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社:做强订单农业助力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

2020年以来,贵阳市供销社积极探索发展订单农业,依托社属企业贵阳供销电商公司在贵州省内11个区县,包括毕节市黔西县、威宁县、赫章县,黔南州都匀市、平塘县、独山县、长顺县,贵阳市息烽县、修文县,黔东南州榕江县,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地开展果蔬订单农业,面积达4.6万亩。通过订单农业、产销对接等方式带动省内5000余户农民实现增收100余万元,订单基地用工数超3.5万人次。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产销合作关系,提供生产、销售服务

围绕“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大力推广“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建立自有、合作生产基地等方式,向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利益联结为核心的产销合作关系。上游端,与种植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提供种子、化肥,在种植期间开展无偿技术指导服务;下游端,通过自身渠道优势,找到买家,以销定产,在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基地种植农产品的全部包销。

(二)转思路与拓市场并重,全力实现农产品销售、助推黔货出山

线下平台,多渠道推销售:发展生鲜配送供应链,直供农产品,在修文扎佐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设立集采集配中心,为贵州省内多个区县生鲜配送公司提供集采集配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推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并依托贵阳供销百合联线下社区网点实现农产品销售。

抓住贵州可以根据不同纬度海拔和市场供求关系,不同坝区不同时段与省外市场错峰种植的优势,重点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川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中南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中、高端消费市场,逐步在这些区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销售网点;同时积极拓展港澳、东南亚市场,与全国知名农产品出口企业展开合作,打通贵州农产品外销出口渠道。

线上平台,完善稳定销售渠道:在线下加强开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上农产品销售模式。依托贵电商微商城,开设“毕节扶贫馆”“望谟扶贫馆”“罗甸扶贫馆”和“贵州水果馆”等助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利用“贵电商”“黔食荟优选”“马车队邻里”平台,采取“全城配”和“社区社群”两种配送方式开展市民生活必须品的销售和配送。

二、存在的问题

订单农业对稳定农产品价格、确保农民合理收益、抵御市场价格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成熟机制的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贵州农业发展本身特点问题

1.贵州省蔬菜种植受土地、海拔、地形、气候等影响不具备成本优势,种植基础设施、农技服务投入不足,品种单一,价格高,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贵州省蔬菜主要种植品种多为生产条件要求不高、生长周期短、换季快的品种,在还未打通外部销售渠道的情况下,单一品种大量集中上市时,容易出现本地市场无法全部消化,外地市场占领不了,出现“菜贱伤农”的情况。

(二)技术、人才问题

农产品种植技术不够,针对不同农产品,没有形成有效的种植技术措施和规范标准;在农产品市场营销、产品开发、标准化建设及品牌管理等板块的工作推动能力和人才储备不够,无法有效应对订单农业规模扩大和产销对接的实际需要。

(三)机制、管理问题

在规范提供种子、化肥农技服务的基础上,由于合作基地、合作社管护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产销双方协作不紧密、不及时、合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农产品不能达到交付的标准,品质上不去,影响长期合作。

(四)农产品市场波动问题

农产品产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市场波动大,订单在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程序上、在履约的难易程度与工业订单区别大,因此订单农业履约难度相对较大,风险相对较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统筹谋划,形成农业产业链建设战略聚焦

1.优化上游供应链,形成核心产品优势。按照紧贴市场、因地制宜及适度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全省蔬菜、瓜果、生猪等优势特色产业,紧密联系市场,不断缩短农产品供应源头距离,掌握优势产品资源,形成供应链核心竞争力,重点攻克肉、蛋、米、油等大宗农产品资源。

2.多终端资源整合,形成关键渠道优势。以营养餐配送业务为基础,加大农产品资源整合工作力度,做好农产品组织、供应商服务、仓储物流等工作,继续深化与海南科鼎等存量渠道的合作关系,加强对美团优选、十荟团等大型平台的业务拓展,逐步形成渠道优势。

3.多元化业务创新,形成公司电商业务优势。坚持以“传统电商+社区社群新零售+自媒体电商”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运营,发展产地直播带货模式;聚焦东西部协作和消费扶贫的政策红利,有效发挥火石坡供销产业园电商云仓的仓储、运输、分拣、打包等优势,通过拓展和参与“832平台”,与贵农优选及全省供销系统进行合作并掌握线上平台店铺资源。

4.业务系统化串联,形成供应链条优势。深刻抓住农产品流通高频、短效的特性,充分挖掘贵州农产品的地域化优势,通过公司优势的产品、渠道、服务和技术的系统性串联,全力打造贵州绿色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形成具有供销特色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势。

5.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形成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重点围绕萝卜、南瓜、莲花白及莴笋等具有加工潜力的单品,逐步整合全省农产品烘干的存量闲置资源,以乌当火石坡供销产业园为基地逐步形成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条,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产地初加工,推动上游订单农业发展,同时拓展下游销售终端,加工农产品由公司统一销售。

