,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扩大食物的来源,除了从耕地,还要从森林江河湖海戈壁合理开发中获取食物;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的食物供给。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398845783484288424&item_id=8398845783484288424
10.关于“大食物观”核心意涵的探讨“树立大食物观”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一个核心观点。文件特别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并就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此为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https://www.hubpd.com/hubpd/rss/cmmobile/index.html?contentId=172938225691245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