(二)坚持规范管理,健全基地系统性运营管理体制

1.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推进基地种植农产品产、加、销全产业链建设,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推进全过程标准化。完善基地种植养殖模式,制定农产品行业(或地方)标准,严格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和分级经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3.推进教育培训常态化。组织农技专家,按市场需求和标准,强化对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训指导,着力提升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和水平。

4.推进产品认证品牌化。以提升供销社农产品质量和产业形象为核心,逐步建立供销社农产品品牌标准体系,推广品牌应用,加快对有规模的品种、基地及产品开展特色品牌创建,商标注册,有机农产品认证及产品地理标注。

(三)坚持联农带农,充分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功能,实现示范效应、规模效应

有效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与村支两委、农村能人(大户)等以市场化方式共同投资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创新和规范其内部运营机制,解决其产、供、销各环节的问题,并逐步引领其步入良性发展状态。同时在专业合作社初期以流转部分土地为基础,建设示范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引导,进行科学化的生产排期和种植,整合供销系统农资、物流、流通等为农服务资源,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运营机制,将其建设成为农的综合服务点和示范点,逐步使其对周边农民形成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带动周边农户参与订单种植,吸引更多农民入社,从而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实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优化。

THE END
1.农产品:年均交易额超过2,200亿元,保障覆盖超过2亿人,与全国约40万金融界12月13日消息,农产品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成立于1989年,在全国22个大中城市投资了33家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形成国内最具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之一。近年来,公司的农批市场年均交易量超过3,300万吨,年均交易额超过2,200亿元,保障覆盖超过2亿人。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一张网”平台优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CL1VD0519QIKK.html
2.农业大数据中国农业大数据平台是布瑞克旗下提供的,汇聚了丰富全面的中国农产品数据的信息平台,提供数据检索、查询、相关研究报告等功能http://www.agdata.cn/
3.华东农业大市场华东农业大市场由宿迁锦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江苏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宿迁市2010年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规划总占地约1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查看详细】 更多市场更多>> 华东农业大市场 市场名称:华东农业大市场 联系电话:80869999 http://www.3456.tv/market/sqjjdc/
4.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到朝阳农产品大市唱展专题调研5月23日下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樊宝洪率南京农业大学相关人员一行5人,在无锡市农委科技教育处邵处的陪同下,来到无锡朝阳农产品大市场,就本市农业品牌和农产品市场流通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无锡朝阳集团总经理杨兴德热情接待了来访领导。 http://www.chinachaoyang.com/NewsInfo.aspx?ID=522827
5.大疆创新跑步挺进农业市场农业植保无人机成为大生意活动现场,大疆创新全球农机销售总监曹楠表示:“中国农业正站在产业升级的门槛之前,无人机作为典型的科技产品,将在广袤田野上发挥更大作用。自大疆进入农业市场以来,中国大陆的农业无人机保有量迅速增长。按照目前的存量统计,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农业无人机市场。” https://www.youuav.com/news/detail/201706/15491.html
6.农业农村部副司长杨光一行莅临白沙洲大市臣察调研9月6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杨光、武汉市农委市场处处长胡体良一行十人,莅临白沙洲大市场就货源供应情况、价格情况、物流运输情况等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白沙洲大市场营运总监董志武、蔬菜部经理邓垦陪同接待调研。 9月6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杨光、武汉市农委市场处处长胡体良一行十人,http://www.5888.tv/market/whbsznfcpdsc/17301.html
7.广东数字农业新探索:田头小站助农“掌握”大数据掌握大市场这是广东发力全省田头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成的第一个示范点,也是广东打造数字农业硅谷的又一新探索。在这里,不仅破解了荔枝“最先一公里”难题,还能通过一张屏幕看到全国荔枝大数据,查询全球各大市场荔枝销售行情和全国产地行情,一张屏同时呈现全省冷库物流大数据,租用冷库,呼叫冷链车,一个电话轻松搞定。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5/21/c5294437.html
8.广东第一农业大市,为什么是湛江?湛江荔枝,在冷链、物流的加持下,保质保鲜,流向湾区和国际的大市场。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手握广东农业大市的桂冠,步履不停。新的征程已经到来,湛江大力实施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农村现代化、“湛字号”品牌等一系列“提质升级”行动,全力打造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全球水产产业高地,努https://www.gdtv.cn/article/306cf14a53f8aa347e28dbbb5f759e6f
9.瞄准万亿元数字农业市场,「左岸芯慧」搭建大数据云平台结合物联网在盈利模式方面,「左岸芯慧」收入来源主要为两方面:一是为县域政府和企业客户合作搭建数字农业云平台,收取平台运营服务费,目前已经与华为数字政务部门、海尔cosmoplat、正和岛、中国联通等大渠道建立合作,为它们提供数字农业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是通过销售物联网硬件产品收取产品销售费。 https://36kr.com/p/1290291357878662